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霞
摘 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教育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對相應的問題提出了一些策略為以后的課堂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教育技術;課堂教學;策略
引言
技術是通信、信息的存儲和傳輸、視聽媒體的使用、制作和共享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育技術是運用現代科技提高教育質量的系統的有組織的過程,它是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對教育過程進行評價的一種系統化的概念化的方式。由于計算機的日益普及,教育技術也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教育工作者有責任指導他們的學生正確和有效率地使用教育技術。通過使用這些新技術,將學習活動轉化為學生個性化的互動和協作的體驗。在目前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們使用了許多教育技術,如計算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每一種技術都涉及到一些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改變[1]。教育技術的使用因需要和目的而有所不同。教師在課堂中融入教育技術確實可以帶來諸多的方便,比如更容易地存儲材料、與學生進行高效地互動與溝通,但是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卻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一、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教育技術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日益普及主要因為其移動性、易于獲取信息、更節省時間,這在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課堂中許多教師已經采用了新的教育技術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教育技術在課堂上的使用越來越多,教育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學生的技能和認知特征。這些新技術在學生學習和獲取各種認知知識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教育技術必須納入學生的課程。教育技術必須不可避免地融入到課堂和課程中[2]。
二、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雖然這么多年一直在推進教學改革,提出來了很多的教學方法,但教學過程還是以傳統方法為主導。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性的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很難得到充分的體現。老師與學生之間雖然可以靠著教育技術得到一些互動,但是這些互動很多都是淺顯的表面的,無法真正通過使用教育技術與學生進行高效的溝通。所以,教師是否有能力在課堂上使用教育技術來推進教育教學活動?學校是否有足夠的條件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教師該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合理使用教育技術?
三、教師需轉變教學思維方式將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
教學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教學活動是雙邊的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積極互動。這就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思維方式,不斷對教進行改革以促進學生語言知識的學習,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不斷的融合催生了很多新興有效的教學資源平臺比如在線開放課程:慕課、翻轉課堂[3]。? 又比如 公眾號(一師一優課),教師可以從很多國內外網站上獲得自己需要的教學資源,來改變原先老舊的知識網絡,讓自己的課堂多融入一些與教育技術相關的內容,這樣的課堂會變得更有趣學生更愿意參與進來。
四、教師需多學習教育技術知識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相對來說年長的教師教育技術知識相對匱乏,而年輕一代的教師擁有使用教育技術所需的知識,這就需要年輕教師幫助年長的教師學習相關知識給他們提供技術的支撐。為了更好地理解使用教育技術,教師們需要掌握計算機科學、教育學、心理學、控制論、信息學等相關的知識。大部分教師有使用教育技術的基本知識,但還需要更多的專業培訓,相關會議、課程、專業文獻、研討會……這樣才能更好地使用教育技術。
五、學校需提供良好的平臺來促進教育技術與課堂的融合
事實是,教育技術在課堂中的使用是有限的,學校有很多與教學無關的任務需要去做,大多數教師在應付學校里的檢查中消耗了大部分精力,有很少的時間來學習是目前的現狀。有很多學校設備不足,資源有限,教師信息知識不足,教師缺乏興趣和動力去使用新技術。學校應該采取措施去激勵教師們在教學中使用教育技術,使用教育技術可以提供與學生更好的互動,讓學生更好地接受信息,讓學生更有動力重返學習。
教育活動的一個結果是使用技術教學來促進學生更深層次、更有意義的認知能力,那么,教師應該使用什么策略在課堂上提供信息?學習者如何有效積極地處理課程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育技術應該遵循以下的原則:
六、從多個角度呈現信息,增加指導的持久性。
雖然教學側重于學習特定的內容,但很多當代的課程側重于解決問題,這需要學生參與到網格化的問題,規則和過程中。以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學習應該發生在強調跨內容領域的思想的相互聯系,并幫助學習者發展靈活的命題和生產網絡。很多專家建議讓學生在小組中解決開放式的“現實世界”問題,將學習內容與其他學科內容聯系起來,并使用以計算機為基礎的工具來探索更多的知識。學生獲得的信息大多數是自己或者小組探索得到的,在課堂上讓他們暢所欲言,老師們給與學生相應的指導,綜合學生獲得的內容加以總結以多種形式展現出來,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是多方位的,這樣有助于學習目標的實現。
七、以學生的知識經驗為基礎靈活調整教育技術
有效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之上的,在很大程度上學生從教學中獲得的是先前的知識經驗在新知識中的應用,教育技術可以說是學生的知識經驗和教學效果之間的橋梁。教育技術在教學中也需要靈活地來適應學生不斷變化的知識需求。因此,當學生出現學習困難時,基于教育技術的教學就應該靈活地以適應學生的需求,解決學生的問題。
八、結語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教育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研究為兩者的深度融合提出了一些建議,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困難,然而這并非易事需要教育工作者們繼續努力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新的融合之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Schulze K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548382, 2020.
[2]Lazar Sto?i?; Aleksinac Serbia.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eaching [J].Cognitive Research in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Education,2015,3(1)
[3]王娜,張敬源,陳娟文.《五個轉變:破解“以學為中心”課堂教學的困境.[J]現代教育技術,2018,28(7)A0835152-84DB-4BF2-B518-40FC70401A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