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佳萌
【摘要】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招標采購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文概述了全生命周期采購的發展,以數據中心電源配套設備集中采購為例,闡明全生命周期招標采購管理的意義,提出全生命周期招標采購有關策略。
【關鍵詞】全生命周期;數字化;集中招標;策略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數字化轉型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基礎電信運營商作為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力量,積極推進云網融合新基建。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包括5G、千兆光纖網絡、IPv6、移動物聯網、衛星通信網絡等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及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據和算力基礎設施。
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在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中,通過全生命周期招標采購實施,實現供應鏈上下游環節的需求、商品、交易、合同、訂單、物流、結算、評價、考核、利舊全流程線上操作、全環節數字化閉環管理,全生命周期內資源消耗最低、環境影響最小的采購目標,滿足綠色低碳的采購要求。
全生命周期采購發展概述
全生命周期采購的初步形成
英國是世界上政府采購機制誕生較早的國家,從1782年成立國家文具公用局起,英國政府采購發展史已超過200多年。英國政府采購將“物有所值原則”(Value for Monery,簡稱VFM)作為其惟一的核心原則。
全生命周期成本采購最早由美國國防部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是指貨物或設備在有效使用期間所發生的與該貨物或設備有關的所有成本,包括貨物或設備的設計成本、制造成本、使用成本、廢棄處置成本、社會責任成本等。其中,社會責任成本是貫穿在生產、使用、處理和回收全過程中的成本,主要是環境衛生、污染處理所發生的成本支出。其基本計算模型為:LCC(Life Cycle Cost,全生命周期成本)=CI(Cost of Investment,投資成本)+CO(Cost of Operation,運行成本)+CM(Cost of Maintenance,養護成本)+CF(Cost of Fault,維修成本)+CD(Cost of Disposal,廢置處理成本)。
我國全生命周期采購的機制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19年12月 3日發布了《招標投標法(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稿)》,該征求意見稿第四十六條規定:“國家鼓勵招標人將全生命周期成本納入價格評審因素,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全生命周期內能源資源消耗最低、環境影響最小的投標”。這是“全生命周期成本”首次出現在我國《招標投標法》征求意見稿中。
財政部在2021年4月30日出臺了《政府采購需求管理辦法》,該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需由供應商提供設計方案、解決方案或者組織方案,采購人認為有必要考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可以明確使用年限,要求供應商報出安裝調試費用、使用期間能源管理、廢棄處置等全生命周期成本,作為評審時考慮的因素”。這是“全生命周期成本”首次出現在我國招標采購相關法規文件中。
全生命周期采購的基本要素
全生命周期采購適用范圍
全生命周期采購在政府綠色采購方面運用比較廣泛。公共機構采購綠色產品時不僅要考慮產品和配件中是否使用綠色材料,還須考慮產品使用中噪音排放以及產品和配件的設計是否貫徹環保,節能,可循環、可回收理念等。
大部分通信工程建設項目具有地點分散、單項工程規模小、數量多、重復性強等特點。為了提高采購效率,通信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人普遍采用集中招標采購的方式,確定中標人、中標價格和中標份額及實施地域等。從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貨物采購實際出發,適用于全生命周期采購管理的項目,應具備以下特點:
一是適用于全成本中一次性采購投入比重低,或后期運行維護成本高、能耗大的網絡設備。
二是適用于處于數據中心關鍵部位或對其可靠性要求高,發生故障可能引起較大損失或影響網絡正常運行的電源配套設備,比如開關電源配套設備、高頻電源配套設備、模塊化電源配套設備、鉛酸蓄電池等。
三是適用于處于通信網絡設施中核心部位或對其穩定性要求高,發生故障可能引起較大損失或影響網絡正常運行的基礎設施關鍵設備,比如核心層服務器、存儲設備、交換機等。
四是要有驗證網絡設備在網運行及維護成本,在網運行性能數據的客觀、科學的后評價方法,能形成多年的網絡設備運行及故障統計數據積累。
全生命周期采購評審因素
全生命周期采購,評審時考慮設置以下要素:
一是可以明確使用年限,安裝調試維護費用,形成安裝調試維護報價清單。
二是使用期間能源管理成本、耗電量成本、擴容成本,形成運行能耗報價清單。
三是全生命周期內備品備件價格、利舊處置成本等,形成備件報價清單。
