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摘?要]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音樂的欣賞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因此,社會對于聲樂表演教學要求持續增加。鋼琴伴奏作為在聲樂表演教學中主要的運用模式之一,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學生學習聲樂表演的積極性?;诖?,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的運用現狀,其次針對不足之處提出改善策略,以期推動我國聲樂表演教學事業的持續進步。
[關鍵詞]鋼琴伴奏;聲樂表演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42.4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22)11-0051-03
鋼琴作為應用較廣的一門樂器,能夠在許多音樂表演中帶動現場氣氛。而伴奏也是聲樂表演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梢钥闯?,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目前聲樂表演教學中鋼琴伴奏的運用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需要加以改善,因此,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情況改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高聲樂學習質量。
一、鋼琴伴奏與聲樂表演教學的關系
聲樂表演教學的完整構成不僅是歌詞和音樂,也包括伴奏在鋼琴上完美的演奏,由此可見,鋼琴伴奏和聲樂表演教學是緊密相連的。成功的聲樂作品不僅要基于歌曲作者的思想,還要基于歌手的默契和伴奏,在兩者共同幫助下將詞曲創作者的內心情感與歌詞意義表達出來。只有兩者密切合作,才能向觀眾與聽眾呈現最完美的作品。
其次,鋼琴伴奏與聲樂表演有著相互引導的關系。伴奏應積極配合演唱者發揮自己的演唱風格和個性特征;另外,鋼琴伴奏還要在此特點下發揮自身的優勢,使演唱者表演出最佳的聲樂節目。因此,鋼琴伴奏與聲樂表演作用和功能是不同的,通過互相配合做到互相引導。
最后,聲樂表演教學是指教師以課堂訓練的形式向學生傳授聲樂知識相關技能。此外,聲樂表演教學還涵蓋了理論基礎、作曲內容、教育模式、作品發展史、作品評價等。聲樂表演教學通常由教師與學生互相配合的模式組成。這樣的教育模式可以使鋼琴伴奏下的聲樂表演更加完善和活躍。因此,在聲樂表演教學中,只有教學與鋼琴伴奏的結合,才能使聲樂表演教學質量達到最高水平[1]。
二、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一)幫助表演者順利完成聲樂表演
在學生剛開始接觸聲樂表演教學時,大多處于迷茫階段。尤其是第一次登臺表演的演唱者,會出現緊張怯場的心理。但鋼琴伴奏可以通過運用自身的引導功能,幫助演唱者恢復正常歌唱。并且,在不同的音樂會場地用鋼琴伴奏會有不同的提示。為了讓演唱者更好的了解鋼琴伴奏的線索,可以將其分為四種模式:音調、演唱速度、情感表達和歌曲風格。例如,音調提示主要是在聲樂表演者正式上臺后,根據鋼琴伴奏提示來調整他們的音調,找到關鍵點;根據鋼琴伴奏的表演內容,演唱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正確理解作品的真情實感,幫助表演者找到一種作品風格來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由此可見,鋼琴伴奏在音樂表演中非常重要,可以把作品帶到適合的氛圍中,確保表演者能夠吸收所有的音調,豐富聲樂作品,幫助他們更好的表達自己的作品,使作品更加引人入勝[2]。
(二)對聲樂作品情感表達做到補充
為了更好地呈現音樂作品,首先必須使音樂本身具有情感性,這樣,在觀看聲樂表演的過程中,觀眾才能產生音樂與情感的共鳴。因此,需要鋼琴伴奏對聲樂作品情感表達做到補充。在聲樂表演教學中,表演者主要用技巧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然而,要形成充沛的情感,必須依靠鋼琴伴奏的輔助。鋼琴伴奏可以整合聲樂作品的情感,讓演唱者的作品更具活力,帶領觀眾進入表演。因此,在聲樂表演教學過程中,鋼琴伴奏是非常重要的。它引領著聲樂表演者進行表演,在表演中起著補充的作用。在舞臺上,它也是聲樂合作伙伴,與聲樂表演相輔相成,幫助聲樂作品變得更加完美。另外,在樂器方面,鋼琴以其豐富多彩的音樂風格,通過自身的節奏、聲音和語調等變換,使聲樂空間更豐富、聲樂表演更具體。因此,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中的運用能夠帶動觀眾和歌手進入舞臺,享受交織在一起的美好世界,使音樂作品更豐富、更感性。
另外,在進行鋼琴伴奏時,應當注意采取合理的速度和準確的音色把控,然后采取恰當的力度和節奏,用豐富的表現力去感受作品中的情感表達和聲樂中蘊含的意境,以使得作曲家所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演唱所表現出的情感完美融合在一起,讓作品表現更富有感染力。比如在演唱舒伯特的《小夜曲》時,在前四節,鋼琴的伴奏以模仿吉他演奏的形式進行彈奏,以襯托出樂曲那種表達“英俊青年向年輕女子傾訴衷腸的心情”,再獨唱旋律的前兩句的句尾,鋼琴伴奏以重復旋律后半句的手法,為歌曲的演唱進行充分的烘托,增強旋律感染力,為演唱形成對應的效果,增強作品情感渲染效果。在鋼琴曲的結尾部分,對歌曲的整體進行補充和延伸,以令歌曲演唱者可以逐步平靜下來。其次,要有意識地對歌曲中的一些特殊地方進行處理,以充分體現作品的內涵,讓作品的藝術表現更加豐富。比如說舒伯特歌曲《魔王》中的馬蹄聲、《鱒魚》中魚兒的歡躍、《紡車旁的格麗娜》中紡車的不停旋轉等,一個好的鋼琴伴奏可以將歌唱者在歌唱中所表現不出的情感部位更好的凸顯出來,使之交相輝映。
