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CO2甲烷化鎳基催化劑研究進展

2022-05-05 02:54:58張曉俐古芳娜蘇發兵許光文
潔凈煤技術 2022年4期
關鍵詞:催化劑

張曉俐,古芳娜,蘇發兵,3,許光文

(1.沈陽化工大學 資源化工與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遼寧 沈陽 110142;2.中國科學院 過程工程研究所 多相復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90;3.沈陽化工大學 能源與化工產業技術研究院,遼寧 沈陽 110142)

0 引 言

化石燃料的持續消耗導致大量CO2排放。CO2作為一種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造成巨大影響。SABATIER等[1]在1902年發現了CO2甲烷化反應。在碳中和背景下,CO2減排及循環利用引起廣泛關注。通過CO2捕獲和封存或將CO2轉化為有用燃料或化學品,有望實現CO2減排和循環利用。其中,甲烷是一種清潔燃料和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市場需求量巨大。隨著可再生能源日益成熟,從工業尾氣中捕獲CO2與可再生能源制得綠氫,加氫轉化為甲烷;利用大氣中豐富的溫室氣體生產清潔、綠色的甲烷,可直接注入天然氣管道,實現電網和天然氣管網聯通和CO2循環利用,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

從熱力學角度看,CO2甲烷化為強放熱反應,低溫高壓有利于反應進行,但高溫下會產生副產物CO。因此,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進行甲烷化反應,有利于提高甲烷收率和催化劑的耐久性。然而,從動力學角度,由于CO2分子具有很高的化學穩定性,其轉化為甲烷動力學勢壘很高,因此研制低溫下具有高活性的CO2甲烷化催化劑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貴金屬催化劑Ru[2]、Pt[3]、Pd[4]基催化劑在低溫下表現出優異的加氫性能,但價格昂貴、儲量低,一般用于實驗室研究。Fe基催化劑價格便宜[5],但因活性低、易積碳且選擇性差,應用很少。Co基催化劑[6]具有良好的低溫催化活性,但選擇性差、易積碳,限制了其在甲烷化反應中的應用。與其他Ⅷ族金屬催化劑相比,Ni基催化劑由于催化性能優異、相對廉價等特性被廣泛用作工業甲烷化催化劑。

國內外學者對CO2甲烷化反應進行了多方面綜述,主要包括催化劑設計和反應機理研究[7-9],以應用為導向,側重于技術和經濟可行性、反應器設計、反應器建模和中試研究等[10-13]。近年來,CO2綜合利用引起廣泛關注,許多新型CO2甲烷化催化劑涌現,相關反應機理的研究也更深入。鑒于此,筆者從Ni顆粒的尺寸效應、Ni表面微細結構、Ni基雙金屬合金、不同助劑的協同作用、載體及金屬Ni與載體間的相互作用等方面重點闡述了近年來CO2甲烷化催化劑的研究進展,歸納了CO2甲烷化機理分類及新發現,剖析了Ni基催化劑在CO2甲烷化反應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最后論述了Ni基催化劑在光熱催化CO2甲烷化中的應用。

1 Ni基催化劑

目前,Ni基催化劑在CO2甲烷化反應中得到廣泛應用,但Ni基甲烷化催化劑仍存在低溫活性差、高溫易失活等問題。現有研究主要通過調變Ni顆粒尺寸、提高Ni顆粒分散度、調控Ni顆粒表面微細結構、構建雙金屬合金、添加助劑、調變載體及金屬-載體間相互作用等策略提高Ni基催化劑的活性及穩定性。

1.1 Ni顆粒的尺寸效應

金屬顆粒大小對負載型催化劑性能有很大影響,金屬原子催化效率和選擇性均隨顆粒尺寸的增加和粒徑分布的增大而減小。單原子催化劑(SACs)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小金屬顆粒尺寸及其分布,從而降低這類體系的復雜性[14]。近年來,單原子催化劑研究主要涉及Pt[15]、Au[16]和Pd[17]等負載型貴金屬,但過渡金屬Ni單原子催化劑的報道較少,研究發現孤立的Ni原子可通過電催化將CO2加氫還原為CO,而不能進一步加氫得到CH4[18]。Ni基催化劑在甲烷化[19-21]和甲烷干重整反應[22-24]中得到了廣泛研究。

降低負載型催化劑中金屬顆粒尺寸并不一定促進催化活性線性增加[25],即負載型金屬催化劑中并非所有金屬原子都具有相同的活性,這歸因于不同晶面上的原子具有明顯不同的化學性質,導致其在CO2活化或H2解離中性能的差異。通常,金屬納米顆粒表面臺階位(較少配位)與平臺位(配位較多)的可用性隨顆粒尺寸而變化。明晰結構敏感性有助于合理設計催化劑,調控反應的機理、活性和選擇性。Co催化劑CO加氫的顆粒尺寸效應研究廣泛[26-27],但由于小于2 nm的過渡金屬(Co、Fe和Ni)顆粒難以合成,因此對這些臨界尺寸金屬顆粒的結構敏感性缺乏了解,關于Ni基催化劑上CO2甲烷化是否為結構敏感性反應仍然存在爭議。為此,VOGT等[28]通過調控前驅物溶液的負載量,采用均相沉積沉淀法,制備了一系列SiO2負載的具有不同Ni納米顆粒尺寸(1~7 nm)的催化劑,考察其在CO2甲烷化中的性能,研究發現Ni顆粒尺寸對催化劑的活性具有顯著影響,證明了Ni上CO2加氫的結構敏感性。

