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雪松
(北京燕化醫院耳鼻喉科,北京 102500)
慢性鼻竇炎為鼻竇的慢性化膿性炎癥,是臨床常見的耳鼻喉疾病,具有久治不愈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1]。鼻內窺鏡手術能夠清除患者鼻腔病變組織,通過對鼻腔解剖結構進行矯正,達到改善臨床癥狀的目的,但存在復發風險,影響患者預后[2]。枸地氯雷他定屬于非鎮靜性長效組胺拮抗劑,可對外周H受體起到較強的拮抗作用,阻斷炎性因子的釋放,抑制患者變態反應的發生,臨床常將其用于緩解慢性特發性蕁麻疹、常年性過敏性鼻炎的全身與局部癥狀,但由于鼻內窺鏡手術僅能夠糾正鼻竇與鼻腔異常結構,取出息肉和增生纖維,無法緩解機體炎癥反應,因此于術前應用枸地氯雷他定以控制機體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療效果[3-4]。本研究旨在探究枸地氯雷他定聯合鼻竇內窺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對患者治療效果與變態反應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北京燕化醫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21~58歲,平均(36.56±4.41)歲;病程1~9年,平均(4.13±1.72)年;臨床分型[5]:Ⅰ型16例,Ⅱ型22例,Ⅲ型12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21~60歲,平均(37.28±5.31)歲;病程1~10年,平均(4.67±1.43)年;臨床分型:Ⅰ型14例,Ⅱ型22例,Ⅲ型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慢性鼻-?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2年,昆明)》[6]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合并反復鼻塞、膿涕、頭痛者;無鼻息肉者等。排除標準:患有惡性腫瘤者;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合并過敏、萎縮性鼻炎者;近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者等。本研究已經北京燕化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患者施以鼻竇內窺鏡手術,全麻處理后,充分開放病變鼻竇并解除鼻腔阻塞,盡量保留正常鼻竇黏膜,建立良好引流[7]。術后定期清理鼻腔填塞物,定期對鼻腔、竇腔進行沖洗,預防術后感染。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于術前給予枸地氯雷他定片(揚子江藥業集團廣州海瑞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138,規格:8.8 mg/片),口服,8.8 mg/次,1次/d,連續服用1個月后再進行手術治療。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后隨訪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隨訪3個月后,參照《中國慢性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8]判定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竇口開放良好,竇腔黏膜無水腫;有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竇腔輕微水腫,局部可見肉芽組織,并有少量分泌物存在;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或加重,患側鼻腔有膿性分泌物。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9]:治療前后根據VAS評分對鼻竇炎患者進行主觀癥狀評分,包括流涕、鼻塞、頭痛3項,每項總分10分,分值越高,癥狀越嚴重。③鼻黏液纖毛清除功能:治療前后采用糖精實驗檢測兩組患者的鼻黏液纖毛清除功能。患者取頭直坐位,清洗鼻腔后將大小約1.0 mm的糖精顆粒放置于下鼻甲前端7 mm處黏膜上,記錄患者以2次/min的吞咽速度感覺到甜味的時間即糖精清除時間,測量放置點到咽后壁的距離,計算黏液纖毛清除速度,黏液纖毛清除速度=放置點到咽后壁的距離/糖精清除時間。④變態反應:采集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約5 mL,以3 5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患者血清總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ECP)水平。⑤炎性因子:血液采集、血清制備及檢測方法同④,對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進行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94.00%)高于對照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癥狀VAS評分 治療后兩組患者流涕、鼻塞、頭痛VAS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癥狀VAS評分比較( ±s, 分)

表2 兩組患者癥狀VAS評分比較( ±s, 分)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VAS:視覺模擬量表。
