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爽
(河北省邯鄲市第一醫院,河北 邯鄲 056000)
手術室是疾病治療的重要場所,承擔著對眾多患者的治療任務。但不同患者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即使相同的術式使用的耗材也有所不同,這就導致巡回護士往往在一臺手術中會多次進出手術室,前往庫房或藥房取用耗材、藥品等[1]。多次進出手術室不僅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任務,還使得手術流暢性被中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手術治療[2],且人工配送過程中因手部的觸摸,會增加交叉感染風險,使取用的耗材受到污染的威脅。另外護理人員配送還受到工作時間的影響,無法24小時不間斷完成配送任務。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各類智能機器人日漸增多[3],目前,已有物流機器人身影出現在手術室高值耗材的配送中。通過物流機器人完成高值耗材的配送,極大地解放了護理人員的工作,也減少進出手術室的次數,從而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和減輕對手術的影響。隨著物流機器人及整個配送系統的不斷完善,物流機器人的工作效率也在不斷提升,在配送中發揮更高的價值[4]。物流機器人在配送高值耗材時可自動化地完成驗貨、結算、核銷等的信息跟蹤,還有利于高值耗材的管理。因而在本次研究中為推廣物流機器人在手術室中的應用,將物流機器人的配送效率與人工配送效率進行對比。
本次研究將物流機器人在手術室高值耗材的工作能力與人工配送進行對比,研究中對5臺物流機器人的活動進行跟蹤,隨機選取200例次配送情況作為研究對象,納入觀察組;人工配送方面涉及護理人員13名,年齡26~37歲,平均(31.58±4.26)歲,均為女性,隨機選取200例次配送情況作為研究對象,納入對照組。
1.2.1 對照組
醫師下達耗材的口頭醫囑后,巡回護士前往庫房取用;或巡回護士撥打耗材庫房電話,由庫房配送人員完成信息核對后送至相應手術室。
1.2.2 觀察組
醫師下達口頭醫囑后,巡回護士使用物流機器人管理終端平板下達配送任務。智能配送系統接到配送任務后向空余物流機器人派單,并將配送信息傳遞至耗材庫房,庫房人員依據配送信息將待配送的耗材放入物流機器人,完成信息核對后點擊確認。物流機器人取貨完成之后自行前往相應手術室。到達手術室后由護理人員取用耗材,并點擊取用確認,物流機器人回到待命位置和待命狀態。
(1)對比物流機器人和人工配送的配送時間。取貨時間:從接到任務至耗材取用的時間;核查時間:庫房工作人員核對、清點配送任務是否正確的時間;途中時間:取用耗材后,由庫房至手術室的時間。
(2)統計物流機器人、人工配送的正確率。正確率=正確無誤配送次數/配送任務綜述×100%。
錄入數據至spss22.0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s)來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配送時間中的取貨時間、核查時間、途中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配送方式配送時間對比(min,±s)

表1 不同配送方式配送時間對比(min,±s)
觀察組配送正確率為99.00%(198/200),對照組配送正確率為94.00%(188/200),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不同配送方式配送正確率對比[n(%)]
隨著“工業4.0”及“中國制造2025”的推出,智能物流引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醫院是智能物流的典型應用場所,也是智能物流發展的熱門領域。尤其是近年來醫院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越來越突出的優質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使得智能物流在醫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智能物流在醫院的應用場景包括:文書檔案運送、醫院物資運送、標本運送、后勤等。而目前醫院的物流體系較為低效,并且主要依賴人工,尤其是需要護理人員來完成。有關資料顯示,護理人員有10%的工作被損耗在物流過程中,并且在完成物流過程中,容易使護理人員感到疲憊。而完善醫院智能物流可極大地解放護理資源,使護理人員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病人的護理中。
