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全社會都面臨著全新的挑戰,也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創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帶來了新的機遇。對于建設“兩型”社會(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呼聲越來越高,大學生都開始踴躍創業,衍生了很多產業,跳蚤市場就是眾多創業項目中的一種,大學生對這個行業產生了強烈好奇心和創業生活的簇新體驗,使得高校跳蚤市場的出現成為必然。這項產業不僅培養了大學生的節儉意識,發揚辛勤的優良傳統,而且有助于引導大學生合理的消費,減少浪費,樹立自主創業的觀念,促進校園文化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校園;閑置現狀;對策探究
一、研究背景
每到畢業季的時候,大三大四的學生即將離校,便會產生很多無法帶走或者不想帶走的日用品。調查顯示,四分之一以上的非應屆畢業生購買二手商品,四分之一以上的應屆畢業生出售二手商品,這說明大學里可能存在二手市場。將未使用的東西變成寶物,再次實現了價值,也讓其他學生以低價得到好東西。所以高校跳蚤市場的出現并非偶然,而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大學生的實際需求而產生的。
二、新時代下大學校園跳蚤市場存在意義
(一)倡導節約品德
人人做到節約,營造嚴謹并節約的品質,是一種社會氛圍。我們有必要利用大學的良好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條件,幫助學生認識到建立以保護為重點的社會的重要性,并樹立節約光榮和廢棄可恥的觀念。應該大力地贊美集體和個人儲蓄行為的進展,揭露出浪費資源的嚴重性,并幫助學生認識到,節約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節約,全球資源和社會財富都是很寶貴的。
(二)更安全的誠信交易
我國現有的二手市場,還處于落后的管理模式,魚龍混雜的內部市場,控制松散,容易與消費者產生摩擦,再者,對于廣大消費者和賣家來說,無法獲得身份認證,但這類平臺又缺乏用戶信用評價體系,所以這種消費行為具有較大的隱患。二級市場功能不齊全,定位不清晰。而針對高校學生的二手市場建立,可以大大減少浪費,促進成交率,解決二手市場信譽問題,保障用戶利益。
(三)實現互利互惠
以跳蚤市場的形式,為高校師生提供一個互利、真實的平臺。考慮到二手物品的特殊性,師生在個人二手物品交易中的安全、隱私等人身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所以如果我們能建立一個系統,一個專門的微信小程序二手交易平臺,結合線上線下的形式,線上可以實時監控線下攤位狀況。不僅可以提高二手物品的回收率,還可以給買賣雙方提供一個陽光的平臺,讓二手物品不斷變現自己的價值,構建和諧保守的校園。因此,我們認為“微商校園二手交易平臺”是有未來的,是有市場的。
(四)營造綠色校園氛圍
為充分利用資源,做到綠色環保,解決大學生二手物品處置問題。市場上的二手平臺針對性不夠,無法滿足大學生的需求,造成許多物品無法再利用。組織一個的二手交易市場,讓舊物再利用,做到綠色環保,響應國家環保的號召。在消費觀念上克服虛榮心和攀比欲,優化校園氛圍。大學生在校園的生活方式及消費觀念有利于個人素質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校園氛圍的平等,促進學生平等交流。
三、國內校園閑置現狀及發展潛力
(一)國內校園閑置現狀
由于互聯網發展迅速,各類互聯網二手交易平臺和線下運輸已經不在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越來越多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有過二手物品的買賣。
