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晶晶
摘要:在目前的媒體傳播工作當中,新媒體傳播逐漸占據主流地位,其根本得益于互聯網的發展和應用。在互聯網思維下,新媒體傳播更具高效性和個性化,更受社會的喜愛和歡迎。對此,本文分析了新媒體傳播的特點和互聯網思維對新媒體傳播的影響,重點研究了互聯網思維下的新媒體傳播規律,希望能夠對新媒體傳播工作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新媒體傳播;傳播規律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前提下,互聯網逐漸普及,受到這一影響,媒體傳播的方式也在不斷豐富、傳播內容不斷完善。在社會需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新媒體逐漸取代傳統媒體形式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捧,目前新媒體在整個媒體傳播范圍內都占據著主流地位。在互聯網的發展下,新媒體傳播能力不斷加強,傳播效率不斷提高,內容上也在不斷更新和創新,越來越能夠滿足人們個性化的需求。在互聯網思維下,新媒體傳播不斷轉型并在更大的空間下優化和完善,同時還形成了一定的傳播規律。
一、新媒體傳播的特點
(一)泛娛樂現象
為了吸引更多的受眾,在新時代下,新媒體傳播逐漸呈現出泛娛樂現象,部分媒體為了能夠博人眼球,贏得更多受眾的青睞,進而為自身媒體增加流量,在新媒體傳播當中,通常會借助科學性不高、娛樂性較強的內容,甚至還會存在傳播低俗內容的問題。
(二)微傳播成主流模式
在網絡不斷普及和發展的環境下,新媒體傳播中微傳播的形式逐漸成為主流模式。在傳播新聞內容時,通常將整體的內容分割成幾個片段形式,以簡短的內容在更短的時間內進行傳播,以此來吸引受眾對新聞內容產生興趣。在微傳播中,微博等形式的傳播媒體就是最有代表性的,通過這種微傳播的形式,能夠有效增強新聞內容的時效性,有利于受眾在接收到新聞內容后對其進行傳播交流,提高新聞的分享率,進一步提高互動性。
(三)傳播內容定制化
在互聯網不斷發展和完善的情況下,互聯網數據不斷將新媒體傳播進行分流,導致新媒體要想持續高效發展就需要將傳播內容定制化,在新媒體傳播過程中將用戶需求作為主體,以用戶為導向進行內容的編輯和傳播,進而為自身爭取到更多的堅定用戶。互聯網的發展逐漸呈現個性化模式,新媒體傳播中,將內容定制化也成為其重要的特點之一。
(四)網絡輿論倒灌
在互聯網時代,新媒體不像傳統媒體那樣在傳播過程中只能進行單向輸出,輸出途徑較為單一,且難以在傳播中接收用戶的反饋,了解自身的不足并有針對性地對傳播內容和方法進行優化,而是能夠在新聞內容傳播過程中,通過互聯網平臺了解到各個受眾群體對新聞傳播的反饋,并且能夠及時解答受眾的問題,通過反饋情況和資訊情況對之后的新媒體傳播內容和方式進行調整和優化,促進新媒體傳播的持續性發展[1]。
二、互聯網思維對新媒體傳播的影響
(一)有利于整合新媒體傳播資源
在互聯網思維的作用下,新媒體傳播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所涉及的新聞內容進行全方位的查找、分析和整合,通過對新媒體受眾需求進行分析,借助互聯網發現更多的有效資源并對其進行整合,以此保證傳播過程中信息內容的高質量,同時還能夠確保信息傳播的多層次和正面性,更好地滿足受眾群體的需求。
(二)促進新媒體個性化內容傳播
在新媒體傳播過程當中,利用個性化內容吸引受眾群體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個性化內容挖掘過程中,搜索熱點和自身創造熱點同樣重要。傳統的媒體傳播主要是通過制造長視頻的方式進行熱點的傳播,創造個性化內容,但這種形式不僅制造較為復雜,還很難引起受眾的共鳴。在互聯網思維下,新媒體傳播可以通過短視頻等形式對傳播內容進行個性化創造,既能夠保證傳播的時效性,還能夠吸引受眾的興趣,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借助互聯網,新媒體個性化內容制造過程也會變得更加簡單。
(三)為新媒體傳播提供數據庫
在新媒體傳播工作中,數據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夠對傳播效果進行更加深度且客觀的分析。目前,在互聯網思維下,不少網絡平臺已經在數據分析上取得了很大進步,這些技術能夠有效幫助新媒體傳播準確地了解到自身工作效果,如對受眾群體進行分析,對新聞榜單進行分析等,能夠使相關工作人員更加專業化地對傳播工作進行研究,如B站(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通過對自身數據情況進行分析發現了其受眾群體中有85%以上的本科學歷人群,且關注和發布的內容主要涉及娛樂內容,進而在之后的媒體傳播中更能夠突出這一方面的內容,滿足受眾需求[2]。通過互聯網為新媒體傳播提供更加科學且準確的數據信息,有利于其更有針對性地對傳播內容和方式進行完善。
(四)提高傳播效率、改善用戶體驗
在互聯網的作用下,不少新型的媒體傳播方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在新媒體傳播過程中,包含新聞的采編、策劃等多項工作環節,在這些環節中加強互聯網的運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傳播效率,并且使傳播更具特點。例如,AI主持人的出現,就使新媒體傳播出現了創新,通過為機器主持人賦予語音、表演、學習等多項能力后,使其呈現出較高的專業性和真實性,在此基礎上,互聯網技術使其具備更強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即使是在長期工作下,也能夠保持穩定高效,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并且在其工作過程中還能夠自行收集更多的相關信息,相比較于人工更為智能化。這些在互聯網技術加持下的新媒體傳播方式能使數據信息等具有更高的傳播效率。同時,在互聯網技術的作用下,平臺能夠自動根據用戶的點贊、分享、瀏覽情況分析識別用戶的興趣點,并在之后的傳播過程中根據分析的情況為用戶提供感興趣的內容,進而使整個新媒體傳播過程更有針對性,以此提高傳播的效率,還能夠改善用戶的體驗。
