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江南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奮進新征程,研究傳播江南文化,使江南文化成為凝聚人心、推進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實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文化價值。
從歷史上看,江南文化經歷過從古代以蘇州為中心到近現代以上海為中心的發展歷程;在現代,在人文上與吳文化、越文化、徽文化、海派文化一脈相承的當代江南文化,不僅成功實現了江南文化的近代轉型和創新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中華民族邁向現代的總體進程。近年來,滬蘇浙皖就保護傳承江南文化達成高度共識,共建江南文化家園意識不斷增強,并采取了各種方式、聯合開展多項活動加以推進。未來,要深化認識江南文化的本質和作用,持續開展江南文化理論研究,深入挖掘區域傳統優秀文化,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文化引領和理論支撐。
讓江南文化在新征程上綻放絢麗之花,需增強江南文化對長三角一體化的服務功能,進一步發揮其對長江經濟帶建設的引領示范作用,推動科技創新、拓展文化消費空間、擦亮城市文化品牌,把江南文化引領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的探索做實。要以江南歷史文化保護為重點,不斷賦予優秀江南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推動江南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促使江南自然和文化特色與當代長三角城鎮發展相協調;探索江南文化與長三角教育、科技、金融、貿易、旅游、體育等新的融合發展方式,增強民眾對一體化的文化認同感、歸屬感和尊崇感,為形成以上海都市圈中心的長三角空間、產業和文化協同治理、協調發展的局面提供智力支持,進而打造一個人類優秀傳統文化的高質量發展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