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美
(蘇州高新區第二中學,江蘇 蘇州 215100)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階段,初中體育教學要將更多的關注焦點放在初中生的綜合素質強化方面,把握正確的教學方向。但從初中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現實問題,表現為體育教學內容枯燥、體育教學方法單一,影響了初中生體育學習的體驗感。為妥善處理這一問題,應將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實踐,為初中生良好的學習體驗打好基礎。
素質拓展訓練由拓展訓練演變而來,以獨特創意和訓練方式被廣泛推廣。起初的拓展訓練針對的主體是海員,而后拓展到軍人、工商業團體,最后涵蓋了學生群體。拓展訓練的基本框架涉及心理訓練、人格訓練和管理訓練等方面。自1995年拓展訓練項目由中國香港傳入內地后,福建、上海以及廣東等地的拓展訓練發展極其迅猛,且相繼建立了戶外拓展訓練基地。素質拓展訓練作為拓展訓練演變而來的新形式,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展現了良好的實踐效果。素質拓展訓練注重以體驗為核心,搭建體驗式學習的基本框架,設置一些新穎、刺激的情景,讓學生主動去體會和解決問題,在特定的場景中學會思考,明確自身在團隊中的定位。
素質拓展訓練對推動初中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為充分展示素質拓展訓練價值,應明確素質拓展訓練的作用:一是強化自我認知,激活自身潛能,改善自身形象;二是克服心理惰性,在團隊性的協作中,每一個人的表現都會直接影響最終結果,素質拓展訓練將成為磨煉意志、戰勝自己的關鍵平臺;三是學生參與到拓展訓練實踐中,能夠意識到團隊的重要性,激活團隊活力;四是素質拓展訓練中個體的價值能得到充分展現,其交流和溝通都是在平等的環境中展開的,以此來突出團隊的重要性。
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止,素質拓展訓練與初中體育教學的融合能否產生“化學”反應,還需要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以為初中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升級提供必要條件與支撐。
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的可行性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1)學界關于素質拓展訓練的研究內容不斷增多,這些研究具有可借鑒意義。從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的可行性視角出發,發現現有研究資料能為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提供理論支持、成功經驗參考和借鑒。在初中體育素質拓展實踐中,可以結合現有研究資料進行教學實踐,為初中生提供優質的體育學習空間。(2)素質拓展訓練開展形式靈活,與初中體育教學有較高的契合度。素質拓展訓練是基于拓展訓練衍生得來的,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嘗試更多的側重點集中在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方面。素質拓展訓練包含的項目眾多,多元的項目有效豐富了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為初中生獲得良好的體育學習體驗打好了基礎。(3)大部分體育教師初步掌握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的組織與實施方法。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眾多,但多是以團隊型的項目為主,更強調在教學和訓練實踐中關注初中生的個體體驗,內容的組織與傳統體育課堂并無顯著差異,體育教師可以勝任素質拓展訓練的展開,用以來優化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環境。
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符合新課程改革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現代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要突破傳統課堂模式的限制,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不再局限于單純的知識傳遞過程,應涉及更深刻的體育意識和體育學習自信的養成。為此,單純憑借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發揮效果,素質拓展訓練的應用十分必要。其二,滿足初中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初中生面臨的成長環境對其自身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初中體育教學提供的教學內容多以田徑項目、球類項目為主,教學內容缺乏個性化,對初中生學習興趣的激活效果有限。素質拓展訓練包含的項目眾多,且主要集中在團隊型的游戲項目上。對初中生而言,素質拓展訓練的融入符合初中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對初中生的成長有重要意義。
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服務的核心依舊是體育教學。為了持續放大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的有效性,應精選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的內容,從而保證素質拓展訓練項目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提升,突破傳統課堂內容的限制。素質拓展訓練包含的項目眾多,雖然類型多元,但由于場地條件和基礎器械設施的限制,一些項目并不適合在初中體育課堂實踐。例如,“破冰訓練”“珠行萬里”“無軌電車”等項目,又如“畢業墻”“木樁橋”“攀壁”等項目,因其對場地方面有較高要求,很難在學校環境中發揮應有作用。因此,體育教師在素質拓展訓練的應用和實踐過程中,要做好項目的篩選工作。首先,要充分考慮初中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和認知情況,在選定素質拓展訓練項目之后明確實施規則;其次,要結合學校現有的基礎環境和資源儲備精選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為后續的項目組織與實施過程提供堅實保障。
初中生處于身心成長關鍵期,該時期教育的側重點要圍繞初中生展開,保證初中生在體育課堂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素質拓展訓練項目選擇服務的主體是初中生,因此要做好全過程的體育教學流程的優化與組織。例如,在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的應用中,選擇“珠行萬里”項目,該項目要求所有隊員依次排開,手持接力棒,在保證圓珠不掉落的情況下從指定位置出發到達終點。該過程強調團隊協作能力,初中生在精力上要保持高度的集中。整個過程的組織要素包括鏈條、節奏、指揮以及配合等環節,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將初中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并在明確基本的素質拓展訓練規則之后,進入實踐訓練階段,從而達成訓練目標。除了基于學校課堂空間上的拓展訓練項目的實施外,體育教師還需要將著重點放在校外實訓基地的合作方面,利用戶外素質拓展訓練基地的基礎資源的完善為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必要支持。校外環境的課堂教學組織過程,則需要與校外基地的管理員保持合作,共同為素質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開展提供支持。
初中體育教學的開展要以質量提升為前提,優質教學環境的塑造對初中生的成長影響是多方面的。資源的全面整合至關重要,是支撐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關鍵。其一,補充學校體育教學資源。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的開展需要得到資源方面的支持,學校要圍繞素質拓展訓練項目補充相關資源,方便拓展訓練項目的有序展開。當然,除了在基礎器械資源的補充外,還需要在師資資源方面下功夫,為廣大初中體育教師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校內的講座、培訓,校外的學習空間的開辟等讓初中體育教師可以接觸到更多成功的教學經驗,資源的全面整合可以讓素質拓展訓練的融入更生動,對初中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化有重要意義。其二,開發校外體育教學資源。素質拓展訓練項目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融入,在保證校內資源整合的基礎上,也要延伸到校外,與戶外拓展訓練基地保持緊密的合作關系,為增強初中生的學習體驗提供堅實保障。
素質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動態評價是關鍵點。在傳統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學評價主要是以學生的體育考核成績為主,缺乏對于學生開展綜合性、全過程的評價。為此,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的應用要建立動態性的評價機制,如針對初中生在素質拓展訓練中的實際表現情況作出評價,高度關注每一個初中生的學習體驗情況,目的是為每一個初中生的成長提供必要支持。在評價方法上采取過程性評價,既要充分考慮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的落實情況,也要從學生的體驗中了解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的實施效果,綜合性的教學評價結果的整合,方便后續圍繞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的優化,為初中體育教學創新提供了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