活性金屬組分粒徑對調變催化劑的反應活性及產物選擇性有顯著影響,通過改變Ni顆粒尺寸,探究Ni顆粒尺寸對CO2甲烷化性能的影響,是闡明構效關系和優化催化劑結構的有效方法。然而,現有Ni/CeO2催化劑Ni尺寸效應研究中,缺乏對不同催化劑表面氧空位濃度的定量表征,或忽略了催化劑表面氧空位濃度的差異,受限于復雜的催化劑表面結構和催化劑氧空位濃度難以控制,在單一變量下,氧空位濃度或Ni尺寸效應對甲烷化性能影響尚不明確[29-30]。因此,HAO等[31]提出了解耦Ni顆粒大小和表面氧空位濃度對催化行為的影響。考察了相同氧空位濃度下,Ni/CeO2催化劑上CO2甲烷化反應中催化活性隨Ni顆粒的變化,并與以Ni/SiO2為參比催化劑的結果進行比較。通過控制氧空位濃度,發現Ni顆粒尺寸對Ni/CeO2催化劑上CO2轉化頻率影響顯著,其中,較小的Ni顆粒有較高的CO2轉化頻率。這一結果與文獻[32]一致,即較小的Ni顆粒有助于提高催化性能,揭示了CO2甲烷化反應的結構敏感性。不含表面氧空位的Ni/SiO2催化劑的結構敏感性表明,Ni尺寸為2.5 nm 時,其本征活性最大,而較大的Ni納米顆粒(>2.5 nm)的CO2轉化頻率較低[33]。研究表明,表面氧空位濃度相近時,較小的納米Ni顆粒具有更高的活性,對CO2甲烷化反應具有結構敏感性。此外,Ni/CeO2催化劑的表觀活化能與Ni納米顆粒大小無關。證實了Ni納米顆粒的尺寸效應不是電子效應隨尺寸變化的結果,而是由于幾何結構變化導致活性中心相對豐度的增加。

CO2甲烷化反應為結構敏感性反應,催化劑的催化性能受活性金屬顆粒尺寸的影響,而金屬顆粒尺寸一般受金屬負載量或載體的影響[34-37]。WU等[38]在Ni負載量為0.5%和10%的Ni/SiO2催化劑上進行了CO2甲烷化反應,結果表明較高的Ni負載量可形成較大的Ni納米顆粒(9 nm),從而有助于獲得較高的CH4產率,而較低Ni負載量的催化劑中Ni顆粒尺寸較小,雖然在CO2轉化中表現出較高的催化活性,但產物中CO選擇性較高、CH4選擇性較低。以上研究說明Ni顆粒的尺寸效應與載體效應或金屬負載量的影響有很強的耦合性,因此很難單獨研究Ni顆粒的尺寸效應。為了盡量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WANG等[39]采用初濕浸漬、乙二胺四乙酸絡合和尿素沉淀法3種方法制備了Ni粒徑為3.5~7.5 nm、質量分數2%的Ni/SiO2催化劑。研究結果表明,較小的納米Ni顆粒(3.5 nm)催化劑表現出較強的催化性能。原位DRIFTS結果表明,較小的Ni顆粒有利于形成初始單齒碳酸鹽和CO2甲烷化反應的重要中間體如單齒、甲酸鹽和線性吸附的CO物種。不同研究得出的最佳Ni顆粒尺寸差異明顯,這可能與不同金屬與載體間的相互作用或不同制備方法導致的Ni顆粒表面微細結構(如暴露不同晶面、臺階位、扭折、角等表面缺陷位)差異有關。

1.2 Ni顆粒的表面微細結構

金屬催化劑表面的缺陷結構具有大量的低配位原子密度和較高的價態,通常能增強與反應物分子的結合,是多相催化過程的活性中心[40-41]。Ni納米催化劑表面形成或引入豐富而特定的缺陷位,或通過調控Ni納米晶的形貌和晶面結構,均有望提高其在CO2甲烷化中的催化活性[42-43],但在原子尺度上對缺陷位的產生及其在反應中的真正作用還有待探究。HE等[44]通過原位還原NiⅡAlⅢ-LDH前驅體,制備了表面缺陷促進的Ni納米催化劑,如圖1所示。該催化劑中Ni納米顆粒高度分散,且Ni顆粒表面存在大量的空位簇作為活性位點,缺陷位的產生使Ni/H-Al2O3(400)在CO2甲烷化中具有良好的低溫活性和穩定性。

圖1 NiⅡAlⅢ-水滑石前驅體原位還原在分級花狀Al2O3基底上形成高分散高密度Ni納米顆粒[44]Fig.1 Formation of Ni nanoparticles with high dispersion and high density on a hierarchical flowerlike Al2O3 matrix via an in situ reduction process of the NiⅡAlⅢ-LDH precursor[44]

CAI等[45]研究發現Ni的晶面取向對CO2活化反應路徑有很大影響。CO2壓力為26.7 Pa、室溫下,發現Ni(111)晶面的主要中間體是碳酸鹽物種;而在Ni(100)表面,吸附態的CO*和石墨碳是主要的中間物種。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表明,CO2*化學吸附在Ni(111)晶面上與表面氧反應生成碳酸鹽的活化能較低。ZHEN等[46]分別用雙溶劑法(DSM)和浸漬法(IM)制備了Ni@MIL-101。通過計算不同催化劑上的CO2轉化頻率,發現Ni@MIL-101(DSM)的催化劑活性最高,這是由于Ni@MIL-101(DSM)具有更多暴露的Ni(111)面,降低了反應的表觀活化能(88.0 kJ/mol)。當CO2吸附在Ni(111)面上時,與在Ni(200)面上的吸附相比,勢壘較低(圖2),低勢壘促進了CO2解離反應生成COads和Oads,說明暴露Ni(111)面有利于CO2甲烷化反應。另外,GUO等[47]通過調節水滑石衍生催化劑的金屬組成,實現了金屬Ni與載體中堿性中心之間適當的協同效應。當Ni/Mg物質的量比為1∶1時,250 ℃ 下,NiMgAl催化劑的CO2轉化率可達91.8%。原位DRIFTS和DFT計算表明,NiMgAl催化劑中堿土金屬氧化物MgO和較多的Ni(111)活性中心共同促進了CO2活化和活性中間體的形成,這些研究結果揭示了Ni基催化劑上CO2甲烷化的活化對Ni晶面的依賴關系,對開發低溫區高效CO2甲烷化催化劑具有指導意義。

