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莉
因幼兒的認知能力有限,幼兒園應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藝術教育。幼兒園教育明確規定,幼兒的學習是全面完整的。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掌握現有的學習經驗,靈活組織各方面的知識,讓兒童在學前教育中得到全面發展。因此,幼兒園可以從藝術整合活動的要素入手,實施藝術整合活動,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而幼兒園藝術整合活動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一、立足幼兒,營造愉悅輕松的藝術教育環境
在新課程不斷改革下,學前教育課程已明確規定:“兒童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藝術學習”,幼兒園設立的環境要符合兒童的創新需求。因此,在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中進行“兒童化”的創造極其重要。
(一)創建一個愉悅輕松的藝術教育環境十分重要,這不僅能為幼兒提供創造和審美的機會,也能培養幼兒對藝術的興趣。在實踐中,幼兒園應以藝術教育為目標,構建與環境相協調的藝術元素組合,強調創造環境的教育性、互動性和藝術性。
(二)幼兒教育應注重與兒童生活物質環境密切相關的教育資源的創造、整合和利用,形成合力,促進幼兒藝術能力和人文素質的全面發展。在實踐中,一些家長忽視了幼兒的藝術教育。這主要體現在一些家長過分強調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對幼兒個人能力和藝術教育的培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家訪的方式開展家庭文化活動,讓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通過家庭文化活動,家長開始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此外,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也更加和諧,藝術教育的影響也更加明顯。
二、從主要目標中尋找實際的切入點進行設計
開展藝術教育活動的關鍵是確定不同藝術形式的結合點。所謂結合點就是大家相互討論需要整合哪些要素、如何進行整合。找到切入點可以優化教學過程中的所有環節。目標設定是活動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決定著活動設計和開發的過程,而且影響著活動的效果。活動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傾向目標和情感目標,是每個活動教學過程實施和應用的重要因素。
(一)從概念的知識目標出發,研究音樂的適應性與美術設計的關系
在設計幼兒園藝術整合活動時,可以從概念的知識目標出發,將音樂與美術相結合進行設計。概念知識目標體現為一個主題在知識結構上的系統性,其包括事物的特點、外形特征和功能,充分理解和認識知識的不同目的,以“最容易感知的類型”為推動力,可以推動不同形式藝術的展現,讓人們對內容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以此幫助幼兒們更好地感受藝術活動的魅力,更容易理解藝術活動的內容。例如,教師在“斗雞”活動中可以引導學生獨立展示各種形式的斗雞游戲,了解斗雞的身體表現,充分發展幼兒的綜合能力。它能激發幼兒的創新精神,提升幼兒的創新能力,也能更好地展現幼兒的舞蹈魅力。
(二)從學科能力的目標出發,探討音樂結構與藝術創作的關系
教師在設計幼兒園藝術整合活動時,可以從學科能力的目標出發,將音樂結構和藝術路徑相結合進行設計。主觀能力的目標是培養兒童在各種活動中的綜合能力。例如,在舞蹈主題活動“蝴蝶”中,幼兒可以通過蝴蝶手勢理解音樂的風格。在中國畫“蝴蝶”的表演中,幼兒從蝴蝶的動作了解舞蹈的節奏,也可以通過蝴蝶的姿勢感受到舞蹈的美。在理解音樂與情感的整合活動中,控制蝴蝶舞動作也可以提高兒童使用中國弧線畫的能力,進一步豐富兒童對蝴蝶特征的感知,促進蝴蝶主題的藝術表現,實現音樂欣賞與藝術創作的融合。
(三)從主題的情感目標出發,研究旋律、音樂節奏和藝術色彩之間的關系
在設計幼兒園藝術整合活動時,可以從主題的情感目標出發,將旋律、音樂節奏和藝術色彩相結合進行設計。情感教育的目標是對幼兒的社會共情感進行培養,提高調節情緒的能力,幫助幼兒產生有關環境和人際關系的積極情感體驗,并最終達到全面人格的培養。比如,在“世界是一個好地方”活動中,情感教育的目的可以強調減少污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為此,教師可以把幼兒分成四個不同的小組。第一組畫許多鳥兒在天空中飛翔;第二組畫跳在草地上的一只兔子;第三組畫許多小魚在水中游泳;第四組畫蜜蜂或蝴蝶在花叢中自由飛翔。教師可以用四幅圖片作為卡片,配上相關的主題音樂,讓幼兒在音樂中理解環保的重要性。這種表現形式的藝術有助于提高幼兒對音樂的理解,提高藝術表現力,讓幼兒仿佛置身于其中,激發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三、發展藝術主題活動的整合模式,確定幼兒園藝術活動的整合策略
(一)音樂主題活動在繪畫中的表現
在相關音樂活動中,教師可以巧妙地將繪畫融入音樂主題活動中作為教學主題。音樂主題活動包括舞蹈、音樂評價、音樂鑒賞、音樂表演等。例如,在進行音樂主題活動時,教師可以欣賞主題為“蝴蝶變”的音樂。在欣賞音樂中,幼兒可以通過繪畫的形式將他們聽到的音樂表現出來,以便于理解音樂。幼兒可以學習更多有關繪畫和音樂的知識。此外,幼兒還可以將繪畫和音樂結合起來。因為圖像的整合可以幫助幼兒感受音樂,表達對音樂的不同理解。這樣,它將有助于促進活動的發展和活動目標的實現,呈現不同形式的藝術教育,促進兒童的綜合性發展。