(三)提高聲樂表演者的學習能力
在聲樂表演教學中,需要聲樂表演者根據作品的旋律特點進行變換。而且,在歌詞和音節之間,聲樂表演者需要有足夠的能力來把握作品的過渡時期。因此,需要通過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的運用提高表演者的學習能力。鋼琴伴奏可以通過歸納和強化使演奏達到完美。例如,音樂的情緒和聲樂的速度可以通過鋼琴伴奏來調節:傷感的鋼琴伴奏使音樂表演更加具備孤獨感;而歡快且節奏較快的鋼琴伴奏可以使聲樂表演情感的發揮更強。因此,在教師教學聲樂表演的過程中,應該使學生學會在鋼琴伴奏下充分發揮自己的聲樂優勢,使作品達到盡善盡美。值得一提的是,鋼琴伴奏不是突然性的表演,而是為了與聲樂表演達到高水平的完美結合,尋求和諧統一的聲音,鋼琴伴奏下的情感和節奏都應當引導表演者,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的表演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幫助性意義。
三、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運用的現狀
(一)聲樂表演教學重視程度不足
針對目前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運用的現狀調查來看,還存在著聲樂表演教學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部分音樂學院管理者認為,聲樂教學不是一門主要學科,這就導致聲樂表演教學工作者的待遇與主要學科教師之間存在差異,聲樂教師的教學動力不足。然而,在學?;驅I部門舉辦大型公共活動時,聲樂表演相關教師的工作量卻十分龐大。但由于該類活動不計算在教師的教學費和教學時間內,使得聲樂表演教師缺乏教育信心,進而導致學校聲樂表演教師流失量增加。同時,在目前聲樂表演教學實踐中,鋼琴伴奏并沒有被學校充分掌握和運用。對于聲樂學習的學生來說,即使沒有鋼琴伴奏,大多數學生感覺也能理解聲樂的意義。因此使得學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鋼琴伴奏的重要性,對于鋼琴伴奏的學習大多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使得鋼琴伴奏運用在聲樂表演教學中失去意義,學生的鋼琴節奏也不符合標準。另外,還存在著部分學生認為鋼琴表演教學較為容易實施,因此在聲樂表演教學過程中不重視教師的引導,長此以往,會讓學生對聲樂表演教學產生誤解,對自身聲樂表演學習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3]。
(二)部分聲樂表演教師專業素質較低
在聲樂表演教師方面來看,部分聲樂表演教學中有大量年長教師,他們對伴奏技巧和即興演奏技巧知之甚少。雖然我國經濟在持續穩定的發展,使得教師在學校里有足夠的培訓條件,但由于其年齡和身體機能都在下降,導致學習效率過低,甚至不愿意學習鋼琴伴奏知識,進而使得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的作用被看低。又或者部分教師學會彈鋼琴,但不能夠在聲樂表演教學中靈活運用,教師的表演不能給課堂帶來活力,也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長此以往,學生會對聲樂表演教學產生枯燥乏味的心理。
(三)聲樂表演教學體系不夠完善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不斷完善,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對藝術和音樂形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國聲樂表演教學的基礎相對薄弱,聲樂藝術的發展還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導致目前聲樂表演教學體系還不夠完善。此外,由于我國各個學校的運營水平參差不齊,在歌劇和音樂劇相關的聲樂表演教學實踐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目前我國的聲樂表演教學主要以藝術歌曲、旋律和民族歌曲為主,因此,還需要建立一個全面的聲樂教育體系,以保障聲樂表演學生能夠實現全方面發展。
四、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運用聲樂技巧與鋼琴伴奏配合提高教學質量
聲樂技巧主要通過運用聲樂氣息與鋼琴伴奏的配合對學生進行聲樂表演教學。在鋼琴的伴奏下,學生在學習時變得更加有積極性。其次,在鋼琴的伴奏下,學生能夠感受到聲音與呼吸的完美結合。當節奏達到同步時,學生的聲樂技巧能力就會得到提高。由此可以看出,鋼琴伴奏使演奏者的音樂與呼吸達到配合,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懂得控制自己的呼吸,并使其具有節奏感,然后逐漸達到呼吸節律與鋼琴伴奏呈現同步狀態。因此,在聲樂表演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讓學生聆聽鋼琴伴奏學習呼吸,從而使學生掌握發聲方式,懂得用鋼琴伴奏控制氣息,實現聲音、伴奏和氣息的完美組合,進而運用聲帶,以達到正確的音質和波動狀態,使演唱者熟練地掌握聲樂技巧。同時,鋼琴伴奏可以感受到歌曲中想要表達的情感,再通過適合的伴奏表現出來,讓學生在演唱過程中隨著作品情感的變化來調整氣息,滿足音樂表演細節的要求[4]。
另外,教師在鋼琴伴奏過程中注意音量的高低大小。音量的高低正確與否對歌曲的表現力產生直接影響。音量過大會掩蓋住樂曲本身的聲音,使得音樂表達模糊不清;音量過小會使得音樂烘托效果不強,令演唱者的歌聲成為“擱淺之魚”。因此在演奏中,伴奏與演唱應當和諧共處,使二者相互配合。若是演唱者的演唱力度改變,伴奏者也應當根據力度的改變進行相應的調整。鋼琴伴奏需要演奏者
