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在新時期的高中英語教學中,不僅僅是書本知識教育和考試知識教育,更要注重素質的培養,克服當前高中教學的弊端,將一些新的思維觀念引入教育,從而更好地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這符合當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一、中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現象,需要英語教師反思。特別是在教育觀念方面,很多教師都會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認為高中生現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完成入學考試。因此,當前的教學應以考試為目標。在教學中,教師運用多種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生英語技能,希望學生能記住很多語法內容。然而,在這種學習氛圍中,雖然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記住知識點,但他們不能有效地利用這些知識。第二個原因是教學方法非常單一。學生長期枯燥地學習,不能激發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此外,教師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沒有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因此,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很低,學生不能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在短時間內記憶知識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況,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
二、有效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的策略
1. 注意學生的發音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學生的發音。許多教師認為,在現代的應試教育中,學生的發音問題與相關的考試計劃無關,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事實上,關注學生的發音,一方面需要發展學生在英語科目上的語言意識,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學生的聽力敏感性。如果學生不習慣說英語,毫無疑問,他們在回答相關的聽力問題時就會遇到一些困難。例如,在“中學義務教育中學英語教學許可證”教學部分中,“健康飲食”是該部分的主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講解很多有關食物的單詞來練習學生的發音。
2. 開展多種形式的英語教學
為了優化高中英語教學策略,教師還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創新高中英語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充分參與教學過程。教師自己可以創造一些英語聽力問題,以便學生可以在視頻場景中完成聽力課。當教師教學生英語口語時,可以組織學生排練英語舞臺劇,以便學生可以提高他們在英語場景中的英語表達能力,并掌握英語口語的語調和情感變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使用“美女與野獸”作為舞臺表演,讓學生在觀看英語電影后繼續寫劇本,然后組織學生進行獨立的排練,使學生可以理解故事的內容,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同時,教師還應將英語語言技能和基本文化思維納入英語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對英語文化也有基本的了解。最后,教師應加強對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使用和控制,避免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工具,而降低高中英語的靈活性。
3. 上課前要做好準備
在創建課程時,教師應該清楚地知道讓學生學習什么、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培訓和學生學習是教學的關鍵。高中英語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努力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化。學習期結束后,教師應總結和系統化所學知識,以使學生更充分地理解英語的句子結構,并正確使用這些復雜的句子結構。在準備課程時,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方法。教師需要仔細地理解教科書的內容,并盡可能地展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向學生解釋,以便學生能夠理解和記住知識。通過形成知識網絡來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凌亂的英語語法和其他英語知識變得簡單而有序。其次,教師還必須通過授課來整合課后內容和實踐內容,以形成考試內容系統。為了使講課與實踐保持一致,教師在設計教學時需要制定總體計劃,強調重要和困難的知識。教學技巧在練習中尤為重要,教師要嘗試為學生查找盡可能多的信息,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提供更好的信息。
三、強化以學生為主體的主體性意識
學生不僅是教育對象,也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依靠學生的內在力量,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天性,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理念和有效的教學手段。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然而,現實情況是,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更容易挖掘和運用英語學習的主體性。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的增強和英語語言儲備的積累,高中生在英語教學中的主體意識明顯下降。如何做到這種主體性意識的增強呢?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
1. 適當讓學生表演對話或課文內容
教師可以針對近期所學內容,布置學生課后進行討論排練,然后再搬上課堂表演。比如進行“A Medical Pioneer”一課的教學時,我就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比賽,要求每班有若干同學參加,課后進行排練,學生積極性都很高,最后比賽時邀請外班學生評選。活動非常成功。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
2. 多鼓勵,少批評
為了使學生更愛開口,在練習中,教師要重視運用鼓勵性語言,不斷強化學生參加交際的信心,要鼓勵學生多練、多開口,不怕犯錯,要在錯誤中不斷提高。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情感,營造一種愉悅、寬松、平等、合作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有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是學生學習情緒的主導者,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必須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情緒飽滿,對上課充滿信心,帶著輕松自信的情緒走進課堂,以良好的情緒影響和感染學生。英語學科很強的實踐性則更能說明學生主體性的重要所在。要具有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學生除了要認真學習英語的有關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親自實踐。就好像不下水永遠也學不會游泳一樣,英語學習者也必須投身到使用英語的實踐當中。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主體,衡量教學效果的最終尺度是學生對英語知識掌握的程度,而不是教師水平的高低和付出勞動的多少。
四、提倡學生博覽群書,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個人如果涉獵各個領域的書籍,如科學技術、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世界萬象等,即使是閱讀其母語寫的書,也會大大豐富其課外知識,開拓其視野,拓寬其知識面。那么,當他再次接觸到有關這些知識的外文書籍,則會有助于他原有知識結構中的學習遷移,即使遇到一些不認識的單詞、詞組,也不會影響他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就近幾年閱讀理解中所涉及的題材而言,它們涉及到人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強調整體篇章之外,還應該在平時閱讀中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和訓練。在閱讀中可采用多種方式,如略讀、跳讀、細讀,針對無關信息一帶而過,而與主題相關的信息則應減慢速度、認真揣摩、消化吸收。可利用句子的意群來理解文章、找關鍵詞、抓關聯詞、分清主次等。注意限時閱讀,在單位時間內訓練學生閱讀,提高閱讀速度。注意糾正學生在閱讀中形成的不良閱讀習慣,如指讀、回讀、重讀等。避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查閱詞典,影響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可引導學生在閱讀前就閱讀材料展開討論,激發其閱讀興趣;也可以在閱讀后開展小組討論,以檢查閱讀效果。
五、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在許多情況下,教師不會專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這也會削弱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學生必須能夠在高中獨立學習,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所謂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在沒有教師監督的情況下吸收新知識的能力和獨立獲得知識的能力。教師通過課堂內容進行解釋既費時又費力,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至關重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呈現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以便學生可以根據興趣積極地探索新知識,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果。當然,教師還應該教會學生積極閱讀其他英語書籍和期刊或聽原創電影,以便學生可以積累英語語言技能,并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技能。
六、專注于寫作
為了在英語學科上取得高分,學生需要提高寫作技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大量寫作和背誦經典寫作材料。針對這種情況,許多教師會為學生找一些有難度的文章。實際上,教科書才是最好的材料。教師應要求學生在早晨閱讀時背誦大量的英語文章,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背誦課文。
七、闡明英語語言評估的多樣性和文化
英語評估是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尤其需要加強英語教學計劃的規劃,并要考慮到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整體素質。評估英語作為英語實踐的唯一標準,教師還應將調節和持續評估作為英語評估的關鍵方面,并注意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變化和成長。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英語評估有一個動態、多樣的理解,重點是評估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核心能力、語言質量、文化思維能力以及每個學生的理解和判斷力。教師熟悉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態情況以及學習英語時遇到的學習困難,從而改善英語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英語教學情境的設計。
總之,高中英語教學需要有效應對挑戰,兼顧學生自身發展需要,不斷完善教學策略,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教師需要將教學經驗與學生個體差異相結合,不斷尋求有效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