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
摘要: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人們也意識到了在小學教學中開展德育教學的重要性,逐漸開始把德育滲透到小學教學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學是小學階段教學的重點內容,將德育滲透進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思想品質的提升有著強大的助力作用。為適應新時代的教學要求,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為促進小學教學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音樂課堂;德育教育;策略探討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下,教師對德育教育工作愈加重視。為幫助學生形成正確三觀,有效提高學生綜合品質,中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的同時,更注重融合德育價值,以音樂為媒介培養學生良好素質。教師要注重模式的開發和創新,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和鍛煉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結合德育思想對學生進行全面化的素質教育,提升學生藝術鑒賞力和自我約束力,促進教學改革工作深度落實。
1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小學音樂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元素比較豐富,同時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對德育教育有重要的優勢。有助于落實愛國主義教育,發展學生的學習素養,充分體現小學音樂教學的德育價值,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及以良好的學習情緒。其次能夠更好的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教師可以逐步優化節奏練習、發聲練習、聽音練耳形式,先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然后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整合利用多種教學模式,有機滲透德育內容。面向全體學生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讓學生能夠實現良性成長。最后,教師可以結合音樂元素來感染學生的情緒,促進音樂主題的有效深化,適時適當的融入德育元素,避免學生出現消極情緒和負面心理。
2對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實踐策略
2.1從課程形式出發,創設模擬教學情境
將德育內容納入到小學音樂教學體系之中,使得德育教育可以發揮出百分之二百的功能,而教師也能夠從教學組織形式上進行積極的創新,從以往單一固化的教學模式中尋求更為豐富和趣味性的教學體驗,以此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并且尊重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能夠在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前提之下,實現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的增強。而小學音樂教師則應該尋找更為合適的教學內容,創設出不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般的體驗,去深刻體會德育知識與音樂內容之間的融合點,為學生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的發展提供大力的支持。
2.2在情景教學中滲透德育,樹立學生健康觀念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情境教學是常用的有效教學形式,在教師設立的情境中,學生能更好地感受音樂作品的意境。在音樂情境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可以通過身臨其境的方式,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學生在音樂的引導下,獲得更加豐富的精神體驗。例如,在學習小學《美麗的家鄉》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視頻、圖片的形式,為學生展現草原的壯麗景象,同時,通過播放充滿思鄉之情的采訪或朗誦,為學生創設思鄉的音樂情境,引導學生沉浸在思鄉的情感中,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情境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全身心的投入中感受德育,促進學生對德育內容的理解和體會。又如,教師可以通過小學音樂下冊歌曲《愛我中華》的教學,給學生展示中國少數民族的風俗風貌,并讓學生自己搜集關于少數民族的特色內容,在課堂上通過表演讓同學和教師猜測是哪個民族。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讓學生體會民族團結的力量以及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培養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
2.3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發展學生綜合能力
德育教育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形成高尚的品德與情操。傳統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德育教育通常采用的是“說教式”方法,教師對學生進行口頭講述,希望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但從實際的德育滲透效果來看,這種方式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還會導致學生產生逆反情緒。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掌握各種必備能力,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促進學生綜合發展。例如在歌曲演唱的環節,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表演,有的學生唱歌,有的學生表演,由此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協作精神及集體榮譽感。學生在合作學習活動中,能夠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到音樂學習當中,深化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同時使其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充分發揮出德育課堂中德育滲透價值。
2.4培養藝術氣息,強化感情基調
引導學生積極接受音樂教育,欣賞音樂旋律,培養音樂藝術細胞,音樂作品是對精神文明的升華,激發自身感悟與音樂產生共鳴,進一步強化自身思想品德,形成集體主義精神,實現道德規范。例如在小學音樂《愛我中華》曲目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投放少數民族舞蹈視頻或服飾圖片,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接著采用提問方式引入教學過程,我國少數民族數量例舉少數民族種類,對學生回答表示贊揚,簡單介紹少數民族風俗及歌舞音樂,闡述曲目主要內容,為掌握少數民族舞蹈表演技巧的同學提供表演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愛我中華活動。在完成音樂教學中后,開展聽音樂選畫面的教學活動,教師展示個民族歌舞的圖片,播放民族音樂,為圖片選擇合適的音樂片段,展示正確答案,引導學生做好聆聽記錄,強調愛我中華的中心主題。
小學音樂教師為了能夠將德育教育內容徹底納入到音樂教學體系之中,便需要發揮兩者之間的實際功能,在探尋兩者發展的內在規律之時,設計和尋找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而教師也需要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規律和理解規律,進行教學結構的重組,并深刻關注到音樂課程與德育教育之間的內在關系,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學習興趣,又使得學生能夠在情感共鳴的驅使之下,實現自身思想品德和道德素養的全面發展,為后期學生生活和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指引。
參考文獻:
[1]陽小鳳,董喜倫,等.基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方法[J].中外交流,2018(23):252.
[2]錢靜靜,崔曉春,等.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新課程·中旬,2018(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