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
摘? 要:校風由管理作風、師風、學風構成,通過制度建設促進管理作風、師風和學風之間的契合互動與和諧發展,是和諧校風建構的必由之路。文章從互聯網學習與教風、學風、校風和家風的互動關系入手,考察學風、教風、家風與校風的互動關系,對優化校風提出建設性的思路。
關鍵詞:在線學習;校風建設;師風學風
2020年春節前后,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華大地,中國經濟社會停擺。作為應急舉措,教育界提出“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研”的理念,掀起了互聯網學習的新熱潮?!拔V杏袡C,化為危機”成為教育界的共同心聲?;ヂ摼W學習模式既是對疫情危機的應急措施,也是對校風學風的直接考驗?;ヂ摼W學習最明顯的特征是教師與學生的直接分離,傳統的師生面授所含的紀律和情感紐帶弱化,學生學習的主動精神和自律意識成為學生學習質量高低的關鍵,也是校風學風良好與否的試金石。良好的校風是應對疫情危機的可靠保障,疫情危機既是對校風的考驗,又是校風優化的機遇。
一、在線學習是校風優化的途徑
在疫情比較嚴重的形勢下,杭州市臨平區臨平第三中學(以下簡稱:臨平三中)以優良的校風沉著應對,在互聯網學習的浪潮中,緊緊圍繞減負增效這一核心命題,創新管理方法,強化質量意識;改進輔導方式,加強家校合育;增強自立精神,促進深度學習。在疫情危機中積極探索優化校風學風的新路徑。
(一)互聯網學習是校風建設的機遇和挑戰
黨和國家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傾舉國之力嚴防嚴控,浙江省政府為了師生安全將開學時間延后至3月份,臨平三中按照臨平區教育局的部署,積極開展網絡學習新模式?;ヂ摼W學習下,傳統的師生面授的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線上學習。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參與程度教師很難把控,學習質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主動精神和自律意識,這對學生來說既是學業自立的考驗,又是學業自立的機遇,更是學風建設的重要機遇。對教師而言,積極創新輔導方式,促進學生深度學習,這既是師德水平的展示,又是教風養成的關鍵。對學校而言,良好的校風規約著師生行為,成為互聯網學習條件下教育教學質量的有力保證,同時嚴謹的教風和樂學的學風為校風的優化提供不竭的動力源泉。
(二)家校和諧互動促進校風的良性發展
每一位學生都是家風的傳承者和發展者。臨平三中有不少家長平時忙于生活而疏忽了對孩子學習的關注,孩子的自律意識較弱,成為校風的不良因子。在全民抗擊瘟疫的形勢下,家長外出活動受到嚴格限制,對孩子成長的關注度明顯提高。在家?;又谐浞至私夂⒆拥膶W習態度和學習行為,在教師的引導下加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這成為學校校風優化的重要途徑。
(三)互聯網學習有利于促進教風改進
校風是靈魂,教風和學風是兩翼,作風是引導。校風通過教風間接影響學風,學風與教風和諧互動,涵養校風?;ヂ摼W學習打破了傳統教學管理模式,教師和學生的空間分離,在加強學生學業自立的同時也給教師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學生有沒有遲到早退現象,有沒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作業是否存在抄襲,是否按時高質完成,這些都必須通過教師嚴謹的教風來把控,教師隨機點名、隨機連麥、精品作業在班級圈展示,課后與家長的反饋和交流都需要教師事無巨細地親力親為,這考驗教師的師德水平、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嚴謹的教風有助于教師承擔起網絡輔導的重任,進而為校風的優化提供源頭活水。
(四)互聯網學習與校風建設相契合
校風體現的是一所學??傮w精神風貌,是全體師生在共同的教育理念、教學制度下長期互動的基礎上形成的共同的態度與行為傾向,具有凝聚集體的精神力量,可對集體成員產生持久、穩定的影響。學生樂學的學風是求實的校風的直接而生動的體現?;ヂ摼W學習雖然改變了學習形式,但是樂學的學風依然可以通過主動學習和嚴格自律展示出來,如按時打卡、認真預習、積極互動、精品作業等。與學校學習不同,互聯網學習更強調學業自立,注重學習的獨立性、主動性、責任性、靈活性和開放性,這些學習品質的培養能為求實的校風建設奠定基石。
二、“四風”聯動促進校風優化
在線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在線學習與教風與校風的互動關系入手,考察學風、教風、作風與校風的互動關系,對優化校風提出建設性的思路。要對教育管理資源進行科學整合,對德育管理方法展開創新探索,為立德樹人教育目標提供更多助力支持,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全面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一)互聯網學習與學風的優化
