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是國家對青少年的期望。然而,缺乏自主性的體育訓練形式難以提高學生的鍛煉積極性,更難以助力學生形成健康的體魄。對此,教師可以引入“菜單”式體育作業,有效地激活學生的訓練熱情,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體育;菜單式;體育作業
作者簡介:劉一成(1990—),男,江蘇省泰州市口岸小學。
如何促進學生體質的發展,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成為教師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而“菜單”式教學是將學生需要學習的體育項目匯編成一個“菜單”,再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對“菜單”中的訓練項目進行自主選擇的教學形式。在這種教學形式中,學生的體育訓練興趣會大大激發,體育訓練的效果也會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對此,教師可以借助“菜單”為學生設計體育作業,增加學生體育鍛煉的選擇性,讓學生能夠更加自主地參與體育鍛煉,促使學生真正地將體育鍛煉融入日常生活,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一、綜合多方面元素,確定“菜單”內容
教師要想有效地利用“菜單”,引導學生完成體育作業,首先要做的就是對“菜單”上的內容進行羅列,確保設計出客觀、豐富、科學的“菜單”。因此,教師在進行“菜單”的設計和制作前,也要圍繞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意見、建議等,對“菜單”的內容進行篩選、調整[1]。
(一)梳理體育活動,鞏固訓練效果
教師設計“菜單”式體育作業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鞏固體育課堂上的訓練內容,幫助學生夯實體育基礎,提高體育運動的技能。因此,教師在設計體育作業的“菜單”時,要先對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明確學生的訓練順序,明確不同體育運動項目在教學中占據的不同比例,從而確定“菜單”的基本內容。此外,教師也要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觀察,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將真正適合學生的體育訓練項目匯編到“菜單”中。這樣,學生在完成體育作業的同時,也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的興趣,積極地參與體育鍛煉。
例如,小學階段開展的體育訓練項目包含籃球運動、足球運動、羽毛球運動等,這些項目都非常地受學生歡迎。對此,教師便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菜單”的框架。隨后,教師再根據不同體育運動的教學順序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對“菜單”的內容進行細化,使其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節奏。就拿籃球運動來說,在課堂上,教師先組織學生熟悉球性,讓學生了解擊地傳球的基本要點。之后,教師帶領學生逐步學習運球、傳接球、三步上籃等動作技巧,促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籃球運動。基于此,教師便按照擊地傳球、運球、傳接球、三步上籃的順序,為學生設計“菜單”的框架。教師從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也能夠看到,相較于機械、枯燥的體育訓練形式,學生更傾向于通過游戲的方式鍛煉自己的能力,以進一步熟悉籃球運動中的基本動作技巧。對此,教師也將“定點投籃”“你傳我接”等游戲活動補充于菜單中,讓體育作業變得更加有趣。
教師先對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再結合對學生的觀察,適當地改變體育運動的訓練形式,能夠真正地彰顯“菜單”的優勢,能夠讓學生基于“菜單”的支持,積極地鞏固體育運動技巧,真正地增強運動能力。
(二)聽取學生意見,豐富“菜單”項目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雖小,但自我意識逐步增強,他們期望自己的意見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表達。因此,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自主提出關于體育訓練形式、體育訓練內容的意見具有重要的意義。這種自主提出意見的方式,既有利于教師獲取學生的真實想法、真實喜好,豐富“菜單”中的內容,又能彰顯體育教學中的民主性,增強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積極性[2]。一般來說,教師可以組織體育委員等班干部,對學生的要求進行記錄整理,之后再匯報給教師。隨后,教師對學生提出的意見進行篩選,逐步豐富“菜單”上的訓練內容,充分體現學生的意志。
例如,在常規性的體育訓練后,教師便借助課后的幾分鐘,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具體來說,教師為學生設計“除我們日常開展的體育訓練外,你還有哪些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嗎?你平時都是怎么玩這些項目的呢?”等問題。教師初步了解學生的想法之后,再讓體育委員等班委對學生的意見進行記錄整理。有的學生說:“我非常喜歡玩悠悠球,希望體育訓練項目中也能包含悠悠球。”有的學生說:“我在電視上看到手球這項運動,感覺非常有意思,希望體育作業的“菜單”上也可以有這個項目。”在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后,教師將悠悠球、手球等體育運動項目添加到“菜單”中,豐富“菜單”的內容。
教師先組織體育委員等班干部對學生的意見進行記錄整理,再根據學生的意見,對體育作業的“菜單”進行優化調整,不僅能讓“菜單”上的訓練形式、訓練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而且能充分體現學生的意愿,增強體育作業的民主性。
二、有效落實“菜單”,促進學生成長
在確定了“菜單”后,教師要想真正發揮“菜單”的價值,讓學生積極地開展體育訓練,還需要確定實施的方案和計劃。而教師在設計方案時,也要思考保持學生體育訓練積極性的方法、保證學生良好發展態勢的途徑等問題,以便學生在按部就班中完成體育作業,在長期積極參與體育訓練中增強身體素質。
(一)敲定實施方案,統籌實施計劃
完整的計劃能夠讓“菜單”式的體育作業發揮更大的價值。從目前的“菜單”式體育作業設計來看,整體呈現比較散亂的狀態,難以維持學生的體育訓練量,也難以保障學生的體育訓練時間。同時,自由程度過高的體育訓練形式,也難以彰顯“菜單”式體育作業的科學性,造成學生出現“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現象,學生無法系統地完成體育訓練任務。對此,教師應當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按照學生的生活節奏、身體素質、興趣需求等,對“菜單”式體育作業的實施計劃進行統籌安排,以便學生在完成體育課堂學習活動之余,在課下也可以得到充足的體育鍛煉,真正地在鍛煉中獲得成長。
