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德勝
廣西交通運輸學校 廣西南寧市 530007
2019年1月,國務院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方案中提出建設一大批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國家規劃教材,倡導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提出要系統推進職業教育“三教”改革,加強職業教育教材建設。要求教材應對接主流生產技術,注重吸收行業發展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校企合作開發專業課教材。同時專業課教師要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這樣才能適應職業教育發展需求。
《新能源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是中職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核心必修課程之一。本課程主要介紹了新能源汽車底盤概述、新能源汽車傳動系統、新能源汽車行駛系統、新能源汽車轉向系統、新能源汽車制動系統等內容。培養學生具備新能源汽車底盤各部件正確拆裝、檢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同時增強學生對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的意識,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新能源汽車技術日新月異,這就要求該課程在內容的選取上體現時代性。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構,大幅度減少過時陳舊內容,提升課程設置效益。課程內容要體現新能源汽車底盤產業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貼近實際需求。《新能源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與傳統的《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相比,最大的區別點在于安全防護這一塊,《新能源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對安全防護要求比較高,所以在新能源汽車底盤概述這一章節重點講解安全防護的知識,或者可以單獨設立一個章節來講解。
本文根據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相關“1+X”證書的知識技能要求與企業真實的崗位要求對課程的知識點進行解構與重構,重新設計符合新教學要求的教學任務,這樣學生學習的針對性更強,指向性更明確。同時,課程內容的重組也為教學方法變革提供了基本前提與條件,從而推進新能源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推進學生專業能力的完善和升級。在學習通用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加大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的培養力度,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水平。
在專業課程中加入課程思政的元素,把理論與實踐教學和學生價值觀引導融合在一起,不僅對學生的人生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對學生在相關崗位上工作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新能源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是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除了理論知識的講解還有實際操作方面的訓練。該門課程想要更好的與課程思政教學理念融合,需要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不僅要把專業知識更好的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掌握過硬的技能及本領,還要在知識講解和技能訓練中思考出如何更好的潛移默化的融入思政教育內容。
通過企業調研、問卷調查和網絡調查等方式進行多角度的市場調查,了解區域經濟、科技與社會發展情況、地區勞動力市場的發展與需求情況、學生擇業興趣與意愿的情況等。調研結束后撰寫調研報告,在專業指導委員會的組織下開展研討會,從實際工作崗位任務入手,吸收行業發展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結合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融入思想教育元素,圍繞著“培養企業最需要的員工”這一原則,以企業的人才需求和標準為導向,我們制作了課程標準的開發流程:1.選定企業并建立校企合作關系;2.課程相關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調研;3.確定課程涉及的崗位能力標準;4.撰寫課程標準初稿;5.修改課程標準初稿;6.確定課程標準終稿;7.評審課程標準;8.課程標準定稿與實施;9.課程標準定期修改。
在完成新能源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相關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調研后,撰寫調研報告,將各工作崗位的日常任務進行頻次統計排列,將工作頻次較多的前幾項任務定為該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在確定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后,學校教師與企業人員對典型工作任務的崗位能力進行分析,進一步確定每項典型工作任務所涉及的專業知識點和技能點及目標要求,即確定崗位能力標準。
根據已確定的典型工作任務及其相關能力標準,結合學校的教學條件和特點,校企雙方共同制定課程標準的范本模板,再由校內教師負責撰寫新能源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專業的課程標準初稿。在經過專業指導委員會的評審后修訂形成最終的課程標準。

表1
根據修訂形成最終的課程標準,以基于工作過程課程的六要素作為設計基礎和理論依據,結合學校學生學習情況、課程的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標準等因素進行分析,并進一步分解,最終得出新能源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的教學實施流程,包含以下9個步驟:教學準備-接受任務-任務資訊-任務計劃與決策-任務實施-任務檢查-任務匯報與評價-教師點評-拓展提升。
在考核方法上,大膽改革考試方式與評價機制,實施實操考核,加大了實踐考核的比例,力爭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進行全面檢測考核。新形勢的“實操考試”,對標企業崗位的人才需求及生產流程,打破了傳統的“理論考試”方式,提升了學生知識、技能、素養等專業綜合能力,使學生更能清楚定位本課程、專業在裝備制造業中的重要位置,從而激發學生在職業生涯中主動學習、自我學習。
《新能源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作為中職學校汽車類專業核心課程,將會對學生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的養成奠定基礎,針對新能源汽車底盤技術的發展和需求,要逐步調整制定課程標準,優化教學效果,培養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實現最終的人才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