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盛華
關鍵詞:“雙減教育”;小學;音樂;作業設計
一、小組合作,激發學生興趣
學生對音樂缺乏興趣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因為大多學生在小時候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機會帶他們接觸音樂,對于音樂他們還是處于比較茫然的樣子,如果學生對音樂缺乏興趣,那么就會導致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不認真學習,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音樂教師在課堂中滲透美育,也很難提高小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因此,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首先就需要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起小學生對音樂產生學習興趣之后教師再融入美育內容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分組搶答的方式能夠增強學生的隨機反應速度,然后再搶答的過程中能夠增加學生的競爭。在課堂回答問題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從而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課堂。學生快樂地參與課堂活動中培養了其創新思維能力,提高了溝通和合作的意識,保證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探究未知的知識,不斷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分組搶答的方式還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教會學生在競爭中成長。例如,在學習湘教版小學音樂六年級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候,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簡單介紹這首歌的主要內容后就帶著學生一起聽一下這首歌,教師大致和學生學習這首歌,由于有一些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弱所以教師在教授過程中要放慢速度,讓學生都能緊跟教師的教學步驟,40分鐘的課堂如果單單唱歌就會顯得非常的枯燥,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加入一些有關這節所學習的音樂的相關問題,讓學生進行知識搶答,這樣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教師將學生隨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將題目放出來給學生看,小組輪流進行搶答。題目可以這樣設計: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誰創作的?A聶耳B冼星海C喬軍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又稱為?A《義勇軍進行曲》B《紅星歌》C《我和我的祖國》等等。課堂的最后教師要進行作業的布置,但是布置作業的量不宜過大否則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課余時間,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布置作業教師還是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讓學生們課后一起用所學的欣賞課堂上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可以說說自己聽完后的感想,在下節課上課前由每一組的小組長和大家說一說,小組成員的想法和感受。然后音樂教師就可以對小組的賞析內容進行點評,如果有發現有的小組說的并不完整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一定的補充,同時教師也要認真聆聽學生的想法,及時給予鼓勵,在評價學生的小組作業的時候加入一些美學教育,通過將美育教學融入到對學生作業的講評里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
二、情境還原,引起學生情緒
小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很難將自己的情緒帶入到音樂里,這種現象對音樂課堂美育滲透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地引導小學生在音樂學習中代入情緒,需要教師想辦法去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情緒帶入到音樂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視頻這樣就可以通過還原音樂中的場景引導小學生將自己的情緒代入到音樂里,這時候學生看著視頻 情緒就可以隨音樂波動起伏,深入欣賞音樂,以此實現小學音樂美育滲透。例如,在學習湘教版小學音樂聆聽《我的祖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網上找一找有關祖國發展的紀錄片如《輝煌中國》播放一部分給學生看,學生看過之后就能夠激起一定的熱血澎湃的感情,小學生再進入場景聆聽的時候就可以代入到《我的祖國》這首音樂當中。這時候教師再利用美育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小學生感受祖國的美好,進而幫助小學生深入理解音樂。
以往的音樂教學往往會將課堂內容限制在課本之中,這就給小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帶來了一定局限。因此,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選擇一些課外音樂展開音樂賞析,這樣小學生就可以在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的過程中實現音樂素養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中引入《追夢赤子心》,小學生很容易對這種流行音樂產生興趣,然后教師就需要通過《追夢赤子心》展開音樂賞析。通過美育的方式教導小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狀態下,小學生不僅可以實現音樂素養的提升,還可以被《追夢赤子心》這首音樂所感染,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課后作業的布置教師可以突破以往的作業布置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做創意手工”,教師在教授這首歌的時候一同講一講這首歌中用到了哪些樂器,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回家上網查一查如何利用一些小工具可以制作出樂器,如果是有一些學生動手能力叫人的可以畫相關的海報,形式不限。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如何用卡紙制作一個彩色排簫。展示完畢后就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在下節課將自己的手工樂器小作品帶過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制作過程中學生肯定會先去了解這個樂器的構造、外形、特點,無形之中學生就能學到一些美學知識,從而達到了教學的目的。當學生在展示自己的作品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評價,如:這位同學好心靈手巧啊,一個小小的塑料瓶竟能一躍成為精美的撥浪鼓,大家為她鼓鼓掌吧。等等鼓勵性的評語能夠讓學生對音樂學習充滿自信。
結語
小組合作和情景教學的音樂課創新了音樂教學方式 ,將音樂課堂變得更加有趣且活潑,學生更加喜歡音樂課。小學音樂課的意義,并不是在于教師教了學生多少技能而是在于能讓學生體會和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鍛煉他們的審美能力感受音樂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李笑.探索“雙減”背景下的小學音樂作業設計[J].小學生(上旬刊),2022(0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