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社會和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國內茶葉經營模式也發生了一定轉變,規避了傳統的茶葉生產成本控制的弊端,采用現代化數據管理模式,使生產成本更加透明化,不僅有助于茶葉企業生產成本的有效控制,也促進了茶葉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但茶葉企業作為粗放經營的企業,在供應鏈管控和物流成本管理方面還有一定提升空間。基于此,在供應鏈背景下,針對茶葉企業物流成本控制創新的有效對策展開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為供應鏈下茶葉企業物流成本控制和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供應鏈;茶葉企業;物流成本控制;創新
0 引言
目前,我國茶葉企業屬于勞動較密集的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以茶葉的高產和廣泛分銷優勢獲取經濟效益,因此對茶葉企業來說,物流運輸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我國茶葉企業面臨轉型和升級,原有的高產優勢逐漸變為劣勢,尤其是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茶葉企業亟須進一步轉型升級,引進新的技術和管理方法,以此滿足市場發展需求。當前,我國部分茶葉企業多采用以資源利用為主的單向管理方式,這種以產品利益為目的的被動管理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企業管理失衡。而供應鏈管理則能從根本上提高茶葉企業的凝聚力和價值,尤其是供應鏈視角下的茶葉企業物流成本管控,通過各個環節流程的優化和控制真正實現了成本的管控,為茶葉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提供了有效途徑。
1 茶葉企業供應鏈概述
1.1 茶葉企業供應鏈的定義
茶葉企業和其他企業存在本質上的區別。茶葉企業的供應鏈是指從茶葉的生產到售后的整個過程。具體而言,茶葉企業供應鏈中,由茶葉生產商集中將茶葉交付企業,之后由企業分銷給零售商,最終流向市場。這一過程中需要嚴格把控產品的基本數據信息、物流數據信息和資金流向。與傳統的經營模式相比,茶葉企業供應鏈的產品關系網較廣闊,與之相關的企業都會被納入其中。另外,傳統經營模式下,茶葉企業與客戶之間必須要由零售商,但在供應鏈模式下,茶葉企業與客戶之間的距離被拉近,通過直接建立溝通和聯系就能直接銷售茶葉,并且客戶還能在較短時間內獲取茶葉生產商的售后保障服務。
1.2 茶葉企業供應鏈框架
傳統經營模式下,茶葉企業的經營架構包含供應商、加工商、包裝、分銷、零售和消費者等多個環節,但供應鏈模式的出現導致茶葉企業發生了根本改變,其經營架構也逐漸變為茶葉種植園、供應商、企業和消費者[1]。傳統的經營模式以資源為出發點,只是被動地進行管理和經營,盡管投入的成本較低,管理模式較簡單,但在實際運轉過程中卻存在售后反饋不佳的問題,忽視了消費者的實際感受。在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經營模式逐漸被取代,新興的供應鏈模式不同于傳統模式只針對具體環節進行把控,而是整合所有環節,實現流程優化,促使其形成有機整體。同時,茶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追求的不再是某一個階段的計劃和目標,而是以茶葉庫存和茶葉企業合作方作為基礎,更加注重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關系,這也為茶葉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效益最大化提供了有效保障。
2 供應鏈背景下茶葉企業物流成本控制現狀
2.1 目標不明確
供應鏈視角下,物流成本控制過程中要明確物流成本控制的目的,實施嚴格的物流成本控制:先要提高電商的線上銷售;再提升茶葉企業的整體效益,實現成本的有效管控。供應鏈在茶葉企業物流管理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同時也花費了大量資金成本,因此,基于供應鏈角度,促進茶葉企業物流成本的管控即對現有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成本進行有效管控。但目前茶葉企業在物流成本控制方面尚未形成較明確的控制概念,沒有認識到茶葉企業物流控制的核心,從而導致在成本管控過程中僅按照個人經驗操作,缺乏對各個環節的有效成本控制,造成控制工作抓不到重點,效率也就大打折扣[2]。基于供應鏈角度分析,物流成本控制在實際開展中面面俱到的方式已不能滿足企業要求,明確成本控制的目標才是工作開展的重點和前提。
