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欣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進步,新媒體異軍突起后來居上,成為人們獲取新聞和信息的重要途徑,其對傳統媒體帶來巨大沖擊和挑戰。新時代,傳統媒體亟待轉型升級,尤其是傳統電視媒體,需要通過傳播手段和方式創新,令傳統電視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以實現新時代背景下傳統電視媒體的融通和轉型。當下,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各種媒體形態和業態逐步形成一種新型的信息交互平臺和載體。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網絡信息技術構建起新型的電視媒體互動,成為傳統電視媒體轉型的基本功課。作為一種新型媒體傳播方式,信媒體較傳統媒體有著更加快捷的傳播特性,其在新聞內容貢獻和傳播手段上尤顯重要,更加真實準確、方便快捷。
關鍵詞:融媒體;新媒體;電視媒體;轉型
時代發展到今天,傳統的傳播方式和手段越來越被新技術、新媒體所取代,二者唯有很好地結合,通過內部優化,借助媒體轉型和變革,才能為新時代下電視媒體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機會和深入徹底的變革。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新時代新形勢下使傳統電視媒體的價值和特質最大化及新技術手段傳播優勢的最大化,使傳統電視媒體與新媒體高度融合、無縫對接,實現電視媒體的全面轉型升級,換言之,就是要在新時代新技術手段和傳播方式下,使傳統電視媒體打破藩籬,實現媒體價值內生和宣傳、信息價值最大化。本文將從融媒體時代的電視媒體、融媒體時代電視媒體的現狀、融媒體的優勢、融媒體背景下傳統電視媒體的轉型策略等方面,通過融媒體技術、電視媒體發展、運營方式現狀、市場方向現狀、受眾現狀、更強的信息權威性、更強的輿論引導性、內容制作更具專業性、增加傳統電視媒體與受眾的互動性、保持傳統電視媒體的權威與公信力、創新傳統電視媒體節目內容、創新改革全面實現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對融媒體環境下電視媒體的轉型進行深度解析。
一、融媒體時代的電視媒體
(一)融媒體技術
融媒體技術,即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媒介的融合,實現資源整合,擴大宣傳范圍,轉變傳播方式,實現和達成信息客觀、真實、準確、高效、快捷、迅速傳播。在傳統媒體時代,媒體傳播尚不具有新媒體傳播的力度、廣度和深度,不具備創新發展基本要素。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電視媒體的傳播路徑和方式正在被融媒體和新媒體所取代,隨之而來的廣告、發行等媒體要素也實現了質的創新與變革。融媒體技術的理論基礎在于,當多種媒介技術被應用于同一宣傳領域時,它的受眾將會隨著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而擴大,從而增強受眾的忠誠度,達到廣告推廣、資源整合、利益共享等目的。與傳統媒介技術相比,融媒體技術具有快捷高效的優勢,而且成本較低。[1]
(二)電視媒體發展
這里講的電視媒體,指的是傳統電視媒體,其與廣播、報紙等共同構成傳統媒體形式。就電視媒體而言,自誕生之日起,便以直觀、快速、親和、極具視覺沖擊力而受到好評,這也是其能夠很好發展下來的原因所在。傳統電視媒體自誕生以來便得到迅猛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主流媒體,觀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金牌新聞欄目,成為當時觀眾的自覺習慣。新時代,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短視頻誕生,其中以抖音、快手最為強悍,傳統電視媒體受到極大沖擊。眼下,傳統數字電視媒體正和新媒體、融媒體兼容并蓄與融合共同發展,這一點,已越來越被我們當下電視媒體產業發展中的新時代浪潮所充分驗證。時下,傳統數字電視媒體正與互聯網新媒體、融媒體在高度融合下,實現著深度變革和創新。
二、融媒體時代電視媒體現狀
(一)運營方式的現狀
