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楊靜 謝偉強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越發注重食品安全問題。然而,當下我國食品檢驗檢測在技術以及質量方面仍需加強。由此,本文針對食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進行了分析,以期促使我國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的發展,逐步提升我國食品檢驗檢測的技術水準。
關鍵詞: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
Analysis on Quality Control of Food Inspection
WANG Huan, YANG Jing, XIE Weiqiang
(Yangling Quality and Technical Inspection Center, Xianyang 7121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food safety. However, the food inspection and inspection in China still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in technique as well as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s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in China,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technical level of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Keywords: food; inspection and detection; quality control
食品檢驗檢測是保障我國食品質量的基礎,其不僅能夠確保人們的身體健康,更有利于推動食品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新時期的食品檢測工作人員要嚴格依照相關標準對食品進行檢測,且強化食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采取科學的方法對食品進行檢測,才能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
1 食品檢驗檢測概述
在食品檢驗檢測實驗室中,食品檢驗檢測涉及范疇非常廣泛,檢驗的食品類型與內容繁雜,食品檢驗檢測需要嚴格依照現行食品安全標準開展,切實保障達到食品安全機構的衛生水準。經過對食品各項指標進行一系列的檢驗檢測,如構成食品的各類成分、食品添加劑及食品內、外包裝屬性等,判斷食品所含的化學成分是否達到安全指數,食品是否符合我國衛生標準以及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隱患,進而從源頭上控制食品安全,禁止不安全的食品流入市場,保障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2 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的影響
2.1 提升食品質量,保障食品安全
若要依靠食品檢驗檢測技術來保障食品質量,檢測機構需借鑒先進理念、引進先進技術,做好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工作,從技術方面為人們把關,促使人們吃得安心。在食品質量安全保障中,利用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可嚴格把控進入市場的食品,避免不達標產品與超標產品流入市場,為人們選取健康產品保駕護航。食品安全問題同國計民生密不可分,且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1]。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對食品市場具有監管作用,能夠提供有力依據及技術保障,進而輔佐食品監管部門的工作開展,促使監管部門工作效率的增強。
2.2 維護市場秩序
在食品安全市場秩序的維護層面,不容忽視的就是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科學合理地應用此技術,能夠極大地增強監管部門的公信力以及保障我國食品安全系數。加強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把控力度,能夠建立有序的食品市場秩序。食品市場是當下我國市場經濟中的關鍵構成之一,而食品安全隱患是我國必須嚴峻對待的問題。相關部門務必要把控好食品檢驗檢測質量,逐一排除影響檢測質量的因素,進一步保障食品市場秩序的平衡[2]。
2.3 有利于推動食品行業穩定發展