組別 例數 流涕 鼻塞 頭痛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5.14±2.21 3.54±1.01* 4.28±2.06 2.67±1.14* 4.53±1.65 2.05±0.79*觀察組 50 4.87±1.98 1.93±0.76* 4.32±2.11 1.77±0.68* 4.32±1.28 1.13±0.43*t值 0.643 9.007 0.096 4.794 0.711 7.23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鼻黏液纖毛清除功能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黏液纖毛清除速度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糖精清除時間均縮短,且觀察組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鼻黏液纖毛清除功能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鼻黏液纖毛清除功能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
組別 例數 黏液纖毛清除速度(mm/min) 糖精清除時間(mi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3.62±0.58 6.47±0.88* 35.66±3.14 26.13±4.57*觀察組 50 3.57±0.61 8.69±1.12* 36.12±2.89 21.03±4.31*t值 0.420 11.021 0.762 5.741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變態反應指標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ECP、TIgE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變態反應指標水平比較( ±s)

表4 兩組患者變態反應指標水平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ECP:嗜酸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TIgE:總免疫球蛋白E。
組別 例數 ECP(ng/L) TIgE(kU/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7.33±1.34 5.12±0.98* 85.72±7.64 65.12±6.12*觀察組 50 7.45±1.45 4.22±0.75* 86.13±7.58 58.37±7.15*t值 0.430 5.157 0.269 5.071 P值 >0.05 <0.05 >0.05 <0.05
2.5 炎性因子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IL-6、TNF-α、IL-8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表5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IL-6:白細胞介素-6;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IL-8:白細胞介素-8。
組別 例數 IL-6(pg/mL) TNF-α(ng/mL) IL-8(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15.88±4.13 9.74±2.11* 3.73±0.72 2.54±0.32* 414.03±55.21 316.56±33.23*觀察組 50 15.33±4.07 5.62±1.13* 3.88±0.68 1.28±0.42* 415.14±54.68 283.16±34.15*t值 0.671 12.172 1.071 16.874 0.101 4.95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慢性鼻竇炎是鼻竇的慢性化膿炎癥,患者常伴有鼻黏液纖毛清除功能障礙,使鼻腔感染加重[10]。鼻竇內窺鏡術式視野清楚,觀察全面,能較徹底地清除病變,在糾正鼻竇解剖學異常的基礎上重建鼻竇的通氣與引流,但同時手術也將對患者鼻竇及鼻腔造成一定程度創傷,易發生炎癥反應,并出現鼻腔粘連、鼻竇口閉鎖、反復鼻出血等情況[11-12]。
枸地氯雷他定可對H1受體產生拮抗作用,影響嗜酸性粒細胞與中性粒細胞的趨化性功能,抑制嗜堿性粒細胞對炎性因子的釋放,起到抗炎的作用;同時枸地氯雷他定可有效改善鼻道通氣及引流,促進鼻腔黏膜功能的恢復,從而改善患者鼻塞、流涕等癥狀,減輕疼痛程度[13-14]。炎性反應與鼻腔黏液纖毛清除功能的減退相關,血清IL-6可促使多種炎性因子產生,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機體炎性反應的程度;血清IL-8可誘導慢性鼻竇炎患者炎性細胞聚集,促使病情發展[15];血清TNF-α可誘導炎性因子大量釋放,促進炎性反應[16]。枸地氯雷他定是可對炎性介質起到拮抗作用的一種抗過敏藥物,聯合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能促進患者黏膜纖毛功能的恢復[1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黏液纖毛清除速度高于對照組,糖精清除時間短于對照組,流涕、鼻塞、頭痛等VAS評分及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慢性鼻竇炎患者術前聯合枸地氯雷他定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緩解機體炎癥反應,減輕患者疼痛,改善鼻黏膜纖毛清除功能障礙。
血清TIgE、ECP水平可最直觀地反映機體變態反應的程度,TIgE代表總免疫球蛋白,其半衰期較短,當慢性鼻竇炎患者機體受到炎性因子刺激后其水平將顯著提升[18];ECP可誘導嗜酸性粒細胞釋放組胺,介導變態反應的發生,該指標可直觀反映嗜酸性粒細胞的活化程度,在慢性鼻竇炎患者的血清中水平升高[19]。枸地氯雷他定具有較強的抗過敏、抗組胺及抗炎癥作用,同時可產生氣道收縮反應,使內皮細胞更加穩定,降低血清ECP、TIgE水平,有效控制變態反應[2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ECP、TIgE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鼻竇內窺鏡手術聯合枸地氯雷他定可有效改善患者變態反應,控制病情進展。
綜上,枸地氯雷他定聯合鼻竇內窺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患者可改善鼻黏液纖毛清除功能,抑制變態反應,減輕機體炎性反應,療效顯著,建議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