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彧 金云
摘? 要? 社團組織是當代中國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社團組織的發展存在制度機制不健全、發展內涵不明確、人員配備不完善、涉及業務管理效率有待提升等問題。其中,社團組織黨建工作尤為缺乏長效機制。因此,新時代社團組織的黨建工作要注重黨的領導,將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結合實際融入傳統文化精髓,形成高效的黨建工作閉環,為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力量。
關鍵詞? 社團組織;黨的建設;黨的領導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以來,我國社團組織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然而,社團組織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特別是社團組織的政治建設問題尤為突出。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報告都特別強調黨的群團工作的重要性,把加強社團組織黨的建設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因此,新形勢下社團組織黨的建設工作也將面臨新的問題和新的考驗,如何應對顯得尤為重要。
一、加強社團組織黨的建設的必要性
1.加強社團組織黨的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組織面大量廣,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十分重要。社團組織匯聚了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和眾多優秀人才,成為“為推進先進生產力發展、傳播先進文化、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的重要力量,成為社會各階層人員維護自身利益、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載體和途徑”。社團組織要做出更大成績,體現組織優越性,應不斷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領會,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講話精神,從思想上保持與黨中央高度一致,在行動上體現黨對群眾工作的要求。
2.加強社團組織黨的建設,是社團組織穩定有序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社團組織的職能和業務需要體現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為國家服務的基本原則,這就要求社團組織在開展工作過程中,要符合黨中央方針政策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團結凝聚人心,優化組織結構,健全體制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政治優勢,在遇到新問題、新挑戰時,從容應對,體現出新時代社團組織的價值所在。
3.加強社團組織黨的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要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必須完整、準確、全面理解和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社團組織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社團組織黨的建設,提高社團組織工作效率,推動社團組織作用發揮,將有力提升社會治理水平,不斷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4.加強社團組織黨的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黨政軍民學,東南西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社團組織黨建工作是社團組織工作的核心工作,做好黨建工作,才能更好開展其他工作,其他工作開展好了,對黨建工作也有反哺效果。因此社團組織中的黨組織,要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統籌在黨建工作的制度建設中,把權力切實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營造風清氣正、廉潔高效的社團組織工作氛圍。
二、當前社團組織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社團組織黨建工作體制機制不健全。社團組織注冊登記機關和直屬領導機構的雙重管理體制,產生部分社會需要的組織找不到直屬領導機構而不能登記。另外,社團組織雖為非政府組織,但其發展中與行政工作產生大量交集,從而行政色彩比較重,獨立性和自治性不明顯,使其發揮作用空間有一定限制。再者,需要厘清社團組織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之間的關系,厘清黨組織負責人和社團組織業務負責人之間工作關系等。
2.對社團組織黨建工作重視程度不夠。一方面,部分社團組織的上級主管部門對社團組織的定位、功能、職責等認識不夠充分,引導社團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的思路不明晰,從而導致社團組織黨建工作成效低。另一方面,社團組織自身對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3.社團組織黨員管理存在薄弱之處。社團組織屬于松散型社會組織,人員流動性較大,大部分黨員是入社團組織之前入黨的,真正由社團組織內部發展的黨員比較少,同時“很多黨員忙于業務工作,無暇顧及黨員政治要求的提升,容易產生理想信念動搖、長時間游離于黨組織之外的情況”。另外,存在黨員登記造冊、黨員入職離職、黨員身份遷移工作上的懈怠,支部會議開展流于形式,不能對業務工作形成一定指導和方向性引領的作用,部分黨員的身份意識不強,部分黨員干部政治覺悟不高。
4.對社團組織黨建工作投入經費不夠。各級財政部門對社團組織的支持力度普遍偏弱,特別是對黨組織開展工作所必須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投入不足,社團組織自身的“會費”不足以支撐開展更多的活動,社團組織自身開展的營利性項目收益對黨建工作的支出也不夠。
三、新時代加強社團組織黨建工作的對策建議
1.健全社團組織黨建工作機制。做好社團組織黨建工作,關鍵在于加強黨對社團組織工作的領導。各主管部門、各社團組織應從嚴從快從全整改落實社團組織日常工作和黨建工作的責任主體,建立健全黨的領導制度,將黨建工作納入到社團總體性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加強監管,嚴格管理。完善黨組織負責人和日常工作負責人雙重責任制,堅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基本要求。強化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組織負責人要守住底線、守住規矩、負起責任,確保社團組織工作開展有利于社會穩定發展。
2.加強社團組織黨建工作理論研究。一些社團組織對黨建工作理論研究不夠,缺乏有效理論指導。社團組織不同于一般行政單位,群眾性是社團組織的基本屬性之一,其工作更傾向于一般日常業務方面。新時代做好社團組織黨建工作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黨組織作為社團組織黨建工作的戰斗堡壘,必須要有堅強的政治領導力,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各方面工作的開展。
3.加強社團組織黨建人才隊伍建設。社團組織一般不缺乏專業人才,但黨建工作人才卻尤為緊缺。因此,加強黨建人才隊伍建設,是保障社團組織黨建工作穩定開展的首要任務。首先,要建立健全人才選拔制度,將行業內、企事業單位、高校畢業生等多渠道選拔的優秀人才,充實到黨建工作隊伍中。其次,要健全黨建人才培養晉升機制。加強新入職人員的培訓,拓展日常培訓渠道,建立健全人才晉升機制,建設一支政治素養高、業務能力強、責任意識重的先進黨建人才隊伍。最后,構建黨建工作良好氛圍。在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前提下,及時發現優秀人才、優秀做法,及時通過獎懲機制進行表彰,讓人才勞有所得、勞有所獲。對于出現問題的情形,在原則范圍內,要敢于糾正、敢于處理,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安心從業的良好氛圍。
4.加強社團組織法治建設。社團組織屬于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其開展的工作內容又必須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要合乎規律性、合乎發展要求,必須加強法治建設。社團組織可以建設法治建設專門部門,歸口黨組織管理,除應對日常工作法律事務工作外,要加強對社團組織內部工作人員法治理論、法治素養的培訓工作,促使工作人員心中有法、行動尊法。
5.創新社團組織黨建工作方式。目前,社團組織活動種類繁多,覆蓋面廣,人員構成多樣,需要根據社團組織自身特點和工作實際,不斷加強對黨建工作規律的探索,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在思想建設、政治建設上,加強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黨員修身常態化、制度化。在組織建設、紀律建設上,融入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創新活動方式和內容。同時,還要探索上下共建互動模式,一方面,有利于“通過合作建立起與各階層密切的聯系,形成相互協作、配合的良好局面,促進各階層參與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上下共建實現對顯性矛盾和問題的深入分析、溝通和解決,實現各方發展關系的和諧。
參考文獻:
[1]劉利印,王晶,史潔.新形勢下社團組織黨建工作問題研究[J].學會,2017(07):29-36.
[2]郝華.論社團組織黨建工作的必要性、特殊性與前瞻性[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08(04):13-17.
本文系2022年無錫市軟科學立項資助課題(編號KX-22-A2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無錫科技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