圖2 各基元步驟在Ni催化劑不同晶面上的勢能[46]Fig.2 Potential energy diagram of each elementary step on different crystal planes of Ni catalyst[46]

1.3 Ni基雙金屬合金

目前,Ni是甲烷化反應中最常用的活性金屬,但Ni基甲烷化催化劑存在低溫活性低、顆粒易燒結等問題。通過添加適量的其他金屬,使其與Ni形成合金,可以改善Ni基催化劑的性能。

Fe元素價格低廉,且在鎳晶格中具有很高的溶解度,有利于形成NiFe合金[48]。MEBRAHTU等[49]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不同Fe/Ni比的Ni-Fe/(Mg,Al)Ox雙金屬催化劑。對活性最高的Ni-Fe/(Mg,Al)Ox(Fe/Ni=0.1)催化劑進行STEM-EDS分析,證實形成了小尺寸的Ni-Fe合金納米顆粒,有利于CO2甲烷化。高溫合成的雙金屬催化劑在CO2甲烷化反應中相比單金屬催化劑具有更高的活性和更好的穩定性。在制備的催化劑中,Fe含量最低(Fe/Ni=0.1)的催化劑對甲烷的活性和選擇性最高,加入鐵能提高催化劑活性。另外,也有研究在Ni基催化劑中引入少量貴金屬,形成合金催化劑,如ARANDIYAN等[50]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膠體晶體模板法制備了含雙金屬Ni-Rh納米合金的Ni-Rh/3DOM LaAlO3,是一種新型CO2甲烷化催化劑,由于形成Ni-Rh納米合金(圖3),還原處理前Ni-Rh/3DOM LaAlO3的甲烷化轉化頻率(13.9 mol/(mol·h))相比Rh/3DOM LaNi0.08Al0.92O3的甲烷化轉化頻率(9.16 mol/(mol·h))提高52.0%,這主要得益于Ni-Rh/3DOM LaAlO3催化劑的低溫還原性、較多的表面吸附氧物種和堿性位點。TSIOTSIAS等[51]綜述了Ni-M(M為Fe、Co、Ru、Rh、Pt、Pd和Re)雙金屬催化劑在CO2甲烷化反應中的最新進展。通過形成Ni-M合金或2個相鄰金屬相之間的復雜協同作用,可獲得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甲烷化催化劑。

圖3 Rh-Ni/3DOM LAO的孔結構表征與元素分布[50]Fig.3 HAADF-STEM images and EDS elemental mapping of Rh-Ni/3DOM LAO[50]

1.4 助劑對Ni基催化劑性能的影響

在Ni基催化劑中添加少量助劑,可以改善催化劑的表面性質,提高催化劑活性和選擇性,顯著提高催化劑的穩定性。助劑通常可分為結構型助劑、電子型助劑。

1.4.1結構型助劑

結構助劑一般用于改善催化劑的織構,包括載體的穩定性、活性組分的分散度及活性組分與載體的相互作用等,從而增強催化性能,如堿土金屬氧化物(Mg、Ca)或SiO2通常用作結構型助劑。XU等[52]利用一鍋蒸發誘導自組裝(EISA)策略將Mg引入有序介孔Al2O3骨架中,發現Mg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劑的表面堿性,增強了催化劑對CO2的化學吸附和活化能力,提高其在CO2甲烷化反應中的性能。TAN等[53]研究發現,添加一定量的MgO改善了Ni/ZrO2催化劑的熱穩定性,在250 ℃、0.1 MPa、空速15 000 mL/(g·h)的條件下,CO2轉化率高達90.0%,CH4選擇性接近100%。穩定性試驗表明,添加適量MgO助劑的催化劑在110 h后仍保持較高的反應活性和穩定性。通過一系列表征發現,MgO可以通過限域效應提高鎳基催化劑的穩定性。DO等[54]用鈣離子部分取代了NiTiO3鈣鈦礦中的鎳組分。Ca-NiTiO3中Ca的插入在NiO周圍產生氧空位,提高了其催化性能。在物質的量分數為5%的Ca-NiTiO3/γ-Al2O3催化劑上,CO2甲烷化反應10 h,CO2轉化率為84.7%,CH4選擇性為99.9%。認為Ca插入形成的鈣鈦礦骨架中富含自誘導氧缺陷,增加了H2、CO和CO2的吸附,進而改善了催化劑的CO2甲烷化性能。另外,LI等[55]研究表明,在Ni/ZrO2中添加適量Si可以增強Ni與ZrO2之間的相互作用,增加Ni顆粒的分散度,增加催化劑表面Ni0、氧空位和強堿性中心的數量,使得Ni-0.1Si/ZrO2催化劑在較低反應溫度(250 ℃)下具有高活性和高選擇性。

1.4.2電子型助劑

電子助劑一般為含未充滿d軌道的過渡金屬或稀土類金屬氧化物等,如過渡金屬(Fe、Ru)和稀土氧化物(CeO2、La2O3)等,添加電子助劑能夠調節Ni基催化劑的氧化還原性能。LI等[56]采用浸漬法制備了Ni-Fe/Al2O3、Ni/Al2O3和Fe/Al2O3系列催化劑。結果表明,添加Fe可提高催化劑的CO2甲烷化性能;在50 000 mL/(g·h)、420 ℃條件下,12Ni3Fe/Al2O3催化劑上CO2轉化率為84.3%,CH4選擇性接近100%。添加Fe對CO2甲烷化的促進作用歸因于合適的電子環境和Ni物種還原度的提高。STANGELAND等[57]考察Ru助劑加入對Ni/Al2O3催化劑性能的影響,發現加入Ru顯著提高了催化劑的活性。350 ℃時,20Ni0.5Ru/Al2O3催化劑上CO2轉化率最高可達82.0%,CH4選擇性最高可達100%。