伴隨當下我國食品市場競爭的白熱化,食品企業的產品同質化狀況也越發普遍,人們擁有了極大的食品選購空間。若產品出現質量品質問題,企業會面臨倒閉危機。基于此,各大食品企業需注重食品安全與質量問題,而食品檢驗檢測技術能夠在及時檢測食品質量的條件下,可規范廠家生產程序,強化食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良好的口碑,對國內食品產業的規范穩定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3 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的應用
3.1 光譜檢驗檢測技術
光譜測量通常分為等離子光譜法、遠紅外線和熒光分析等3類,其中紅外線光譜應用范疇廣,是由于此技術具有便捷、高效、準確度高以及無污染等優勢。等離子發射光譜法可以實現多重顏色的解析,甚至可對10種原色實行同時檢測。而熒光分析法是依據某些物質被紫外光照射后的激發態實現定性或者定量解析。光譜檢驗檢測技術可對食物中的污染物進行精準分析,在食品檢驗檢測中廣泛應用。
3.2 超聲檢驗檢測技術
運用超聲波檢驗檢測技術,能夠高效評判樣品中是否存在危及人們身體健康的化學物質、食物是否變質以及變質程度,也可以明晰目標成分是否安全。現階段,此技術廣泛應用在食品檢驗檢測中,可以全方位把控食品的質量安全。
3.3 納米檢測技術
傳統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如超聲波技術,無法實現高精度檢測。此外,生物檢測技術外部影響因素偏多,同時針對檢驗檢測環境層面的潔凈度也具有偏高要求,期間務必保障外部微生物不會污染食物影響檢驗結果。此外,此技術檢測成本較高,檢測時間偏長。近幾年,新興納米檢測技術被運用于食品檢驗檢測中,實現了高精度的檢測目標,同時也獲得了人們的認可。納米檢測技術主要是利用光學顯微鏡在微觀角度下對食品進行檢驗檢測,可以更加直觀地呈現檢測結果,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檢測精度。
3.4 色譜檢驗檢測技術
色譜檢測技術的主要功能是分離樣品。其是依據不同物質之間的不同物理屬性及化學特征等特殊屬性進行檢驗檢測,從而對混合物進行分離。此外,其也可以對各類物質進行分析。在食品檢驗檢測中應用此技術,可以有效明晰食品中的待測物以及成分,提升食品檢驗檢測的精度[3]。以物理屬性運用為例,該技術可以利用不同物質之間的沸點屬性分離、解析混合物,也可以借助吸附的手段來分離混合物質中的干擾物質,從而提高精準度,進一步對食品中的有害物質進行解析。食品檢驗檢測中運用色譜儀作為主要設備時,可以通過色譜柱中化學物質的停留時長差異,實現順利分離的目的。
4 食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措施
4.1 規范樣品采集工作,完善食品檢驗檢測流程
食品檢驗檢測的階段較多,流程相對復雜,但是食品檢驗檢測工作容不得馬虎,所使用的數據信息必須真實詳盡、準確,否則,檢測結果不具有可用的價值。保證食品檢驗檢測的質量,嚴格規范檢測流程十分必要[4-6]。
(1)樣品采集方面。樣品采集是食品檢驗檢測的第一環節,一般使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同一批次食品進行抽樣。隨機抽取的樣品客觀上代表同批次樣品的質量,是目前使用程度較高的樣品采集方式。食品檢驗、檢測和取樣時需考慮諸多問題。①要保證采集樣品數量的充足,樣品數量不足,不能代表同批次樣品質量,也就不具有相應的參考意義。②使用分布式系統取樣的方式,應該全面地選取商品,從而保證樣品具有足夠的代表性。在抽樣過程中,工作人員務必注意數據采集設備的清理,避免外源病菌污染試樣。
(2)樣品送樣方面。檢測工作人員在抽樣后,需要及時注明批號、數量、時長和項目等必要信息內容,并且嚴格遵循對應的儲存規范進行存放和運送,避免運送過程中出現食品樣品變質的情況,力求檢驗結果準確。
(3)樣品檢測方面。實驗室內的實操人員應該在第一時間對食品樣本進行檢測,嚴格依據國家相應標準處理食品樣本,及時總結并反映檢測數據信息,同時做好記錄工作,方便后續檢測應用。
(4)出具報告方面。經過標準的檢驗檢測之后,檢測機構必須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與歸納總結,依據國家相關行業標準向檢方出示檢驗檢測報告單。
4.2 科學選取儀器與試劑
檢測工作人員需科學選取檢測試劑,且采取周期性配制,降低對檢測結果的干擾。為此,相關檢測人員必須保證自身具有足夠的專業素養,在儀器使用方面能夠對儀器進行校準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使用自動調整式的食品檢測儀器,提高檢測精準度。在操作蒸餾設備時,工作人員務必保證設備的氣密性。除此之外,精密儀器按照規定應定期復測。
4.3 建立人員培訓長效機制
在食品檢驗檢測過程中,不少檢測錯誤是由于操作人員技術水平不過關、操作疏忽失誤以及檢測設備精度不合規,進而降低了食品檢測的準確性,增加了檢測成本。鑒于此,建議從以下3方面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①建立人員長效培訓機制,相關檢測機構積極配合并給予足夠的支持,提高檢測人員以及檢測團隊的專業水平。②在檢測人員入職選用階段,合理制定招聘標準,務必滿足專業要求,在招聘條件允許的情況盡量偏向具有專業背景和一定工作經驗的高素質人才。入職前也應進行崗前培訓,方便檢測人員熟練操作檢測設備,更快融入工作環境,提高檢測工作效率。③培訓后,應盡快檢查培訓結果且培訓人員通過相應考核后方可上崗;考核成績應納入績效考核,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重視專業學習,進一步提升檢測人員的專業素質。
