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霈,王 府
(1. 河北工業大學體育部,天津 300401;2.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天津 300240)
眾所周知,后備人才的培養必須得到高度重視,這關系到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各省市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是國家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后備人才的培養不僅關乎著各省市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也是決定國家體育事業能否長盛不衰的關鍵所在。因此,國內各省市基層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河北省競技體育在國內起步相對較晚,競技體育競爭力與其他競技體育發達的省市相比相對較弱,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相對單一、輸出產量低、儲備明顯不足已成為制約河北省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隨著我國發展步入新時代,競技體育的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要求,拓展、創新、建立多元化后備人才培養渠道,解決當前河北省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的問題,順應新時代競技體育發展的潮流就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新時代的社會背景下,建設體育強國已成為我國體育事業的工作重點。競技體育作為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被賦予了新的要求、新的發展方向和新的目標,數量充足且高質量的競技體育人才是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河北省如何進一步貫徹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并深入領會《關于加強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文件精神,穩步推進河北省競技體育的健康發展,對于完善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制、創新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機制,開創新時代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如何貫徹落實好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體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結合新時代體育工作的新要求、新使命、新任務,遵循《指導意見》的新思想和指導,對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也提出新要求和新目標。基于新時代的新要求、新使命、新任務,破除發展困境,探索并建立有針對性的、可操作性的后備人才多元化培養模式才是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健康發展的出路。
通過對比分析國內近幾年高水平運動員數量分布走勢發現,當前河北省國際級、國家級運動健將等高水平運動員數量較少,同一等級運動員的數量近幾年雖有所增加,但在全國各省市中依然靠后。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主要來自各級體校、傳統項目學校和體育社會團體等組織。河北省現階段有注冊的青少年運動員約42 500人、國家級體育后備人才基地13個、省級14個、縣區級星級體校19個、業余訓練扶持點82個、冬季項目后備人才基地6個,國家級體育傳統校19所、省級體育傳統校188所、冬季項目傳統校42所,共計249所不同級別的體育傳統校。與競技體育發達的城市相比,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儲備少的弱點暴露無遺,這嚴重制約了河北省競技體育發展的發展。
現階段河北省具有較高水平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328所,其中國家級198所、省級119所、冬季項目11所。涉及培養項目包括田徑、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棒壘球、橄欖球、毽球、武術、散打、摔跤、跆拳道、柔道、游泳、皮劃艇、舉重、國際象棋、射擊、健美操、藝術體操、冰球、冰壺、單板滑雪、速度滑冰等30多個項目。其中,石家莊、保定、邯鄲、唐山、滄州等經濟較好的地區的后備人才基地開設體育項目種類較全面,衡水、承德、定州和辛集(省直管市)等地的后備人才基地開設項目較少,主要是田徑、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等一些群眾基礎較好的大眾項目。
由表1可以看出,近5年來,河北省高水平運動員等級申報的數量呈持續遞減趨勢,高水平運動員的輸出少是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近年來所面臨的嚴重問題。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導致運動隊的訓練和參賽基本處于停擺狀態,下半年國內疫情基本控制,運動隊的訓練和體育競賽的組織舉辦陸續放開,河北省運動員參賽完成一級運動員達標申報數量有所回升。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飛速蔓延,國際賽事也逐漸出現停擺情況,對運動員的訓練和參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運動員無法參賽完成健將資格達標申報,直接導致2020年河北省健將級運動員的申報數量僅為5人。
排除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由表1可知,2019年申報一級運動員的人數和國家健將及以上人數僅為2016年同級別申報人數的40%左右,4年的時間河北省高水平運動員的產出下降了近60%。近5年來,河北省高水平運動員等級申報的數量持續遞減,可以看出傳統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模式的產出已經不能滿足河北省高水平運動隊的需求,因此建立多元化培養模式迫在眉睫。

表1 河北省近5年運動員等級申報公示人數
基于新時代對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標,本文立足當前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以下5種適合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正處在市場經濟環境、市場機制與計劃機制雙軌制下,河北省體育局應根據培養目標和各類體育項目市場的前景和經濟價值,分析國家市場機制發展戰略的特點結合奧運項目備戰周期,根據開設項目發展現狀,統籌規劃做好各類競技項目后備人才培養的布局工作。對于那些市場有需求和前景但商業化進程較慢的體育項目,可以實行政府投資和社會投資戰略,執行計劃和市場相結合的“準市場”后備人才培養模式;對于那些市場前景不好的但又必須培養的奧運項目后備人才,河北省應采取政府投資的計劃機制完成后備人才的培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競技體育在舉國體制下快速地立足于世界舞臺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舉國體制下的競技體育已經不能滿足國家、社會的發展需求,為推動我國競技體育健康的可持續發展,不斷探索教育與體育結合的形式培養競技體育后備人才,逐步形成從小學—中學—大學“一條龍”體教結合的后備人才培養體系。當前,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面對新時代的到來同時也迎來了新的要求、挑戰和機遇,深化體育和教育領域改革由體教結合逐步過渡到體教融合,讓體育回歸教育已是大勢所趨。《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提出,強化學校體育教學訓練,構建大中小學體育競賽體系,推進教育系統和體育系統比賽運動員的注冊、參賽互認互通,進一步推動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由體教結合轉向體教融合;由體教結合逐步過渡到體教融合,充分發揮學校體育的后備人才培養作用,完善小學—中學—大學銜接的體教融合培養模式。
競技體育新型舉國體制是指以國家發展和國家利益為根本旨歸,集中全國各方面人力、財力和物力,達到在高水平國際體育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為國爭光展現我國體育綜合實力的目的。舉國體制蘊藏著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秘訣之一,是中國競技體育取得輝煌成績的根本保障。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可以借鑒這種模式,形成以省隊為龍頭、以地市運動隊為中堅力量、以業余體校為基礎后備軍的“金字塔”式專業化“三級訓練”體系,此后備人才培養模式能使個別項目快速提升競技水平,特別適用于基礎薄弱的體育項目,通過有效整合省市乃至全國相對有限的資源,以達到高投入、高產出,實現為國爭光的目的。
學訓矛盾是我國競技體育領域在培養后備人才的過程中一直繞不開的話題。學訓矛盾的突出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運動員的未來發展。因此,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體校或普通傳統校都應樹立文化與訓練同等重要的理念,將文化學習和運動技能訓練擺在同等地位,腦力學習和技能訓練交替進行,提高運動訓練的科學性和效率,在保證訓練效果的前提下,使運動員能保持一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課學習中,并引入網絡教學學習平臺,使運動員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學習內容進行學習,形成文化課學習與運動訓練互不干擾、齊頭并進的后備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我國逐步深化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的進一步加快,我國社會發展步入新時代后競技體育市場化進程也逐步加快,足球、籃球、排球、網球等市場化發展較快的項目先后進行了職業化改革,以職業體育俱樂部的形式走上了市場化運作的道路。河北省各俱樂部依托于高水平職業聯賽和自身基礎建立起了不同等級的后備人才培養梯隊,完成了后備梯隊的選拔和培養。各職業體育俱樂部以企業投資為主,遵照“誰培養、誰受益”的原則執行操作,遵循市場經濟運行機制,俱樂部與俱樂部直接通過市場關系和轉會要求可以進行后備梯隊隊員的流通。
針對新時代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現實困境,本文提出了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5種培養模式,以形成較合理且實用的河北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多元化培養模式。這種多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有助于推動河北省體育的生態化發展和后備人才的高效益培養,有助于提高體育相關職能部門的戰略決策和政策制定工作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