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笑竹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日益深入,我國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都已經逐漸意識到傳統的教學方法遠遠無法滿足現代教學需求,需要不斷創新和改革,積極運用新型的教學方法,而多媒體就是其中一種。通過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構建高效小學英語課堂,這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率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優勢
(一)凸顯出差異化教學的優勢
將多媒體教學運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共性和個性的共同發展,也有利于推動素質教育改革的目標順利推行。多媒體教學課堂容量較大,能夠在其中加入一些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元素,讓英語課堂形成師生的良性互動,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在多媒體課堂教學時,還要利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實現教學相長,加速學生之間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除此之外,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合作教學方法和體驗教學方法,加速素質教育目標的進一步實現。
(二)拓展學生的自主學習渠道
利用多媒體教育資源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能夠拓寬學生知識來源的渠道,全面提高小學生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多媒體教學的運用除了在課堂中之外,還可以拓展到課下教學空間。教師可以利用多種網絡方式發布教學資源,學生在空余的時間可以自主下載觀看,鞏固所學的知識,優化學習結構。除此之外,多媒體教學資源還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有利于對學生差異性的尊重,打開學生自主學習的大門。同時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能顯著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熱情,相對于現代化信息教學模式,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方法已經遠遠落后。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中,教師大多數會進行言傳身教的指導,如今的信息化教學,教師和學生則要轉變位置和角色,積極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把傳統板書轉變為動態教學,利用信息化視頻、音頻、圖片等多重技術相互結合,讓英語課堂有聲有色,激發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在上課之前,教師就可以結合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為學生播放英文歌曲或和單詞有關的圖片。例如在學習水果類單詞的時候,可以展示葡萄、蘋果、香蕉的圖片,鮮艷的色彩和學生熟悉的圖片相互結合,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此不會再覺得英語課堂枯燥乏味,并且能夠發掘英語學習的實用性價值,把它運用于生活。只有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才能真正高效利用英語、學習英語,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小學英語教學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學工作中要遵循英語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教學大綱,科學地設置教學任務,做好教學前準備,加速教學實踐階段的評估,加速英語教學目標的實現,全面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傳統的英語教學課堂大多數會局限于課本或教材,沒有對書本知識做出額外的擴展,教師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形式,導致學生的知識結構較為單一,也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受到了多方面的局限性?,F代化科學技術的使用讓英語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化,學生能夠涉獵到多方面的內容,提高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因此教師可以針對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對教學內容展開調整,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鞏固所學的單詞、句型和對話,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表達英語。比如在課文學習中可以根據本節課要學習的主題,組織學生展開師生對話或者小組對話,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提問,這樣一來能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還能加強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提高學生對英語課堂的主動參與度。
二、運用多媒體,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一)合理設置課堂導入,提高學習興趣
高效的課堂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迅速展開學習。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能夠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將英語知識充分展示在學生面前,能夠以多種形式實施課堂導入,常見的有動畫、文字等等,使學生全神貫注地學習。比如:對“Shes a nice teacher”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今天你們都有很棒的表現,現在為了獎勵你們,將一個視頻播放給大家看,你們覺得這樣好嗎?”然后,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該首歌曲“The more we get together”的視頻展示給學生看。在該視頻中歌詞美妙且畫面友愛,其中有這樣的歌詞:“For your friends are my friends”,然后教師繼續引導“你們喜歡這首歌嗎?”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讓學生在該過程中領悟到語音優美以及語調流暢,而且加強學生語感,讓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堂教學中。由此可以發現,教師要想實現良好的課堂導入,在教學中必須要將多媒體的作用全面發揮出來,以獲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二)科學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的動力