在新時代下,電視媒體在經營機制和內容生產上發生了巨大變革。就運營模式而言,分為用戶運營、產品運營、資本運營和內容運營,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發展模式已不再滿足新時代受眾對新媒體、融媒體傳播的需求,管理模式和運作模式相繼實現了積極主動變革。在此形勢下,傳統電視媒體面臨巨大難題,如中小傳媒的經營環境差、淘汰周期短、信息采集嚴重、政府引導力度不夠等,在進入新的市場時很難站穩腳跟[2]。
(二)市場方向現狀
傳媒網絡化,為電視傳媒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科學、教育、政治、軍事等方面的信息報道有可提升的巨大空間。融媒體時代,電視媒體必然會迅速補齊自身的短板,成為一種強悍和完全的媒體,一定能在科學、教育、政治、軍事等方面彌補以往的不足,實現全面深入發展和整體傳媒發展超越。
(三)受眾現狀
政策的扶持,是傳統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但目前政府在這一階段尚無改變傳統的觀念,政府對傳媒的管理有待規范,需制定出符合傳媒產業發展的推廣和營銷思路。媒體缺乏自制力,眾多媒體只做一些表面報道,大部分能夠提升媒體品質的方式均被忽視。在受眾看來,其只是簡單地接收了快餐資訊[3]。提出這些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只有全面徹底解決了上述一系列問題,電視媒體方可在融媒體環境下成功實現轉型。
三、融媒體優勢
(一)更強的信息權威性
傳統媒體較新媒體最大的優勢在于其發布的新聞信息具有較強的權威性[4]。而傳統媒體這樣的權威性是大多數新媒體所無法企及的,并且傳統媒體的權威性是公眾所認可和支持的。在新媒體時代,每個人均可成為信息的策劃者、制造者、傳播者,但信息泛濫使受眾對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信息抱有謹慎的態度。“媒體無大小,新聞無小事”。無論是在傳統媒體時代還是在新媒體、融媒體時代,信息的權威性不容挑戰,人人要守住新聞嚴肅性、審慎性的“本心”。
(二)更強的輿論引導性
輿論引導性,指的是新聞信息對公眾思想要具有強烈的價值引領性。眾所周知,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導致新聞報道內容上不夠嚴謹,部分內容甚至帶有牽強的主觀性,這就難免使新媒體缺乏傳統媒體特有的客觀性價值和輿論嚴謹性。眾所周知,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都需要編輯嚴格審核把關,具有相當的謹慎性,也是正因為其如此嚴格苛刻的審查把關制度,才可以使其傳播具有更強的權威性。這是新聞基本規律的遵守和新聞報道制度設計嚴格性的體現,維護了中國新聞輿論傳播的真實性、嚴肅性、謹慎性。
(三)內容制作更具專業性
就國內傳統數字媒體電視公司而言,有大量其核心領域相關的高端專業化骨干人才,無論是核心采編導播骨干團隊,還是公司決策層中的關鍵領導支撐團隊,大部分都是知名院校科班出身,具有較高專業化的理論業務水平基礎和實際工作能力。而在新媒體平臺中,龐大的媒體集合體系并不一定能夠把各級傳統媒體的專業化集合在一起,相反,所要顧及的層面過多,反而無法將每一個細節的層面都做好。因此,專業化強的技術團隊及花較多時間和精力所制作出的內容也自然也更為精良。
四、融媒體背景下傳統電視媒體的轉型方略
融媒體背景下傳統電視媒體轉型包含傳統媒體的發展現狀、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影響、新媒體的發展態勢、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等。
(一)增加傳統主流電視媒體用戶與目標受眾群體的互動性
如何讓受眾產生濃厚的興趣,是傳統電視媒體需要認真考慮和解決的問題。傳統電視媒體要想在融媒體時代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創新新聞的內容和傳播渠道,并加強與受眾的互動交流。以防受眾缺乏參與度,有些觀點無法得到借鑒,導致逐漸喪失對傳統電視媒體的興趣。例如,央視春晚便一改傳統,近年來越來越注重與受眾的互動交流,通過搶紅包、話題討論等方式增加受眾的參與度,進一步提升其黏度。在央視和地方臺的選題策劃、節目制作、發行播出等環節,也可適當讓受眾參與,聽取其合理化意見和建議,完善自身后續節目。
(二)保持傳統電視媒體機構的權威性與公信力
