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玩游戲是幼兒的天性,這是幼兒在這一階段的顯著的發展特點。因此,幼兒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必須要做到將教學的各個環節融入游戲中。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使教學效果最優化。自主游戲作為幼兒游戲之一,其重要的分享環節深刻影響著幼兒的游戲質量。文章將從幼兒自主游戲的分享環節這一角度出發,對其教育思路做以下的簡要探析。
關鍵詞:幼兒園;自主游戲;教育思路
中圖分類號:G40?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13-0088-03
引? 言
自主游戲是指在人為給定的自然情景下的幼兒游戲。它是一種既有教育性,又具自主性的游戲。而自主游戲中的分享活動則是指幼兒教師引導幼兒采用觀察、交流、分析等多種形式對在自主游戲中所展現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分享,以提高幼兒游戲質量的活動。
一、分享環節在幼兒園自主游戲中的現狀
為了更好地分析幼兒園自主游戲中分享環節的開展現狀,我們走訪了多個幼兒園,發現其中90%左右的幼兒園教師把“幼兒自主游戲中的分享環節”僅僅當成了幼兒把物品分享給其他人的活動。大部分教師都不知道要在自主游戲中開展分享環節,有少部分教師日常開展過分享環節,但一般是為了維護安全與紀律而做出的對自主游戲的口頭總結,并沒有使分享環節發揮實質作用,既沒有使游戲質量得到提高,也沒有使其發揮促進幼兒養成良好游戲習慣的作用,因此也不能稱作在自主游戲中有效地開展了分享環節[1]。
首先,在開展過分享環節的幼兒園教師中,很大一部分教師,總是將自己置身事外,以旁觀者的角度對自身的游戲教學進行觀察和分析,沒有融入游戲中,對幼兒的一些游戲體驗,也無法產生共鳴。其次,部分教師在開展完游戲教學后,往往會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對游戲結果的評價上,單方面對幼兒進行表揚或懲罰,并沒有意識到幼兒游戲體驗的重要性。這也導致教師在分析與判斷相關教學信息時效率極差,使游戲教學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再次,部分教師在開展自主游戲分享教學時,總是習慣性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從成年人的角度出發提問幼兒,與幼兒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這不僅使幼兒自身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得不到有效調動,無法體會到自主游戲分享環節的樂趣和魅力,還會導致教師無法及時發現自身游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教學效果達不到理想狀態,分享教育成為空談。
針對幼兒園自主游戲中分享環節的開展現狀,分析和探究自主游戲分享環節的教育思路是非常有必
要的。
二、自主游戲分享環節在幼兒園的教育功能
(一)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如何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一直是讓幼兒教育工作者頭疼的問題。為此,幼兒園教師可以利用自主游戲的分享環節,為幼兒創設自主游戲的討論環境,以此來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和表達欲望,引導幼兒相互分享自己的游戲體驗和心得,以此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例如,幼兒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幼兒的性格特點,將其分為不同的小組,并在開展自主游戲分享環節的教學之前,為幼兒制訂與活動相關的討論任務,讓幼兒帶著任務參與游戲,使幼兒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相互合作,最后再分享彼此的游戲體驗,實現良好班級氛圍的營造。
(二)更加科學地進行分享教育
分享不僅能夠幫助幼兒獲取朋友的信任,找到與他人相處的方式,還能鍛煉幼兒的語言、交往、思考等能力。因此,在幼兒教育中,分享教育越來越被人們重視。但是就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很多幼兒園教師在開展分享教育的過程中,總是無法制訂有效的教學方案,導致幼兒對分享教育不感興趣,教學效率無法得到有效提升。為此,幼兒園教師可以利用幼兒感興趣的自主游戲活動來開展分享教學,結合游戲形式和內容,設計出更能夠激發幼兒興趣的教育內容,使幼兒階段的分享教育更加科學。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小小銀行家”的自主游戲開展分享活動,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來獲取金錢,并與其他幼兒分享自己的勞動過程和體驗,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認識。
(三)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在幼兒園自主游戲教學中設計分享環節,主要目的就是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正確分享自己的游戲體驗和心得,并在總結表達的過程中,實現思維能力、知識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及心理素質等全面提升,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四)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幼兒教育工作,眾多教育工作者苦心研究、反復實驗,發現了游戲教學中效果最突出的自主游戲分享環節[2]。其可以讓幼兒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通過討論和交流的方式來分享自己的游戲體驗,盡情表達自己對游戲的看法。除了能夠鍛煉幼兒的各方面能力,其還可以幫助教師結合幼兒的游戲體驗和感受,對自身的游戲教學進行更深入的分析與研究,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掌握更有效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三、自主游戲中分享環節的特點
自主游戲中分享環節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可以讓教師通過對幼兒在游戲中出現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評價,減少沒有意義的重復性游戲環節,以此來提升幼兒對自主游戲的整體認知,讓幼兒的自主游戲變得更具目的性。分享環節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分享活動具有及時性
由于幼兒的記憶力保持時間比較短,因此,教師在組織自主游戲的分享環節時,一定要及時,要圍繞游戲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讓幼兒及時地還原游戲中所經歷的活動。教師較快地使幼兒記起游戲環節,更有利于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分享活動中,豐富他們的自主游戲經驗。
(二)分享活動具有真實性
