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惠玲
小學階段教學,數學知識教師往往比較習慣于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知識傳授過程,而沒有全面關注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效果,二者之間的差異性也造成了很多時候在課堂上,教師明明已經把數學知識講解完一遍了,而學生卻沒有全盤吸收掌握的情況。在此背景下,教師有必要圍繞如何培養小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展開探究,以幫助每一位學生更好地進行問題的解答。
一、當前數學課堂上暴露出來的問題
綜合分析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知道,學生在解決問題這方面分別遇到過哪些問題。在長期的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在數學課上暴露出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有一部分是教師群體也比較難以察覺的,有一些問題是由于不科學的教學方法導致的,但也有一些問題是學生自身的學習習慣不佳造成的。基于此,我專門為目前數學課堂上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了整合。
數學課堂上,參與課堂互動不積極。小學階段教學數學知識的時候,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每次教學完一部分知識教師都會留出一段時間為學生分析數學問題或者帶領全班同學一起做題。在講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不過這樣的課堂從本質上來講是要求學生與教師積極配合的,然而,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很多學生卻不會積極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反而表現出了消極的做題情緒。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理解小學生在這一階段解題能力和綜合水平可能確實存在發展上的瓶頸,但是要提高解題的能力,只能夠從最基礎的問題開始做起,要求學生必須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而如何改變這種情況,也成為了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數學課堂上,總是依賴他人的答案。課堂上講解數學問題的時候,教師偶爾會邀請幾名學生起來回答,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流暢地回答出問題,尤其是個別數學基礎程度較差的學生,接受教師的提問時,往往表現得非常緊張,大腦幾乎失去了思考的能力。當教師提出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時,該學生也是支支吾吾,答不出來。此時,只能夠借助其他同學的暗示,有些學生甚至會把答案直接寫在小紙條上傳給該同學,引導他把答案說出來。這樣的課堂互動是非常低效的,而且干擾學生形成自主解題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形成了依賴他人的思維習慣,上數學課的時候可能都不會認真聽講,只等著其他同學給自己傳小紙條就夠了。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認為絕對不能助長這種風氣。
數學課堂上,個人思路無法完全打開。小學生剛剛開始接觸比較復雜的數學知識時,個人思路可能是非常狹窄的,當然,這和以往的教學方法可能也有一定的關系。要想讓學生的思路徹底打開,應該探究更加新穎的教學方法,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去對待每一節數學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豐富教學方法,培養自主思維
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適用的教學方法是比較多的,不同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的側重點也是不一樣的。要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應該先讓學生形成比較完善的自主思維,小學階段很多孩子已經習慣了“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被動式學習方式,因此,上課的時候表現不夠積極,課堂上容易走神。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和探究以后,筆者發現,在數學課堂上,豐富教學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可能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第一步。
例如:教學“長方形的面積公式”這部分知識的時候,總體來說,本節課的內容是比較簡單的,但是總是有學生不認真聽講。上課的時候,教師必須要把同一個知識點反復強調多次,才能夠保證所有同學都把知識記到腦子里,這也是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淡薄的表現之一。所以為了轉變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引入豐富的教學方法,全面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比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視頻,尤其是動畫片類型的視頻,可以多在課堂上呈現一些,讓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也能夠接觸豐富的媒體資源。當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發現自己喜歡的動畫元素時,自主學習的意識能夠馬上被激發出來,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學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小組合作。教學完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以后,學生基本也掌握了本節課的主要知識,接下來就可以給他們設計一些頗具難度的數學問題,要求學生自主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個人的思維水平可能有限,沒辦法想出一個完整的答案。
所以,為了減輕學生的思維難度,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幫助和引領下展開思考。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讓學生明白自己才是課堂上的主角,僅聽教師講解自己掌握的知識永遠是有限的。只有自己不斷地思考,形成科學嚴謹的數學思維,才能夠舉一反三,以更加優秀的狀態應對接下來的數學挑戰。教師應當注意平時教學數學知識,尤其是開展新授課教學的時候,可以多多創新教學的方法,在課堂上融入一些小學生喜歡的元素。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三、組織教學活動,豐富課余生活
