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小紅帽是德國語言學(xué)家格林兄弟的作品《格林童話》中的人物。本文從榮格的“原型”和“象征”理論角度來重新解讀《小紅帽》,挖掘故事背后小紅帽的成長過程,以及其他各個角色象征的意義,讀來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關(guān)鍵詞:小紅帽;原型;象征
《小紅帽》流傳至今約有三百多年,歷代傳承,經(jīng)久不衰。《小紅帽》是《格林童話》中非常著名的故事,榮格的理論為我們解讀小紅帽提供了更多可能。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重新閱讀耳熟能詳?shù)墓适隆?/p>
一、從原型角度分析
(一)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這個原型在《小紅帽》中有著具體而典型的體現(xiàn),無論是主角小紅帽還是反派大灰狼都具有人格面具。人格面具原型是由人必須在社會中扮演某種角色發(fā)展起來的,它是別人據(jù)以了解我們的那部分精神。在某種意義上,人格面具被認為具有欺騙性。[1]33-34大灰狼這樣的角色具有人格面具在情理之中,整個故事中它本就是一個反派,欺騙性在反派身上可以說屢見不鮮。小紅帽在故事中是一個正面角色,以往對她的解讀也都偏向于天真無邪的孩童。第一印象中,小紅帽與欺騙性三個字基本不沾邊。由此可見,小紅帽身上的人格面具隱藏得更深,更加值得探討研究。
小紅帽的人格面具是乖乖女,主要對象是她的家庭。她在父母、外婆、鄰居的眼里都是傳統(tǒng)的可愛女孩,得到眾人的喜愛。在她給外婆送食物時她的母親給她諸多告誡,但是仍然放心地讓她一個人出發(fā),可見小紅帽在母親眼中是一個靠譜的孩子。然而小紅帽本質(zhì)上仍然擁有兒童的野性,這種叛逆性與成人世界的規(guī)則背道而馳。她被外界吸引,渴望去森林里玩耍,而不是按照母親的囑咐乖乖地在大路上行走。如果說大路是成人眼中安全的區(qū)域,那么森林就是危險的象征。大灰狼正是識破了小紅帽的人格面具,才故意用森林里的美景引誘小紅帽。美景是森林危險性的精美包裝,對小紅帽有著極強的誘惑力。而森林的危險本身也刺激著小紅帽乖乖女的人格面具下叛逆的那一面,她是渴望打破安全與危險間的那條界限的。最終小紅帽沒有抵擋住誘惑,掉入了大灰狼的陷阱。
大灰狼同樣具有人格面具——一個貼心的朋友,對象是小紅帽。大灰狼對于小紅帽來說是個陌生人,即便是天真的孩童也會對它抱有警惕性。為了引誘小紅帽、它戴上了人格面具。大灰狼在最初遇到小紅帽時,十分禮貌地與她打招呼,隨后的問話也是一步步深入,不會給人突兀之感。小紅帽一個人行走必然會有孤獨的感覺,此時出現(xiàn)一個友善的路人她必然是十分歡迎并且想要與之交談的。大灰狼已經(jīng)在面具下套出了自己需要的信息,這時它與小紅帽也熟悉了一些,便趁機拋出了誘餌,使得小紅帽離開了原本的路走向危險的森林。
(二)阿尼瑪斯
阿尼瑪斯是女性精神中的男性特征,給女性提供男性特征,也提供一種指導(dǎo)她與男性交往的參照系。[1]34《小紅帽》的故事中阿尼瑪斯在小紅帽母親身上得到了體現(xiàn)。在《小紅帽》中,從頭到尾小紅帽的父親都沒有出現(xiàn),除了獵人這個外人角色,小紅帽一家——外婆、母親、小紅帽,都是女性角色,文中的性別明顯失衡。而小紅帽的母親實際上同時承擔(dān)了“父親”和“母親”這兩個角色。原文中,對小紅帽母親的描寫僅有在小紅帽出門前的一段話,她說:“來,小紅帽,這里有一塊蛋糕和一瓶葡萄酒,快給外婆送去,外婆生病了,身子很虛弱,吃了這些就會好一些的。趁著現(xiàn)在天還沒有熱,趕緊動身吧。在路上要好好走,不要跑,也不要離開大路,否則你會摔跤的,那樣外婆就什么也吃不上了。到外婆家的時候,別忘了說‘早上好’,也不要一進屋就東瞧西瞅。”
這段話是涇渭分明的兩部分,前一部分母親展現(xiàn)了“母親”的身份——對于外婆的關(guān)心和照顧。她會給自己生病的母親準(zhǔn)備可口的食物,并讓自己乖巧的女兒親自去送,語氣中的催促也代表了母親對小紅帽外婆的擔(dān)憂。在這部分話語中,她就是最常見的傳統(tǒng)家庭女性,一個和善的母親。而在后半部分,母親所說的話變成了“父親”的身份。不同于之前的溫柔,她對小紅帽的叮囑非常嚴格。先是劃分出了一個安全的界限,把小紅帽的行動范圍限制在了“大路”這個區(qū)域中。接下來的話更接近于警告,甚至于還有“摔跤”和“外婆什么也吃不上”的潛在威脅。很明顯,這是她在使用“家長”的權(quán)力,而這種權(quán)力體現(xiàn)在家庭中往往表現(xiàn)為“父權(quán)”。此時她的身份由一個慈愛的母親變成了嚴厲的父親。