目前智能物流系統在全球均處于起步階段,物流機器人作為智能物流的重要組成,在我國基本已經能獨立研發。物流機器人國產化起步于2014年前后,隨著其不斷發展,目前國內已有10余家醫院智能物流方案提供商。不同廠家的智能物流方案有所差異,但是核心組成均包含物流機器人,可以說物流機器人是智能物流的靈魂。
醫院有許多場景適合使用物流機器人,如消毒供應中心、靜脈藥物配制中心(PIVAS)、護士站、手術室。本次研究的主要內容是物流機器人在手術室中的應用。手術室物流機器人的典型應用場景如高值耗材配送管理,對物流機器人的需求較大。手術室為降低交叉感染、物品污染等風險,往往采用閉環管理,因此物品配送方式、物品配送路線如設置不合理,則會極大地影響手術室的正常使用,進而影響到患者的疾病治療。當前,手術室的物品配送主要依賴人力完成,由手術室護士或庫房人員配送,但人力資源有限,加之患者數量多,配送壓力極大。手術室時常發生物資配送不及時的不良事件,進而對手術順利實施造成阻礙。有相關統計顯示,手術室護士將工作精力的10%~20%投入到了物資的配送中,長時間的工作造成護理人員心力交瘁[5]。過多的配送任務,還會導致忙中出錯的風險大增,使發生漏送、誤送的風險增加。基于以上原因,手術室對使用物流機器人降低配送壓力的需求極大。
目前智能配送系統及配套物流機器人已逐步應用于手術室中,對手術室工作效率的提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6]。物流機器人是醫院物流傳輸系統的重要組成,也稱自動導航運輸車,負責物品的直接配送。作為氣動管道物流傳輸系統、軌道式物流傳輸系統等的補充,物流機器人及其配套物流系統屬于無軌傳輸系統,該系統更多是借助無人駕駛技術,由計算機、無線局域網、激光等進行行駛路徑的引導[7]。物流機器人車輛按照設定的路線進行物資的運送,可運送藥物、耗材、標本、食物、生活物品等物資[8]。醫院引入物流機器人及配套物流系統,可極大提升物資的配送效率,尤其是對時效性要求較高的標本、高值耗材等的配送。物流機器人在計算機、無線局域網絡的支持下,以激光等方式進行導航,可完成物品的裝載、搬運,完成運送任務[9]。目前物流機器人主要用于替代手推車的職能,但目前在國內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
手術室應用物流機器人及配套物流系統,可將智能自動化配送技術與手術室管理相結合,繼而有效實現高值耗材的配送。部分高值耗材為保障患者利益,在手術期可隨取隨用,因而對配送的時效性要求較高[10]。物流機器人是一種自動化配送載體,以電池驅動,工作時不受時間的限制,且不需要操作人員[11]。高值耗材編碼信息化,能極大降低核對信息的工作,有效減輕手術室護士的工作負擔,降低核對環節的錯誤。物流機器人可讀取高值耗材的編碼信息,使取用、記賬等更為便捷。物流機器人能夠滿足高值耗材配送的時效性要求,并且在配送過程中可自動定位、避開障礙、物品核對、自動充電,極大降低高值耗材中的人力資源投入,使相關人員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更需要的工作中[12]。有研究統計顯示,一臺物流機器人的工作量可替代約3人的配送量,這極大地解放了配送人力資源[13]。目前物流機器人經多年的發展,其工作效率、穩定性均有長足的進步,可替代人工勞動,具有極高的應用前景[1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配送時間中的取貨時間、核查時間、途中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使用物流機器人進行高值耗材的配送,可極大縮短配送時間。物流機器人的配送時間相對穩定,而人力配送的上限、下限標準差較大,且隨著配送任務的增多,配送時間不斷增加。在配送時間方面,物流機器人具有明顯的優勢。在信息核對方面物流機器人也有明顯的優勢,研究中觀察組配送正確率為99.00%(198/200),對照組配送正確率為94.00%(188/200),提示使用物流機器人進行配送任務,可極大保障任務的正確率,減少漏配、多配、錯配等的發生;而人工配送出錯的風險更高。物流機器人不會疲勞,人力配送則會受到工作狀態、工作時間等的限制,且隨著配送任務增多,工作壓力增大,出錯的次數明顯增多[15]。
綜上所述,物流機器人在手術室耗材的配送中發揮重要作用,可極大縮短配送時間,解放護理人員的配送工作,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和前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人工智能技術、信息技術等在不斷發展,相信物流機器人在不斷地更新迭代后,其功能必將更為完善,使其穩定性、可靠性、物流配送效率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