學風、教風和作風是校風的基本內容,學風是校風的基石和歸宿。樂學的學風作為求實的校風的直接體現,不僅反映在在校學習的情境,更突出鮮明地反映在互聯網學習的情境中?;ヂ摼W學習強調的是學業自立,表現為獨立性、主動性、責任性、靈活性和開放性五個維度,通過對互聯網學習生成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學生互聯網學習中五個方面的品質,檢視學校學風建設的成果,并通過家校合育和互聯網技術促進學習,優化學風,實現互聯網學習與學風的良性互動。
(二)互聯網學習與教風的優化
學風與教風的和諧互動是良好校風形成的基礎。學生互聯網學習的熱情很大程度上受嚴謹教風的影響。教師和學生空間上的分離,外在約束弱化了,需要內在吸引力來彌補,這客觀上對教師教學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課堂上師生面對面情感交流的弱化直接削弱了在線輔導的魅力,這對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這需要教師擁有更高的師德和更加精湛的教學能力。教師須按照互聯網輔導的要求改進教學設計、優化教學方法、活化教學過程、強化技術運用能力。在辦學實踐中,要深入研究嚴謹的教風在互聯網學習情境下如何促進學生深度學習,以及互聯網學習如何促進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術的運用,從微觀上研究互聯網學習情境下學風與教風之間的和諧互動與教學相長。
(三)互聯網學習與作風的優化
互聯網學習不僅僅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校管理為網絡學習的高效進行提供制度支持和物質保障。來自互聯網學習上的需求成為學校管理需要直面的工作任務。一流的創新力和執行力成為學校管理層的必備素質?;ヂ摼W學習課表的制定、學習質量的管理、教師和學生運用互聯網能力的培訓、網絡教研活動的開展、家校之間的溝通、學生健康和學習信息的及時掌控以及開學延遲導致的教材提前郵寄等具體問題,都需要領導層及時解決。從課堂教學到互聯網學習,學習模式發生很大改變,這勢必給學校管理帶來挑戰。如何高效地保障互聯網學習有序高質開展,這是學校管理層的使命,也是工作作風提升的根本推動力。在辦學實踐中必須深入研究互聯網學習與學校管理層作風之間的互動關系,提煉優化學校管理的方法。
(四)互聯網學習與校風的優化
校風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有共同的教育理念、公平的管理制度、創新的管理作風、嚴謹的教學風氣和樂學的學習風氣。其中共同的教育理念是靈魂,作風、教風和學風是共同的教育理念在學校管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三個層面上的具體表現。臨平二中提出“以心育人”的辦學理念,是如何通過制度建設落地入心,并被全校師生認真踐行的。在互聯網學習情境下,教育理念如何通過制度規約師生態度與行為進而提高學習質量,這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三、校風與家風的和諧互動
2020年新冠疫情無疑放大了家風與校風的互動關系,疫情時期全新的學習方式客觀上要求學生擁有較強的學業自立能力,具備獨立性、主動性、開放性、靈活性和開放性的人格特征。對于初中生來說,獨立意識增強,自我管理意識增長,但尚不成熟,教師教學監控的盲點客觀上需要家長來補臺。家長對在線學習態度積極與否,直接關系到在線學習的質量。在疫情防控時期,當優良的校風遇到不良家風,教學質量無意會大大降低。疫情過后復學時期,如何讓優良的校風引領家風建設,促進校風和家風之間的契合互動與和諧發展,不僅僅是有效應對在線學習質量下降問題,更是常態化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
(一)不良家風消解優良校風
家風是家庭成員在解決生存和發展問題過程中,基于豐富的社會交往基礎上形成的以價值觀念為核心的包括生活作風、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生活習慣在內的心理和行為傾向。家風具有穩定性、傳承性和時代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孩子社會化的起點。不良的家風會通過學生的不良價值觀念、行為習慣表現出來。生存型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容易有兩種傾向,一種是孩子在缺乏家長陪伴的情況下擔負起照顧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的任務,具有較強人格自立精神,就是人們常說的“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而另一種是家長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放任自流,導致學生出現價值觀念錯誤,行為偏差,即使有教師監管依然不能遵規守紀。后一種情形在居家在線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明顯不良,不僅成為良好校風建設的阻力,而且消解了學校和教師努力的成果。
