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華,王 琦,吳子鵬,趙啟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5)
足球場地設施是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基礎與載體。隨著2020年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事業發展進入2.0新時代,對足球特色學校創建質量也提出更高要求,其校內足球場地設施建設水平,也日益成為校園足球事業長遠發展關注的焦點。校園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受學校占地面積、經費投入等多重因素制約,尤其是位于主城區的足球特色學校,其足球場地設施建設的增量提質,仍然面臨諸多現實問題。西安市主城區內的學校建校時間較為久遠,如何在有限的區位現實因素制約下,增加場地設施建設數量,提升其整體建設水平,成為促進該區域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高質量建設的關鍵因素。
以青少年校園足球場地設施配置為研究對象。
通過中國知網查閱與本文研究有關的文獻,對所查閱到的各類文獻資料進行系統的歸納整理,為本文研究的開展提供理論支撐。
對西安市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雁塔區、未央區和灞橋區(以下簡稱“城六區”)2015—2020年創建的69所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小學的足球場地設施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從學校辦學規模、足球場地配置、足球場地設施配備、場地設施檢測與維護及足球形象景觀配置共5個方面對69所足球特色小學展開問卷調查,問卷回收率為100%。
對校園足球場地設施主要管理及使用人員進行訪談,主要圍繞足球場地設施方面的特色如何體現、校園足球場地設施有何形式創新、當前校園足球活動開展過程中足球場地設施方面存在哪些問題等內容展開。
借助直尺、靠尺、楔形尺等測量工具,對足球場地外觀、磨損程度、面層厚度、平整度、坡度、彈性及排水性能等指標開展測量,為問題的提出提供現實依據。
對調查結果采用ExceL軟件進行統計處理,為問題的提出提供數據支撐。
調查可知,西安市城六區69所學校辦學規模如表1所示,其中43.5%的學校在校學生人數為1 001~2 000人,學生人數在1 000人及以下和3 000人以上的學校分別有17所和4所。由此可見,學校之間的辦學規模仍存在較大差異,為保證校園足球活動的正常開展,各學校需根據實際情況,配備與使用規模相匹配的足球場地設施。

表1 城六區69所足球特色小學辦學規模情況
(1)場地類型及數量。調查可知,有69.6%的學校建設有1塊足球場地,建設有2塊場地和3塊及以上場地的學校分別占比為15.9%和14.5%。調查的69所學校共建有足球場地102塊,場地類型情況如表2所示,主城區學校因受地塊因素限制,校園足球場地多以中小場地類型為主。(2)場地規劃選址。調查可知,有63.8%的學校將足球場地建設于校園中心區域,有30.4%的校園足球場地建設于學校四周邊緣區域,另有5.8%的學校足球場地選址采取混合布局的方式,這與校園整體規劃及占地面積關聯較大。(3)場地方位走向。調查可知,東西走向的足球場地占比為58%,該類場地容易在足球活動開展過程中受到太陽光照影響,因我國地處北半球,太陽東升西落,室外足球場地建設為南北走向較為適宜。(4)場地面層類型。調查可知,有88.4%的校園足球場地面層材質為人造草面層,人工合成塑膠面層的校園足球場地占比為11.6%。

表2 城六區校園足球場地類型情況
(1)場地圍擋設施。調查可知,有82.6%的學校足球場地無圍擋設施,為開放式場地,此類場地除開展足球活動外,還可舉辦校內各類集會活動,場地使用的靈活性及利用效率較高。(2)場地照明設施。調查可知,當前未配備人工照明設施的學校占比36.2%。已配備照明設施的44所學校中,有68.1%的學校采取場地兩側布燈,此種布燈方式光照效果較好,成本較低,便于維護。另外,有31.8%的學校采取場地四角布燈方式。(3)場地配套設施。城六區校園足球場地配套設施配備現狀如表3所示,其中器材室與醫務室配備率較高,更衣室、替補球員坐席與觀眾坐席配備率偏低,在配備觀眾坐席的18所學校中,水泥類型觀眾坐席占比最大,為55.6%。