RAHMANI等[58]采用CeO2、MnO2、ZrO2、La2O3為助劑,制備了介孔納米晶γ-Al2O3負載的Ni基催化劑。其中,Ce-Ni/γ-Al2O3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和CH4選擇性;適量Ce可以改善Ni和Al2O3載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提高Ni0周圍的電子密度,從而獲得最佳的催化性能。另外,WANG等[59]制備了一系列不同CeO2質量分數的Ni-xCeO2/MCM-41(Ni質量分數均為20%)催化劑用于CO2甲烷化反應。研究發現,與Ni/MCM-41相比,CeO2的添加能提高催化活性,其中經20% CeO2改性的催化劑在380 ℃ 時CO2轉化率和CH4產率分別為85.6%和99.8%。Ni0活性中心、助劑和載體之間的協同效應,被認為是促進催化劑高活性的重要因素。穩定性試驗表明,添加適量CeO2助劑的催化劑在30 h后仍保持較高的反應活性。

1.5 載體對Ni基催化劑性能的影響

載體可以促進活性組分分散,通過增加堿性載體上CO2吸附容量或構建氧空位促進CO2吸附和活化[60-62]。已報道的鎳基催化劑載體按載體類型分為金屬氧化物載體、復合載體和新型載體。常用的鎳基催化劑金屬氧化物載體有Al2O3、ZrO2、SiO2、CeO2和TiO2等;復合載體是將2種金屬氧化物載體結合;新型載體主要介紹了水滑石和介孔材料。

1.5.1金屬氧化物載體

Al2O3是工業上應用最廣泛的載體,Ni/Al2O3催化劑在CO2甲烷化反應中得到廣泛應用[63-65]。Al2O3作為載體的主要問題是在高溫下易燒結[66],需加入助劑提高Al2O3載體的穩定性。

ZrO2表面具有豐富的氧空位,能促進CO2的吸附、解離以及Ni物種的高度分散,常用作甲烷化催化劑的載體[67-69]。QUAN等[67]采用浸漬法制備了一系列Ni/ZrO2催化劑,并對ZrO2載體的形貌和浸漬工藝進行改性。與納米ZrO2顆粒相比,ZrO2納米片負載的催化劑表現出更好的催化性能,這主要歸因于富含的氧空位促進了CO2分子的吸附和解離,以及Ni物種的高度分散性。另外,不同制備方法能改變催化中表界面精細結構。研究發現,相比于傳統焙燒工藝,等離子體法制備的Ni/ZrO2暴露了更多的Ni(111)晶面[68],該催化劑具有較高的Ni分散性,增強了Ni-ZrO2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H2的快速解離吸附和氫溢流,能夠為CO2加氫提供足夠的H原子。另外,等離子體分解法還導致Ni-ZrO2界面的形成,這些界面上具有更多的氧空位,提高了表面堿性,改善了CO2吸附性能,進而提高了催化劑的低溫活性。

SiO2具有比表面積大、孔結構好和價格低廉等優點,也是常用的惰性載體[39,70]。然而,Ni/SiO2在反應過程中易產生積碳,導致催化劑失活[71]。因此,XU等[70]開發了一種簡單的燃燒-浸漬法制備SiO2負載Ni基催化劑。由于“燃燒”過程可以獲得較小的Ni顆粒(約6.0 nm)和Ni-SiO2界面,特定的界面結構有利于獲得高度分散的Ni顆粒,并防止Ni顆粒團聚。BUKHARI等[72]采用浸漬法制備了纖維狀SBA-15負載Ni基催化劑(F-SBA-15)。在400 ℃下,5% Ni/F-SBA-15催化劑的CO2轉化率為98.9%,CH4選擇性為99.6%,該優異性能歸因于F-SBA-15的纖維形態和樹枝狀結構,有利于Ni顆粒的分散。

CeO2表面具有豐富的氧空位,能提高負載型金屬的分散度,是制備催化劑載體的良好材料[73-76]。在眾多可還原性載體中,CeO2受到了廣泛研究,Ce4+很容易被還原成Ce3+,產生氧空位。研究發現,與其他載體(α-Al2O3、TiO2、MgO)負載的Ni催化劑相比,Ni/CeO2表現出最高的CO2轉化率和CH4選擇性[73],Ni納米顆粒和CeO2分別作為H2和CO2的吸附活化活性中心,協同催化CO2甲烷化反應[74]。另外,催化活性還受載體形貌的影響。JOMJAREE等[75]采用水熱法制備了納米多面體(PH)、納米棒(NR)、納米顆粒(NP)和納米立方體(NC)等不同形貌的CeO2負載Ni基催化劑,發現催化劑的活性順序為:Ni/CeO2-PH>Ni/CeO2-NR>Ni/CeO2-NP>Ni/CeO2-NC。MA等[76]采用水熱法制備了不同形貌的CeO2負載的Ni基催化劑,發現棒狀CeO2負載的Ni催化活性最高。JOMJAREE等[75]和MA等[76]發現Ni/CeO2-NR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和較高的氧空位/儲氧量(OSC)。但JOMJAREE等[75]卻認為Ni/CeO2-NR中Ni和Ce之間強烈的金屬-載體相互作用(SMSI)對CO2的低溫轉化有負面影響。上述結果表明,Ni顆粒與CeO2載體間的相互作用強度及界面結構對其性能的影響機制有待深入研究。