就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來講,其具有明顯的特點,也就是實踐性較強。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能夠通過畫面以及聲音等等,為學生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求知欲,讓學生置身在教學情境中,以促使他們敢于用英語表達,而且在情境中更加充分地掌握知識。比如:對“I like football”進行講解時,其中包含很多球類單詞,有“basketball”,還有“football”等等,教師就可以利用創設情境的方法開展單詞教學活動。教師先要引導學生:“今天老師準備了有趣的視頻,想不想看?”然后將與籃球賽有關的視頻片段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接著,教師向學生展示已經準備的籃球實物,讓學生自己用手觸摸籃球,在拍籃球的同時閱讀單詞。在該過程中學生往往都認真聽教師的發音,也模仿跟讀,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規范準確拼讀每個單詞,充分掌握單詞的標準發音。由此不難發現,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有意識地為學生合理創設關于教學內容的情境,也使學生進入情境中,讓其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掌握和認識。這樣就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進而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三)精心制作視頻教案,敢于突破教學難點
小學英語教材中涉及到很多知識,其中有些知識相對抽象,學生很難理解。要想使學生可以充分理解課堂教學的每個重難點,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視頻教案展示在學生面前,進而真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比如:對“How do you get there”進行講解時,該節課的重難點在于使學生熟練掌握部分語法,主要包括“How do / does...”等等。因此,教師就能將重難點精心制作成完善的視頻教案。但是必須要多加注意的是,視頻中要包含很多知識,最為重要的是How do和How does提問中后面需要接的人稱等等。在視頻制作完成后,將視頻發送到班級微信群,要求學生自己利用課后時間觀看該視頻。在學生觀看結束后,教師又鼓勵學生講講視頻中有哪些問題存在疑惑。過了一會兒,學生提問:“take與by的用法有無不同?它們是不是能夠彼此替換?若無法替換,那么何時運用take和by呢?”就該情況來講,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結合學生提出的疑惑進行針對性講解,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該節課的重難點。由此可以得出,教師在講解教學重難點時能夠利用視頻教案使學生學習,這樣除了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可以使學生全面理解課堂教學知識,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打造多元化口語交際平臺
英語作為語言類的學科,屬于一種交流和溝通的工具,教學工作者需要掌握英語基本知識,加強英語交流與溝通,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無法創建出身臨其境的語言環境,學生就無法展現出自身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多媒體教學則可以達到這一目標,為學生打造出真實的語言交流環境,能夠促使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展開溝通與交流。比如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找到學生熟悉的話題,引導學生加入課堂討論,讓學生描述自己家庭成員的實際情況,介紹自己父母的職業,向同學展示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這樣一來其他同學也可以加入到課堂討論中,有利于促進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
(五)打造開放性的教育方式
教師要重視學習過程,不要一味地側重于學習結果,要改變封閉單一的教學模型,讓英語課堂向資源開放性轉變。在課堂教學方式上要優化單一的教學手段,加強師生互動,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除此之外在英語作業的形式上,要改變作業形式的單一性,可以把英語作業通過網絡進行布置,利用多媒體創造在線討論小組,對傳統的作業形式加以完善,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加速英語知識的掌握。
(六)抓住重難點,突出針對性
信息技術能全面優化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但是在具體使用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首先不要把課程容量安排得過大,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時,需要掌握好重點和難點,不能讓英語課堂出現走馬觀花、重點不突出的現象。多媒體課件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更不能取代教師的課堂地位,它只是作為教學輔助的工具,因此教師依然要發揮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制作教學課件輔助課堂環節的推進。英語教學囊括的知識點比較多,因此教師在制作PPT或微課視頻時需要把重點的知識凸顯出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內容重點,讓英語學習難度降低,增加學生學習時的輕松感,同時多媒體課件制作時教師不能夠做網絡資源的搬運工,而是要把自己的設計思想融入到課件教學中去,說到底英語教學應當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配合的一場活動,而不能由多媒體課件全權替代,和普通教學一樣,多媒體教學也需要教師盡心盡力把課件制作出自己的風格。
結語:
總而言之,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既可以將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相結合,又可以加強學生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發散學生思維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多媒體的運用,這樣才可以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