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蕾 趙金寶
摘 ?要:目的 ?探究老年綜合評估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實際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北京衛戍區豐臺第一退休干部休養所收治的60例高血壓患者,應用電腦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予常規訪視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老年綜合評估干預,比較兩組患者依從性、血壓水平以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前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理機能、精神健康、社會功能、精力維度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通過綜合評估、積極開展針對性保健預防措施,可提高患者依從性,更好地控制其血壓水平,切實改善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高血壓;老年綜合評估;依從性;血壓水平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9-00-03
高血壓是常見的老年代謝綜合征,高鈉鉀低飲食、超重和肥胖、長期精神緊張、過度飲酒、體力活動不足等因素均與高血壓的發病密切相關,受機體不適感、長期服藥治療等因素影響,此類患者普遍存在情緒消極、依從性不佳、認知功能下降、多重用藥、合并其他疾病等情況,易引發免疫功能下降、營養不良、血壓控制不佳等,大幅度提升了腎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冠心病、腦卒中等不良預后的發生風險[1]。老年綜合評估(CGA)是指利用多學科方法,對老年人心理、軀體健康、社會交往能力等進行評估,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為此類患者治療提供新思路,最大限度維持患者總體健康狀態[2-3]。本研究以2020年1月~2021年6月北京衛戍區豐臺第一退休干部休養所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評估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開展綜合評估的實踐效果,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北京衛戍區豐臺第一退休干部休養所收治的60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電腦隨機法分組,其中對照組30例,觀察組3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62~79歲,平均年齡(69.12±3.27)歲。觀察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68.85±3.4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以及《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國際倫理準則》相關規定。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60~80歲;②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修訂版)》[4]高血壓診斷標準;③病情穩定;④無交流障礙。
排除標準:①繼發性高血壓者;②出現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等嚴重并發癥者;③語言功能障礙、有精神病史者;④合并臟器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訪視干預,內容包括降壓藥物使用和基本生活指導等,注意觀察患者血壓變化,做好并發癥預防。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老年綜合評估。(1)綜合評估:采集患者煙酒史、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體重指數、年齡、性別等基本信息,結合患者及家屬主訴,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①詢問既往病史,了解患者用藥情況,判定有無多重用藥現象。②與患者溝通,掌握其精神、心理狀態以及認知功能水平,了解患者家庭情況,視情況應用老年抑郁量表、簡易智力量表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及認知能力。③詢問患者是否存在軀體疼痛、疲乏、失眠、多夢等癥狀,判定患者軀體功能狀態以及是否存在睡眠障礙。④詢問患者6個月內是否發生尿失禁、跌倒、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事件。⑤組織專科會診,對患者視力、聽力進行檢查,判斷患者有無視力、聽力障礙。⑥詢問患者每日進餐情況,由健康管理師對其營養狀態進行評估,判斷有無營養不良現象。(2)干預措施:①幫助患者及家屬了解高血壓病因、危害,幫助其掌握疾病家庭監測和保健方法,糾正患者錯誤認知,叮囑家屬盡量避免患者獨居,多陪伴、關心患者。對于心理負擔較重的患者,可指導其進行正念減壓訓練。第一步,身體掃描,重新認識自身身體,在安靜環境下,從足到頭審視自己的身體;第二步,正念呼吸,正確認識自身與外界的互動,平臥于病床上,感受自己的呼吸;第三步,正念冥想,拋開繁雜的想法,放空心靈,感受負性情緒產生至消失的全過程,客觀評價自身情緒,正念減壓訓練每周2~3次,每次30~40 min。若發現患者存在明顯心理障礙,必要時可予心理咨詢。②對于存在睡眠障礙、軀體功能較差的患者,叮囑家屬改善居住環境,保證居室溫馨、安靜。若患者機體狀態不佳、血壓水平較高,應避免劇烈運動,指導患者進行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運動,每周>3次,每次30~45 min,若患者血壓穩定、無不適感,鼓勵患者進行有氧運動,每次20~30 min,每周>3次。③對于不良事件高風險的患者,提醒家屬為患者配備輔助行走工具,減少患者獨自外出,改善其生活環境,減少雜物擺放,更換大功率照明燈,將蹲便更換為坐便,并在周圍安裝扶手,解決室內地面高低起伏問題,撤除門檻處松軟地毯,在浴室放置防滑墊,以防患者摔倒;若患者頻繁出現尿失禁現象,應接受全面體格檢查及泌尿外科檢查;若患者體位性低血壓癥狀明顯,應積極查明病因,叮囑患者穿彈力襪,注意補充營養,適當進行體育鍛煉。④合理指導患者用藥,明確其使用藥物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制定個體化用藥方案,制作用藥表格,內容包括用藥種類、服用時間、服用不同藥物需間隔的時間等,提醒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和處理方法,進一步強化其認知,避免患者過度恐慌、擔憂;叮囑患者按表格用藥,用藥后劃“√”,不得擅自更改藥物用法用量。⑤對于認知功能較差患者,應及時與精神科、神經科會診,尋找誘因,必要時予以患者認識功能康復訓練。⑥對于存在視力、聽力障礙的患者,通過佩戴助聽器、糾正視力等方式,避免患者因視物模糊、聽力不佳等因素導致錯誤用藥。⑦開展個體化膳食指導,飲食種類盡量豐富,限制鈉鹽、膽固醇攝入,根據患者活動量、體重、年齡等,明確機體每日所需營養,采用金字塔飲食結構,每日攝入250~400 g糧谷類食物、250~450 g蔬菜和水果、300 g奶制品、100~200 g肉類,適量油、鹽、糖,叮囑家屬監督患者飲食,禁止食用高糖、高脂肪、辛辣刺激等不利于病情恢復的食物,定期向專科護理人員反饋患者日常飲食情況。
1.4 ?觀察指標
