陳俊紅
作文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試金石。在當前的小學寫作教學中,很多學生要么不知道從何處下筆,要么寫出來的作文質量很差,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基礎不好以及想象力不夠豐富。想解決這個問題,可采用微作文的形式提高寫作訓練的效率,并探索新的寫作訓練方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進而提高作文水平。本文根據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如何運用微作文開展寫作教學訓練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幾點教學策略,供同仁參考。
一、結合作文主題,加強口頭表達訓練
缺少寫作素材、無話可說是當前小學生寫作時面臨的主要困難,這導致他們不知道從何處下筆。對此,教師可引導學生先分析作文題目,創設情境,討論寫作主題,然后引導學生將語言轉化為文字。這樣,能促使學生進行自生學習,也有利于學生打開思維,拓展思維空間。
如以“我長大了”為主題寫作時,教師要設計好課堂教學環節,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寫作。在上課時,教師要先帶領學生分析作文題目,挖掘題目的深層含義。如我長大了,長大后會發生什么變化?如何證明自己長大了?使學生對題目有全面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和學生一起討論,鼓勵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成長故事,并想象自己長大后會是什么樣子。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學生說自己長大想當警察,穿上制服,打擊犯罪;有的學生則將現在與過去對比,如以前上學需要父母接送,現在自己可以獨自上學,然后發現自己長大了等。對于學生的表達,教師既要予以鼓勵,又要從寫作角度幫助他們將表述內容細化。如對于后者,教師可先讓學生嘗試微寫作,將上學路上的小事寫下來,并對學生的寫作內容給予指導。如有的學生表達存在口語化的問題,會影響作文質量,教師需要進行指導,如教會學生如何用詞、如何完整地表達等,先培養學生寫段落的能力,然后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綜合寫作能力。可見,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結合作文主題鼓勵學生進行課堂表達,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二、依托教材,開展片段寫作訓練
教材是很好的范例,適合用于開展寫作教學,以教材為范本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體會作者是如何構思、行文的,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點關注教材內容,帶領學生開展仿寫訓練,運用以讀促寫的方式讓學生實時寫作,挖掘課文運用的寫作方法和表達技巧,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如在教學《和時間賽跑》一課時,教師要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并對課文進行深入分析,弄清作者的寫作方法和文章結構,如作者開始只是與夕陽賽跑,后來與人生賽跑,最后點明文章主旨——珍惜時間,教師可幫助學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行文的。學生對課文內容和文章框架有了清晰的認識后,教師可讓學生將文中的好詞佳句提取出來,如“雖然還會有明天的太陽,但永遠也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等,讓學生仿寫。但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教師可讓學生進行微寫作,即針對某個故事、情節或者有意義的表達進行微寫作訓練,不過要注意作文的結構和表達方法,可讓學生仿照課文表達自己的想法。如,先引出某件事,然后描述某件事的過程,最后了解其中的意義等,從而寫出相對完整的作文。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教師既要給予合理指導,幫助學生提高文字表達能力,又要鼓勵學生將摘抄的好詞佳句運用到作文中,豐富作文內容。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帶領學生深度解析課文,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和技巧,鼓勵學生開展仿寫訓練,提高表達技巧。
三、聯系生活實際,融入真實情感
一篇佳作必然飽含著作者的真情實感,是作者對于生活、世界、人生、自我的認識和表達。對此,教師可將作文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開展微寫作訓練,教會學生在作文中融入想法和情感。此外,運用微寫作的訓練方式,還能降低寫作難度,將寫作教學分割開,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從寫句子、段落逐步過渡到整篇文章的寫作,進而實現全面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
如以“那件事,我總忘不了”為題作文,在上課前,教師要先設計好課堂教學環節,可將課堂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引導學生講述自己的故事,表達真情實感,教師作出相應指導。教學時,可以讓人感動的一件事或者難忘的一件事為切入點,讓學生回想自己在生活中經歷過什么難忘的事?大多數學生肯定有難忘的經歷,如被大太陽下指揮交通的交警叔叔感動、幫助走失的孩子尋找父母等。要鼓勵學生講講這件事對自己的觸動,自己有什么感受和想法,教師再總結和歸納。有了寫作方向,就可以要求學生將故事寫下來,不過要注意作文的層次、結構和表達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將情感融入到作文中,比如運用細節描寫、對比描寫或烘托氣氛等方法表達真實情感。教師要檢查學生的語言表達情況,引導他們規范用語,準確、流暢地表達。
四、明確作文主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開展微寫作訓練,教師要重點關注寫作主題的選擇,找那些能夠引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有利于思維發散的點,以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幫助再提升作文水平。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充分利用已有資源,應用多媒體設備,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具象化,以更加直觀、生動的方式展示出來,選擇合適的作文題目,給學生創造表達想法的機會。開展寫作訓練不僅能提升寫作能力,也能給學生提供表達思想和情感的平臺,讓學生用我手寫我心。
在開展微作文訓練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發散思維,拓展寫作思路,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課前準備好的視頻、圖片等相關資料,營造學習氛圍,幫助學生理解寫作主題,更好地進入寫作狀態。學生看完視頻、圖片,會在腦海里描繪場景,理清寫作思路,構思寫作框架,這樣寫作效率會大幅度提升。例如,指導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寫作訓練“小小動物園”時,教師可以提前在網上搜集動物的有趣視頻和圖片;課程開始,介紹作文主題后,帶領學生觀察視頻和圖片,讓學生說一說每個動物有什么特點;然后,教師補充介紹這些動物的生活習性;最后,讓學生選擇喜歡的一種或幾種動物進行描寫。還可以鼓勵學生從細節入手,說說自己觀察到的動物特征。比如老虎的毛色、鹿的花紋、孔雀的羽毛等,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能使作文語言更加流暢,又獨具特色。
