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紅玉,劉怡伶
(四川工商學院會計學院,四川 眉山 620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許多公司為了達到證監會等部門的相關要求以上市,不惜通過對財務數據進行造假,來達到上市后的圈錢目的。注冊會計師是IPO項目的重要參與者,但是審計的工作基礎是建立在公司所體現的數據上的,如果公司對財務數據進行造假,有舞弊行為,那么審計認為本身就很難分辨其中的問題。
我國股票發行制度在2016年開始,注冊制就取代了以前登記制度的核準制。這代表著中介機構的興起,也代表著證監會會對這一行業投入更對的注意力,而注冊會計師事務所作為IPO 項目的把關人也隨此得到了地位的提升。本文從各個方面分析了信永事務所在君逸數碼IPO 審計中所觸及的審計風險,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提高審計質量防范審計失敗。
本文選取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對四川君逸數碼公司的IPO 審計項目為例,采用文獻研究、案例研究法,分析其中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審計措施和建議。
(1)委托代理理論
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經濟學家米恩斯和伯利在發現企業所有人對公司管理中存在不足時提出了委托代理理論。審計代表著所有者對經營者的一個考核,是建立在雙方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有著經驗、專業能力、保持獨立的審計機構,成為了股東們行使監督權利的有效途徑,隨著對審計的要求愈來愈高,審計所承擔的風險及壓力也愈來愈高。
(2)審計風險
風險的定義在國內外有所不同,但是普遍認為,審計風險是在審計過程中讓審計人員作出錯誤結論或不恰當意見的影響因素。基于這一觀點,體現出重大錯報的重要性和意義,其與審計準則的含義密切相關。審計風險也就是在注冊會計師作出不恰當審計意見和重大錯報的過程中產生的。
(1)四川君逸數碼基本情況介紹
四川君逸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逸數碼公司)在2002年5月16日在四川成都注冊成立,注冊資本500.00 萬元,本公司控股股東和最終控制人為自然人曾立軍先生。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公司股權結構如下:

圖1 君逸數碼股權結構圖(單位:萬元)
(2)四川君逸數碼IPO 項目審計目標
信永事務所在承接君逸數碼IPO 項目后,根據審計結果編制公司財務報告,并與管理層溝通。公司審計結束后,信永事務所對公司采購訂單前的制度進行了變更,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確保君逸數碼公司不存在重大欺詐和違法行為。作為一個獨立客觀的第三方,信永事務所能夠為公眾提供公正的審計意見。
2.2.1 財務層次重大風險錯報
(1)君逸數碼公司及其行業環境
四川君逸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16日,主要從事智慧管廊綜合系統的設計開發及施工。公司從事的智慧城市信息系統集成業務是建筑和城市建設主體工程的一部分,工程周期普遍較長,所以經常出現跨年的現象。
(2)君逸數碼公司組織架構及內部控制
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為曾立軍。公司設立了審計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戰略委員會成員均是三人,公司的組織架構較為完善。
公司的組織架構圖如下:

