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環境下,各種思想、文化充斥在互聯網終端,國有企業黨建新聞宣傳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和要求。為此,必須要堅持黨管媒體、黨管意識形態、黨員宣傳的基本原則,將黨建新聞宣傳工作作為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充分發揮黨建陣地作用。文章立足于新媒體視域,就黨建新聞宣傳工作的必要性進行探討,分析黨建新聞宣傳工作中常見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希望能夠為保障國有企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輿論導向有所參考和借鑒,進一步提高黨建新聞宣傳工作水平。
[關鍵詞]新媒體;黨建;新聞宣傳;必要性
[作者簡介]楊帆,冀中能源國際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紀委(監察部)副科長,河北邢臺 054000。
[中圖分類號] D261.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22)12-0063-04
新媒體是重要的宣傳工具、輿論工具,在國有企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既往的黨建新聞宣傳工作實踐來看,黨建新聞宣傳工作只有跟上時代步伐,講大局、顧大局,識大局、為大局,才能真正服務好生產經營,推動國企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一、新媒體視域下黨建新聞宣傳工作的必要性
(一)搭建起黨組織與基層員工之間橋梁的必然要求
黨建新聞宣傳工作的重點是黨的新思想、新理論,做好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能夠更好地讓基層職工了解黨建動態,構建職工與黨組織之間的情感紐帶。①一方面,黨建新聞宣傳工作并非簡單地將黨的思想理論再次重申一遍,而是能夠讓職工更好地理解新思想、新理論,確保黨的政策、決策能夠有機滲入國有企業經濟建設總任務的每個環節,進而在國有企業內部形成精神凝聚力。另一方面,近年來伴隨各個國有企業基層黨支部的建立,大量國有企業已經建立起一套以基層黨支部為工作基點、國企黨委領導的黨建新聞宣傳機制。做好黨建新聞宣傳工作,以基層黨支部為支點擴大黨建宣傳覆蓋范圍,能夠更好地讓廣大職工擁護黨、熱愛黨、了解黨,為國企黨建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構筑堅強的戰斗堡壘。
(二)適應新媒體環境的外部要求
近年來,伴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面臨的內外挑戰不斷增加。其中典型表現在意識形態建設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戰,各種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虛假謠言對職工的精神世界造成沖擊,影響職工健康成長。為此,國有企業就必須要旗幟鮮明抓好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工作,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確保企業內部有健康穩定的輿論環境。一方面,依托各種新媒體平臺開展黨建宣傳工作,擔負起意識形態工作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能夠讓職工第一時間正確了解新聞信息,避免職工思想、情緒上出現波動。另一方面,國有企業在重大事件、重大問題上,及時拿出態度、亮明立場,勇于批評錯誤觀點、錯誤傾向,能夠更好地幫助職工免受不良意識形態影響,幫助職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確保國有企業改革轉型的內在要求
國有企業內部是否穩定,關鍵在于職工。黨建新聞宣傳工作作為輿論建設、政工宣傳的重要一環,對國企凝心聚力具有積極意義。②一方面,國企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主旋律,宣傳國企履行社會責任新形象、不斷涌現的新典型事跡以及國企提質增效新舉措,能夠更好地讓職工充分了解國企取得的進步,增強職工的職業認同感和榮譽感,進一步激勵職工在工作一線爭先創優。另一方面,黨建宣傳工作可以將“黨的思想、黨的方針及黨的領導”有效貫徹到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當中,確保企業文化建設、黨建工作、國企中心工作有效融合,提升國有企業管理效能,促進國企健康發展。