同時,在小紅帽母親執(zhí)行“父親”這一身份時,她是嚴格的,交談的氣氛也是相對嚴肅的。小紅帽本人面對“父親”時自然沒有對母親那樣親密,而是比較拘謹。阿尼瑪斯提供了女性與男性交往的參照系,也就是說母親的叮囑還顯示著另一層含義,暗示小紅帽不要與男性過于親密,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不應(yīng)該越過小紅帽和“父親”的關(guān)系。故事里的大灰狼其實就是陌生男性的代表,在“父親”的眼中,與陌生男人過于親密是十分危險的。
(三)陰影
陰影是心靈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是集體無意識中由人類祖先遺傳而來的,包括所有動物本能的部分。它使人有激情、攻擊和狂烈的傾向。[1]34《小紅帽》中明面上出現(xiàn)的動物只有大灰狼一個,它也的確代表了邪惡。大灰狼在剛剛見到小紅帽的時候就已經(jīng)想要吃掉她了,攻擊意圖十分明顯。在得知小紅帽是去看望外婆的時候更是開始思考讓小紅帽和外婆都逃不出它的手掌心,后面便有了哄騙小紅帽去森林,再把她們一網(wǎng)打盡的計劃。故事里的大灰狼此時已經(jīng)不單單是動物那種單純攻擊的傾向,它擁有了智慧,學(xué)會了制定計劃,是人類范疇中更為邪惡的部分。除了大灰狼這個展示陰影最為明顯的角色,其他角色的陰影部分所體現(xiàn)出的動物本能也不在少數(shù)。
《小紅帽》中的陰影集中體現(xiàn)在小紅帽和獵人身上。獵人剪開狼的肚皮救出小紅帽和外婆后,“小紅帽趕緊跑去搬來幾塊大石頭,塞進狼的肚子。狼醒來之后想逃走,可是那些石頭太重了,它剛站起來就跌倒在地,摔死了。”小紅帽作為一個善良的兒童形象,又遭遇了被吞進狼肚子里的惡性事件。在大眾印象中,她應(yīng)該是驚慌恐懼的。此時的小紅帽是受害者,是弱勢的一方,在整個故事中她被期盼為被動的,獵人才應(yīng)該是接下來懲治大灰狼的主角。然而小紅帽在獲救后不是向獵人求助殺死狼,也不是去安慰有些喘不過氣的外婆,而是親自用一種血腥的方式殺死了狼。一個孩子,一個人搬來幾塊大石頭,塞進了自己差點葬身于此的被剪開得血肉模糊的狼肚子,看起來有些不合常理。小紅帽的這個做法不僅僅是為了殺死狼,也有折磨狼的意味。一個年幼的孩子有這樣令人恐懼的表現(xiàn),足以體現(xiàn)人的陰影。
獵人在故事中的顯性特征仍是正面的。他聽到鼾聲擔(dān)心外婆才進了屋子,體現(xiàn)了他的善良;他看到狼沒有恐懼而是準(zhǔn)備殺死他,體現(xiàn)了他的勇敢;他考慮到外婆也許還活著剪開了狼的肚子,體現(xiàn)了他的機智。獵人的陰影隱藏在這些正面表征之下,是由小紅帽的陰影側(cè)面表現(xiàn)出來的。獵人是隨身攜帶了獵槍的,文中他在救出小紅帽和外婆后便沒了動作,直到狼摔死了才剝了狼皮回家了。作為正義的一方,他本該親自動手了結(jié)大灰狼這個禍患,可實際上,動手的人變成了小紅帽。在小紅帽對狼進行折磨時,獵人處于一個旁觀者的位置,他在擁有武器的情況下,冷漠地看著一個孩子做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動作,沒有上前阻攔,更沒有對小紅帽進行教導(dǎo),甚至于在觀看時帶有欣賞的意味。這一刻小紅帽的陰影和獵人的陰影有了交集。狼是在醒后摔死了,小紅帽、獵人還有外婆就在原地等著狼醒來給他們帶來一場鬧劇,然后狼走向死亡。
如果小紅帽的陰影更多表現(xiàn)為攻擊,那獵人便是冷漠。
不同于小紅帽和獵人本性所展現(xiàn)的陰影,外婆身上的陰影部分是被動喚醒的。外婆在第一次遭遇大灰狼襲擊時更像一個透明人,不論是單獨面對大灰狼還是得救后和小紅帽、獵人一起面對,她都沒有反抗的行為。然而在故事的最后,另一只狼出現(xiàn)了。這時的外婆想起屋子前有一個大石頭槽子,便對小姑娘說:“小紅帽,把桶拿來。我昨天做了一些香腸,提些煮香腸的水去倒進石頭槽里。”小紅帽提了很多很多水,把那個大石頭槽子裝得滿滿的。香腸的氣味飄進了狼的鼻孔,它使勁地用鼻子聞呀聞,并且朝下張望著,到最后把脖子伸得太長了,身子開始往下滑。它從屋頂上滑了下來,正好落在大石槽中,淹死了。這個時候的外婆已經(jīng)不再是承受的一方,她身體里的攻擊性被喚醒了。所以她不僅沒有像之前那樣袖手旁觀,反而主動出擊殺死了狼。這更加論證了陰影是由人類祖先遺傳而來的。一個人即使之前表現(xiàn)得善良無害,但是外部事件的作用仍然可以喚醒他沉睡的動物本能。