圖2 君逸數碼公司結構圖
君逸數碼公司的內部組織架構較為完善。但是,公司內部審計仍在一定程度上受管理層控制,獨立性較差。此外,君逸數碼公司審計會議的監督職能效果也相對較差。還存在修改合同金額和偽造項目工程驗收報告的行為。這種行為得到了銷售部、商務部和財務部的協助,商務部提交了虛假驗收報告并移交財務部。但是,由于相關人員履行職責不規范,財務人員不會認真檢查或忽視錯誤、違反規定、沖抵未收款項或虛增收入、美化財務數據、偽造經營狀況。總的來說,君逸數碼公司雖然成立了組織機構,但組織的運作效果較差。
2.2.2 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評估
(1)通過跨期虛增收入
君逸數碼公司受客戶和業務性質的影響,智慧管廊的建造需要跨年,其中有5年才完工的項目。所以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重點關注了跨期方面的問題,發現至少有1/4 的項目與審計數有差異。其通過將以前年度的收入計入本年度的方式,虛增收入,然后以缺失資料的手段混淆審計人員的判斷,而且在數據分析過程中,有許多資料缺失,特別是關于結算與驗收方面的資料,審計人員對公司相關人員進行資料索要,經過幾個月也只收取了少部分的資料,就抽取的255個項目而言,就有183 個項目缺少體現最終結算金額的資料。對于信永事務所審計,君逸數碼公司的收入準確和截止性認定成為高風險科目。
(2)通過虛減賬面成本虛增收入
報告期內,公司虛增設備及材料,就其中一個項目,就發現A 場地出現了B 場地的材料,并且現場對設備的管理也比較混亂,設備擺放混亂,出入庫信息不匹配,經現場審計人員估算,發現有四分之三的設備在現場找不到。在審計人員走訪期間,對河南及山東的倉庫進行了監盤,發現了大量的問題,其中鄭州大學項目設立的倉庫,就發現有外包人員負責項目,設備出入庫無記錄,已安裝設備遠超賬面投入量,該項目合同金額達兩百多萬,賬面與實際的材料金額差異就達到了45 萬元。
(3)研發費用偏高且無法查驗
君逸數碼公司在2020年就投入了998.4 萬的研發支出,19年投入1,080.2 萬,18年513.6 萬。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大部分是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對于研發方面的投入很大,所以君逸數碼公司的研發成本也較大,但是關于無形資產的審查,審計人員不是專業人士,無法分辨產品之間的差別。也無法對無形資產本身的價值有一個準確的計量。研究開發費用的資本化和費用化本身就是難以準確區分的,這給審計人員增加不少的審計難度,這一科目也是容易出現舞弊和作假的,審計人員應重點關注。
2.2.3 認定層次重大風險錯報
(1)收入確認可能存在的審計風險
君逸數碼公司的智慧城市項目是公司的主要項目。20年君逸數碼的主要收入來源主要有:金融安防系統集成收入(10.67%)、智能視頻分析系統收入(1.17%)、智慧城市信息系統集成收入(88.16%),其中智慧城市信息系統集成收入占比最高,是君逸數碼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
智慧城市信息系統集成服務作為相關建筑工程的配套工程,所實施部分構成整體建筑主體的一部分,實施進度與建筑工程主體進度基本一致,因此簽訂的合同金額大、施工周期長,存在項目跨一個或多個年度的情況。公司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智慧城市信息系統集成服務項目的收入。一般來說,企業都有逾期項目,對于這些項目,我們必須依靠業務流程的進行程度來確認項目收入。但是君逸數碼公司多次對智慧城市項目的完工時間進行提前確認或延后確認,據相關人員透露,驗收報告有已蓋章未填寫日期的空白資料。公司完全可以通過對項目完工的時點進行控制,達到控制利潤的目的。由于君逸數碼公司收入確認方法難以全面客觀地進行評估,受主觀因素較大,而且存在認為操作的空間,導致審計風險偏高。
(2)成本確認可能存在的風險
成本屬于高風險的科目,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活動投入資金。君逸數碼公司的主營業成本是由材料、人工、管理成本和其他成本構成。
表1中,將君逸數碼公司的2019-2020年營業成本按照承接的業務類型的不同進行相應的區分,可以看出,2019年主營業務成本為196,839,770.39元,2020年的主營業務成本相對2019年增加了17,645,996.02 元,主營業務成本集中在智慧城市信息系統集成。2019年和2020年的系統集成相關成本,分別占主營業務成本的90.21%、91.57%,2020年同比增加1.36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2019年、2020年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8.94%、88.16%,系統集成在營業成本比例增加的情況下,收入的比例卻逐漸下降,審計人員需重點關注成本的確認方式和時點。

表1 主營業務成本按類別金額與占比
(3)研發支出確認可能存在的風險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確認的主要風險是研發支出的資本化與成本的主觀區分,高新技術企業研發項目是虛假項目,多項目研發支出的分配不合理等問題。表2顯示了2018-2020年三年君逸數碼公司研發支出的具體情況。從2018年到2020年,公司的研發支出不斷上升,從2018年的513.6 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921.74 萬元,增長79.47%。結合智慧管廊行業的最新政策環境和市場需求,君逸數碼公司正在提升自己的技術品牌,尋求更廣闊的市場。

表2 2018-2020年研發金額投入表
在審計人員審核時,發現君逸數碼公司對研發投入的劃分全部計入了研發費用,最終歸入管理費用。經相關人員核實,系因無形資產的開發階段不能可靠的計量,無法具體劃分開發與研發階段造成的,只能將所有支出計入當期損益中。君逸數碼公司一部分收入是軟件銷售與使用,但是在這方面的研發支出,公司也只是簡單的計入公司的當期損益中。對此,我們可以合理懷疑,公司對這部分的支出進行了人為操控,審計人員應該對這一科目進行重點關注,并列為高風險科目進行更深入的分析與復核,防范高風險的產生。
(1)關注企業的關鍵經營環節的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否完善決定著公司的財務信息的可靠程度,因此,審計人員在審計底稿制作前,首先會對公司的整個內控制度做一個評估,并對出現的內控缺陷提出解決措施,幫助企業完善內部制度。例如,在公司關于收付款確認的內部控制,由于公司常常出現跨年的項目,在執行內控分析的時候就發現了此類容易出現舞弊的地方。那么在接下來的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收入確認的截止性和準確性上,從而降低容易出現的審計風險。
(2)加強對重點項目的審計
在前文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知,君逸數碼公司的業務具有自己的特性,在收入劃分這方面需要重點關注。同時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支出是很容易出現舞弊和偽造的。因為高新技術企業的行業特性,每一行業對于研發支出的劃分都是不同的。所以先對整個市場有了具體了解之后,再進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3)針對檢查風險的應對措施
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決定著能否擔任項目審計,如果注冊會計師的從業經驗和專業能力不能完成審計工作,那么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將承擔不符合自身水平的審計風險。因為會計師事務的主要業務是年報,所以為了滿足業務需求,緩解就業壓力,普遍會在審計工作的旺季招聘實習生,但是實習生沒有相關經驗就很容易出現問題。針對這一點,企業應該在實習生參與項目前就進行一個系統的培訓,并且由有經驗和能力的老員工進行指導,從而降低這方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