2.2 前期投入多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商模式受到越來越多關注,豐富了產品的銷售渠道。在電商模式下,茶葉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其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能否滿足供應鏈客戶的實際需求。在電子商務模式的實際應用過程中,盡管能夠在各個環節降低一定成本,但在電商發展前期還需要一定資金投入,例如設備的購買和技術的引進,這些都會對茶葉企業供應鏈的后期優化工作造成一定影響,在前期投入的過程中需要對這些成本進行核算。但多數茶葉企業管理人員不具備較專業的成本管控知識,這就導致整體成本提升,這些都是茶葉企業物流成本控制工作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以福建地區某茶葉企業為例,其除快運之外1年的固定物流成本見表1,運輸成本見表2。
3 影響物流成本控制的因素分析
在茶葉物流成本控制工作開展中要遵循2個原則:第一,要以茶葉的品質為原則,在確保茶葉品質的基礎上控制物流成本;第二,不對常規成本過分考察,以成本虛高部分的成本控制為主。總的來說,物流過程包含運輸、倉儲、配送和流通加工,因此結合物流過程對影響成本控制的因素進行分析。
3.1 導致運輸成本虛高的因素分析
在干線運輸背景下,運輸成本虛高逐漸被稀釋,但近年來電子商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茶葉在運輸中也逐漸出現小批量和多批次的情況,導致成本虛高的問題又逐漸顯現出來。此外還有基于電商和干線運輸的連接,因難以達到機載量,造成運輸成本虛高,對物流成本控制形成了一定制約。
3.2 導致倉儲成本虛高的因素分析
倉儲成本虛高最關鍵的因素是貨物發生了虧損。倉儲環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破壞了茶葉品質,導致茶葉質量和數量發生變化,從而造成倉儲成本虛高。根據物流成本控制原則,倉儲環節出現貨物虧損是一種常見現象,但是電商承擔連帶責任,因此要想實現倉儲環節成本優化,就要將貨物虧損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從而確保茶葉品質和數量。
3.3 導致配送成本虛高的因素分析
目前,造成配送成本虛高的因素多是配送線路不合理、空返或茶葉組培出現錯誤。如果茶葉配送路線不合理,將會產生額外交通成本,從而增加茶葉的配送成本。一旦出現空返,不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還會產生隱性成本,進而影響配送成本。如果茶葉品相組培出現錯誤,將會產生逆向物流成本和違約成本,從而導致配送成本虛高。
3.4 導致流通加工成本虛高的因素分析
影響流通加工環節成本的主要因素包含原料和技術。如果出現原料浪費或技術替代率不合理,將會導致加工環節創造的價值與生產成本存在差異,即創造價值低于生產成本,從而導致流通加工成本虛高,對整個物流成本造成一定影響。
4 茶葉企業物流成本控制改進策略
4.1 明確控制目的
在物流成本控制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基于供應鏈視角,要想實現整體控制和優化,不應局限在某個環節的控制上,而是要有掌控全局的思想,借助外部信息的引導充分實現成本控制目的[3]。物流成本控制的實質是構建合理的成本控制管理機制,并以此為衡量基礎,找出茶葉企業的成本虛高部分,從而解決問題。尤其是在針對茶葉企業物流中成本消耗最大的運輸和倉儲等環節,只有降低高成本的環節才能真正提升物流成本控制的成效。
4.2 權衡整體把控
基于供應鏈角度分析,要從整體上實現物流成本控制的優化,以此提升茶葉企業的經濟效益,確保成本控制能夠影響最終的市場定價。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在物流成本控制的實際運行過程中,要從全局出發,及時發現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分清主次和重點,減少前期不必要的投入,將實際銷售情況與未來發展目標相結合,控制設備采購和物流成本。此外,基于電商環境,在整體把控權衡的過程中可以構建以廠商、電商和渠道商為主的第三方物流成本控制體系,從而有效解決茶葉企業物流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4.3 強化電商合作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茶葉電商模式在實際運行中對物流的要求提高。現階段,茶葉企業的經營銷售環節涉及茶葉企業與電商物流企業,因此物流成本的控制需要強化二者之間的合作交流,擴展合作范圍是當前需要考慮的問題[4]。如在運輸干線附近建立倉庫,從而縮短與運輸干線之間的距離,形成規模,有效降低產品的入庫運輸成本。此外,基于第三方電商平臺,可以建立信息交流重點,對產品的數量和品相進行嚴格控制,通過積少成多的方式實現規模化運輸,有效控制運輸成本。
4.4 優化配送模式
第一,強化組培目視管理,優化配送線路。目前,我國多數地區在茶葉商品進行組配時多采用人工作業法,而在人工作業法實施中,應加入目視管理,即通過建立二道復核機制降低組配人員因視覺疲勞導致的組配錯誤。參與復核的相關人員按照實際的商品需求進行訂單復核,從而降低錯誤率。
