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宇
摘? ? 要:林業有害生物會對林木的健康正常生長產生極大的制約,是嚴重制約林業發展的自然災害類型。有害生物會使林業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威脅林木的結實量以及木材質量,制約森林防護作用的發揮。在新時期一定要做好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降低林業有害生物對林木生長所造成的不利影響?;诖?,文章對現階段我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問題提出針對性防治對策,以期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起到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存在問題;對策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5-0094-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63? ? ? ?文獻標志碼:B
隨著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以及人們思想意識的提高,造林面積不斷擴大,森林覆蓋率進一步提升,在環境改善和生態效益提升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林業有害生物卻對林業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當前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亟待改善。
1 我國林業發展以及林業病蟲害防治現狀
新時期,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提高,更清晰地認識到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對于生態環境建設也更為關注,林業獲得了較好的發展。林業產業發展,拓寬了農民的就業渠道、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助力鄉村振興。21世紀以來,林業發展取得了較大成就,獲得了跨越式發展,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林業產業規模迅速發展壯大,我國逐漸成為世界林產品第一生產大國,是名副其實的林業產業大國;二是林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我國林業產業結構由單一的營林、木材采伐逐漸朝著經濟林產品的種植與采集、木材加工、林業旅游、休閑服務等全面協調發展的方向轉變;三是林產品國際貿易持續增長,在助力脫貧攻堅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雖然林業在新時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但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
長期以來,病蟲害始終是制約林業發展的主要生物性災害,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更多會通過化學農藥進行防治,雖然獲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病蟲害也產生了較強的耐藥性,導致防治效果差,病害蟲發生概率激增,給林業病害蟲防治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同時,化學藥物防治也產生了較大的環境污染問題,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林業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濫用化學農藥引起的環境問題日趨嚴峻,已成為制約林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大力發展生物防治技術,促進林業發展,是現階段的迫切任務。因此,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獲得了廣泛應用與推廣。
2 生物防治技術的定義、優勢及技術類型
2.1 定義
生物防治即利用有益生物及其產物防治有害生物,具體包括以蟲治蟲、以菌治蟲等措施,通過對害蟲天敵的有效利用以及各種生物制劑的應用,有效進行的病蟲害防治。
2.2 優勢
應用生物防治技術,能夠顯著降低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避免林業發展過程中由于病蟲害嚴重而威脅林業的發展,保證林業安全發展。重視生物防治技術發展,開展大面積害蟲生物防治,不僅是時勢之需,也是促進林業發展的當務之急。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生物防治技術勢必成為可持續農業經濟發展主體技術之一,并占有十分重要和不可取代的地位。
2.3 技術類型
以蟲治蟲技術是應用自然界中有益昆蟲以及人工釋放的昆蟲有效防治害蟲,能夠較好地控制害蟲,如寄生蜂、寄生蠅、線蟲、原生動物、微孢子蟲等寄生性害蟲可以通過瓢蟲、草蛉、蜘蛛、赤眼蜂等天敵進行有效防控。
以菌治蟲技術主要利用自然界微生物消滅害蟲,像細菌、真菌等,病毒、原生物等,其都不會對人或是其他動物產生不利影響,應用起來也比較安全,不會出現殘留,害蟲不會產生耐藥性。所以,使用微生物農藥進行殺蟲可以獲得比較理想的防治效果。當前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等菌類的應用范圍比較廣,且應用的效果比較好,能在害蟲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毒素,并在進入害蟲身體后,導致其腸道麻痹,繼而四肢癱瘓,也可能會進入到害蟲血腔后,導致其出現敗血癥,最終死亡。應用蘇云金桿菌防治棉鈴蟲、煙素蟲等蟲害,均能夠獲得比較理想的防治效果。以菌治菌技術主要通過微生物在代謝中產生的抗生素及時消滅病菌,如赤霉素、阿維菌素等菌類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由于適合林木生長的環境同樣適合雜草生長,雜草也可能傳播病蟲害,并同林木爭奪養分,威脅林業發展,所以需要科學控制草害。應用以菌治草技術,也能夠獲得較為理想的防治效果。具體可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雜草,例如魯保一號能有效防治大豆、菟絲子,防治效果比較好。
性信息素治蟲技術可通過對同類昆蟲的雌性激素產生作用,誘殺雄蟲,也能獲得一定的防治效果。應用性誘殺蟲劑,會使害蟲失去繁殖能力,達到絕育的目的,有效抑制害蟲繁殖。
3 存在問題
3.1 對于林業有害生物危害缺乏正確認識
營林造林工作一直都是林業部門重視發展的一項工作內容,這不僅關乎林業的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也有直接聯系。就現階段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人們對于林業發展的思想認識都已普遍提高,但是對林業有害生物的認識還不夠全面,認為該項工作是林業部門的工作,因此難以形成良好的聯防聯控局面,種植工作和防治工作難以同步進行,種植工作進行時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抵御林業有害生物的侵襲[1]。
3.2 有害生物的發生面積大
根據調查顯示,現階段我國林木資源中受有害生物威脅的面積越來越大,已經成為林業有害生物發生與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這和人工造林工作進行的速度與規模有關。隨著林業有害生物的發展與繁殖,對于林業造成的影響在持續加大,發生面積越來越大。
3.3 病蟲的種類多,防治難度大