五、引導學生觀察,豐富作文內容
小學作文教學不僅需要立足生活,還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觀察能力,教師要幫助學生儲備素材,為寫作打好基礎。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生活中的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適當的引導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觀察能力,還能為學生打開通往精彩世界的一扇窗。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傳授教材中的知識,給學生講解文學理論,還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觀察生活。藝術來源于生活,文學亦然。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他們發現生活的精彩,體會小事背后的感動,發現被忽略的細節,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把生活和寫作連接起來。需要關注的是,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素材的同時,也要提醒學生,素材是作文的枝葉,結構是作文的主干,沒有主干,再豐富的素材也只能束之高閣,所以要確保主干不偏移。也就是說,在寫作時,要明確作文體裁是敘事類、抒情類,還是議論類、說明類,不要讓素材占據過多篇幅,以免喧賓奪主。
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寫作主題是“寫日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完成寫作任務,并逐步養成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可以從生活、學習中的各類事件入手,培養學生觀察發現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或問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并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更加客觀、全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踏青,走出教室近距離接觸大自然,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發現大自然的美,尋找少有人發現的獨特景色,豐富經歷,感受生命的美好。讓學生明白每一天都是珍貴的,日升月落、涼風冬雪都是寫作的絕佳素材。學生發現了事物的另一面,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胸中有物,自然能寫出生動、準確的句子,寫作能力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可見,養成寫日記的良好習慣,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和寫作素材的積累都大有裨益。
六、梳理寫作思路,理順表達順序
語言表達是作文的基礎,想寫出佳作,能講清楚一件事是最基本的能力。小學生積累的字詞有限,對一些詞語的含義也理解不到位,對他們而言,能寫出通順的句子已經很不錯了,自由表達內心想法顯然是很困難的。因此,在小學階段開展微寫作教學需要從基礎做起,教師要確定寫作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梳理寫作思路,先讓學生明白要寫什么,怎么寫,然后再運用各種方法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教材中的寫作訓練有兩個,一個是 “我來編童話”,另一個是“續寫故事”。教師可以組織小型故事比賽,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奇思妙想,或看過的故事。小學生詞匯量有限,但對動畫片、電視劇等比較了解,組織這種比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賽不必設過多限制,只是給學生提供一個舞臺,讓學生能夠講一講自己的故事。“說”是“寫”的前提,能流暢地講出來,也就能思路清晰地寫下來。此外,除了看過的影視作品,還可以鼓勵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趣事,不苛求語言完美,要鼓勵學生釋放情感,跟隨自己的心自由表達。無論是家中的寵物、公園里的游樂設施、學校里師生相處的畫面,還是某個夢境、喜歡的動畫角色等,都可以說。在這個過程中,講述者能表達觀點、宣泄情緒,聽眾能積累寫作素材、拓展寫作思路。
七、創新微寫作的形式,幫助學生樹立寫作自信
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除了完善寫作技巧,還要創新寫作形式。信息時代,教師應根據教學需求,對現有授課形式進行優化和完善,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評價反饋方式。作文評價的作用常被人低估,其實,新穎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寫作的熱情,還能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教師的指導指明方向,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助力。好的評價方法可以讓學生明白什么樣的作文是好作文,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有針對性地改進,提高作文水平。
首先,借助信息設備,豐富評價形式。多媒體的出現給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如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可以給優秀作文拍照,上傳到班級群,讓其他學生閱讀和借鑒。這樣,既能使好文章的作者產生成就感,又能刺激其他同學,達到良性競爭的目的。其次,放寬微寫作的內容,可以寫生活中的事,也可以寫在學校的所見所感,或者寫某天做了什么趣事……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又能避免學生因為沒有寫作素材而產生畏難情緒。最后,組織小組互評。如可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從周一到周五,每個小組的學生輪流負責寫一篇微作文,可以記錄印象深刻的事,也可以描寫物品,或者表達某種想法。然后進行小組評比,選出優勝小組。如此,既能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又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
相比于寫整篇作文,微寫作篇幅短小,寫作難度小,可操作性強,在寫作教學中運用微寫作的方法,可以使寫作訓練更加高效,為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奠定基礎。因此,教師要重視微寫作訓練,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汲取課文中的寫作知識,學習相應的表達技巧,并留出適當的時間進行微寫作,豐富學生的寫作經驗,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做好鋪墊。此外,教師也要不斷摸索和嘗試新的寫作訓練方法,進行開放式寫作教學,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為寫作教學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