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明瑞,劉穎穎,張柳明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檢驗科,河南 鄭州 450000)
糖尿病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其主要以三多(多尿、多飲、多食)一少(體重)癥狀為臨床表現。若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未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控制措施,病情將進一步發展,出現不良妊娠結局,嚴重影響孕婦及胎兒的生命健康。因此,臨床深入分析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病理變化相關的生物學指標,以得出早期診斷結果,對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血清鐵、鋅屬于機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可影響孕婦的生理變化及胎兒生長發育等[1];鐵蛋白主要是用于反映機體鐵的儲備情況、營養狀態等,其在機體合成胰島素及代謝過程中可發揮重要作用,進而影響機體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1 h 血糖(1hPG)、2 h 血糖(2hPG)、空腹胰島素(FINS)、糖化血紅蛋白(HbA1c)、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均為糖代謝指標,其可反映機體的血糖水平,而糖尿病便是因機體出現糖代謝紊亂,使之處于高血糖水平所致[2]。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鐵、鋅和鐵蛋白在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中的水平變化及其與糖代謝指標的關系,為臨床評估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實際病情及預后情況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9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200 例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臨床資料作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孕中期妊娠期血糖正常孕婦200 例的產檢資料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孕婦孕周15~27 周,平均(22.57±0.35)周;體重51~70 kg,平均(59.55±5.64)kg;身高152~170 cm,平均(162.29±3.58)cm;體質量指數(BMI)20~27 kg/m2,平 均(22.48±1.51)kg/m2。觀察組孕婦孕周14~27 周,平均(22.52±0.35)周;體重50~70 kg,平均(59.68±5.65)kg;身 高150~170 cm,平 均(162.24±3.52)cm;BMI 20~26 kg/m2,平 均(22.44±1.55)kg/m2。兩組孕周、體重、身高、BMI 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觀察組符合《2015 年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妊娠期糖尿病診療指南解讀》[3]中的診斷標準,且經過臨床檢查確診者;②病歷資料齊全者;③無嚴重心、腦等器官疾病者;④均為單胎者等。排除標準:①有代謝障礙或者營養缺乏者;②其他妊娠期合并癥及并發癥者;③孕前有糖尿病史者;④未進行正規產前檢查者等。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觀察組入院后、對照組產檢時,分別對其進行抽取空腹外周靜脈血約5 mL。血清鐵、鋅和鐵蛋白水平檢測:取血液樣本,待其凝固后將其置于離心機中(3 000 r/min,10 min)進行離心,上清即為血清,血清鐵蛋白水平采用電化學法進行測定,血清鐵和鋅水平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糖代謝指標檢測:血清制備方法同上,血清FPG、1hPG、2hPG 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血清FINS 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HbA1c 水平采用化學發光法測定,并計算HOMA-IR,HOMA-IR=FPG×空腹胰島素/22.5。
①兩組孕婦血糖代謝指標比較。②兩組孕婦血清鐵、鋅、鐵蛋白水平比較。③血清鐵、鋅、鐵蛋白水平與血糖代謝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t檢驗,多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相關性分析以Pearson 相關系數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孕婦血清FPG、1hPG、2hPG、FINS、HbA1c、HOMA-IR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血糖代謝指標比較(n=200,± s)

表1 兩組孕婦血糖代謝指標比較(n=200,± s)
觀察組孕婦血清鐵、鐵蛋白水平高于對照組,而血清鋅水平低于對照組(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孕婦血清鐵、鋅、鐵蛋白水平比較(n=200,± s)

表2 兩組孕婦血清鐵、鋅、鐵蛋白水平比較(n=200,± s)
血清鐵水平與血清FPG、1hPG、2hPG、FINS、HbA1c、HOMA-IR 水平呈正相關關系(r=0.370,0.296,0.326,0.281,0.325,0.342,P<0.05),血清鋅水平與血清FPG、1hPG、2hPG、FINS、HbA1c、HOMA-IR 水平呈負相關關系(r=-0.345,-0.352,-0.527,-0.488,-0.422,-0.341,P<0.05),血清鐵蛋白水平與血清FPG、1hPG、2hPG、FINS、HbA1c、HOMA-IR 水平呈正相關關系(r=0.524,0.624,0.522,0.684,0.528,0.544,P<0.05),見表3。

表3 血清鐵、鋅、鐵蛋白水平與血糖代謝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妊娠期時孕婦因機體胰島素分泌量不足(相對或絕對)、胰島素抵抗等因素導致機體血糖水平升高的一種病癥。近幾年,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已對孕婦及胎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血清鐵屬于一種強促氧化劑,是參與血紅素形成的必需元素,但其在體內儲備的過多,便可催化機體發生氧化損傷,損傷胰島B 細胞造成損傷,導致血糖代謝紊亂,從而誘發妊娠期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的風險越高;血清鐵蛋白主要是儲存體內剩余鐵的方式,其水平升高表明體內剩余鐵越多,進而可影響機體的血糖代謝,易發生糖尿病[4];血清鋅主要參與機體多種酶的形成,并可促進碳水化合物代謝,保護胰島素細胞,協助葡萄糖轉運,抑制胰島素抵抗,故其水平較低可抑制胰島功能,進而誘發妊娠期糖尿病。血清FPG、1hPG、2hPG、FINS、HbA1c、HOMA-IR 均可反映機體的血糖狀態,其水平升高可提示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代謝功能受損,血糖水平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FPG、1hPG、2hPG、FINS、HbA1c、HOMA-IR、鐵、鐵蛋白水平高于對照組,血清鋅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在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中血清鐵、鐵蛋白水平升高,血清鋅水平降低,且糖代謝指標水平發生紊亂,與房純等[5]研究結果相符。血清鐵水平處于過高情況下,其可作為生物氧化損傷的催化劑,升高氧自由基,損傷胰島B 細胞,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進而使得血糖水平升高,發生糖尿病;血清鐵蛋白水平升高可對機體合成、分泌胰島素及代謝發揮作用,使得胰島素水平降低,同時其又可影響血清鐵的平衡,形成惡性循環,加重妊娠期糖尿病病情;血清鋅水平降低可影響機體減少分泌胰島素,同時還可導致為胎兒經臍帶輸送的血糖無法充分利用,從而使得機體血糖堆積,水平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鐵水平和鐵蛋白水平與血糖代謝指標水平均呈正相關關系,血清鋅水平與血糖代謝指標水平呈負相關關系,表明在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中,血清鐵、鋅、鐵蛋白與糖代謝指標水平有密切關系,因此,臨床可通過聯合檢測血清鐵、鐵蛋白、鋅及糖代謝指標,進而評估孕婦的實際病情及預后,與張玲等[6]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在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中血清鐵、鐵蛋白、糖代謝指標水平升高,血清鋅水平降低,同時血清鐵、鐵蛋白水平與糖代謝指標水平呈正相關關系,血清鋅水平與糖代謝指標水平呈負相關關系,因此,臨床可通過血清鐵、鐵蛋白、鋅及糖代謝指標聯合檢測,有利于評估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實際病情及預后情況。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且為單中心研究,因此臨床可采取多中心、大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以便提高本研究結果的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