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探索高品質辦園模式的過程中,難免會遭遇逆境。要變危機為契機,需要管理者直面難題,以“時代規律、責任擔當、教師團隊”為決策原點,注意“績效提升、時間管理、部門協同”等關鍵點,并通過組織集體反思,對今后管理的“發展規劃、日常管理、關鍵節點”進行提升與賦能。
[關鍵詞]高品質辦園;逆境;危機;優化;管理
蘇格拉底說“逆境是磨礪人的最高學府”。作為一所引領本地區幼教發展的省級示范性幼兒園,在探索高品質辦園模式的過程中,總會因高期待、高標準而遭遇逆境。而能夠使一所現代化幼兒園迎難而上并持續成長的,是團隊中每個成員從紛繁復雜中感知教育美好的情感力,適應易變性與模糊性的勝任力,以及面對各種風雨和困難的堅韌性。
一、“危”“機”并存,直面逆境
2019年第二學期,浙江省寧波市新蕾幼兒園代表北侖區等級最高的幼兒園參評“首批浙江省現代化幼兒園”創建活動,但因為電子檔案板塊間質量參差不齊而被列入實地檢核單位,幼兒園重新分析標準、整理對應檔案、表達已有做法等。經過12天的努力重構,雖然在實地勘察中被認可,但終未獲評進入首批陣容。這個消息對一所品牌幼兒園來講無異于“晴天霹靂”。筆者經歷了一番艱難的思考,最終確定了決策原點:要直面逆境中的時代背景、園所發展和教師團隊建設,促進幼兒園高品質提升。
1.直面時代規律,看見趨勢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了“到2035年我國要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的總目標。2020年6月,浙江省率先結合該文件提出“以德為先、全面發展、面向人人、終身學習、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發展、共建共享”八大基本理念,開展了首批“浙江省現代化幼兒園”的評選工作。在面向未來的挑戰中,只有投入其中,反復錘煉、不斷奮斗、堅持完善自我,才能與時代共成長。
2.直面責任擔當,尋覓契機
再次翻看參評過程中的現代化“辦學思想、育人模式、教師隊伍、幼兒發展、幼兒園發展”5大板塊、31條評價指標,不得不說那些“刺眼的失分點”正是需要全面審視辦園質量、創建高品質園所的“最近發展區”。板塊間質量參差不齊,說明園所發展中存在“重教育輕其他”的心態;指標解讀欠精準,反映出幼兒園需要站在園所頂層設計的角度走出“就檔案而檔案”的局限;部分檔案不全面,則提醒部門間應保持密切聯動。君子豹變,應化危機為契機,明確方向后,就應像獵豹一樣聞風而動。
3.直面教師團隊,舒壓促進
如何把挫敗的消息告知躊躇滿志、篤定成功的教師們?為避免整個團隊一蹶不振,筆者采取了情緒緩沖法:先找管理層,讓他們有心理準備;一天后面對全體教職員工,指出“不是每次努力后都能等來成功的消息,面對不確定,相信‘走過去’是最好的回應。”這樣,通過把“壞消息”從管理層傳達到每一位教師,從消極情緒釋放到一針見血地指出突圍方向,不僅舒緩了壓力,還加強了各級成員和各部門間坦率交流與相互信任的關系。全園教師從詫異、不甘轉向反思,迅速達成了思想上的高度統一: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來,下次堅決攻克難關。
二、躬身入局,挑戰逆境
2021年4月,新一輪創建調整了時間節點。挑戰,又措手不及地提前到來了。走在這條“雖然不易但充滿希望”的路上,除了宏觀解讀指標、精準呈現檔案的思考力,更需要領導統籌、部門協作和全體人員的高效行動力。
1.挑戰績效提升,盤點細則中每一個優化點
面對再次創建的窗口,首當其沖的就是進行優化點分析。這是一項避免盲目、有利于整體規劃的提綱挈領的工作,不僅需要對上次的結果與標準進行逐條比對,更重要的是對下一階段可能預想到的所有困難做好預案,做到有備無患(見表1)。而在這時,“人”的因素(組織結構關系、人員選拔、工作授權)是園長最關注的。
2.挑戰時間管理,落實備戰中每一天的行動
在龐大的工作量面前,能否合理用好時間資源是成敗的關鍵。這里的時間不僅包括整體創建進度,還包括園內每個人的時間分配。
一是協調“檔案完善與班級提升的時間”。在發布招募“檔案協助員”的通知后,許多教師積極主動報名。當同班兩名教師都報名時,選擇其中一位,另一位則負責班級教學管理。而制作檔案的教師也需保證正常教學秩序,做到上午進班帶班,下午整理檔案,必要時適度加班。
二是均衡“板塊難度與個人完成度的時間”。在高壓力下,每個人的階段效能感對團隊協作有積極促進作用,為了讓每位教師都能跟上團隊的節奏,園長根據板塊特點和呈現量,將“統籌分配”與“因人細化”相結合,做到每個人與檔案內容相關、每個人工作量均衡。