TiO2主要有3種晶型,即銳鈦礦型(TiO2-銳鈦礦)、金紅石型(TiO2-金紅石)和板鈦礦型,不同晶型TiO2的物理化學性質不同,如熱穩定性、密度以及表面結構[77-78],如圖4所示。MESSOU等[79]采用不同晶型的TiO2(金紅石型和銳鈦型)考察了TiO2負載Ni基催化劑對CO2甲烷化反應的催化性能。發現Ni的催化活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載體的性質,CO2加氫速率依次為10Ni/TiO2-金紅石?10Ni/TiO2-銳鈦礦。TiO2載體還具有低溫活性、耐熱性及穩定好等優點[80],LIU等[80]采用沉積沉淀法制備了TiO2負載的Ni納米催化劑(簡稱Ni/TiO2-DP),Ni納米粒子的良好分散性和表面較高的不飽和度有利于活性中心的高度暴露,從而加速表面解離氫的形成和隨后表面Ni羰基物種的加氫脫除,從而提高了催化劑的低溫催化性能。反應溫度低至260 ℃時,Ni負載量為15%的Ni/TiO2-DP上CO2轉化率為96.0%,CH4選擇性為99.0%。

圖4 二氧化鈦(銳鈦礦和金紅石)的表面化學、液固界面化學和負載催化劑的合成[77-78]Fig.4 Surface chemistry,liquid-solid interface chemistry and scientific synthesis of supported catalysts of titanium dioxide (anatase and rutile)[77-78]

此外,BACARIZA等[81]系統對比了不同金屬氧化物(SiO2、Al2O3、CeO2、ZrO2、MgO)為載體的Ni基催化劑在CO2甲烷化反應中的性能,闡明了金屬類型、載體制備方法、金屬活性相沉積方法以及助劑等多種因素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LE等[82]考察了以Al2O3、SiO2、TiO2、CeO2和ZrO2為載體的Ni催化劑上CO和CO2甲烷化反應。發現Ni/CeO2催化劑對CO和CO2催化活性最高,這得益于其較高的Ni分散度和較強的CO2吸附能力。

1.5.2復合載體

房顫是由于心房活動不協調而導致心房舒縮功能受損的一種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可誘發腦卒中、心力衰竭、外周血管栓塞及心肌缺血等并發癥,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不利影響,永久性房顫與非永久性房顫相比,并發癥更為嚴重,預后效果更差,故而有必要加強對永久性房顫因素的控制,降低非永久性房顫進展為永久性房顫的風險[1] 。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受體拮抗劑、他汀類藥物為常用藥物,聯合應用可對房顫起到綜合防治作用[2] 。本研究旨在探討纈沙坦聯合氟伐他汀治療高血壓合并非永久性房顫對房顫負荷、心率及預后情況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復合載體使制備的催化劑相比單一載體負載的催化劑具有更高的活性。OCAMPO等[83]采用擬溶膠-凝膠法制備了Ni-CexZr1-xO2催化劑,發現相比單一的CeO2或ZrO2載體,采用復合載體并通過調節Ce/Zr比例,能顯著提高催化劑的活性和穩定性。YANG等[84]采用檸檬酸輔助浸漬法制備了Zr原位摻雜的Ni/Zr(x)@MCM-41(x=n(Zr)∶n(Si))負載型Ni基催化劑。與Ni/MCM-41相比,Zr的摻入提高了CO2在低溫(200~300 ℃)下的轉化率,增加了表面氧物種的數量,從而抑制了積碳形成。GARBARINO等[85]制備了Ni/La-γ-Al2O3催化劑,與未摻雜的Ni/γ-Al2O3相比,La摻雜Ni/γ-Al2O3在低溫(~376.9 ℃)、空速55 000 h-1的條件下,甲烷選擇性提高至近100%,得益于La-γ-Al2O3載體較強的堿性,使表面碳酸鹽對CO2有較強的吸附作用。

1.5.3新型載體

新型載體主要有水滑石、介孔材料。REN等[86]設計了4種不同形貌的Mg-Al水滑石載體,具有“玫瑰花環”結構的Mg-Al水滑石負載的Ni催化劑具有較高的CO2轉化率(83.5%)和CH4選擇性(99.4%),這得益于其優化的孔徑和特殊形貌的載體結構,使還原后催化劑中Ni顆粒高度分散,從而暴露更多的金屬活性位點。LIU等[87]以Ni-Mg-Al水滑石為前驅物制備了Mg/Al復合金屬氧化物為載體的Nix/Mg2-xAl-MMO催化劑,該催化劑在250 ℃時,CO2轉化率為97.9%,CH4選擇性為97.5%,性能明顯優于Ni/MgO和Ni/Al2O3催化劑。HE等[88]采用水熱法合成Ni-Zr-Al三元水滑石,在氫氣中原位還原制得Ni基催化劑。試驗和理論計算證明將Zr引入Ni-Al二元水滑石中,在Ni和ZrO2之間發生了協同效應,從而產生更多的表面氧空位、堿性位,因此,與Ni-Al水滑石和工業Ni基催化劑相比,尤其在210~270 ℃低溫區,Ni-Zr-Al催化劑在CO2甲烷化反應中表現出較高的低溫活性。

介孔材料具有極高的比表面積、孔容、規整的介孔結構等特點,在CO2甲烷化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89-93]。LIU等[91]采用一鍋法制備了Ni/SBA-15催化劑,該催化劑比表面積、孔容大,Ni顆粒高度分散,表現出較高的催化活性和抗燒結性能。LV等[92]制備了Ni/KCC-1催化劑,發現金屬Ni納米顆粒可以高度分散在纖維狀KCC-1載體上,并具有樹枝狀介孔孔道,從而提供更多可接觸的金屬Ni活性中心,因此相比工業Ni/SiO2和Ni/MCM-41催化劑,該催化劑具有較好的低溫催化活性,如圖5所示。