三、互聯網思維下的新媒體傳播規律
(一)將用戶作為核心
將用戶作為核心是互聯網思維中的根本內容,這主要在于強調網絡的建立和完善重點要服務于用戶,要深度分析服務的對象是誰,如何更好地滿足其需求,樹立起用戶思維,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為目的,不斷完善自身的產品。在現代化時代,新媒體傳播也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在互聯網思維下,將用戶作為傳播的核心和重心,加強對受眾群體的研究,切實發展出更加貼近用戶生活、滿足用戶需求的新媒體傳播形式,以此促進新媒體傳播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在此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樹立服務意識,將用戶思維深植于心,并在工作過程中全面貫徹實行以用戶為核心[3]。在新媒體傳播過程中,深度挖掘受眾群體,分析用戶特點,并打造出更能夠滿足用戶習慣和喜好的新媒體內容,同時利用互聯網手段與用戶之間加強合作和交流,通過互動了解用戶更為全面的需求,進而有針對性地為其提供更精準的服務,以此贏得用戶的歡迎和喜愛,為新媒體傳播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二)平臺運營模式
在互聯網發展中,最為突出的思維特點就是加強平臺整合,打造平臺運營模式。在現代社會,人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快捷地獲取到各類信息,用戶對于信息的需求量不斷擴大,不同的新媒體,重點傳播的內容有所不同,用戶需在多個媒體中進行選擇,并將其中的信息內容進行分類篩選。在這種環境下,實現新媒體傳播平臺的整合,將不同的新媒體傳播平臺相結合,能夠有效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尤其是在復雜的社會形勢下,新媒體僅僅依靠單打獨斗是很難滿足目前用戶多樣化的需求的,當用戶發現某個需求難以滿足時,就很容易對該媒體出現不依賴性,所以加強多個平臺的融合更有利于將各種類型的新媒體內容進行整合,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促進整個新媒體傳播行業的發展。當然,在平臺整合和打造平臺運營模式的過程中,新媒體之間還必須堅持合作共贏、開放共享的原則,互利互惠,將新媒體傳播逐漸開放,提高新媒體傳播的效率,促進新媒體的發展。
(三)領域間跨界融合
近年來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各類產業都面臨著結構轉型,技術也在不斷革新和突破當中。目前,各產業之間融合發展趨勢較為明顯,在未來,領域之間跨界融合將更為顯著。因此,新媒體傳播事業也應該結合目前時代發展的特點,順應發展趨勢,加強對自身發展的改革和創新,加大在事業發展過程中與其他領域之間的融合,結合互聯網的跨界思維,與其他行業相互合作,將其優勢吸收到自身發展當中,促進彼此的合作共贏[4]。在目前信息時代下,新媒體傳播雖然迎來了一定的挑戰但也正面臨著新的機遇。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新媒體只有多元化發展,加強與其他行業的合作,借助其他行業的優勢,將自身的傳播方法、傳播技術等進行優化和完善,不斷彌補自身的不足,深挖自身的優勢,促進新媒體的發展。
(四)傳播制度逐漸完善
在互聯網思維下,新媒體傳播方式和內容更加貼近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模式,在不斷優化傳播方式和內容的過程中,新媒體傳播的制度也在逐漸完善當中。在制度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播音主持方式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創新,整個體制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主持人可以作為整個新聞傳播節目的主體和主要控制者,并在其中結合對新聞編輯人員和記者的培養,使其對于動態新聞的感知能力不斷加強。在互聯網思維下,新媒體傳播制度逐漸完善是一項較為突出的規律,并在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如各類訪談節目、約談節目還有娛樂活動等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嘗試,迎合用戶的喜好,發展成為目前新媒體傳播的重要規律,使其在現代社會發展下受到歡迎。
(五)新媒體技術應用