(二)表演在藝術活動里融合
在相關的表演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將表演融入進藝術活動。表演的形式包括角色表演、大型的藝術表演等,而藝術活動包括雕塑、手工藝品和繪畫等。在進行藝術活動時,以表演的形式將藝術表現出來,既有利于藝術活動的順利開展,又能使幼兒在藝術活動中學到表演知識。例如,在“美發”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分組進行角色扮演,一組扮演理發師,一組扮演顧客。幼兒可以學習剪發技術,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發型。此外,幼兒園還可以組織幼兒自制手工藝品,并定期舉行大型藝術表演,在表演舞蹈的同時展示自己做的手工藝品,這樣不僅可以建立幼兒的自信心,還可以促進幼兒的綜合性發展。
(三)藝術活動的外延
將藝術活動融入主題活動通常會增加兒童的知識和經驗。例如,在教學活動中,圍繞“我有一雙小手”的主題,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之間進行拍手游戲,了解自己小手的特征,并且結合“自己做自己的事”的道德教育,組織幼兒開展手拉手游戲,有助于幼兒感受小手的樂趣。
四、在主題環境的營造中發現整合創新點
(一)尊重幼兒的藝術興趣
要想在主題環境的營造中發現整合創新點,首先是要尊重幼兒的藝術興趣,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需要開展主題環境整合。幼兒園選擇幼兒喜愛的藝術內容來調整課程,在實踐和調整的過程中,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在課堂上營造多元化的藝術氛圍。例如:音樂課程可以體現出音樂情感。音樂內容圍繞著音樂主題開展,盡可能地選擇貼近幼兒日常生活的音樂,以提高幼兒的音樂情感,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
(二)在自制玩具中融入舞蹈元素
自制玩具不僅是培養兒童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兒童整理場合的常用方法之一。建議幼兒通過這個主題開展制作玩具的活動。在自制玩具過程中,教師可以重點教幼兒如何在生產過程中表達玩具的造型元素,充分地體驗玩具所帶來的樂趣。例如,在“有趣的昆蟲”活動中,老師可以鼓勵兒童使用刷子、碗、漿糊等制作各種樂器,如豎笛和古箏,還可以鼓勵幼兒利用筷子、棍子等材料制作他們最喜歡的昆蟲。以此表現出兒童演奏樂器的美麗形象。這些玩具既增加了幼兒的樂趣,也展示了創造力,更表現出了幼兒的智慧,實現了藝術和舞蹈創作的完美結合,促進了兒童綜合性的發展。
(三)在藝術作品布局中融合音樂元素
幼兒園的教室、操場等空間設施設計應該有利于引導幼兒探索實踐。因此,幼兒園教師可以將音樂融入到藝術編排中,讓幼兒盡情地體驗趣味性。例如,在“飛翔”的主題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用掉落的枯樹枝、枯萎的樹葉等模仿飛機的形狀,在這首歡快的歌曲中體驗空中飛行。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大合唱。氣勢龐大的場面將藝術作品和音樂元素完美地融合,體現出藝術活動整合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將場景表演元素融入空間布局
戲劇表演是指在特定情境下,實現對文學作品、舞蹈藝術等的融合創造。例如,在“金秋”的建筑環境中,教師可以布置表演視圖。為幼兒提供一個秋收場景,引導其欣賞江南生動的水鄉文化,感受藝術和文化表演精髓。這充分體現出環境整合的教育效果。
(五)搭建藝術教育展示平臺
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不僅是家長和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展示幼兒園在藝術教育、藝術表演、兒童現場繪畫表演等方面特色的舞臺。例如,兒童在繪畫展上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對這個世界的熱愛。通過對兒童題材的現場繪畫,關注兒童繪畫的個性和作品的創新。幼兒可以用獨特的視角來描述他們眼中的世界;此外,在舞臺上幼兒可以在舞蹈和音樂上展示自己的才華。通過舞蹈表演、表演模型、“讀經講故事”等節目,讓幼兒在歌舞的歡樂中慶祝“六一”兒童節,搭建幼兒欣賞、感受、表達、創造美的發展平臺。還可以每周表演藝術節目,在班級日常活動中播放背景音樂,定期組織觀看電視和電影等多種藝術教育活動,能讓幼兒得到更具體、更直觀的教育和藝術體驗,讓幼兒的藝術才能得到充分地發揮。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組織各種藝術活動,讓幼兒獲得更具體的教育和藝術體驗,充分展示幼兒的藝術能力,努力追求美的理想。
五、結束語
藝術是兒童認知和情感表達的另一種形式。不同藝術形式的融合既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也是新時期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進入21世紀,人類社會日益全球化,文化日益多樣化。為了保證幼兒園藝術的順利進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活動的設計必須找到將兒童藝術中不同形式的藝術,有效地運用到兒童藝術整合活動中的最佳方式,提高兒童綜合藝術能力,促進兒童德、智、體、美、勞和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