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杜若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 對外經濟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02)
貨物的原產地,通常是指貨物原產國。“貨物原產國”是指根據為使用海關稅則、數量限制或有關其他貿易措施而制定的準則所確定的生產或制造貨物的國家。原產地規則即是任一國家為確定貨物原產地而實施的普遍適用的法律、法規和行政決定。
原產地規則是界定貨物“經濟國籍”的一種技術手段,同時又因隱蔽的保護性成為一項重要的戰略貿易工具。美國的原產地制度悠久,在原產地規則制定和實踐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在美國諸多優惠貿易安排中,《美墨加協定》(以下簡稱《協定》)的原產地規則特別是有關汽車的原產地規則,具有代表性和參考價值。何蓉等(2019)、沈靜之(2019)和林黎(2020)等更多是從較為宏觀的視角分析《協定》的各項原產地規則如汽車原產地規則、紡織品原產地規則等變動對我國的經濟影響。以《協定》汽車原產地規則為研究切入點,對這一制度的現狀進行詳細介紹與評述,并提出我國相關制度改革的對策建議。
《美墨加協定》(以下簡稱《協定》)汽車原產地規則主要有7 個要求,分別是:(1)整車區域價值含量(RVC)不低于75%;(2)核心件區域價值含量不低于75%;(3)主件區域價值含量不低于70%;(4)輔件區域價值含量不低于65%;(5)鋼購買含量不低于70%;(6)鋁購買含量不低于70%;(7)勞動價值含量(LVC)相關條款。
《協定》從以下方面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汽車原產地規則進行了大規模修訂:
第一,汽車區域價值含量比例有所提高。根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汽車的北美地區價值含量要求為62.5%,新規則要求汽車的北美地區價值含量不低于75%,較原規則增加了12.5%。
第二,相關零部件區域價值含量比例有所增加。根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汽車原產地規則,用于汽車生產的部分零部件的北美地區價值含量不得低于60-62.5%。新規則對生產汽車的核心件、主件和輔件分別提出了65%至75%的北美地區價值含量標準,較原規則有所增加。
第三,需符合區域價值含量的零部件種類有所擴大。根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附件403.1《第403條第1 款的關稅稅目清單》列出了需符合區域價值含量的零部件種類。未被列入該清單的零部件不受區域價值含量要求限制,直接被“視為原產”。新規則明顯擴大了需符合區域價值含量的零部件范圍,分別對乘用車、輕型卡車的核心件、主件和輔件,重型卡車的主件和輔件,以及其他機車的零部件中需要達到北美地區價值含量的零部件的HS 編碼進行了逐一列表。通過對有區域價值含量要求的零部件清單進行大規模拓展,《協定》使新的汽車原產地規則與現代汽車生產工序下的零部件清單更加匹配,從而對車企擴大區內零部件采購比重提出了更高要求。



《協定》針對勞工標準設立了獨立章節,并規定了勞動爭議的救濟措施,如消除不符合協定的情形或消除無效或損害的情形,提供補償或其他補救措施,中止貿易利益等,從而將勞工問題與貿易制裁措施聯系在一起(李西霞,2020)。在此基礎上,《協定》進一步專門針對汽車行業設立了汽車原產地規則的勞動價值含量條款,將汽車及其上下游行業的勞動保護視為區內車企享受貿易利益的前提。勞動價值含量條款充分體現了《協定》保護區內汽車行業普通工人就業和研發人員就業的政策目標,對中國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借鑒意義。
1.《美墨加協定》有關勞動價值含量的具體條款

第一,為北美地區勞動力就業提供了極為周全的保護。新規則將汽車生產中的勞動力就業進一步細分為了原材料和制造環節、研發和信息技術環節、組裝環節和運輸環節,然后對每個環節中勞動力就業所應獲取的高工資水平進行了詳細規定,從而為身處不同環節的生產工人提供了周全保護。
第二,新規則的量化和實施步驟清楚明了,具有很強可操作性。在對規則的制定與實施上,《協定》《對<美墨加協定>第四章(原產地規則)和第六章(紡織品和服裝)有關規定的解釋、適用和管理的統一規定》(以下簡稱《統一規定》)《<美墨加協定>執行法案》(以下簡稱《執行法案》)和《基于<美墨加協定>執行法案對勞動價值含量中高工資組成成分的要求的臨時最終規則》(以下簡稱《臨時最終規則》)相互耦合、互為補充,提供了一套清晰明了的指標計算方法和實施步驟。例如,《統一規定》對《協定》提及的高工資裝配廠合規要求作出了明確定義,《臨時最終規則》對《協定》中的參與直接生產的工人的類型進行了明確闡釋,《執行法案》授權美國勞工部部長和美國海關邊境保護局核查車企對勞動價值含量的合規認證。從制定到執行,《協定》對每個環節、每個步驟都做出了詳細規定,因此具有很強可操作性。
第三,對普通工人就業保護的規則設計更加復雜。《協定》對研發與信息技術人員保護主要通過對相關人員工資占比單列指標并規定指標上限實現;與之相比,《協定》對普通工人就業保護的規則設計更為復雜,對原材料和制造環節、組裝環節和運輸環節中參與直接生產的工人的就業保護的條款設置并非直接從工資占比入手,而是從企業是否合規高工資企業認證標準的角度進行監管。基于這一規定,企業需要全面調整內部各項制度才能達到合規要求。
第四,通過汽車這一最終品的原產地規則間接約束了零部件企業。勞動價值含量是《協定》通過汽車這一最終品的原產地規則對汽車零部件企業應滿足的合規要求的專門設置;這種設置并未出現在汽車零部件自身的原產地規則中。換句話說,北美地區汽車零部件企業享受《協定》優惠關稅減免并不以符合勞動價值含量為前提。但是,如果該零部件企業的合作車企謀求享受《協定》優惠關稅減免,那么,根據勞動價值含量條款要求,該車企及相關零部件企業必須同時合規。因此,勞動價值含量通過車企對零部件企業產生了間接約束作用。
2.《美墨加協定》有關高工資組成成分的具體條款