二、新媒體視域下黨建新聞宣傳工作中常見的問題
(一)尚未構建科學的新媒體宣傳平臺
從實踐來看,部分國有企業開展黨建宣傳工作的陣地仍然是線下,仍然通過企業內部報刊、企業板報、宣傳標語等載體開展宣傳工作,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黨建宣傳工作的新要求。一是黨建宣傳載體單一,沒有充分發揮新興媒體在宣傳工作中的作用。例如,抖音、微博、微信公眾號、電子報刊、各級媒體網站等職工“觸手可及”的媒體未被有效利用,職工對黨建宣傳工作的了解程度不深。二是黨建宣傳模式老套,可讀性、趣味性不足,缺乏互動。部分國企黨建宣傳工作的主體是黨建宣傳工作者,職工參與其中的力度不足,難以提升宣傳內容的閱讀量和轉發量,弱化了黨建宣傳工作的影響力。
(二)新媒體新技術的應用能力不足
部分國企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尚未樹立新媒體思維,單純認為新媒體宣傳只需要應用線上平臺進行宣傳,忽視宣傳的形式,無法達到與人交流、與人連接的目標。③一方面,尚未充分將視頻、音頻等元素融入到黨建新聞宣傳工作領域,新聞宣傳的形式仍然是各種文字形式的新聞稿,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尚未從職工情感認同的角度開展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行文風格嚴肅單一,容易讓人產生視覺疲勞感和厭倦感。
(三)黨建新聞宣傳隊伍建設滯后
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是抓好國企黨建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保證。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如果沒有一支政治能力強、業務素質高的黨建新聞宣傳工作隊伍,勢必會影響黨建新聞宣傳工作整體成效。現階段,部分國企黨建新聞宣傳隊伍建設不受重視,人才的整體素質難以適應新媒體環境下宣傳工作創新化、規范化、現代化轉型的需要。④具體而言,一是政治能力建設不足,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的政治“三力”仍然有待進一步提升,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對意識形態建設重要性、黨中央宣傳工作會議精神的理解能力不足,難以將新思想、新理論應用到宣傳工作中。二是新媒體隊伍和思政工作隊伍之間的融合渠道狹窄,人才交流融合滯后,不利于利用現有的人才開展新聞宣傳工作。三是培訓的方式單一且培訓工作不科學。典型表現在部分國企存在培訓模式陳舊,對外部國企、事業單位、行政機關黨建新聞宣傳工作的了解程度不深。四是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自我學習的意識不足,應用新媒體工具的能力以及新聞宣傳能力仍然有待提升,難以適應新媒體環境下國企復合型人才建設的需求。
(四)忽視黨建新聞宣傳的內容建設
一是尚未樹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基本理念,不同的新聞素材、新聞內容沒有采取不同的形式。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主要是沒有站在受眾的立場思考相關問題,導致產出的新聞產品無法贏得受眾的認可。⑤二是黨建新聞宣傳工作不接地氣,脫離國企生產經營、國企中心工作、國企改革,弱化了黨建新聞宣傳服務大局、服務改革的作用。三是黨建新聞宣傳的許多素材主要集中在黨組織等集體活動中,忽視從黨員個人的角度挖掘相應的新聞素材,難以起到“以小見大”的作用。
三、新媒體視域下黨建新聞宣傳力度提升路徑
(一)搭建黨建新聞宣傳平臺,奏響時代主旋律
黨建新聞宣傳平臺是宣傳工作的基礎,事關宣傳工作成效。為了更好地確保黨建新聞宣傳成效,就必須要對黨建新聞宣傳平臺進行創新。一是要堅持多渠道宣傳的基本理念,廣泛依靠抖音、微博、微信公眾號、電子報刊、各級媒體網站等平臺,立體化、廣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地呈現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不斷增強黨建新聞宣傳的公信力、影響力、引導力和傳播力。二是要充分發揮網絡直觀形象、傳播快捷的優勢,深化與重要報社以及當地報社的合作,為黨建宣傳工作提供更為全面的平臺。例如,國有企業政工人員可以利用《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媒體報網融合資源,協調所屬網站同步跟進黨建活動、黨建成果,強力展示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三是要重視宣傳渠道“多點開花”,充分利用鳳凰網、環球網、求是網、中國共產黨網、網易、搜狐等有影響的網站進行原創式報道和轉載。同時,在報道黨建工作的過程中,可以號召廣大職工轉發、評論、點贊、跟帖,進一步擴大黨建新聞宣傳平臺的影響力。