圖5 構建纖維狀SiO2納米球負載的高分散Ni基低溫CO2甲烷化催化劑[92]Fig.5 Constructing highly dispersed Ni based catalysts supported on fibrous silica nanosphere for lowtemperature CO2 methanations[92]

1.6 金屬與載體間相互作用(MSI)

不同的活化氣氛、還原溫度、載體及金屬前驅體種類都會影響Ni物種與載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影響催化劑的性能。LI等[94]發現傳統α-TiO2負載的Ni催化劑在CO2甲烷化反應中的活性較差,這是由于Ni與載體間強相互作用(SMSI)誘導的TiO2覆蓋了部分Ni活性物種,發生了逆水煤氣反應;采用NH3對α-TiO2載體預處理后,α-TiO2載體被預還原在體相中生成了大量Ti3+,這可能會抑制TiO2覆蓋層的形成,而提高了催化劑上CO2轉化率和CH4選擇性,根本原因在于TiO2包覆層的形成,但未進一步證實包覆層的形成及其在實際反應過程中的變化。利用近期發展的動態現場原位技術有望更深入研究SMSI效應對CO2甲烷化反應的影響。WANG等[95]采用共沉淀法制備Ni/ZnO催化劑,并在不同溫度下還原。研究發現,較高的還原溫度增強了SMSI效應,導致Ni納米顆粒表面形成更厚的非晶態ZnO覆蓋層,抑制了甲烷化活性。YAN等[96]研究發現,金屬與載體相互作用過強和過弱都不利于提高Ni基CO2甲烷化催化劑的活性和穩定性。Ni/Y2O3催化劑金屬-載體相互作用過強,活性較差。以Y4O(OH)9(NO3)為前驅體制備的Ni/Y2O3金屬-載體相互作用較弱,穩定性較差。以YO(NO3)為前驅體制備的催化劑具有適宜的金屬-載體相互作用、優異的CO2甲烷化活性和較強的穩定性。

表1列舉了低溫下具有較優異性能的Ni基CO2甲烷化催化劑,可知催化劑表面具有一定的堿性位有利于CO2的吸附,通過添加堿土金屬氧化物(Mg、Ca)或SiO2,可以提高催化劑的活性和熱穩定性。另外,添加過渡金屬(Fe、Ru)和稀土氧化物(CeO2)能夠調節Ni基催化劑的氧化還原性能,相比未添加助劑的催化劑具有更高的活性和更好的穩定性。

表1 Ni基催化劑CO2甲烷化性能Table 1 Performance of Ni based catalysts for CO2 methanation

新型催化劑(水滑石、介孔材料)具有優化的孔徑和特殊形貌的載體結構,使得還原后催化劑中Ni顆粒的分散度較高,暴露的金屬活性位點更多。此外,載體還可以通過增強金屬與載體間相互作用來抑制金屬顆粒的燒結,提高了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

2 Ni基催化劑CO2甲烷化機理

研究CO2甲烷化反應機理有利于指導催化劑的設計合成,但目前關于Ni基催化劑上CO2的反應機理尚存在爭議。關于CO2加氫路徑主要分為2種:① CO路徑,即CO2分解產生CO,CO甲烷化合成CH4;② 甲酸鹽路徑,甲酸鹽路徑也稱為“締合”機理,是CO2和H2發生締合吸附,然后加氫(或加氫并脫水)進一步形成甲酸鹽物種(HCOO),最后形成CH4。通常,催化劑表面的多個活性中心有助于反應物的活化和解離,從而通過不同反應中間物種生成所需產物。研究者采用原位手段、試驗和理論計算相結合的方法,對甲烷化反應機理進行研究,并討論反應中間體和基元步驟。在CO路徑中,不同催化劑上CO*中間體的進一步反應路徑可能不同;CO2甲烷化經由甲酸鹽路徑中,不同催化劑上的反應中間體也不同,CO2甲烷化反應路徑如圖6所示。

圖6 CO2甲烷化反應路徑[88,98-102]Fig.6 Reaction pathways of CO2 methanation[88,98-102]

總之,CO2甲烷化遵循的機理路徑可能與反應條件(溫度、壓力)等和催化劑表面微觀環境(羥基豐富度、O2-吸附位點)有關。

2.1 CO路線

2.2 甲酸鹽路線

在CO2甲烷化經由甲酸鹽路徑中,不同催化劑上發現的反應中間體不同,已報道的中間體包括CHO、HCOOH和H2COO*等。YE等[100]根據原位DRIFTS結果證明了Ni/CeO2-SGM催化劑的高性能主要得益于甲酸鹽通過HCO中間體的途徑,以及催化劑中小尺寸的Ni納米顆粒對H2的高效解離,CeO2載體對CO2的強吸附和活化具有顯著協同作用。研究發現CO2可以吸附在CeO2表面,與游離H*反應生成碳酸氫鹽,碳酸氫鹽進一步加氫生成甲酸鹽。這些甲酸鹽中間產物主要分解為HCO*,進一步加氫生成甲醛和甲氧基物種,最終解離為甲烷。HE等[88]在原位還原的Ni-Zr-Al類水滑石催化劑上也發現了類似現象,甲酸鹽HCOO*分解為*CHO,*CHO作為中間產物通過*CH或甲氧基*OCH3可以轉化為CH4,如圖7所示。GUO等[101]制備了NiAl-Mo/CeO2-5催化劑,250 ℃時,該催化劑上CO2轉化率可達91.0%,可能是由于較高數量的甲酸鹽中間體能提高反應速率。HUANG等[102]深入了解Ni和MgO在甲烷化反應中的作用和載體效應。對于Ni/MgO催化劑,Ni在反應中不僅將H2分解為H原子,還是CO2加氫的活性中心。Bader電荷分析表明,與純Ni表面相比,Ni/MgO表面具有較強的金屬-載體相互作用,明顯提高了Ni/MgO表面的Ni物種的還原性,這使得CO2的C末端從Ni/MgO表面獲得更多電子,從而促進了表面的C末端加氫過程。因此,推斷CO2在Ni/MgO表面的甲烷化是通過H2COO*中間體的甲酸鹽途徑進行。此外,由于H溢出效應和OH在MgO載體上的強吸附,MgO載體的存在有利于CO2甲烷化過程中脫除OH,生成H2O。