(四)自身
自身是協(xié)調(diào)心靈中其他部分的部分。自我的表現(xiàn)就是人為達到人格統(tǒng)一和整合而做的努力。人格的整合達到了,個人便處于自我實現(xiàn)的境界。[1]34《小紅帽》中小紅帽這個人物形象是多面的,具有一定的分裂色彩。一方面,小紅帽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女孩,乖巧是她的性格。母親在小紅帽出發(fā)前多次叮囑她,小紅帽滿口答應(yīng),還和媽媽拉手作保證。但是在遇到大灰狼后,小紅帽性格中叛逆的一面就顯現(xiàn)出來。大灰狼用森林的美好誘惑小紅帽,想讓她離開原本的道路。作為一個乖巧的孩子,理應(yīng)拒絕。可是小紅帽叛逆的一面使她接受了大灰狼的說辭,她不愿意和往常上學(xué)一般錯過沿途的風(fēng)景,她的內(nèi)心渴求打破母親的限制,也打破那個規(guī)矩的自己。于是她不僅離開了大路,還一路走進了林子深處,直到手里都拿不下花了才想起給外婆送食物的任務(wù)。
小紅帽人格的整合出現(xiàn)在大灰狼死后。當(dāng)外婆吃完了她帶來的食物,小紅帽完成了母親的任務(wù),實現(xiàn)了自己對母親的承諾,她是這樣想的:“要是媽媽不允許,我一輩子也不獨自離開大路,跑進森林了。”此時此刻小紅帽身上叛逆的性格消失了,雖然對森林這樣的冒險仍然抱有期待,但是要得到母親的允許。她達到了一種重新整合過的乖巧,實現(xiàn)了自我的統(tǒng)一。
二、從象征角度分析
《小紅帽》中的象征意象也很多。象征是原型的外在化顯現(xiàn),象征所要表達的所謂“未知領(lǐng)域的東西”是深藏在集體無意識中的原型。象征的本質(zhì)即體現(xiàn)在它作為藝術(shù)意象背后的原始意象。[1]37
小紅帽帶給外婆的禮物是葡萄酒和面包,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葡萄酒”象征著基督的血,“蛋糕”象征著基督的身體,小紅帽帶著這兩樣禮物出發(fā),代表她本身的善,說明她是受到基督祝福的。換種方式來說,小紅帽是一個基督教徒,小紅帽的母親則是神父,給自己的教徒送上祝福并灌輸教義,告誡她如何遵守法則。大灰狼則象征著外界的誘惑與危險,是對小紅帽的考驗。小紅帽在路上轉(zhuǎn)向了森林,便是背叛了基督,也因此受到了懲罰——被大灰狼吞到了肚子里。獵人在故事中是一個拯救者的形象,在這里他代表著懺悔與救贖。在基督教中,人們認為仁慈的主不會輕易放棄他的教徒,懺悔自身的罪行總能得到救贖。小紅帽在被大灰狼吞到肚子中后是認識到自己錯誤的,也有懺悔的言語。“要是媽媽不允許,我一輩子也不獨自離開大路,跑進森林了。”這說明她已經(jīng)懺悔了自身,并發(fā)誓不再違背教義,因此小紅帽得到了獵人的救贖。
森林在這個故事中象征著磨難,不可預(yù)知的危險。小紅帽離開大路走向森林,意味著她走向了危險。陽光、鮮花這些美景只是森林的表面,在它的深處潛藏著各種威脅,大灰狼就是來自于森林。而在經(jīng)歷過這個磨難后,小紅帽得到了應(yīng)對危險的經(jīng)驗迅速成長起來。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小紅帽》這個耳熟能詳?shù)墓适码m然已經(jīng)有了很多研究,但是用心理分析的方法解讀會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小紅帽》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童話故事,它背后所隱含的深意值得我們不斷探索。
作者簡介:王瑋瑋(1994— ),女,漢族,陜西宜川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文藝學(xué)。
參考文獻
〔1〕王岳川.當(dāng)代西方最新文論教程[M].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