用敏銳的聽覺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去對演唱者的歌曲進行烘托。
(二)利用鋼琴伴奏讓學生與音樂作品形成共識
在聲樂表演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鋼琴伴奏特點幫助學生很快找到歌曲伴奏共鳴音并與音樂作品達成共識,這對學生的視聽效果有著良好的幫助。在音樂共鳴與啟蒙的過程中,鋼琴伴奏利用其藝術特征使音樂的聲音合理化,將演唱者的聲音和音樂的聲音統一起來。因為鋼琴有著良好音質特點,可以刺激學生的聽覺和生理反應,使其在歌唱過程中尋求共鳴,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體現鋼琴伴奏的引導作用,使整首歌曲的節奏得到更有效的指引。由此可以看出,鋼琴伴奏的應用能夠使學生掌握人體共鳴器的有效運用方法并運用音色音調與歌曲進行完美結合,逐漸與音樂作品達成共識,同時學生可以根據不同的旋律風格,調整自身的演唱狀態。
(三)通過鋼琴伴奏使學生深入了解作品背景
想要學生熟練掌握一首音樂作品,首先需要讓學生深入了解作品背景。因此,需要教師在聲樂表演教學中重視對作品的分析,讓學生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的生長背景,以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作品,進而更準確的在演唱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另外,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對樂譜中所有音樂元素包括:旋律、音調、節奏、創作特點、歌詞等進行講述。因此,教師想要學生對一首音樂作品了解更多,就需要通過鋼琴伴奏的配合。因為鋼琴伴奏可以用獨特的方法來表現音樂風格。使學生對聲樂作品的具體內容更加深入進行研究和分析。所以,教師在聲樂表演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使用鋼琴伴奏,讓學生根據音樂表演內容要求進行演唱,并在演唱過程中逐漸了解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幫助學生開拓自身的眼界,豐富聲樂知識儲備[5]。
(四)利用鋼琴進行即興伴奏提高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
即興伴奏是指教師在沒有其他伴奏模式下,對學生提供幫助的即興表演模式。即興伴奏需要教師熟練掌握音樂作品的表演技巧,具有一定的困難性。同時,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聲樂內涵和扎實的專業能力,了解不同曲風和曲調等,以此才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即興伴奏。另外,教師在聲樂表演教學中通過鋼琴進行即興伴奏代替語言教學模式,便于傳達教師的突然靈感,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這種隱性傳播模式可以鍛煉學生發現錯誤的能力,掌握音樂節奏和旋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導學生在聲樂伴奏過程中自發糾正錯誤,并能夠在即興表演中不斷拓展自身的思維,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對聲樂知識儲備不足的學生進行即興伴奏教學時,應當選擇一個較為直接的旋律,并突出該旋律的節奏點,根據歌曲的節奏進行即興創作,避免學生由于伴奏較難的情況失去對聲樂表演學習的信心。由此可見,教師在聲樂表演教學中懂得利用鋼琴進行即興伴奏,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其想象力有著良好的幫助。
結?論
通過本文分析可知,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的靈活運用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學習中對于聲樂表演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學習能力不同,因此,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在教學中做到因人而異。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也會出現更多新型教學模式,作為現階段的聲樂表演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將鋼琴伴奏融入到日常聲樂表演教學當中,為學生之后的人生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注釋:
[1]
萬兵傳.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文藝家,2021(12):123—125.
[2]候麗娜.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的藝術指導性探討[J].戲劇之家,2021(15):124—125.
[3]劉筠筠,翁文珊.高校鋼琴伴奏如何在聲樂教學中更好的運用[J].黃河之聲,2020(16):118—119.
[4]趙麗莉.鋼琴伴奏在聲樂表演教學中的藝術指導性探討[J].黃河之聲,2020(01):64—65.
[5]陳素娟.鋼琴伴奏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大眾文藝,2018(03):195.
(責任編輯:劉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