小學階段的教學不僅僅是數學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不僅要從課上下功夫,更要關注學生的課余生活。數學是一門理科性質比較明顯的學科,要想真正讓學生形成科學解題的思維,其實需要反復大量的練習。不過,要求小學生去大量做題,是很容易讓學生感到焦躁的,所以為了不給學生造成太重的學習負擔,教師應該定期組織教學活動。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又能夠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
例如:教學“小數乘法”這部分知識時,有一部分學生總是不知道如何運用小數乘法的知識處理應用題。此時,最好的方法不是給學生布置大量的應用題作業,要求學生重復掌握,而是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考慮是否開展教學活動。假設班里有超過1/3的同學都不太理解如何運用小數乘法的知識解決應用題,那么就說明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了解程度是不夠的。目前,教師只看到了1/3的學生不太理解小數乘法在題目中的應用,在教師看不到的地方,可能大量的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都是一知半解的。所以,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該組織一些教學活動。比如,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筆者會開展一場知識問答小競賽,要求學生應用小數乘法的知識,積極參與比賽。在比賽中,教師會設置若干個小數乘法相關的應用題,要求學生分成兩支隊伍,互相搶答,在參與這種活動的過程中,本質上還是教師出題,學生做題。但有了比賽活動的光環,所以學生并不會覺得這是教師在故意出題為難大家,反而會認為這是教師專門為大家組織的練習小游戲。在參與這種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共同討論等多種方式思考小數乘法在應用題中的使用技巧。很多思維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可能還會想出幾個解題小技巧,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引導知識應用,培養解題能力
整個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其實本質上就是讓學生學會應用知識,解答一些實踐性的問題。這是由小學數學知識的綜合難度決定的,一方面,學生在數學課上接觸到的數學知識都不具備很高的難度;另一方面,這些知識又何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引導學生自主解答數學問題的時候,真正培養的就是學生的生活化數學思維。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應當在數學課堂上注重構建生活化場景,讓學生學會將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
例如:教學“折線統計圖”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按理說統計單元的知識不具備很高的難度,但是遇到個別困難的問題時,很多孩子就是不會解答,這也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多難題。比如教師講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并且引導學生把折線統計圖中的數據用中文描述出來的時候,很多孩子就不知道如何把折線統計圖與之前學習過的柱形統計圖區分開來,柱形統計圖更加側重于統計的總數,而折線統計圖更加側重于表現數據的趨勢。講解知識的時候,小學生弄懂了,但自己做題的時候又會陷入困境。為了避免學生反復出錯,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將這類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綜合理解。比如平時陪著媽媽去超市的時候,學生可以把媽媽買的東西所花費的金額制作成一個柱形統計圖,但統計這些數據的時候,學生是無法用折線統計圖表示各種商品之間價格的變化趨勢的,比如雞蛋花了12元,小油菜花了16元,小白菜花了18元,雖然數據是在逐級上漲,但是這三者之間并不構成互相增長的關系,無法用折線統計圖來表示價格變化的趨勢。但隨著學生陪著媽媽去超市的次數增多,第一次媽媽買雞蛋花了12元,第二次買雞蛋花了18元,第三次買雞蛋只花了6元,這三個數據就可以連成一條折線,表明三次買雞蛋數額的增減趨勢。將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學生在理解這種比較難以區分的知識時,可能就會產生更加新穎的思維,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真正做到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五、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反思,培養思維能力
教師在推進數學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對于學生的引導,以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為高效地實現對于解答策略的學習。同時,教師還可以注重對于學生數學反思的引導,以幫助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借助于數學思維方式,實現對于問題的把握。借此,教師能夠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一定地培養,以幫助學生在進行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取得更為卓越的成效。
例如在引導學生進行例題作答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涉及的知識點,鼓勵學生應用數學思維能力,實現對于問題的解析。而在學生完成了對于例題的作答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計算方法、計算結果等角度,對自己的計算過程進行一定的反思。借助于該種方式,教師能夠加強學生對于例題的記憶,幫助學生能夠應用數學思維方式,實現對于問題的高效解答。因此,教師能夠在推進數學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一定的培養,以幫助每一位學生享受數學學習的過程。這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將有助于構建高品質數學課堂。
總結: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需要基于新課程教學目標要求,提高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不但要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理論學習,同時還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借此,教師能夠實現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也能夠實現對于高效課堂的構建,這對于推進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