4.4 加強日常監管工作
監督管理部門應定期組織專家對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查。其中,務必保證檢查人員具有足夠的專業素養,技能與時俱進,能夠熟識國家最新標準且對食品進行檢驗,確保相應的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日常監管工作可以從樣品采集、檢驗方法、檢測環境等方面進行。①市場監管部門對樣品采集質量進行不定期抽查,分析采集樣品是否符合標準。過程中使用隨機抽樣法,以保證樣品的采集形式具有足夠的代表性和隨機性,同時避免采集的樣品受到污染。②檢測方法應嚴格按照相應規范執行,不同的食品樣品理應選擇不同的檢測方法;還要重視對檢測技術、檢測方法的規范性審查,保證檢測方法符合食品特征。③檢測環境方面應注意實驗室內部的溫度、濕度情況。在實驗室進行取樣檢驗時,必須保證實驗室干凈整潔、無污染,杜絕不良檢測環境對食品檢測環節的影響。
日常監控從以上3個方面入手,把控細節,從而提高檢驗檢測工作的質量水平。除此之外,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暢通溝通渠道,建立電話、郵件、微信和微博等不同的監督舉報平臺,營造更加全面的質量監管環境,推動食品檢測行業的發展。
4.5 加強信息化建設
伴隨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食品檢驗設備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功能也愈加完善,食品檢驗的自動化水平也同步提高。食品檢驗機構要與時俱進,積極引進或采購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設備、化學速測裝置、生物芯片等先進信息化設備,且進行聯網,最大效率地發揮新技術的效能,進而方便檢測數據的記錄、存儲自動化。科學運用先進設備和信息化檢測技術可減少人力以及人為失誤,進而提高檢測質量。
4.6 加強各檢驗檢測部門間的合作
由于食品檢驗檢測工作涉及多個部門的聯合工作,相關部門應完善內部信息交流平臺以滿足高質量食品檢驗檢測工作要求,確保各部門間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在機構檢測中需對現有的機構實行全方位整合,加大監督與管理力度,明晰各部門間的分工職責,提升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有效性。
4.7 定期審查食品檢驗機構資質
行政部門可以依據市場情況適當提高食品檢驗機構的準入門檻,加大審查力度,保證食品檢驗機構具備檢驗資質以及可以進行獨立檢測,且檢測結果具有足夠的權威性。
市場監管部門需要及時發現、調查、處理不符合行業標準的食品檢驗機構,杜絕無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渾水摸魚,濫竽充數;積極對食品檢驗機構進行科學評估,同時依據評估反饋切實了解當下的市場環境,方便進一步對食品檢驗檢測行業監管、調控,確保食品檢測機構滿足專業需要。
5 結語
相關部門要加強對食品質量問題的檢測,全面落實食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引入先進的檢驗技術和檢驗設備,為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高效進行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此外,還需嚴格執行食品檢驗工作,建立健全食品檢驗管理制度,提升食品檢驗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從而保障我國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許曉輝,閆君,趙波,等.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控制關鍵點探討[J].中國食品藥品監管,2020(12):52-56.
[2]趙紅霞.如何加強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J].現代食品,2020,12(23):26-28.
[3]徐雪梅,續艷麗,周斌,等.基于檢驗過程管理的食品藥品檢測實驗室風險評估和控制[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0,11(21):8079-8085.
[4]柯尚義.食品理化檢驗中樣品前處理技術的應用[J].質量安全與檢驗檢測,2020,30(6):91-93.
[5]趙小朋,文力.新冠疫情下冷鏈物流中食品檢驗檢疫的思考[J].冷藏技術,2020,43(4):46-50.
[6]白帆,潘詩弦,趙琦.亭風廊韻,故園新語:廣州市食品檢驗所建設改造實踐[J].城市建筑,2020,17(3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