第一,對高工資組成成分的認定涉及多個行政部門。例如,《美墨加協定》《美墨加協定執行法案》《統一規定》授權美國勞工部、美國財政部和美國海關邊境保護局共同監管高工資組成成分的合規行為;有關備選分期制度的設置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做出;行政復議由美國勞工部和美國海關邊境保護局共同負責,相關爭端事實由美國勞工部提交至美國行政法法官處獲得建議性裁定。此外,《臨時最終規則》還規定,在對原產地進行核查時,美國勞工部可向任何與核查相關的聯邦機構尋求合作。
第二,對高工資組成成分的認定要求企業提供極為細節化的信息。例如,企業需保存并隨時提供自身生產工廠/機構或長期合作供應商的每一位工人的全部工資信息;在對運輸服務的購買中,企業需保存并隨時提供每一位參與直接生產工作的工人的全部工資信息;對高工資組成成分的認定還需要企業提供生產能力、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生產和研發各個工序的具體信息以核實企業是否符合勞動價值含量的工廠或機構要求。此外,《臨時最終規則》還為在核實過程中選擇為聯邦機構提供信息的工人設置了詳盡的“吹哨人”保護條款,該制衡條款將有利于《協定》發揮監管功能。總之,《協定》就企業對高工資組成成分的合規能力建設提出了非常高水平的要求。
第三,對高工資組成成分的計算方法非常精細。例如,除研發和信息技術部分是統計工資總額外,有關高工資原材料和制造成本支出、高工資組裝支出和高工資運輸或相關成本支出的高工資定義均基于平均小時基本工資定義做出;企業需對每位工人參與直接工作的工時和非直接工作的工時做出區分;對日薪制、月薪制和計件制等不同薪酬制度的小時平均基本工資的計算也明確了詳盡的等價換算方法。對計算方法的精細規定有效提高了《協定》汽車原產地規則的可操作性。


《美墨加協定》汽車原產地規則的設計方法充分體現出對區內汽車產業保護的多重目標:通過區域價值含量指標保護區內各類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鋼鋁購買條款保護區內鋼鋁及制品相關廠商;通過勞動價值含量指標保護區內汽車行業普通產業工人和研發人員就業等。其中,勞動價值含量條款作為《協定》主要創新,尤其值得研究——通過對勞動價值含量的內容、術語定義、執行程序和涉及部門等進行了周密設計,《協定》及其配套文件為原材料和制造環節、研發和信息技術環節、組裝環節和運輸環節中的勞動力提供了周全的勞動保護。
我國應在實現宏觀經濟管理目標中的運用,充分維護自身貿易利益。盡快更新和擴充國內相關規則文本。針對敏感產業的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應及時更新有關指標的上下限值,使其更好貼合該產業生產發展的現實需要。圍繞該產業上下游關鍵環節,在原產地規則設計中納入旨在延伸這些環節在區內的產業鏈、價值鏈的相關標準,從而為該行業發展提供更加全面而有益的要素和環境支撐。出臺有關配套文件,完善對原產地規則相關術語和標準、認證過程和爭端解決的解釋說明,大幅提升這一政策執行的確定性和可預期性。此外,還要加強區內企業在原產地規則設計中的參與程度,提升相關規則標準的專業化水平和政策指向的準確性。
[注釋]
①此處汽車包括乘用車(Passenger Vehicle,PV)和輕型卡車(Light Truck,LT)。
②根據《美墨加協定》第四章附錄《汽車商品特定原產地規則條款》表A.1,核心件(core parts)HS2012編碼包括:840731-840734,840820(指定項),840991,840999,850760,870600,870710,870790,870829(指定項),870840,870850,870880,870894,870899(指定項)。
③根據《美墨加協定》第四章附錄《汽車商品特定原產地規則條款》表B,主件(principal parts)HS2012編碼包括:841330,841350,841459,841480,841520,847989(指定項),848210-848280,848310-848360,850132,850133,850520,850590,851140,851150,851180,851190(指定項),853710,870810,870829(指定項),870830,870870,870891,870892,870893,870895,870899(指定項),940120。
④根據《美墨加協定》第四章附錄《汽車商品特定原產地規則條款》表C,輔件(complementary parts)HS2012 編碼包括:400912,400922,400932,400942,830120,842139(指定項),848120,848130,848180,850110,850120,850131,850720(指定項),850730(指定項),850740(指定項),850780(指定項),851130,851220,851240,851981(指定項),853650,853690(指定項),853910,853921,854430,903180,903289。
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第403 條第5 款第1 項。
⑥《美墨加協定》第四章附錄《汽車商品特定原產地規則條款》第3 條第1 款。
⑦《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第403 條第5 款第1-2項。
⑧《美墨加協定》第四章附錄《汽車商品特定原產地規則條款》第3 條第2-5 款。
⑨《美墨加協定》第四章附錄《汽車商品特定原產地規則條款》第3 條第2-5 款、第4 條。
⑩ 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NAFTA Negotiation Update:Auto &Parts Sector Implications[EB/OL],2017-10-13,https://www.cargroup.org/naftanegotiation-update-auto-parts-sector-implica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