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志華
摘 要: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大數據為精準教學提供了技術支撐。智能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不斷加深,新課程改革和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深入發展,智慧作業平臺迎來升級發展新機遇。
關鍵詞:智慧作業平臺;高效課堂
引言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教育信息化從初級應用到融合的初級階段,面對著全方位的融合、創新、有針對性、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關注學生知識短板的差異,精準選取個性化學習資源,有效實施差異化教學,真正落實,因材施教[1]。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實現智慧教學就需要深入了解信息化平臺的現狀和特點, 因而充分利用智慧作業平臺,創設高效課堂,就顯得尤為的重要。
一、智慧作業平臺發展的狀況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到了21世紀,校園互聯網普及使校園有了網絡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隨著感傳技術物聯網技術通訊,技術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的發展,逐步進入了信息化平臺的智慧教育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未來的教育形式進行了變革,技術創新為教育注入了強勁的動力。而智慧平臺能夠順應社會時代的發展,不斷滿足人們對知識教育的渴望[2]。
智慧作業是創造與開設高效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作業從目的上而言是作為將大數據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信息技術應用與作業設計與管理,實現作業育人的目的的一種新的作業實踐形式。幫助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是實現分層彈性、個性化作業、促進學生個體發展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讓每個同學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認識自己的思維特征,認識自己的學困點,在老師的指導和啟發下,利用現代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提升學習的興趣,達到學習的效果,從而達到全方位、個性化的發展。
二、智慧作業平臺創設高效課堂的特點
智能作業平臺將以“以人為本”的教學方式,由“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向“以教師為主、以學生為主體”的雙重主教學模式,實現由封閉式、壟斷式的信息傳遞。向動態、開放、個性化的教學模式轉型。智慧作業為備課提供助力,教師需要提前備課,才能保證一節課達到好的教授效果,但大多數時候提前備課都是到處找資料輔助教學。有了智能作業后,根據前一天布置的作業,提取學生的錯題,能更加精準高效的備課。這樣的模式不僅可以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達到了及時反饋的作用。智慧作業為學生進行查漏補缺,智能作業是從平時的學習、考試前、考試后總結三個層面進行的,把教學難題一一分解,解決問題,為學生提供高效的作業;在測驗前,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日常作業進行錯誤的剖析,并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歸納、總結;考試結束后,為考生進行深度統計分析,并生成具有代表性的解題說明,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考后歸納總結。智慧作業平臺有強大的資源庫、實體庫、網絡課程保證了課程資源的豐富性,延展性和科學性。智慧作業平臺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了教學和學習模式,為智慧教學下的各類型的教學提供了教學平臺。針對課時備課教師,應依據學生實際的學習起點和學習需要,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遵循學生的認識和認識,設計出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3]。另外智慧作業平臺建立階段評價過程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等多維度評價并提供數據分析形式綜合評價,形成了科學的立體的教學評價體系。正確理解智慧作業平臺和高效課堂的定義要把握內涵,在系統服務觀念方面,要圍繞新課程實施新課程考核與評估的需求,突出培養專業核心能力的需求,從系統的總體架構上,對以往分散式開發的產品進行更新,并從整體上設計統一的技術標準,使數據融合與應用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化課堂教學體系。在系統平臺的構建上,要充分應用人工智能的智能大數據技術進行系統的賦能和開發,并采用智能的語音模型、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
三、智慧作業平臺創設高校課堂應用
智能工作平臺主要包括業務和硬件兩部分。智能服務平臺不僅為企業的智能化業務提供數據和通信的支撐,而且還為企業的業務提供了數據、通信、業務的入口。智能平臺的硬件設備是智能工作平臺中的核心硬件,它是信息交換、數據匯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校園中,知識管理和其他智能知識服務是學校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作業平臺作業與動態評估工具室與作業布置、作業完成、批改、數據統計分析、微課錄制等功能于一身。本系統由任務、統計、分析、微課、錯題集、輔導聯絡等模塊組成,每一個模塊都具有對應的功能,老師可以通過作業、修改、統計、數據的生成、微課的發布、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聯系,實現了對數據的全面、準確的分析,達到了“以學定教”的目的。但是,大部分老師都會給學生安排同樣的任務,要求同樣的標準,但是他們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他們的學習興趣下降,自信心下降,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影響到他們的未來發展。智能作業平臺則是解決了這一問題,它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測試,達到了一人一冊的目的,從而增強了測試題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適當的條件下,適當的學習內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應有的水平,并從中得到滿足,提高學習的信心,實現智能作業平臺,提供便利的數據資源上傳和本地儲存功能,建立數據中心,通過數據匯聚存儲和加工。它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也可以將知識圖譜進行動態的構建,從而不斷的優化資源的屬性。同時,智能作業平臺可以將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記錄下來,并形成課堂報告。智能工作平臺提供了無線網絡,當數據被臨時存儲到局域網中后,就會與相應的數據進行連接,保證了數據的安全。
結束語
在建設和應用信息化教學平臺時,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建立自己的小型平臺,比如智能作業平臺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專業課程;通過智能作業平臺創建高效課堂,可以有效地貫徹上級的方針,使教師和學生寓教于樂、寓學于樂、全方位地提升教學質量。它可以轉變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方式,推動教學深入的變革,從而使立德樹人這一基本任務得以全面實現。
參考文獻
[1]袁佰遠. 寧波智慧教育平臺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作業本》價值重構[J]. 科學咨詢, 2019.
[2]陳吉煥. 例談教學智慧在互聯網+環境下的高中英語課外作業輔導[J].? 2020.
[3]胡麗莉. 且行且思 求意求新——用智慧引領課堂作業[J]. 美術教育研究, 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