例如,教師在以“菜單”為載體,統籌安排體育作業時,將“菜單”劃分為“課后活動”“大課間活動”“周末活動”“體育運動會”四個部分,促使學生在完成日常體育訓練活動外,也可以確保體育鍛煉的時間。首先,學生對“菜單”中的項目進行自主選擇,并與選擇相同項目的其他學生組成小組。其次,學生在大課間、課外等時間以小組為單位共同開展相應的體育訓練,達到放松身心的效果。再次,周末時間,學生在父母的輔助下,完成“菜單”上的體育訓練任務,保障每天的運動量。最后,在體育運動會中,教師則將“菜單”上的項目設定為競技類的比賽活動,進一步調動學生體育訓練的積極性,讓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
教師對“菜單”式的體育作業進行整合,并為學生劃分特定的體育訓練階段,能夠讓體育作業得到有效的落實,促使學生充分利用閑暇時間增強身體素質。
(二)結合學生實際,組建實施小組
教師在以“菜單”式的體育作業為基礎組織學生開展自主體育訓練活動時能夠看到,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運動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當學生自主選擇“菜單”上的訓練項目,并獨立開展體育訓練時,學生的訓練效果往往達不到預期,使得體育作業完成的質量也比較差。為了真正地發揮“菜單”式體育作業的價值,教師有必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合理地組建實施小組,以便學生形成互助的氛圍,促使學生在互相幫助中,提高完成體育作業的效率。
在學生選擇“菜單”上的體育項目后,教師便對選擇同一體育項目的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和分析,從而幫助學生科學地分組。以選擇立定跳遠這一訓練內容的學生為例,通過課上的觀察,教師了解哪些學生的立定跳遠能力較強,哪些學生的立定跳遠能力相對較弱。對此,教師遵循互補性的分組原則,合理地提出分組建議。在分好組后,學生再共同探討立定跳遠的基本動作技巧,提高立定跳遠的能力。此外,組內能力稍強的學生為組內的其他學生提供幫助,促進全組學生共同完成立定跳遠的訓練任務,提高體育作業的完成效率。
在組織學生完成體育作業時,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幫助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能夠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補關系,促使學生共同完成訓練任務,從而提高“菜單”式體育作業的完成質量。
三、完善監督,落實“菜單”式體育作業
部分教師在布置“菜單”式體育作業后,直接讓學生自選“菜單”中的體育項目開展訓練。然而,與其他學科不同,教師無法通過批改作業的方式得知學生完成體育作業的質量。同時,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常常不能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導致“菜單”式體育作業的價值大打折扣。教師為了保障學生的體育訓練時間,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增強,有必要完善對學生完成“菜單”式體育作業的監督,使學生在教師、家長的監督下,增強體育鍛煉實效。
(一)發揮教師作用,嚴格落實“菜單”式體育作業
教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監督者”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建立相對完善的監督機制,幫助學生落實“菜單”式體育作業。一般來說,教師可以為學生制作作業登記表,以了解學生完成體育作業的情況。此外,教師也要明確獎懲制度,對于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進行獎勵,對于沒有按照要求完成作業的學生進行適當的懲戒,以增強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意識。
例如,教師以周為單位,制作作業登記表,監督學生完成“菜單”式體育作業的情況。具體來說,作業登記表按照“菜單”的內容進行分類,如“菜單”中包含排球、足球等體育訓練項目,則作業登記表也分為排球作業登記表、足球作業登記表等。而在作業登記表中又包含時間、完成情況等版塊,其中豎列為星期一到星期日,橫排為已完成人數、未完成人數、未完成的學生、學生自評等版塊。之后,教師定期對登記表上的信息進行匯總,以便對學生完成體育作業的情況進行全面的把握,并做出相應的獎懲。
教師制作作業登記表,再圍繞學生實際完成作業的情況,進行適當的獎懲,能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生完成體育作業的自覺性,從而讓“菜單”式體育作業發揮應有的價值。
(二)發揮家長作用,健全監督體系
在對學生進行學習監督的過程中,家長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部分家長的教育意識薄弱,認為對學生進行學習監督,是教師的責任和義務。這樣的想法,并不利于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同時,當學生回到家后,教師也不能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監督,以至于體育作業難以得到有效落實。對此,教師應當鼓勵家長對照“菜單”,監督學生完成體育作業,并引導家長將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反饋給教師。
例如,教師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建立與家長之間的聯系,提高家長對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視。首先,教師利用家長會引導家長加強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關注。其次,教師利用微信等工具,將制作好的“菜單”發送給家長,并為家長介紹“菜單”的作用以及每項體育訓練任務的要求。最后,家長參照“菜單”監督學生完成任務,保障學生每天的鍛煉時間。在學生完成任務后,家長將學生的情況反饋給教師。
教師采用多種渠道與家長進行溝通,引起家長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視,有利于家長利用“菜單”式體育作業監督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助力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讓學生形成終身運動的意識,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是教師為學生設計“菜單”式體育作業的重要目的。而且“菜單”式體育作業能夠讓體育作業的實施變得更加靈活。對此,教師應當提高對“菜單”式體育作業的重視,積極完善“菜單”式體育作業的各方面內容,從而有效推動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彭玉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內容初探[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03):106-107.
[2]楊亞林.自主學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觀察,2020,9(15):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