在互聯網發展如此迅速的當今,如何利用互聯網促進新媒體傳播是一項重點工作內容,要想保證新媒體傳播能夠在當今社會占據一席之地,必須要加強對人才的培養,提高人才應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在目前的新媒體發展過程中,借助互聯網對人才加以培養,大部分的專業人員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職業素養和新技術應用能力,使新媒體技術得以更好地被研究和發展。在互聯網思維下,新媒體行業重點對專業人員進行知識教育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并在此基礎上對技術不斷創新,使新媒體傳播形式更為優化,更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在這種傳播規律下,新媒體才能保持自身在市場中的競爭力,長久有活力地生存下去。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還應該利用互聯網不斷對新媒體技術進行研究和創新,為新媒體事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打下基礎。
(六)科學化傳播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互聯網發展下,科學被更加關注,新媒體傳播只有在關注科學,在科學化傳播途徑下進行工作,才能夠保證其穩定、持久發展。在互聯網作用下,各類信息之間能夠相互結合,用戶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獲取信息,為了促進社會的發展,使新媒體在其中發揮更多正面的作用,新媒體傳播必須要加強科學化傳播。在內容傳播過程中應加強對新媒體傳播資源的利用,將新媒體傳播的內容不斷進行豐富,為用戶提供更加廣泛、更加科學化的內容,提高知識儲備,在網絡平臺上加強對知識的傳播。在科學化的傳播方式下,新媒體能夠在其傳播過程中不斷優化和完善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功能,并且反過來,新媒體也能夠為科學化傳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實現合作共贏的效果[5]。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環境下,新媒體技術不斷改革和發展,其所能涵蓋的范圍更廣,在其中加強科學化傳播能夠讓用戶看到更多科學知識,為社會發展提供更為充實的知識儲備,使新媒體傳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七)數字化傳播
在互聯網思維下,新時代的新媒體傳播應該不斷將數字化內容作為基礎進行發展。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特點,其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直接對外開放并且可以自由共享的,在此基礎上,新媒體的傳播也在趨于全球化發展,不僅能夠對全球范圍內的信息內容獲取還能夠對其進行傳播和分享,使用戶可以接收到全方位的信息。并且,由于互聯網的隱蔽性功能,在互聯網思維下進行新媒體傳播能夠有效與用戶之間實現無障礙溝通,用戶在接收到信息內容后,可以借助虛擬身份,在網絡平臺上,在合法前提下暢所欲言。在這種數字化傳播下,能夠有效改變傳統傳播方式下所存在的問題,彌補其中的不足,在互聯網的作用下,創造出更為智能化的新媒體傳播路徑。在數字化傳播下,新媒體行業與用戶之間能夠呈現出更為平等的關系,使雙方可以自由分享新聞內容,并保證新聞傳播的效率。
(八)技術內容雙收
在互聯網環境下,新媒體傳播要想站穩腳跟,就必須加強對自身技術的優化,并與此同時保證內容的高質量。在互聯網思維下,要考慮如何對新媒體的傳播技術進行轉型和升級,并要重視傳播內容的質量,保證在此過程中將二者做好平衡,促進技術內容的雙豐收。對于新媒體傳播而言,技術的發展是重要的基礎,而內容是其發展的保障,更是吸引受眾群體的關鍵,如果一味追求對技術的優化,不考慮內容的質量,即使傳播方式再優越也難以吸引受眾,導致最終受眾群體流失,影響新媒體的發展。如果一味重視內容,忽略對技術的更新,那么就會導致新媒體傳播過程受到影響,難以普及到大范圍的受眾,導致其影響力下降。所以在互聯網思維下,必須充分考慮到技術和內容兩方面,才能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四、結語
新媒體作為目前主要的新聞傳播形式,被人們寄予了越來越高的期望,在互聯網時代下更是面臨著諸多的挑戰。互聯網對于新媒體傳播具有很大的影響,不僅影響著其傳播內容,還對其傳播方式具有深遠影響。在互聯網思維下,新媒體傳播逐漸形成了特有的傳播規律,包括將用戶作為核心、平臺運營模式、領域間跨界融合、傳播制度逐漸完善、新媒體技術應用、科學化傳播、數字化傳播和技術內容雙豐收,這都意味著新媒體傳播正朝著社會所期待的方向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龔勁.互聯網思維下的新媒體傳播規律探析[J].采寫編,2022(3):91-92.
[2] 劉躍輝.芻議互聯網思維下的新媒體傳播規律[J].采寫編,2021(9):103-104.
[3] 靳芳卉.互聯網思維下的新媒體傳播規律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3):226-227.
[4] 馮超琪.互聯網思維下的新媒體傳播規律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8,2(16):110.
[5] 吳木坤.互聯網思維下的新媒體傳播規律探究[J].科技傳播,2018,10(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