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凱 唐本夫



摘要:目的 探討獨活寄生湯聯合阿侖膦酸鈉片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肝腎陰虛證臨床觀察。方法 選取90例骨質疏松肝腎陰虛證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1組、對照2組共3組,各30例,治療組采用獨活寄生湯聯合阿侖膦酸鈉片治療;對照1組單獨采用阿侖膦酸鈉片治療;對照2組單獨采用獨活寄生湯治療。觀察3組患者治療前后骨密度、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83%明顯高于對照組70%,對照組7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7%明顯低于對照1組13.3%、對照2組10%,3組治療后中醫癥狀積分、骨密度較治療前改善(P<0.05);其中治療組的改善程度顯著優于對照1組、對照2組(P<0.05)。結論 獨活寄生湯聯合阿侖膦酸鈉片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肝腎陰虛證療效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使骨質疏松癥狀緩解,且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較單獨用藥降低,可廣泛運用于臨床治療。
關鍵詞:獨活寄生湯;阿侖膦酸鈉片;絕經后;肝腎陰虛證;骨質疏松癥
中圖分類號:R68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22)04-0032-03
絕經后骨質疏松癥作為骨傷科常見疾病之一,是指絕經期婦女因缺乏雌激素導致的骨量減少及骨組織結構變化,使骨頭易于骨折[1]。婦女相比于男性更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癥及其引起的骨折,據研究我國50歲以上患者骨質疏松患者,患病率女性為29%,男性為13.5%[2]。祖國醫學認為,本病是肝腎虧虛、腎精不足所致,中醫稱“骨痿”“骨痹”。獨活寄生湯源于《備急千金要方》,功效為益肝腎、強筋骨、補氣血;阿侖膦酸鈉片作為骨代謝調節劑,是臨床常用的抗骨質疏松藥,主治絕經后婦女的骨折疏松癥。本文主要是觀察獨活寄生湯聯合阿侖膦酸鈉片對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肝腎陰虛證的治療效果、對骨密度的影響及不良反應,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湖南省中醫院骨傷二科門診、住院部治療的符合研究條件的9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1組、對照2組3組,每組各30例。治療組:口服獨活寄生湯聯合阿侖膦酸鈉片治療,年齡(49~63)歲,平均年齡(58.40±1.01)歲,平均絕經年齡(8.43±0.68)a;對照1組:口服阿侖膦酸鈉片治療,年齡(50~65)歲,平均年齡(60.10±1.01)歲,平均絕經年齡(8.23±0.68)a。對照2組:口服獨活寄生湯治療,年齡(49~64)歲,平均年齡(58.79±1.01)歲,平均絕經年齡(7.90±0.68)a。經檢驗,在一般資料上3組患者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臨床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診斷標準為T值≤-2.5SD,廣泛應用于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診斷[3]。
1.2.2 中醫診斷標準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藥防治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專家共識(2020)》[4]。中醫證型為肝腎陰虛證。主癥:腰膝酸痛;次癥:下肢抽筋,兩目干澀,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數。
1.3 納入標準 (1)符合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西醫診斷標準。(2)符合中醫《中醫藥防治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專家共識(2020)》[4]中肝腎陰虛證診斷標準。(3)49歲≤年齡≤65歲。(4)同意參加此次研究者。
1.4 排除標準 (1)肝腎功能不全者。(2)既往有卵巢摘除史者。(3)對本研究所用的各種藥物過敏者。(4)既往有精神疾病史者。
1.5 脫落標準 因各種原因無法完成本次臨床研究所規定的流程者,被視為脫落。
1.6 治療方法 基礎治療:(1)口服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液[5](河北仁合益康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93310,規格10 mL/支)口服,1次1支、每天早晚飯前服用(應避免在服用阿侖膦酸鈉片半小時內服用)。(2)每日充足日照[6]。
1.6.1 對照1組 在基礎治療的前提下單純口服阿侖膦酸鈉片(北京福元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9029,規格:70mg/片)每周1次,早晨進食前30 min 250~500 mL白水送服,服用后半小時內避免躺臥減少食管不良反應,連續服用12個月;
1.6.2 對照2組 在基礎治療的前提下單純沖服獨活寄生湯組方(均為湖南省中醫院配方顆粒藥房所制配方顆粒):獨活15 g,桑寄生15 g,甘草10 g,杜仲15 g,細辛3 g,懷牛膝15 g,防風10 g,秦艽15 g,當歸15 g,川芎6 g,干地黃15 g,白芍15 g,人參20 g,茯苓15 g,肉桂5 g每日1劑,100 mL溫水沖服,分早晚兩次服用,連續治療12個月。
1.6.3 治療組 在基礎治療的前提下使用獨活寄生湯聯合阿侖膦酸鈉片治療(具體用量、用法同前)。
1.7 觀察指標 觀察3組患者治療前后:(1)中醫癥狀積分。(2)骨密度水平。(3)藥物不良反應情況(腹痛腹脹、便秘、惡心嘔吐等主要不良反應)。
1.7.1 中醫癥狀積分 中醫癥狀積分參照《中醫藥防治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專家共識(2020)》[4]中肝腎陰虛證中醫癥狀對患者癥狀(主癥:腰膝酸痛,次癥:下肢抽筋,兩目干澀,形體消瘦)進行評分。比較3組臨床治療前后療效差異,選取主要癥狀腰膝酸痛,次要癥狀下肢抽筋,兩目干澀,形體消瘦,主癥依據嚴重程度以0、2、4、6分表示,次要癥狀以0、1、2、3分表示。
1.7.2 骨密度 采用雙能X光骨密度測試儀(法國Medilink公司生產,型號:OSTEOCORE)測定患者治療前后腰椎L1-L4骨密度值。
1.7.3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定時(1月1次)隨訪患者以觀察患者不良反應。
1.8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藥防治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專家共識(2020)》[4]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根據患者總癥狀積分治療前后降幅評估療效,其中臨床控制:降幅90%以上;顯效:降幅不足90%,但達60%以上;有效:降幅不足60%,但不低于30%;無效:降幅不足30%。
