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玉娟
(廣西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人們愈發意識到知識共享對于供應鏈獲取競爭優勢起到的關鍵性作用。供應鏈企業間的知識共享行為主要是滿足供應鏈創新需求,知識共享可以幫助企業進行知識創新或者助力于供應鏈的協同創新。Wang,等通過對中國236家企業的調研,發現知識共享與企業創新績效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同時,隨著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會通過共享資源獲得更強市場競爭力,這其中包括了知識資源的共享。因為通過知識共享能夠整合供應鏈資源與能力,因此企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上體現為知識能力的競爭。此外,隨著供應鏈協調重要性的不斷提高,陳浪濤,等發現供應鏈企業間的知識共享成為供應鏈一體化協調的關鍵。因此,供應鏈企業知識共享對企業創新、企業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少國內外學者早已關注知識共享的研究。
針對知識共享,不少研究考慮供應鏈成員的公平關切行為和關注風險。一方面,關于公平關切對供應鏈企業知識共享的影響,公平關切是一種有限理性行為,當決策者具有公平關切就表明其不但關注自身利潤的大小,還關注利潤分配是否公平。Ho,等研究縱向橫向兩種公平關切下的供應鏈企業知識共享契約差異。譚玲玲,等研究公平關切對供應鏈上下游知識共享和協同創新的影響。喻冬冬,等考慮雙任務的供應鏈知識共享模型,研究公平關切對知識共享努力程度的影響。魏光興,等關注信息不對稱時,公平關切對知識共享的影響機制。另一方面,知識共享活動最終可能獲得預期收益,也可以發生損失,因此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的知識共享活動具有風險。Quintas,等認為跨組織的知識共享行為存在泄露關鍵技術的風險。廖奕,等認為供應鏈管理中的知識共享風險有知識本身因素、企業因素和環境因素。陳果,等關注決策者的風險態度,從而分析供應鏈企業知識共享決策。吳潔,等研究風險因子對產業技術聯盟成員的知識共享意愿。張莉,等分析豐田公司知識共享風險,認為知識信息的不充分利用是風險產生的主要因素。
綜上所述,不少學者研究知識共享主要關注風險影響因素,以及關注公平關切行為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知識共享的影響,然而,較少研究從風險影響下的實際收益角度,探討供應鏈成員的公平關切行為對供應鏈知識共享的影響,因此本文探討公平中性、公平關切無成本分擔、公平關切有成本分擔三種情形下,風險和公平關切兩個因素對供應鏈知識投入決策、批發價決策、銷售量決策以及供應鏈上下游期望利潤的影響,并且討論成本分擔契約是否可以激勵知識共享行為。
考慮單個制造商與單個零售商組成的供應鏈系統,制造商占據主導地位,零售商是跟隨者,雙方都以最大化自身利益為原則進行各自的決策。制造商只負責生產產品,而零售商向制造商采購產品后向在市場上銷售,其中零售商可以選擇進行知識投入以獲得產品知識創新收益,但是存在風險,因此提出以下四個假設。
假設1:本文構建一個制造商和一個零售商組成的兩級供應鏈系統,制造商的生產成本為,制造商銷售價格為,假設市場需求函數為,是市場需求量,假設零售商的訂購量能夠滿足市場需求,a為市場容量,b為消費者產品價格的敏感系數,0,0。

假設3:產品知識創新存在風險,作為產品知識創新成功的概率,其中0。
假設4:零售商具有公平關切,零售商的公平關切程度為,0。
下標、分別表示制造商和零售商,下標1、2、3表示公平中性、公平關切無成本分擔、公平關切有成本分擔三種情形,上標*表示最優決策。
在完全信息條件下,制造商占據主導地位,制造商和零售商進行stackelberg博弈,博弈的決策順序為零售商先進行知識共享的知識投入量,然后制造商決定批發價格,最后零售商跟隨著決策零售價。公平中性時,制造商與零售商的利潤函數如下:




證明:(a1)、(a2)、(a3)求導易證,限于篇幅,此處略。
由命題1可知,(a1)當知識共享時知識投入成本增大,即獲得相同單位產品知識創新收益所需要投入的成本越多,此時零售商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知識共享的知識投入量下降,盡管制造商的批發價格下降有利于零售商,但是知識投入成本上升最終還是會導致零售價格上升,銷售量減少,所以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期望利潤越小。(a2)隨著零售商吸收消化共享知識的能力增大,零售商知識共享的知識投入意愿增加,零售價格下降,銷售量增加,制造商和零售商期望利潤增加。這表明零售商吸收消化共享知識的能力是影響知識投入的重要因素,當零售商提升自身吸收消化共享知識的能力,有利于降低價格,提升產品的競爭力,進而提升供應鏈整體競爭力。(a3)當零售商無公平關切時,產品知識創新成功概率越小,風險越大,其損失可能性越大,風險直接影響零售商的知識共享行為,風險程度越高,零售商知識共享的知識投入積極性就越低,從而零售價格上升,銷售量下降,供應鏈雙方期望利潤減少。
當零售商具有公平關切時,參考文獻[16],當零售商以制造商利潤作為參考點時,零售商的公平關切的效用函數為=π-λ(π-π)(1)π-λπ,此時,制造商利潤函數、零售商的效用函數如下,