在幼兒自主游戲過程中,分享活動多以圖片及視頻的方式開展。教師可以讓幼兒觀看自主游戲中的圖片和視頻,回顧自己與同伴做游戲的整個過程,讓他們再度想起游戲時的情景。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情景回顧,對自己在游戲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在這個自我評價的過程中,幼兒的表述能力可以得到提升。這種真實的再現式分享既能夠鞏固幼兒的游戲技能和技巧,也能使幼兒在下次游戲時避免類似的錯誤行為發生,有利于幼兒及時糾正和改進游戲方式及行為。
(三)分享活動具有隨意性
幼兒自主游戲中分享環節的開展,一般是在幼兒游戲結束后進行的。分享環節是一種在自然狀態下進行的教學活動。不同于其他課前已經有方案的教學內容,分享活動的隨意性較大,而這種隨意性也使幼兒在分享活動中獲得的游戲經驗更為全面。因為分享活動的隨意性較大,所以教師在制訂游戲活動指導策略時所受的限制也就比較少,更容易豐富游戲的內容。
四、自主游戲分享環節的教學策略
(一)采用有效的分享形式
1.游戲圖片分享
從幼兒自主游戲的過程中選取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義的圖片,在游戲結束之后進行分享,是幼兒自主游戲分享活動較為常見的表現形式之一。這要求教師在幼兒進行自主游戲時,善于及時地抓拍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義的圖片,并在分享環節將所拍攝的圖片轉化為教育內容。在這種展示分享過程中,幼兒看到自己或熟悉的小伙伴的身影出現在圖片上時,能較快地集中注意力,并喚醒游戲時的記憶,從而使分享活動更能引起自己的共鳴[3]。
2.游戲視頻分享
除分享游戲圖片外,分享游戲過程中的視頻也是分享環節展開的常見形式。在自主游戲的分享環節,幼兒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對視頻進行截取。視頻截取的標準與圖片分享類似。教師要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帶著一定的教育目的去截取視頻。教師可以分享一些生活小技能的短視頻,幫助幼兒理解游戲形式。這既能提高教學效率,也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3.游戲情景再現
情景再現式的分享形式,對幼兒習慣的養成有非常特殊的作用。例如,針對幼兒在自主游戲過程中的錯誤行為,教師可以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來重現幼兒游戲的過程,讓幼兒通過觀察,發現行為的不妥之處。然后,教師再引導幼兒就這一行為進行討論和交流,最后以一種正確的行為進行游戲情景再現,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分享有效的游戲內容
豐富的分享形式能夠使幼兒對分享環節感興趣,保證分享活動的順利進行。而決定分享活動有效性的關鍵因素在于分享的內容。教師只有分享適宜且有價值的游戲內容,才能保證分享環節更具教育意義。游戲內容的選取需要建立在對幼兒自主游戲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常見的內容分享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分享有價值的游戲內容
在幼兒自主游戲的分享環節,教師要選取具有進步意義的內容進行分享。教師通過分享環節拓展游戲內容,更有利于幼兒加深對分享內容的理解,使游戲內容獲得更高的認可。
2.分享可以提高幼兒社交能力的內容
社交能力是人生存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技能。幼兒在進行自主游戲的過程中,必不可少地會出現有關交往的矛盾或問題。教師把有關幼兒社會交往問題的內容作為游戲分享環節的內容,是促進幼兒人際交往能力提升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
3.分享有關幼兒行為習慣的內容
可塑性強、自控能力較差是幼兒普遍的特點。幼兒階段既是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也是容易受到不良行為習慣影響的時期。為此,教師要將自主游戲中具有代表性的行為習慣作為分享內容。這對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積極的意義。
4.分享有利于促進幼兒創新思維發展的內容
對于幼兒在自主游戲活動中所表現出的具有創造性的游戲方式,教師可以讓班里所有幼兒參與討論。這有利于幼兒之間相互學習游戲的創造性玩法。這種分享在促進幼兒思維拓展的同時,還有利于使幼兒共同進步。
(三)讓幼兒成為課堂主體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幼兒園教師在開展自主游戲分享環節時,都會采取直接灌輸的方式,導致幼兒自身的想法和意見得不到重視,其只能被動參與其中,對分享環節的理解與認知不夠深刻,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基于此,在自主游戲分享環節中,教師應以幼兒為主體開展話題討論,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到分享環節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保證課堂上的游戲數量,為幼兒創設更豐富的分享情境,并充分發揮幼兒的表演天賦,讓幼兒通過設身處地的體驗,來理解游戲分享環節的目的和作用,并在培養幼兒分享能力的過程中,促進幼兒語言思維、自主學習、思考創新、人際交往等能力的提升,真正體現自主游戲分享環節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
(四)開展引導式教學
幼兒年齡較小,自身的認知能力有限,在自主游戲分享環節中,教師如果一味要求幼兒對游戲體驗和自身想法進行分析、總結和表述,很容易讓幼兒對分享知識產生錯誤的理解與認知,并因此形成固化思維,后期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其進行矯正。這不僅不利于幼兒園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還會為幼兒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埋下隱患。為此,幼兒園教師在開展自主游戲分享環節時,應積極采取引導式的教學方法,對幼兒在整個“游戲—討論—分享”教學環節中的表現進行監督和指導,及時發現相關問題,并積極采取有效的干預手段,在提升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確保幼兒認知能力的正向發展。
結? 語
根據上文所述,幼兒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在幼兒自主游戲中展開相應的分享活動,對提高幼兒游戲質量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還能有效提高幼兒教學質量。因此,幼兒園教師應充分了解自主游戲中分享環節的特點,積極探索開展分享環節的教育思路,使自主游戲中分享環節的作用最大化,讓幼兒更加高質量地進行自主游戲,最終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楊紅巖.我國近年來幼兒園游戲分享環節研究綜述[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34(01):100-106.
溫秀琴,麥穎.支持幼兒推進自主游戲的策略[J].教育觀察,2018,7(16):56-58,98.
呂祥婕.幼兒園開展游戲分享環節的現狀及啟示:基于江蘇省幼兒園的調查[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35(10):89-95.
作者簡介:劉秀紅(1977.5-),女,山東臨沭人,任教于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實驗幼兒園,副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