或許是因為細分市場太小,所以校園二手買賣的方向還沒有形成知名的平臺。現在大多數學校師生處理閑置物品使用轉轉、微信、 QQ 、貼吧等多方平臺。一般一所高校有2萬左右的師生。而QQ和微信的群聊都無法滿足需求這個人數。師生覆蓋面低。在你需要在里面尋找你想要購買的東西時,你只能從所有的聊天記錄中順序瀏覽來尋找。閑魚是由支付寶的信用來作為依托,搭建了一個相對安全的交易平臺,但這只能解決部分人的憂慮,閑魚的用戶群體分類復雜,在交易中還是會有風險存在。這些平臺在大學生身份認證上存在很多漏洞,可能是一些以前在這上學,如今已經離校,還有的人冒用頂替別人的大學生身份,這些情況都會使校園閑置交易的安全性和交易成功率大大降低。
(二)國內校園閑置發展潛力
校園閑置市場不應該只被局限于畢業季,它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日常二手交易也在促進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類舊教材、考試資料、淘汰的電子產品、電動車等一些畢業生帶不走的東西,其實留給學弟學妹都是一個很好的歸宿。大學生校園也是一個生態圈,同學校的同學之間更容易建立起信任,也更加好找到需求的對象。在我們的調查問卷中發現,很多同學對于自己的可循環再利用的物品都是草草處置了。沒有對資源進行再次利用其實是一種浪費,也能證明校園閑置的市場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四、新時代的校園二手交易創新特點
(一)校園二手交易和普通二手交易的區別
首先,校園的閑置二手交易大都在一個高校圈子中,學生們可以選擇面交,這種方式既安全也不受距離的限制,不需要更多的信任條件,交易雙方也覺得安全有保障。其次,校園閑置的交易對象都相對單一,大學生在社會上防詐騙能力薄弱,容易上當受騙。大家都是年齡相仿的年輕人,喜歡的東西也較為相同,這樣就形成一個具有明顯特征的高校交易圈交易的成交率也會提高。
(二)更加保障校園交易安全
如今的二手交易也分為線下和線上,閑魚轉轉這些二手交易平臺使交易的方式轉向依托于快遞物流,但是由于網絡和快遞滯后性方面,我國還沒有相關法律對二手市場進行監管和制約,致使很多人鉆空子,來騙取更多的利益,極大程度上制約了二手市場的發展。二手商品不同于新商品的銷售,每個人對商品的新舊和品相定義標準都不相同,所以對物品的定價也沒有固定的標準。在交易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我們也給出了適用于高校閑置交易的解決方法:
(1)注冊平臺用戶需要根據在校信息,利用學號登錄,做只針對在校大學生的閑置交易平臺。
(2)支持線上訂單再線下交易的模式,每年有專屬的校園跳蚤節來線下擺攤交易,可以促成交易達成。
(3)所有商品應出具購買發票或購買憑證,有后臺人員實時監控上架信息,便于買家購買安全。
(4)對于用戶進行信用評價,發生差評或者糾紛,過錯方進行信用分減值,買賣雙方也可以根據信用分來決定是否交易,禁止冒用、盜用、共享賬號,一經發現永久封號。
(5)學校違禁商品禁止售賣。
(三)校園二手交易的優勢
在奢侈浪費和二次利用而言,促進閑置二手的交易無疑是一個雙贏的局面。買家可以將閑置可再利用的東西出手變現,減少閑置帶來的資源浪費;對于賣家來說,可以用更少的錢來購買更具性價比的東西;對于閑置的物品本身來說,扔掉是資源的浪費,而將物品二次出售給更需要的人更能體現出物品的價值,提高了資源的流通。同時在此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養成正確的消費習慣,明白錢財來之不易,避免奢侈浪費。在校園閑置進行的同時,逐漸形成大學生特色二手市場,提倡減少浪費樹立環保的意識,發展成為學生特色的市場經濟。
有利于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有利于貫穿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高校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曉.大學生就業現狀及應對策略研究[J].法制與社會,2021,(08):128-129.
[2]余箭,高素琴,盛亞丹.高校跳蚤市場的發展現狀研究與實踐[D].經濟研究導刊,1673-291X(2014)22-0080-03.
作者簡介:曹雅婧,女,青島黃海學院,學生,研究方向:財務分析,財務管理
基金項目:青島黃海學院2021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211332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