(二)善用新媒體新技術,推動黨建新聞宣傳形式不斷創新
在網絡與多媒體技術高度普及的“微時代”,微視頻、微課、微電影、微紀錄成為熱詞,為政工人員創新黨建新聞宣傳的形式提供了新的“微”思路。為此,一是要善用“微百科”類視頻,讓職工能夠對較為生澀的理論、新名詞“知識秒懂”。例如,國企政工人員可以編輯“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人民首創精神”“全過程人民民主”“高質量發展”等熱詞,制作成相應的“微百科”類視頻或者微百科熱詞解讀,讓廣大職工更好地了解新的理論內涵。二是要善用“微電影”類視頻,把語言文字資料轉化成生動、形象的視覺元素,從而在短時間內將概念的內涵外延。例如,國企政工人員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影音素材、三維動畫技術等手段使復雜的史實變得一目了然、易于理解。以紅軍長征為例,可以借助三維地圖與CG技術加以視頻化全景展現紅軍長征這一知識點,讓職工能夠更清晰地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人物的生平經歷,提高信息“入眼、入心”的效率。三是要善用“微紀錄”類視頻,將黨建活動通過視頻、音頻等方式記錄下來,不斷展現黨組織、黨員的先進形象。以黨建公益活動為例,國有企業可以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無數共產黨員的默默付出、國有企業工匠精神代表的事跡、黨員先鋒崗事跡、黨員模范區事跡制作成相應的微短片,營造出強烈的歷史現場感和親身參與感,從而使參與者與觀看者產生情感共鳴與價值認同,進而使黨建新聞宣傳工作再上新臺階。總之,各種微視頻、微課、微電影、微紀錄最主要的魅力在于“角色代入”,用好這些工具,能夠更好地為黨建新聞宣傳工作增添色彩和活力,讓他人在觀看新聞宣傳作品的過程中不會產生視覺疲勞感。
(三)建強黨建新聞宣傳隊伍,形成平臺智力支撐
新媒體環境下,黨建新聞宣傳隊伍的整體素質會直接影響到宣傳實效,必須要加以重視。為此,一是要注重黨建新聞宣傳隊伍的政治能力建設,按照“黨管人才”的基本原則開展隊伍建設工作。一方面,國有企業要繼續著力增強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黨建宣傳工作者能夠樹立政治意識,避免黨建宣傳工作出現紕漏。另一方面,國有企業要繼續圍繞思想政治工作理論、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關于輿論建設的重要論述、新媒體工作技能對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進行培訓,讓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真正從內心上、思想上認同黨的新理論、新思想,為后期的黨建宣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是要加快推進新媒體和思政工作隊伍之間的融合,推動實現兩者之間無障礙交流和高效銜接。一方面,要大膽選拔具有新媒體專長的人員進入國有企業黨建新聞宣傳隊伍,形成工作“混搭”“跨界”良性循環。另一方面,要繼續加強對本企業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的業務技能培訓,讓其能夠充分掌握新媒體技能,樹立新媒體思維,打造復合型的人才隊伍。三是要創新培訓方式,向廣大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介紹其他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行政機關在新媒體黨建新聞宣傳領域的先進模式、先進經驗,并結合本企業的特點加以改進,為黨建新聞宣傳工作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四是要努力加強自身的學習。對于黨建新聞宣傳者而言,則需要提升自身把握大勢能力,找準工作切入點,注重宣傳的政治性、宏觀性、政策性、群眾性、科學性、公正性。