圖7 Ni-Zr-Al催化劑上CO2甲烷化反應機理[88]Fig.7 Methanation mechanism of CO2 over Ni-Zr-Al catalyst[88]

3 Ni基催化劑失活研究

Ni基催化劑的失活是CO2甲烷化技術的挑戰。燒結、積碳和中毒都會導致Ni基催化劑活性降低甚至失活,積碳主要發生在CO甲烷化反應和甲烷干重整反應[106-107],CO2甲烷化很少發生積碳現象。GAO等[108]和SWAPNESH等[109]的熱力學平衡分析表明,在CO2甲烷化條件下(0.1 MPa、H2/CO2=4),CO2甲烷化反應幾乎不會產生積碳。工業經驗表明,在反應原料氣中加入水蒸氣可以很大程度避免甲烷化催化劑積碳[110]。以下主要介紹Ni基催化劑在CO2甲烷化反應中面臨的燒結和中毒失活的問題。

3.1 燒結

燒結會使催化劑活性組分團聚,晶粒變大,最后失活。在CO2甲烷化反應中,引起Ni基催化劑燒結的原因主要有:① CO2甲烷化反應是強放熱反應,反應物種CO2濃度每增加1%,會造成約60 ℃絕熱溫升,若反應熱未及時導出,會導致催化劑床層內部飛溫,使催化劑燒結失活;② 長期反應過程中,表面Ni金屬顆粒尺寸逐漸增大,導致催化劑活性表面積減小,導致每克催化劑的活性降低[111];③ Ni與載體相互作用較弱。為了增強Ni基催化劑的抗燒結性能,新型催化劑制備方法涌現,如等離子分解法能抑制催化劑中Ni物種的遷移和聚集,改善Ni的分散性[112]。HONGMANOROM等[113]采用氨蒸發(AE)法制備了Ni和Ni-Mg層狀硅酸鹽介孔SBA-15催化劑。層狀硅酸鹽結構產生的強金屬-載體相互作用以及SBA-15的限域作用可以抑制Ni金屬顆粒燒結,使其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摻雜元素和添加助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催化劑燒結。WANG等[114]采用檸檬酸鹽絡合物法研究了La改性Ni/SBA-15催化劑上的CO2甲烷化反應。研究發現,摻雜La2O3對催化劑結構及其催化性能有顯著影響。由于形成LaNiO3特定的鈣鈦礦結構,加強了La和Ni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Ni納米顆粒的分散度及其抗燒結性。LU等[115]研究了VOx助劑對酸堿處理膨潤土(B)負載Ni基催化劑性能的影響,加入適量VOx后,催化劑的催化活性明顯提高。在CO2常壓甲烷化壽命試驗中,添加VOx助劑的Ni/B相比未添加助劑的Ni/B具有更好的抗結焦和抗燒結性能,穩定性較高。這歸因于催化劑中Ni納米顆粒尺寸減小、H2吸附量增加以及VOx在甲烷化反應中促進CO解離的電子效應。

3.2 中毒失活

Ni基甲烷化催化劑易中毒,硫、氯、砷及其化合物是常見的毒物,其中H2S最常見。Ni具有可利用的d軌道,S具有2個未共用電子對,2者作用形成較強配位鍵,H2S能與NiO迅速反應生成H2O和NiS,破壞了Ni晶粒表面活性中心,使催化劑失活[116]。硫中毒的可能機制被描述為硫優先吸附在Ni活性中心上,從而阻礙了Ni活性中心上的反應[117]。WOLF等[118]研究了一系列Ni基催化劑的抗硫中毒能力和提高活性的原因。在Ni-Al基準催化劑中添加Mn、Fe、Co、Cu和Zn助劑,采用5×10-6H2S原位中毒和液體(NH4)2S異位中毒2種方法評價了催化劑在CO2甲烷化中的活性和抗硫中毒穩定性。添加助劑的樣品具有較好的抗H2S中毒能力,這與H2S在助劑上的優先吸附有關,從而保護了Ni活性位點。