三是嚴肅“每日收關與關鍵節點的時間”。為保證打贏這場仗,除了充分信任教師,還授權教師可按自己的思路豐富充實檔案資料,但要在節奏上保持必要的協同。只有用“軍令狀”的要求嚴格規范甚至適度提前各環節的完成時間,才能為突發情況和適度調整留出余地。
3.挑戰部門協同,釋放團隊中每一份潛力
面對逆境,不僅要有理性的明確分工,更重要的是做好感性的關系重構。對此,筆者用“抱團”作為切入點,減少了成員面對未知的恐懼,還增強了相互信賴的歸屬感。在50天的奮戰中,大家共同經歷了以下過程。
初期,大家抱著曾國藩“結硬寨,打呆仗”的堅定信念,打破原來各部門獨立的辦公方式,全部聚集在會議室討論、梳理、補充,相互陪伴和鼓勵;每個節點臨近,總會看到大家聚在一起的景象:或是根據板塊要求進行內容的自然整合,或是根據效率最大化原則進行協同整合。在了解到專家將背靠背打分(對其他版塊不了解)的情況后,為保證內容呈現不遺漏,各成員還進行了互助整合,如黨建活動中黨員教師的送教資料,由教科研室提供具體記錄,確保檔案清單的完整性。
最后時刻,為了與檢查組接軌,管理層主動申報,把大量復雜的索引、現場跟進解釋工作交給陪同檢查的園務組。
三、管理再造,巧用逆境
6月,幼兒園收到了免檢通過的好消息。回首點滴細節,團隊成員們在賦權經歷中“格物”,逆商明顯提升:在完成任務、情緒調節、協作、開放、交往等方面,顯示出信念的驚人力量。共同的經歷,讓管理層既磨煉了心性,又增強了行動力,為日后的管理再造,增加了“知行合一”的經驗。
1.發展規劃“望遠鏡”
為避免創建現代化幼兒園時的倉促、緊張、忙亂,幼兒園從“眼光超前、時間提前、行動在前”中提高計劃力。2021年6月,在新一輪幼兒園三年發展規劃中,新蕾人改變了以往自上而下的成文方式。各部門從師生、家長和權威部門的直觀反饋中調查了解前一輪規劃中的成績與問題;園長帶領全體教師解讀前瞻性的教育文件,通過早于教育局規定時間的籌劃方式,分版塊、分年度、有重點、有措施、可量化、可檢測地提出各個部門的三年規劃,最后再由一位撰稿人統一表述。
2.日常管理“廣角鏡”
教育機構的整合不僅體現在教育內容的五育并舉,更有教育職能部門間的有機融合。以往幼兒園的一周計劃總是以教科研訓為主,但工會、后勤、保育保健等其他部門也需要亮相的平臺和發展行動。改進后,幼兒園將每周二中午定為“黨建工作”時間,周三、周四是教育教學的“專屬日”,其他時間則由其他部門安排活動,如保健醫生可組織每周一次的學習或現場研討等。全園上下,每個部門、每個成員的均衡優質發展才是一個現代化幼兒園應有的模樣。
3.關鍵問題“放大鏡”
為了提高管理執行力,要把好說法、好做法在最短時間內轉化為提高教育服務水平的執行力。為此,幼兒園對日常巡班、定期調研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小題大做”,如發現室內外游戲場中存在場地設置不全面、材料投放較隨意的問題,科研部門從理論引領的角度帶領教師共讀《學前兒童健康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幼兒園健康領域教育精要》《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等專業書籍;教研部門走入班級運動現場觀察場地、材料、指導中的問題,并通過“戶外游戲圈場地環境創設會”“室內游戲推薦會”“年級組運動現場會”等對話式教研活動對問題進行梳理討論;師訓部門針對90、00后教師的特點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游戲化培訓……系統性、高精準、輻射廣的教研訓一體的緊密合作,讓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逆境經常不請自來,機遇和危機常伴,共情讓人與人互相滋養,“情感共同體”激發了能量,“走過去”提煉了有韌性的智慧,而有韌性的智慧就叫作“逆商”。“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懼逆境的新蕾教育人,將在面向高品質辦園的路上,不斷接受新事物,創造新事物,趕上新時代,甚至走在時代的前列。
作者簡介:王秋紅,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新蕾幼兒園園長,E-mail:526785521@qq.com(浙江寧波,3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