①血壓水平:記錄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舒張壓、收縮壓水平。②依從性:判定標準如下:情緒穩定,每日按時按量用藥,遵守飲食原則,定時測量血壓為完全依從;情緒基本平穩,偶有小幅度波動,每月遵醫囑用藥次數≥80%,每日測量血壓但時間不固定為部分依從;不符合上述情況為不依從[5-6];依從率=(部分依從+完全依從)例數/總例數×100%。③生活質量: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涉及生理機能(如能否上下樓梯、適度活動、重體力活動、手提日雜用品等)、精神健康(是否感到情緒低落、平靜、精神緊張等)、社會功能(社交活動是否受限等)、精力(如是否感到疲勞、精力充沛、生活充實等)4個維度,均為百分制,得分與患者生活質量成正比。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分析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3.0,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患者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老年高血壓具有靶器官損害大、多病共存、生理功能減退等特點,故血壓控制難度大[7-8]。CGA借助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從生活質量、心理和生理功能狀態等方面著手,促使治療效果達到最優化。有研究顯示,在老年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治療中,CGA在預防軀體功能下降、降低疾病急性發作率、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的效果顯著高于傳統治療方法[9]。本研究中,干預前,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依從率(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73.33%);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理機能、精神健康、社會功能、精力維度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干預前,兩組患者上述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分析原因如下:首先,由于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難度大,因此常采用多種藥物聯合治療的方式,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且此類患者合并癥多,需聯用多種藥物以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藥物間相互作用或同類藥物服用過量易導致不良反應增加,患者出現明顯不適感,嚴重者甚至損害其肝腎功能[10]。通過全面了解患者用藥資料、完整采集病史,可有效避免這一問題;同時,為患者制定用藥表格,能夠防止患者因記憶力下降導致藥物漏服、錯服,切實保證臨床用藥效果。其次,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過高,腦血管對血壓波動的耐受力下降,血管通透性增高,出現滲出、水腫等病理改變,且患者血管內皮受損后,血栓和動脈硬化形成的風險升高,腦血流灌注受到影響,從而引起認知功能的下降。CGA通過評估患者精神、心理狀態以及認知水平,可及時發現異常,盡早予以有效干預。同時,恰當的心理干預可降低患者交感神經興奮性,改善其情緒狀態,為維持血壓水平穩定提供有利條件。最后,軀體功能下降和視力障礙可顯著提升老年高血壓患者跌倒等不良事件發生風險,患者跌倒后不僅恢復時間長,且還可能導致原發疾病控制不佳,甚至急劇惡化[11]。高血壓可使患者視網膜微循環障礙,出現微動脈瘤、出血等病理改變,導致患者視力水平下降。同時,高血壓還會對老年患者運動系統和神經系統功能造成影響,部分患者出現共濟失調、平衡功能下降等表現,增加跌倒危險性。CGA通過糾正患者視力水平、改善家庭生活條件、使用輔助行走器材等方式,有效解決這一問題[12]。不僅如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病情的延長,老年高血壓患者機體衰弱現象日益明顯,容易出現軀體功能下降、營養不良等表現。CGA在充分了解患者營養狀況和軀體功能的情況下,予以患者膳食指導、運動指導,有利于改善患者機體衰弱狀態,在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水平的同時,還能最大限度維持患者正常機體功能。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通過綜合評估、積極開展針對性保健預防措施,可提高患者依從性,更好地控制其血壓水平,切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何成果,方小可,王岱岱.老年綜合評估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綜合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心腦血管病防治,2021,21(3):288-290.
[2]李宇,薩麗波,劉宇翔.老年綜合評估技術在老年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跌倒風險分析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21,23(5):47-50.
[3]仇艷敏,牛萌,劉國蓮,等.基于德爾菲法構建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綜合評估指標體系[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6):747-750.
[4]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編輯部.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5):201.
[5]黃永華,許丹.老年綜合評估聯合動機性心理訪談在中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慢性病學雜志,2021,22(2):321-323.
[6]王小婕,馬丹,李學善,等.老年綜合評估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綜合治療中的應用[J].寧夏醫學雜志,2020,42(12):1155-1157.
[7]鄒颋,季宏,史青凌,等.老年綜合評估及高血壓管理在住養高血壓老人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老年醫學,2020,34(11):1150-1152,1156.
[8]殷琪,何揚利,孫翠芳,等.個性化血壓藥物控制方案在老年高血壓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1):4-7.
[9]侍鳳清,劉玉芹,戴尚紅.基于老年綜合評估的護理模式對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23):102-105.
[10]安妮娜.老年綜合評估對再發性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5):76-78.
[11]陶麗珍,蔡妍陽,李寶明,等.老年綜合評估聯合動機性訪談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36):171-172.
[12]朱春鳳,於曉燕.老年綜合評估護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