4 Ni基催化劑在光熱催化CO2甲烷化中的應用

光熱催化是近年太陽能驅動催化轉化的一個新方向,不同于由熱驅動的熱化學催化和由光驅動的光化學催化,光熱催化可以利用太陽光譜中的能量,結合了熱化學和光化學優勢,協同驅動催化反應[119-120]。光熱還原CO2是一條高效、綠色的催化途徑。LEE等[121]以鈣鈦礦型CaTiO3為載體,負載30% Ni和1% Pt,制備了CaTiO3@Ni-Pt催化劑。研究表明,光熱協同體系可以通過附加少量熱量來實現CO2光還原。光熱催化混合系統有2個區別于光/熱催化系統的特點:① 每轉化1 mol的CO2,熱催化反應中需要提供4 mol H2,但在光熱催化復合體系中,只需2 mol的H2,這是由于H2O可以作為部分氫源;② 與光催化甲烷化反應相比,在光熱混合體系中,CaTiO3@Ni-Pt抑制了光生電荷的復合,促進了反應物的吸附,從而促進CO2還原(46.5%),提高產物中CH4選擇性(99.5%)。總之,使用光熱混合系統不僅可以降低CO2熱甲烷化過程中的反應溫度,還能減少近一半的H2消耗。MENG等[122]發現第Ⅷ族納米金屬(Ru、Rh、Ni、Co、Pd、Pt、Ir和Fe)催化劑可將CO2光熱還原為CH4,為CO2光熱轉化為高效生產太陽能燃料提供了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這得益于第VIII族納米金屬催化劑的2個主要特征:① 對太陽光的高效利用和優異的光熱性;② 對H2的獨特活化能力。該系列催化劑上的光熱CO2反應速率比光催化方法高出約6個數量級。CHEN等[123]利用光催化/光熱催化耦合實現光驅動的高效CO2甲烷化反應,設計了一種能吸收全波段太陽光的微量釕負載的偏釩酸鎳催化劑(0.35% Ru@Ni2V2O7),如圖8所示。在光照下,Ru團簇充當“納米加熱器”,提高局部溫度,活化H2和解吸H2O分子,溢出的H原子與吸附在富含氧空位Ni2V2O7表面的CO2發生反應,實現CO2甲烷化的協同催化作用。其次,在Ni2V2O7載體表面負載Ru后,通過穩定COOH*中間體來降低CO2活化能壘,同時調節CHO*形成能,有效調控反應路徑,使CO2還原產物主要為CH4,難以生成CO。此外,由于Ni2V2O7本身是一種可見光響應的半導體光催化劑,當入射光子能量大于Ni2V2O7的帶隙時,部分光生載流子誘導發生光催化CO2甲烷化反應,而另一些光生載流子最終在Ru團簇上復合從而產生局部熱效應,誘發和加速CO2加氫的熱催化反應。以上這些優勢促使0.35% Ru@Ni2V2O7催化劑表現出高效穩定的CO2甲烷化活性,為探索可再生能源多元化轉化技術提供了新思路。

圖8 0.35% Ru@Ni2V2O7光/光熱耦合催化劑用于太陽能驅動的Sabatier反應[123]Fig.8 Solar-driven Sabatier reaction by 0.35% Ru@Ni2V2O7 catalyst coupling photo-/photothermal effect[123]

5 結語與展望

CO2甲烷化技術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碳捕集利用技術,在可再生能源和氫能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根據氫源和CO2源獲取方式的不同,CO2甲烷化技術在聯通電網和天然氣網、可再生能源儲能、核電和谷電儲能、富碳天然氣資源開發、工業尾氣處理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及發展潛力。現有Ni基催化劑的低溫活性不高,但一旦到達催化劑的起活溫度,又會因反應的強放熱特性導致催化劑在高溫下因燒結而失活,因此,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CO2加氫制甲烷化的發展前景如下:

1)目前,Ni基單原子催化劑還無法應用于CO2甲烷化反應中,因此有必要研究CO2在Ni與其他金屬復合的雙單原子催化劑上的活化,探索新的反應路徑,克服單原子催化復雜反應的局限性。

2)添加適量過渡金屬、堿土金屬、貴金屬、稀土金屬及雙金屬協同效應有利于提高催化劑的性能。然而關于助劑與Ni物種間的納米界面結構以及添加助劑后對催化劑活性位點及CO2甲烷化反應路徑的影響機制尚缺乏深入認知,因此采用一些現場原位成像技術及光譜學技術對添加不同助劑的催化劑的表界面幾何與電子結構進行精細、動態結構剖析,建立動態結構與性能的構效關系,將有利于指導設計合成特定結構的Ni基催化劑。

3)通過調整載體表面堿性或還原性可以促進CO2甲烷化反應。較高的堿度有利于CO2的吸附,而較高的可還原性通常能產生較多的氧缺陷位,有利于CO2活化。因此,提高載體堿性和可還原性有望獲得高效的CO2甲烷化催化劑。然而,較高的堿性通常會抑制吸附氧的還原。因此需優化2種參數,以獲得最佳的催化性能。

4)目前,CO2甲烷化反應路徑主要分為CO路徑和甲酸鹽路徑,不同催化劑上的反應中間體仍存在爭議。Ni基催化劑上CO2甲烷化反應的反應機理和精確調控速率決定步驟具有挑戰性。因此,采用先進的原位表征技術,結合理論計算和分子動力學模擬,有利于進一步理解CO2催化轉化過程,從而指導催化劑的設計合成。

5)光熱催化CO2甲烷化反應耦合了熱催化和光催化的優勢,能降低CO2熱甲烷化過程中的反應溫度,防止催化劑在高溫下失活。高效光熱催化新材料的研發有望使CO2甲烷化過程更綠色、環保。

猜你喜歡
催化劑
走近諾貝爾獎 第三種催化劑
大自然探索(2023年7期)2023-11-14 13:08:06
直接轉化CO2和H2為甲醇的新催化劑
鋁鎳加氫催化劑在BDO裝置運行周期的探討
如何在開停產期間保護克勞斯催化劑
智富時代(2018年3期)2018-06-11 16:10:44
新型釩基催化劑催化降解氣相二噁英
掌握情欲催化劑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5:06
碳包覆鐵納米催化劑的制備及其表征
V2O5-WO3/TiO2脫硝催化劑回收研究進展
負載型催化劑(CuO/TUD-1,CuO/MCM-41)的制備及其在一步法氧化苯合成苯酚中的應用
合成化學(2015年4期)2016-01-17 09:01:27
復合固體超強酸/Fe2O3/AI2O3/ZnO/ZrO2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催化性能
應用化工(2014年3期)2014-08-16 13:23: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91蝌蚪窝|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 久久女人网| 日韩欧美网址| 91精选国产大片|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中文成人在线|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91亚瑟视频|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午夜a级毛片| 欧洲在线免费视频|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2019国产在线| 国产高清无码麻豆精品| 另类欧美日韩| 无码日韩视频|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91国内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www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亚洲AV无码一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欧美色综合网站|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国产色婷婷|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色综合国产| 欧美无专区| 国产微拍精品|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日韩无码一二三区|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视精品| 亚欧美国产综合|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不卡| 91青青草视频|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97综合久久| 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亚洲天堂777|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日本午夜三级| 色老头综合网|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