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雙減”政策進行英語作業的合理設計,做好英語課程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同時英語教師在作業設計中還需要遵循個性化教育理念,結合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能力差異化,進行英語作業的差異化設計,將強化英語學習中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在參與英語學習中的學習興趣。本文通過探討作業設計的背景,提出了作業設計的基本要求以及優化作業設計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作業;“雙減”政策;自主發展
前言:在我國“雙減”優惠政策下,正大力提倡減少中小學生的作業負荷,以提高中小學生的綜合素養水平,這就需要英語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必須要從形式上創新思維,使中小學生從沉重的教學作業中擺脫出來,更切實地體會到學習知識的趣味性,如此才可以促使中小學生身體的健康發展。
一、作業設計的背景
課后作業在我國教育行業中一直都占據著主要地位,也是加強課堂教育的重要方式。特別是在初中英語的實踐教學當中,其中包括大量的單詞以及語法的記憶,僅僅是進行課上教學是不夠的,還要從學生的發展特點出發,調整課后作業布置的方案,豐富英語知識,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印象。同時,學生還可以在課后作業中獲取更多的英語知識。
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對課后作業的重視,從減負增效的理念出發,對初中英語作業進行合理布置,不斷改進課堂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結合不同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基本情況,合理布置作業,喚起他們的主體意識。
二、作業設計的基本要求
(一)知識夯實是基礎
這部分作業是針對每個學生布置的,要在每個學生的消化能力以內,避免過難過多打擊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由口筆兩部分構成,每部分的任務應在5-10分鐘內可以完成。
口頭作業鼓勵學生根據當日所學內容自由發揮結對完成,主要以編對話做調查等形式表現。在此過程中發揮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基礎知識點在活學活用中自然而然地被吸收了。筆頭作業即書面作業以當天的學習內容為主要檢測點。口筆作業的結合能促使學生將知識落到實處,加強了學生的聽說讀寫各項能力,盡量降低了“啞巴英語”的出現。
(二)能力提高要加強
學生在知識的學習吸收過程中是存在差別和差距的,作業設計要轉變“一刀切”的做法,而是要對學生分層并依據不同層次學生英語基礎和發展需求,確定好作業訓練目標,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學生設計不同作業。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目的明確,遵循“因材施教即分層施教”這一教學原則,給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不僅可以有效地避免相互抄襲,還給學生們提供了相互學習和取長補短的機會,使課外作業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這樣的英語作業兼顧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鞏固練習與提升的需求,所有學生會在完成英語作業中獲得進步。
(三)作業設計要滿足趣味化實踐性需求
興趣是催化劑和助推力,學生對英語作業不能產生興趣,作業所能發揮作用十分有限。所以“雙減”下英語作業設計,需要做好改革,在契合作業設計目標和要求情況下,盡最大努力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英語作業不要拘泥于形式,要做到靈活多變。相較于單一的英語習題訓練,融入實踐性作業,初中生完成作業的興致將增強。以背誦單詞任務為例,教師可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取單詞接龍的方式。教師定期布置英語演講或者辯論作業,抑或是布置英語舞臺劇編排作業。英語作業實踐性增強,同時更具有趣味性和個性化。這樣學生會積極完成英語作業,在實踐中將會融會貫通課堂所學,應用能力將顯著提升。
三、多樣性作業設計
英語作業不應該局限于某一個方面,而是應該通過“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極大地推動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在完成學生的減負之后,讓學生從各個角度進行學習,增強他們對英語世界的學習和感知。
“聽”的作業。從根本上來說,聽的作業并沒有固定的形式,在實施的時候,一般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多聽一聽課文的朗讀,尤其是多角色的朗讀,讓學生仔細聆聽每一個角色的口吻、感情,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感知和理解文章。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多聽一些和英語學科相關的內容,這樣可以極大的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增強學生的語感,最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科內容。
“說”的作業。對于學生來說,減負并不是單單的減輕作業負擔,更重要的是,要真正的打開學生的心扉,讓他們愿意去表達。因此“說”的作業就是要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自己的父母親人進行復述,以講故事的口吻直白的去展現自己學到的知識,這樣一來,學生學到的知識會得到強化和鞏固,他們自身的成就感也會大大增強。在周末布置趣配音作業,不但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個人學習水平會得到大大提高。
“讀”的作業。英語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日積月累地實踐和堅持,因此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和積累,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讀”的作業。“讀”的作業主要是指必要的課外閱讀,當然了,在內容的選擇上,可以隨機選擇。
“寫”的作業。不是傳統的英語鞏固練習,根據英語繪本閱讀,階段性布置關于故事情節或人物關系的思維導圖作業。做到在鞏固知識點的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提高。
四、作業設計應“因材施教”,突出層次性
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我們要全面立足于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教育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要針對性的了解每一個學生,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我們都要了如指掌,這樣我們才能因材施教、對癥下藥,根據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去安排相應的學習任務,從而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成長。
結論:在今天,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英語課堂應該不斷的進行改變,從學生自身的角度進行出發,改變傳統的機械式學習,不斷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英語教學的終極目的是培育兒童的綜合素養,讓兒童體驗真善美,遠離假惡丑,所以在英語作業的設計與執行上,就要盡量多的給兒童一點自主空間,讓兒童不斷地探究、發現、感受和實踐。而怎樣使小學英語課的作為更富有創造性,這也是一個全體英語教師都必須長遠研究的問題。面對未來,我們仍要不斷創新,繼續開拓,以實現中國英語教育的科學發展。
參看文獻:
[1]鐘素芬.基于雙減政策的初中英語作業設計[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03):85-91.
[2]江教.初中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江蘇省“教誨領航·相約鹽中”主題教學研討活動掠影[J].江蘇教育,2021(03):2.
[3]姜健.基于單元初中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J].天津教育,2021(07):34-35.
作者簡介:
姓名:? 張嬿1974 年? 6月???? 籍貫: 福州
性別 :女?? 最高學歷:本科??? 職稱:?? 中學高級??? 職務:?? 教師
研究方向:?? 課題研究??? 郵編:3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