表3 城六區校園足球場地配套設施情況
(1)場地設施緩沖距離。根據行業標準《小足球場地建設與器材配備規范》要求,不同類型場地的凈空、邊線及端線外均應預留出定量的安全緩沖距離。調查可知,城六區校園足球場地凈空達標率為92.8%,場地邊線外達標率為66.7%,端線外達標率為73.9%,整體達標率有待進一步提升。(2)場地設施安全評價。經調查,足球門柱牢固固定在場地的學校占比65.2%。可移動足球門柱雖然使場地功能轉換更為便捷,但卻使足球活動開展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此外,場地平整度與排水性能均具有較高達標率。(3)場地設施維護管理。調查可知,城六區各學校均注重對校園足球場地設施的定期維護與管理,這不僅對保證場地設施的最佳性能及延長其使用壽命具有重要意義,還有利于體育活動的安全開展。
(1)標識導視系統。標識是信息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顯著的記號作用與指向性。調查可知,當前校園內配置最多的標識為安全警示標識與場地管理條例,這些標識不僅要發揮其指向性功能,更應融入校園足球文化要素,注重與周邊環境的有機結合。(2)球隊文化景觀。調查可知,球隊標語口號與球隊隊徽更多出現在場地設施建設中,通過將校足球隊的文化元素與足球場地設施建設相結合,共同營造良好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3)人文要素景觀。調查可知,多數足球特色學校在校內建設有足球榮譽墻及展示櫥窗,既可以對學校近期足球新聞進行宣傳,又是本校足球傳統的傳承與體現。
場地供給不足是校園足球活動開展面臨的首要難題。調查顯示,69所學校中約有70%的學校僅建有1塊場地,且場地需承擔教學、訓練、競賽、興趣培養等多重使用功能,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場地緊張的問題普遍存在。此外,學校場地數量與辦學規模不匹配的問題依然突出。城六區在校學生人數為2 500人以上的學校有10所,但這10所學校中有6所學校僅建有1塊足球場地;反之,建設有3塊及以上足球場地的學校中,學生人數超過2 000人的僅有4所,還有2所學校的學生人數不足1 000人,存在場地資源剩余的現象。
足球場地設施的配齊配全,能全面提升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質量。調查可知,當前城六區校園足球場地輔助功能用房中,醫務室及更衣室的配置率有待進一步提升。在附屬設施方面,休息設施的配置率未達到30%,部分學校足球場地周邊未建設人工照明設施,若將其配備完善,對于提升場地的利用效率及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調查發現,城六區校園足球場地的規劃布局類型、面層材質及場地配色均存在嚴重的同質化現象,足球特色學校的足球場地設施特色不顯著,同時足球場地建設未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學生之間的差異,場地形式較為單一,缺乏具有創新性的多種形式足球場地建設,不利于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足球運動的積極性。
當前,城六區校園足球場地設施雖然能維持相關活動的開展,但未能完全達到行業相關標準規范的有關要求,在安全緩沖距離等一些方面存在達標率偏低現象,這便給活動開展預留下安全隱患因素。同時,在訪談過程中發現,相關標準在場地設施使用人群中的宣貫力度有待進一步提升,普遍存在重研制、輕落實的問題。
校園足球場地設施在注重硬件設施建設質量提升的同時,更應注重通過足球文化景觀設施,挖掘屬于本校的足球文化內涵,打造具有差異化的校園足球場地設施文化符號。城六區校園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質量雖逐年提升,但仍存在缺乏趣味性、適齡性、差異性及文化性的深層次問題,未能在文化內涵層面取得進一步提升。
西安市城六區屬于城市主城區,區域內學校的創建時間較為久遠,受制于區位因素限制,校園占地面積有限,且不具備向城區增加占地面積的條件,足球場地建設的土地資源受限,因此校園足球場地供給面積仍與使用需求存在一定缺口。
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遴選創建及復核工作每年定期展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創建指標體系》與《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復核指標體系》均作為2項工作開展的指導性文件,但2份指標體系在“場地設施建設”層面的指標及分值完全相同,應根據工作開展實際,有側重地對指標體系加以修改與完善,否則不能完全體現出各自的價值與意義。
城六區學校的整體規劃設計年代較為久遠,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增加,已不能完全滿足現今校內空間使用需求,同時校園足球場地設施標準體系尚未建立健全,有關學校的標準化意識有待提升。
各學校足球場地設施配置基本符合特色學校創建標準,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基礎性場地設施現已配備,且大部分滿足相關標準要求。可見,足球特色學校創建工作,有效促進了校園足球場地設施質量提升,為區域校園足球事業發展奠定了扎實根基。
通過對足球特色小學的辦學規模、校園足球場地配置、足球場地設施配備、足球場地設施檢測與維護及足球形象景觀設施配置現狀5個方面的分析發現,當前城六區校園足球場地設施建設數量與使用規模存在需求缺口、配套設施種類不齊全、場地設施同質化現象嚴重、場地設施標準化水平有待提升、場地設施精神內涵缺失等問題。
影響校園足球場地設施發展的制約因素主要有社會、制度和技術3個層面。
充分開發利用校園內剩余的存量場地空間,根據學校土地資源現實條件,建設標準或非標準足球場地,增加場地供給面積。例如,在確保建筑承重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建筑屋頂空間建設空中足球場;合理規劃校內“金角銀邊”等剩余空間,建設多樣性足球場地;借助場地畫線的重疊與嵌套,提升校內各類體育場地的復合利用效率。
為提升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水平,促進校園足球聯賽高質量舉辦,應配齊配全校園足球輔助功能用房建設;在老城區學校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根據使用需求,增加可移動裝配式足球場地設施的利用率;校方應重視足球文化景觀設施建設,完善足球景觀設施建設種類,并在其融入學校足球精神理念,培養多元校園足球文化。
應發揮“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引導性作用,加強校園足球場地設施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校園足球場地設施標準體系,指導校園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工作。同時,加大對校園足球場地設施相關標準規范的宣貫力度,并定期對有關標準展開實施效果評價及滿意度評價。
各足球特色學校應打造專屬于本校的足球場地文化符號,如設計球場文化標識、在校園足球發展中借鑒融入街頭足球文化及陜西地域傳統文化等。同時,通過變換足球場地涂鴉配色,建設校園足球墻,引進智能化場地設施來營造良好的校園足球運動場景。這不僅有利于豐富足球特色學校場地設施的文化內涵,還有利于促進校園足球事業的多元化與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