新媒體信息傳播的速度快、更新及時、互動性強,這是傳統電視媒體無法比擬的,故傳統電視媒體必須充分利用好自身優勢,秉持新聞的權威性,以最大的公信力向受眾提供最具權威性的新聞,這就要求在新聞采訪、報道、輿論監督中,不斷提升自身權威性和可信度,并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創新和修正,使之更貼近受眾的信息需求[5]。
(三)創新傳統電視媒體節目內容
對于傳統媒體行業而言,“內容為王”是一條鐵律,傳統電視媒體需要學習借鑒其他新媒體的成熟做法,在服務內容設計上需要有所創新,勇于打破常規,制造新意;在節目策劃設計、節目內容選擇、節目播出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研究和變革,在了解受眾心理需求的前提下,改進節目的內容、編排,并根據新聞規律和媒體特點對節目進行設計,以保證節目的權威性、唯一性、獨特性,通過大量的調研分析,根據不同需求,對節目和欄目進行策劃和設計。例如,針對老年人,提煉新聞、戲劇、紀錄片等節目內容,不斷更新相關話題;對于青少年,要發展以國內知名綜藝節目主持人為主線的青少年綜藝節目,推出一些新劇,提升青少年對國內電視綜藝節目的觀看欲望;針對兒童,可選用國內外優秀的英語、冒險、益智、搞笑等動漫。傳統電視媒體的豐富與創新,歸根結底為提升其節目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此,只有在新媒體發展中保持創新,才能最大化實現傳統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
(四)以創新引領改革,全面實現傳統電視媒體的數字化轉型
面對新媒體大潮的猛烈沖擊,傳統數字電視媒體還須著力在產品創新、節目豐富、技術創新、平臺創新、服務創新等方面進行改革。
首先,突破衛星傳輸的傳統數據傳輸方式,努力拓寬信息的傳播途徑。單純依賴于衛星傳輸數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電視媒體的傳播路徑,無法與新媒體的有效溝通方式相比。因此,傳統的電視媒體可以通過新媒體渠道進行信息傳遞。
其次,對播音器材進行更新,對某些落后的播放機,需適時進行更新、更換,使受眾有更好的收聽體驗。在這一點上,可與新媒體進行全方位深度融合,相互協作,借助新媒體力量進行革新。
最后,轉變服務方式,運用新媒體技術和知識,把握受眾的喜好,對欄目、節目進行優化設計,并在客觀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服務創新。傳統的電視媒體還必須繼續在一些觀念模式上進行大膽創新,研究和思考新媒體下新型的運作模式和打開方式,從發展觀念上進行再思考,根據新媒體的發展狀況,進行數字化轉變。在廣電數字化戰略轉型實施過程推進中,傳統電視媒體要進一步積極并主動地進行數字媒體資源創新和網絡內容產業整合,在數字化技術、渠道、內容、互動傳播等各個方面著力與新媒體技術進行全面融合,實現與網絡新媒體的包容性發展。
五、結語
在新媒體時代下,傳統電視媒體正面臨空前的困難和挑戰,需要重新洗牌和深度融合。目前,機構機制不夠靈活、內容相對滯后、技術手段老舊等,嚴重影響著傳統電視媒體的發展和在新媒體環境下的革新。作為主流媒體的電視,必須堅持緊跟數字時代步伐,根據數字化新時代要求,進行與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相應的全面新型媒體化戰略變革,從電視節目選題創意策劃,到欄目內容開發制作,再到制作技術創新輸出,還需要探索研究其新技術變革的路徑,創新內容發展新模式,如此方可真正地實現傳統電視媒體與互聯網新媒體技術的融合。為此,需社會各界各方面力量和智慧的介入,加強與受眾的互動,維護其權威性和可信度,對選題、策劃、內容、欄目、技術、發行、廣告等進行深度變革,不斷創新,全面實現傳統電視媒體的數字化和新媒體轉型。
參考文獻:
[1] 馬晉芳.傳統電視媒體在網絡環境下的轉型與發展[J].中國傳媒科技,2016(10):59-60.
[2] 蘭金龍.自媒體環境下傳統電視媒體的發展之路[J].今傳媒,2014,22(9):137-138.
[3] 黃翔.新時期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轉型謀發展研究[J].科技傳播,2016,8(4):47-48.
[4] 邵穎.淺析廣播電視新媒體的發展及管理對策[J].傳播力研究,2018,2(25):111.
[5] 楊婕.新媒體環境下傳統電視節目的轉型與發展[J].電視指南,2018(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