(二)良好家風助益校風優化
家庭和學校在學生社會化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家風因其長期性、情感性和實踐性比校風的階段性、理想性、滲透性對學生社會化影響更加深厚。學生社會化的基本方法是模仿學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他們的人格特質、文明素養和行為習慣通過言傳身教為孩子所模仿。優良家風的家庭往往平等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父母文化程度高,文明素養好,給孩子更多陪伴,教導孩子遵規守紀,誠實守信,積極引導孩子自立人格的養成。孩子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講禮貌,語言文明,自律意識強,誠實守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學校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良好的家風與學校教育所遵循的核心價值觀念是高度吻合的,無縫對接,有助于家風與校風同頻共振,相得益彰。
(三)良好校風引導家風優化
校風是學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基于師生互動基礎上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傾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借助制度建設入腦入心的產物,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良好的校風對家風優化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這種引導作用主要以家長為中介、以家庭的核心價值觀念與學校價值觀念的碰撞和交流為形式來實現。小A在疫情時期居家在線學習時也有缺課現象,爸爸上夜班,媽媽上晚班,白天孩子可以用手機上課,但是由于暫住房沒有拉網線,只能蹭網,網絡時斷時續,上課效果比較差。經過教師的思想工作,家長及時安裝了網絡,問題得以解決。對于在線學習中普遍出現的問題,學校召開視頻家長會議,舉辦視頻家長學校,提升家長對于教育價值的認識。學校通過改變家長的價值觀念來改進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最終實現家校合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是教育主陣地,肩負立德樹人歷史使命,作為初中教師,要從學校管理實際出發,創設立德樹人管理環境;創新立德樹人教學秩序;創優立德樹人實踐活動,給學生健康成長帶來更多幫助。線上教學期間思想管理也不能松懈,要將線下管理方式變通處理,做到線上線下融合,充分發揮線上教學校風建設的優勢,同時,也要反思線下教學的不足,及時修正教育方式。做到線上線下相互補充,以更好地教育學生,營造良好的校風。
參考文獻:
[1]薛天祥. 高等教育管理學[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朱智賢. 心理學大詞典[Z].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3]考夫卡. 格式塔心理學原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黃希庭,李嬡. 大學生自立意識的探索性研究[J]. 心理科學,2001(04):389-392.
[5]王光華,盧文豐,王政旗,等. 普通初中以獎學獎教構建和諧向上的人文學風和校風[J].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0(03):117-120.
[6]梅吉雨. 農村教育的一面旗幟——內江市東興區雙才初中創市級校風示范校紀實[J]. 四川省情,2003(07):34-35.
[7]李雪梅,肖勇,柏順,等. 新媒體環境下開展校風建設的探究[J]. 教育現代化,2018,5(10):183-184.
[8]李國亮. 高職院校校風建設微觀保障機制探究——以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才智,2015(21):181.
(責任編輯:秦?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