全生命周期采購策略分析
采購需求分析
1.分析采購需求,確定新建應用場景及更新改造應用場景。
2.確定采購規模及采購預算。通常按照上期集采中標平均價或行業價格,確定本期采購預算。按產品類型確定各規格產品的采購規模、采購預算。
3.把各產品組件進行分解,進行組件分析。根據產品特點及電源配套設備上期使用情況,將功能單元進行組合,形成基本功能單元。標準化組件產品,具有通用性,按照歸一化原則,形成公共功能單元。
全生命周期成本測算
以數據中心500KVA模塊化UPS設備為例,80%負載率運行8年,效率為96%,進行全生命周期成本測算,其中資本支出CAPEX包括建設投資成本(設備費用、配套設施費用、土地費用等),運營成本OPEX包含全生命周期內的運營費用(電費、巡檢費用、維修費用等)。公式:全生命周期成本TCO=資本支出CAPEX+運營成本OPEX。
結論:
1.在500KVA模塊化UPS設備全生命周期內,整體資本支出CAPEX的費用占比33%,整體運營成本OPEX費用占比67%,其中電費占比49%。
2.500KVA模塊化UPS設備效率每提高1%,每年節省電費1.93萬元,全生命周期內節省電費15.42萬元,節省率達到25%。
3.通過全生命周期成本測算,可得出在采購方案編制中,效率和電費是核心,把效率高、節省電費的產品選出來,達到節能、減少電費的效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采購方案核心要點設置

1.設置全生命周期內能耗成本評分
核心局房、數據中心能耗除了主設備外,主要能耗設備為空調設備和電源配套設備。因此,電源配套設備為能源轉換產品的,在采購中應考慮全生命周期內(6年)能耗成本,以電源配套設備正常運行的損耗電費作為保修期能耗成本。通過能耗成本評分,可使電源配套設備在全生命周期內耗電量最低、效率最高。
設置原則:基于現網電源配套設備在全生命周期內(8年)不同階段負載率變化的經驗值,設定第1-2年負載率為20%;第3-5年負載率為30%;第6-7年負載率為40%,第8年負載率為50%。
全生命周期內(8年)內能耗成本評審得分=基本分+(滿分-基本分)×[(測試最高損耗電費-測試損耗電費)/(測試最高損耗電費-測試最低損耗電費)]。符合效率指標要求的測試最高損耗電費得分為基本分,即滿分的60%。
損耗電費計算公式:損耗電費=電源配套設備8年運行電費-受電主設備8年運行所需電費=[(P20/η_20×2年+P30/η_30×3年+P40/η_40×2年+P50/η_50×1年)-(P20×2年+P30×3年+P40×2年+P50×1年)]×R_電。
2.確定報價模型及報價方式
(1)報價模型
通過對電源配套設備結構的分析,通常采用“功能單元”或“組件式”方式的報價模型。
根據采購需求,通過對電源配套設備標準配置要求進行梳理,確定組成電源配套設備的功能單元。
(2)報價方式
采取“基準報價項+聯動區間”的模式。集采電源配套設備通用報價模式能做降低供應商不均衡報價的風險,減少供應商獲利的可能性。
基準報價項設置原則:以需求量最大的報價項作為基準報價項,其他功能單元價格通過價格聯動系數生成。
聯動區間設置原則:通常參考上期集采及行業價格情況,確定各報價項與基準報價項的聯動區間。
3.履約抽檢,保證供貨質量
為保證產品質量及供貨,加大到貨抽檢力度,完善退換貨及處理規則,制定到貨產品檢測處罰標準。根據抽檢結果,可根據產品抽檢不合格類別,分別給予扣除履約保證金相應比例、退換貨品、產品下架整改、退出產品運營等處罰。
供應鏈數字化閉環管理
依托基礎電信運營商的供應鏈管理系統,開展供應鏈創新應用,實現采購需求、尋源采購、合同訂單、物資流轉、物資處置、供應商管理、風險防控、數據運營、評價考核、利舊處置等過程,實現產品自進入到退出企業的供應鏈全生命周期數字化閉環管理。
供應商后評價
依托基礎電信運營商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實施供應商商品管理和供應商綜合管理,包括供應商引入、評價、考核等。
產品質量體系評價可從生產管理能力、質量管理協調、自主可控能力、物流信息開放能力四個緯度進行,強化履約評價可從合同執行、供貨周期、履約服務、運營規范性四個緯度進行。
數據運營
依托基礎電信運營商的供應鏈管理系統,收集供應鏈運營各環節信息,依托大數據等技術,建立各環節數據分析模型,為各參與方提供全面數據服務,對全網運營質量實施集中監控,對異常行為進行監督預警,為全生命周期運營提供基礎數據。
結語
全生命周期數字化采購覆蓋采購計劃、尋源采購、訂單交易、物流倉儲、履約抽檢、資金結算、供應商后評價考核、數據監控運營、利舊處置等全過程數字化閉環管理,可實現全生命周期內資源消耗最低、環境影響最小的采購目標,達到綠色低碳的采購要求,實現物有所值。
(作者單位:河北通信工程招投標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蘇東,彭茜,譚韻.基于資產全生命周期成本(LCC)的GIS采購方法研究[J].價值工程,2016(12).
[2]金磊.推動物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促科學理性采購[J].現代商業,2016(14).
[3]李韓英,淺談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J].商情,2017(21).
[4]財政部.政府采購需求管理辦法[Z].2021-4-30.
[5]宮迅偉.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9.
[7]楊英楠.建設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22.
[8]何重軍.產品研發質量與成本控制:基于價值工程和全生命周期[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22.
(責編:梁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