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正處于向成年人轉化的關鍵性時期,高中思想政治課的開設對他們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相較于單一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時事政治是高中政治課的有效補充,時事政治熱點是課堂的催化劑,能給政治教學增添豐富的教學資源。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借助時事政治傳遞正能量,將當下的熱點問題與政治教學相結合,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內涵,充分發揮政治學科的價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一、時事政治教育與高中政治教學的聯系與區別
(一)兩者之間的聯系
時事政治教育與高中政治教學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一方面,時事政治教育可以豐富高中政治教學資源,是對高中政治教學內容的完善和補充,并且可以增強高中政治教學的時效性,避免高中政治教學內容的滯后性;另一方面,高中政治教學與時事政治教育之間是理論支撐和實際應用的關系,這使時事政治教育體現科學、全面、嚴謹、規范的屬性,使時事政治教育更有據可循。
(二)兩者之間的區別
高中政治教學與時事政治教育的區別主要有三點:第一,從內容來看,高中政治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鄧小平理論等,時事政治教育則主要圍繞國內外重大事件、國家重大政策和方針的施行等展開;第二,從教學目標來看,高中政治教學的目的是從理論方面培養學生的政治思想、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時事政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分析實時問題的能力和辨別是非曲直的能力;第三,從培養目標來看,高中政治教學意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時事政治教育意在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情感以及以世界的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的胸懷。
二、高中政治教學植入時事政治內容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豐富教學內容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各種時代熱門話題頻頻出現,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時事政治內容,能使原本單一的政治教學豐富起來、活躍起來,有助于學生將教材內容與時代相結合,形成豐富的知識體系。同時,各類新鮮事件在教學過程中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使嚴肅的課堂學習向趣味性的課堂學習轉變。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新時代教育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學從傳統的重視學習成績,轉變為重視能力的培養。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的主要方式是以教材內容為主體、以重點習題和考點為研究對象。隨著時事政治內容的融入,學生在政治課堂上擁有了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此前基于教材內容無法實現的案例分析,現在通過時事政治內容的植入,可以打開學生分析事件的途徑,學生擁有了可供實際研究和探討的話題,在溝通和交流中實現問題的多角度分析、全面性解剖、系統性總結,以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由于高中階段學生的學業壓力較大,教師需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計劃中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更加注重考點的劃分與講解,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隨著時事政治內容的植入,學生在課堂中擁有了更多的可以和教師、同學進行探討與交流的機會,從而提高了學生在政治學科中的課堂參與度。
(四)為學生高考打下重要基礎
通過對政治科目歷屆高考題目的觀察和總結不難發現,時事政治方面的內容在測試中的占比較大,與時事相結合的考試模式成了高考題型的新走向。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植入時事政治內容,不僅能使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在提高學生政治學科高考成績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三、高中政治教學中植入時事政治內容的方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借助時事政治開展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和純粹地開展高中政治知識點授課,兩者實際的教學效果有明顯的區別。教師應緊扣時事政治的發展脈絡來開展教學,在針對不同的知識點授課時可以借助不同的時事政治,并借助時事政治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傳統文化的繼承”相關內容時,教師如果只是單純地讓學生學習教材的理論知識,并不能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這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播放的方式讓學生了解近些年很火的故宮和敦煌文創產品,通過視覺的沖擊,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拉近學生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距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識,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二)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
時事政治教育能夠讓學生了解國內外的時事新聞,從而增加了政治課堂的趣味性,有利于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植入時事政治內容時,要以學生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將時事政治內容和書本中的理論知識有機銜接,以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神奇的貨幣”相關內容時,學生通過預習發現,貨幣的誕生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自古以來就以錢幣作為貨幣,一直發展到近代才開始使用紙幣和硬幣等。教師在課堂中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對貨幣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在聽完學生的發言后,要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并以此考查學生的政治學習能力,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規劃課堂時事政治教學內容。在該節政治課堂上,教師根據學生的學情并結合貨幣這個主題,以土耳其里拉幣為例,從政治的角度分析其漲跌情況。學生通過這部分教學內容,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貨幣知識,對貨幣的產生和演化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同時,也提高了自身分析時事政治的能力。
(三)借助時政熱點,突出教學重難點
高中政治涉及的理論知識較多,學生學起來比較枯燥。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授課主題加入一些時政熱點內容,可以讓原本抽象的理論變得更加生動具體。這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識,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例如,“哲學與生活”這部分內容涉及的知識比較抽象,包含很多枯燥的理論和概念。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教師可以選取相關時政熱點內容融入課堂教學,把抽象的知識變得具象化,以幫助學生獲得感性的認識,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又如,在教學“實現人生的價值”相關內容時,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不妨結合獲得“共和國勛章”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跡等,讓學生通過這些來源于生活中的故事明白什么是奉獻精神,通過情感滲透,產生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巧妙提問,促進學生思考
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借助時事政治向學生提出問題,不僅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學情,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自主思考。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然后以提問的方式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小組內充分交流研討,嘗試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有效思考。
(五)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給高中政治課堂帶來了新的技術支持,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有效增強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在高中政治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植入時事政治內容,可以豐富課堂形式,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有助于教師打造優質課堂。例如,在教學“我們的中華文化”相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知識點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師可以搜集一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資料,結合時事,以視頻的形式在課堂上播放。這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幫助學生直觀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定期向學生展示近期發生的時政事件,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觀,提升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
(六)加強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注度
從目前高中政治教學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學習時事政治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如在考前惡補時政知識、依靠教師考前畫知識點進行復習等,這種學習方式效率較低,導致時事政治的學習流于形式和表面。高中政治教育作為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自身正確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為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資源,教師應將時政知識內容與政治理論密切結合,引導學生分析政治理論,調動學生關注時事政治的積極性,加強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注度,引導學生的政治生活,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植入時事政治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借助時事政治,學生可以將教材學習內容與實際事件相結合,這有利于強化學生的課堂學習知識點,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和思想進步。教師應加大兩者融合的力度,以實現學生思想覺悟的提高和高中政治學科高考成績的提高。
(作者單位:貴州畢節赫章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