博弈順序及計算過程同上,得到定理2。
定理2 公平關切的供應鏈分散決策下,最優知識投入量、最優批發價、最優零售價、最優銷售量、制造商和零售商期望利潤分別為:

證明:(b1)、(b2)求導易證,(b3)作差法易證,過程略。
由命題2可知,(b1)當零售商公平關切程度越高時,制造商認為零售商知識共享的知識投入量越高,從而降低批發價格,但是實際上零售商為了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并不會增加知識投入量,零售價格不會改變,銷售量不變,從而制造商期望利潤減少,零售商期望利潤增加,因此制造商應當減輕零售商的公平關切對自身的消極影響。(b2)對比(a3)可知,無論零售商是否具有公平偏好行為,風險的消極作用都會存在,風險越大,供應鏈的銷售量、上下游期望利潤都會越小。(b3)盡管零售商具有公平關切,但是與無公平關切情形相比,知識共享的知識投入量、零售價、銷售量不變,但是公平關切情形下零售商期望利潤更高,制造商批發價格和制造商期望利潤更低。這說明零售商的公平關切對零售商自身有利,對制造商不利,因此制造商有動力對零售商進行知識共享成本的分擔,降低零售商公平關切程度的同時鼓勵其增加知識共享的知識投入量,共同增強供應鏈整體的競爭優勢。
在零售商公平關切情形下,制造商愿意分擔零售商的知識共享成本,零售商只需要承擔(1)的知識共享成本,此時制造商利潤函數、零售商的效用函數如下:

博弈順序及計算過程同上,得到定理3。
定理3 公平關切且成本分擔情形下,最優知識投入量、最優批發價、最優零售價、最優銷售量、制造商和零售商期望利潤分別為:

證明:方法同命題2,過程略。
從命題3可知,(c1)公平關切有成本分擔情形下,風險越大,知識共享的知識投入量、批發價格、銷售量、供應鏈雙方期望利潤都越小。這與公平關切無成本分擔的情形相同,即風險依舊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有消極影響,即使是制造商為零售商分擔知識共享成本,但是卻不能減輕零售商承受的風險。(c2)當零售商具有公平關切時,隨著制造商分擔知識共享成本的比例增加,零售商知識共享的知識投入量增加,銷售量增加,零售商期望利潤增加,制造商期望利潤減少,這說明制造商分擔比例越高越有利于供應鏈增加銷售量,開拓市場,但是由于供應鏈各方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決策,導致分擔比例越大越有利于零售商而不利于制造商。(c3)對比無成本分擔,成本分擔下的零售商知識投入量增加,批發價格增加,供應鏈銷售量增加,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期望利潤都增加,這說明制造商的成本分擔契約不但激勵零售商知識投入,而且提升了自身利益,有利于供應鏈雙方形成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越來越受到企業重視,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進行知識共享,有助于提升供應鏈整體競爭力,有利于雙方形成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本文主要研究了公平中性,公平關切無成本分擔、公平關切有成本分擔三種情形下,風險和公平關切兩個因素對零售商知識投入量的影響,以及成本分擔契約對供應鏈企業知識共享的激勵作用,研究結果表明:(1)三種情形下,風險越大,零售商知識投入的意愿越低,零售價格下降越少,銷售量越低,制造商和零售商期望利潤都越低,說明風險對供應鏈整體的知識共享行為產生了消極作用。(2)公平中性和公平關切情形下的知識投入量、零售價格、銷售量相同,公平關切下的批發價格更低,零售商期望利潤更高,制造商期望利潤更低,表明零售商具有公平關切對自身有利,對制造商不利,因此制造商希望刺激零售商知識投入行為以達到雙方共贏。(3)當零售商具有公平關切時,成本分擔契約可以激勵零售商知識共享的知識投入量,增加銷售量,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期望利潤,因此制造商的成本分擔可以提高供應鏈整體競爭,實現雙方共贏。盡管本文從風險實際收益的角度研究公平關切對供應鏈企業間知識共享的影響,并提出了成本分擔契約以激勵零售商知識共享的知識投入量,但是本文為了簡化模型只考慮了零售商知識共享行為,現實中供應鏈雙方都進行知識共享并不少見,未來可以繼續研究多方知識共享時,風險和公平關切對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