所謂政治性,就是要求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用高度的政治覺悟和鮮明的政治觀點去觀察、分析、研究和反映問題,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所謂宏觀性,就是要求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胸懷大局,把握大勢,抓大顧小,登高望遠,既注重宣傳工作的細節,又善于將宣傳工作融入國企發展大局,發揮黨建宣傳工作服務大局作用。所謂政策性,就是必須要以正面宣傳、團結穩定鼓勁為主,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所謂群眾性,就是要確保黨建宣傳工作接地氣,不脫離群眾需求,切實反映群眾的要求和呼聲。所謂公正性,就是要敢于亮出宣傳思想,做客觀的評價。
(四)注重黨建新聞宣傳的內容,打造具有特色的黨建新聞宣傳品牌
對于黨建新聞宣傳而言,新聞宣傳的內容會直接影響宣傳質量。為此,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必須注重內容建設,體現新聞宣傳的高度和深度。一是要做到“量體裁衣”,注意用適宜的新聞體裁寫作。不同的黨建新聞素材,只有用適宜的新聞體裁去反映,才能激起他人閱讀或者觀看的興趣。二是要選取合適的新聞宣傳素材。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國企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要善于選取貼近國企生產經營、國企中心工作、國企改革的黨建新聞素材。例如,可以選取國企黨組織服務生產經營、服務社會的新聞內容;可以選取國有企業重大黨建活動的新聞內容;可以選取黨組織重要會議的新聞內容。三是要注重對黨員個人進行宣傳,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起到“以小見大”的作用。為此,要選取黨員吃苦耐勞、甘于奉獻、爭先創優的事跡進行宣傳,在國有企業內部營造比學習、比技術、比干勁、爭一流的良好文化氛圍,突出黨建新聞宣傳工作的價值引領作用。四是要注重輿論宣傳,為國有企業營造良好的形象,避免國有企業陷入不必要的輿論風波。為此,國有企業必須要強化機制建設,建立健全輿論監測與研判、新聞發布、輿論考核激勵評估、突發事件新聞處置等機制。首先,要建立健全輿論監測與研判機制,及時了解與本企業有關的相關輿論,收集相關的輿論信息,形成輿論報告并呈報領導進行審閱;其次,要建立健全新聞發布機制,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及時回應社會、公眾以及職工的相關問題,發展良好的媒企關系,講好企業故事、傳播好企業聲音,樹立好企業形象;再次,要建立健全輿論考核激勵評估機制,將輿論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考核的重點,提升輿論工作所占的比重,全面提升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的責任意識;最后,要建立突發事件新聞處置機制,確保能夠第一時間做出有效應對,防止虛假、錯誤輿論消息擴大化。同時,也要加強與地方政府網信辦等部門的溝通合作,及時了解相關動態,進而采取更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結束語
現階段,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黨建新聞宣傳工作的凝聚引領作用日益凸顯。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宣傳工作的要求,就必須要將黨建新聞宣傳工作作為一項基礎性、長期性、科學性的工作來抓。具體而言,一是要搭建黨建新聞宣傳平臺,奏響時代主旋律;二是要善用新媒體新技術,推動黨建新聞宣傳形式不斷創新;三是要建強黨建新聞宣傳隊伍,形成平臺智力支撐;四是要注重黨建新聞宣傳的內容,打造具有特色的黨建新聞宣傳品牌。立足當下,放眼未來,作為黨建新聞宣傳工作者必須要深刻認識到黨建宣傳工作在為企業保駕護航方面的重要價值,不斷提升自身的新媒體能力,為國有企業構建立體化、多層次的宣傳體系貢獻自己的力量。
[注釋]
①高陽.黨建報道如何提升吸引力、影響力[J].全媒體探索,2022(03):70-71.
②傅佳欣.關于新媒體視角下提升黨建新聞宣傳力度的研究[J].記者觀察,2022(06):115-117.
③葉翠翠.融媒體時代高校黨建宣傳工作模式創新研究[J].吉林教育,2021(35):57-59.
④胡紅梅.新媒體環境下加強黨建新聞宣傳工作的對策[J].中國有線電視,2020(08):938-939.
⑤徐靜文.新媒體下黨建新聞宣傳工作探究[J].傳播力研究,2020,4(0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