1.9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數據采用SPSS23.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以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3組綜合療效比較 總有效率治療組83%明顯高于對照1組70%,對照2組70%(P<0.05);2組對照組總有效率70%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 3組中醫癥狀積分評分比較 3組治療前中醫癥狀積分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組患者中醫癥狀積分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其中治療組患者中醫癥狀積分評分低于對照1組、對照2組(P<0.05)。見表2
2.3 3組骨密度治療前后比較 3組治療后對患者骨密度水平的影響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骨密度升高(0.88±0.50)明顯優于2組對照組(0.66±0.10、0.67±0.09)(P<0.05);2組對照組治療后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不良反應 在觀察治療期間,3組均有不良反應事件發生,治療組組有2例患者出現輕微惡心、腹瀉;對照1組有4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反酸嘔吐、腹痛等不適;對照2組有3位患者出現胃痛、腹脹、便秘等不適。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7%明顯低于對照1組13.3%、對照2組10%。見表4。
3 討論
骨質疏松癥是絕經后婦女最常見的代謝疾病之一。它是由于低骨量和骨組織的微結構退化,導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易感性。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構成了衛生服務的重大經濟負擔,也是絕經后婦女疼痛和殘疾的根源之一,也是該病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原因,有效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尤為重要。目前,存在許多不同的治療方法,或多或少證明對骨折發生率有積極影響,例如雌激素替代療法、降鈣素、氟化鹽、鈣加維生素D補充劑和依替二膦酸鹽。阿侖膦酸鹽(阿侖膦酸)是一種烷基氨基雙膦酸鹽,有很強的抗吸收能力。與依替二膦酸鹽相比,阿侖膦酸鹽在其抑制骨吸收的效力與其損害骨形成的效力之間具有極好的比率[8-9]。此外,迄今為止,阿侖膦酸鈉還沒有觀察到局灶性或全身性骨軟化病例。
本病祖國醫學隸屬于“骨痹”“骨萎”等疾病范疇,中醫認為其本在腎虛。《黃帝內經》中提到“腎在體為骨,主骨生髓”腎虛則骨失滋養,骨失滋養日久則骨不利,步難行。婦女在絕經后肝腎虧虛,腎精漸耗,陰液不足,脾胃功能漸衰,氣血難以生化;肝為血海、腎為先天之本,藏五臟六腑之精,肝腎虧虛則精血難生,腎精難以滋養骨髓,故而發病;肝腎虧虛日久,氣血生化不足,氣虛無力推動血行,故而瘀血內生,氣虛則正氣弱,邪氣易于侵犯人體,亦可導致風寒濕邪外感侵襲四肢、關節,引起酸脹、疼痛等不適。獨活寄生湯出自《備急千金要方》,是治療肝腎陰虛證型痹癥的代表方,方中重用獨活為君,善除久痹,性辛苦,以除風寒濕邪。細辛、肉桂、防風、秦艽為臣,共祛風寒濕之邪氣。佐藥為牛膝、桑寄生、杜仲補肝益腎、強筋健骨。川芎、地黃、白芍、當歸有利于養血和血,補益氣血。人參、茯苓、甘草補益脾胃之氣。甘草也可調和諸藥,為使藥之用。獨活寄生湯可補肝腎、強筋骨以補本病之本,也可祛風寒濕邪,利久痹難行以治本病之標。在臨床中,獨活寄生湯對于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效果較好[10]。
結果顯示運用獨活寄生湯與口服阿侖膦酸鈉均對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有良好臨床療效,升高患者骨密度,而兩者聯合效果更加顯著,可以有效提高對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肝腎陰虛證的治療效果,升高患者骨密度,降低單獨用藥不良反應率。中西醫學的結合是我國醫學進步的一大方式,發揮中醫藥的優勢,發掘中醫藥潛能,不僅可以確切提高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肝腎陰虛證的臨床療效,更重要的是為防治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提供更多的診療思路。
參考文獻:
[1]邢文哲,高毅,尹義輝等.溫腎壯骨方合鈣爾奇D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28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雜志,2014,30(11):5-6+55.
[2]中華中醫藥學會.絕經后骨質疏松癥(骨痿)中醫藥診療指南(2019年版)[J].中醫正骨,2020,32(2):1-13.
[3]趙光,楊艷萍,沈霖.替勃龍對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謝指標的影響[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2,5(1):20-24.
[4]葛繼榮,王和鳴,鄭洪新,等.中醫藥防治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專家共識(2020)[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20,26(12):1717-1725.
[5]冷柏榕,嚴相平.原子吸收法測定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液的含量[J].藥學與臨床研究,2016,24(6):459-460.
[6]連星燁,孟增東.昆明地區絕經女性日照量與血清VitD水平及骨密度之間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5,21(3):336-341.
[7]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68-172.
[8]郝國棟.兩種二膦酸鹽藥物在治療婦女絕經后骨質疏松中的療效評價[J].當代醫學,2019,25(11):108-110.
[9]邢佳振,石磊,張許萌,等.阿侖膦酸鈉聯合雌激素對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的有效性及骨密度水平的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21,18(2):256-259.
[10]劉尚智,王軍濤.獨活寄生湯治療婦女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臨床觀察[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8,34(3):181-183.
(收稿日期:20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