第二,實現物流運輸模式的優化。茶葉產品的運輸多采用小批量多批次運輸模式,盡管可以縮短茶葉的運輸時間,但容易導致運輸車輛回程空載,整體上增加了物流成本[5],因而需要在保障茶葉質量的基礎上進行物流成本控制。可以建立全新的物流運輸模式,加強茶葉企業與當地產業的融合,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
以岳西和太湖的茶葉為例,為實現物流成本控制,可以將潛山作為物流中心,通過另外2條運輸線實現茶葉配送。此外,還可以租賃潛山的茶葉運輸車輛,以此完成茶葉配送,盡可能減少茶葉運輸時間,確保茶葉品質。為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降低茶葉企業的物流成本,企業還可以與當地茶葉運輸隊伍簽訂相關協議,在茶廠將茶葉加工包裝后,第一時間實現茶葉配送,減少茶葉儲存時間,這不僅保障了茶葉質量,而且在最大程度上控制了物流成本,為雙方經濟效益的共贏提供了有效途徑[6]。
4.5 強化倉儲管理
現代社會中,茶葉已經成為一種時尚飲品,對人們的健康有一定積極作用,不僅可以降火明目,還能止痢除濕,因而越來越多的人愛上飲茶,將茶葉作為日常飲品。茶葉對存儲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并且存儲過程中不能與水接觸,否則就會對茶葉的品質造成影響,甚至導致茶葉變質[7]。基于此,可以通過強化倉儲管理來降低茶葉的貨損程度,從而實現物流成本的優化。可結合茶葉的自然屬性,在現有倉儲設施上增加恒溫恒濕功能,能夠有效保障茶葉在儲存過程中品質不受環境因素影響。此外,在倉儲管理的過程中,還可以根據茶葉的單價和所占倉庫比例實施ABC庫存法,真正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類,降低貨損,有效解決成本虛高問題。
4.6 引進物流培訓機構
為進一步提升茶葉企業物流成本控制的專業化水平,可以引進物流培訓機構,以此實現成本管控的目的。通過加強對員工的物流培訓,能夠使其掌握專業的物流成本知識,在電商銷售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8]。此外,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基于供應鏈角度,茶葉企業與電商企業展開緊密合作,通過與電商物流企業的合作開展成本控制將成為主要發展趨勢。還要對物流成本進行控制,借助信息技術促進信息化建設,以專業的知識作為強有力的保障,更好解決茶葉企業在物流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5 結語
總的來說,多數茶葉企業都有自己的茶園,能夠完成茶葉從種植、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為茶葉生產質量的提升提供了基本保障。供應鏈視角下,茶葉企業物流成本的控制需要考慮運輸、倉儲等方面,借助“互聯網+”技術,通過茶葉企業與電商物流的深入合作,促進企業內部物流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能力的提升,通過規模化運輸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茶葉企業物流成本控制不僅僅是茶葉企業內部的工作,還需要電商物流企業與茶葉企業共同協作,從整體上把控物流的特性,在確保茶葉質量的基礎上實現物流成本控制的優化,為茶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唐暢.供應鏈下的企業物流成本控制[J].商展經濟,2020(8):71-73.
[2]楊政.供應鏈視角下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10):175-176.
[3]李靜.供應鏈視角下的物流企業成本控制機制探究[J].商場現代化,2020(6):61-62.
[4]張聰.新媒體在茶葉物流中的應用研究[J].景德鎮學院學報,2019,34(6):104-107.
[5]呂宗霖.供應鏈視角下的企業物流成本控制解析[J].中國市場,2019(24):174-175.
[6]趙建鳳.基于供應鏈下的茶葉物流成本控制措施分析[J].福建茶葉,2018,40(12):62.
[7]葉雷鋒.供應鏈視角下國內茶葉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策略探究[J].福建茶葉,2018,40(4):418.
[8]章枝憲,秦濤.貴州省茶葉物流存在問題和對策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7,39(7):8-9.
收稿日期:2021-12-20
作者簡介:
朱丹萍,女,1985年生,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會計專業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