當前林業有害生物類型已經超過8 000種,同時其中還有很多嚴重危害性的有害生物,不僅種類多,同時數量比較龐大,每年會對大面積的林木資源造成威脅。再加上外來物種入侵嚴重,對林業資源的威脅在逐年增大,若是不及時采取防控對策,后果不堪設想。
另外,還存在一些潛在的病蟲,其危險性不言而喻。現階段會對林木資源造成威脅的蟲害已經不局限于我國本土的生物類型,外來有害生物的影響同樣重要。部分有害生物類型雖然在相關工作人員的努力之下得到了暫時控制,但是其依然存在很多的潛在危險,隨時有暴發的可能。在進行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控時,一些生物類型表現出頑固性的特征,防控難度大。同時,存在頻繁發生的問題,若是在防治時沒有對其進行徹底的根除,那么一定時間后還是有面臨再次暴發的可能,若是相關部門未能做好監測與防治工作,再次暴發必然會導致防治難度大大增加[2]。
3.4 監測預報工作基礎薄弱
新時期,我國在積極地開展林業有害生物測報點與監測點的建設工作,對于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報告水平顯著提升,但很多林區的監測預報工作水平還是有待提高,其建設速度緩慢,對林業有害生物的有效監測產生較大的制約,難以及時做好監測工作,未能結合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實情提前做好預警工作。同時,工作人員的整體工作素質還有待提高,這對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預報質量起到制約作用。
3.5 科技投入不足,防治手段落后
雖然當前有越來越多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應用于實際工作中,但是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工作還存在一定的限制,未能在更多的地區做好有效普及。另外,在防治工作中,防治手段較為落后,出現很多防治誤區。盲目用藥的情況依然存在,使大量藥物用于防治工作中,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影響,且藥物使用不規范,非常容易產生耐藥的情況,也會對林業有害生物的天敵造成不利影響,產生惡性循環。
在防治工作進行時,各個環節未能有效地協調起來,對于科學技術的應用不夠充分,這導致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長期處于被動[3]。
4 對策
4.1 提高思想認識
提高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的成效,首先要從思想上進行重視,重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進行,提高對有害生物的認識。各地林業部門人員要加大對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完善管理機制,嚴格執行各項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其次,工作要嚴格遵照相關法律法規,各部門以及各崗位明確其職責與工作內容。再次,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同時,還需同步發展林業綠化建設,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促進林業資源質量的提高,這是一項重要的責任和義務。最后,要正視現狀,林業有害生物的危害性大、防治難度大、易反復出現,防治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一定不能半途而廢,給林業有害生物以可乘之機。
上級領導部門也應該加大重視程度,落實好相關責任,認識到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調動廣大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全面做好防控工作。
4.2 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
由于林業有害生物的影響面積大、防治難度大且有反復發作的特征,因此防治工作一定要時刻將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放在首位。實際工作過程中,可將具體的工作內容以及防治范圍落實到個人,加大防治工作的力度,提高防治效率。各項防治工作必須貫徹落實上級部門下達的各項政策,制定完善的管理機制,結合機制落實好各項防治工作。還應制定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提高防治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優秀工作人員,可進行表彰,促進后續工作能夠有效進行[4]。
4.3 加大科技投入,優化防治手段
新時期,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需要先進科學技術的加持。當前需要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進行時,科學應用技術手段進行各項工作。通過各項科學防治技術的應用,對林木生長狀態和蟲害的繁殖狀況做好實時、有效監測。防治工作中,應將科學的防治手段貫穿于林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中。例如,在進行有害生物的防治時,要科學地使用農藥,首選高效低毒農藥,保證農藥使用的配比合理,不會對林木與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對防治工作人員,還需制訂科學培訓計劃,定期開展培訓活動,使其掌握更多的科學防治技術,更好地進行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提高防治質量[5]。
4.4 落實好林木檢疫工作
當前,林木植物檢疫工作是一項有效的防治策略。林木檢疫工作具有政策性強、技術性強以及涉及面廣等特征,應結合區域林業資源發展實際做好治理與防治。另外,尤其要做好外來輸入的樹種以及動植物的檢疫工作,強化產地檢疫,以免外來物種入侵為當地植被造成不利影響[6]。相關部門要對林區內相關單位、個人等做好調查和登記,完善檔案資料。加強執法檢疫,聯合森林公安等部門,對于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查處[7]。
4.5 加大防治資金的投入力度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能夠為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避免由于資金不到位而出現有害生物防治不到位的情況。因此相關政府和林業部門要加大重視程度,加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資金投入。政府部分需要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宣傳,設置專門的財政資金用于防治工作的開展,一旦在區域暴發生物災害時,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理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有害生物的影響范圍與為害程度。為提高防治質量和效率,提高防治效果,也可以在林區設置有獎舉報制度,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作用,有序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4.6 建立動態防治系統,加強監測工作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需在各個林區形成動態防治系統,切實提高防治效果。應做好各方面的數據調查工作,做好記錄并形成數據庫,為后續的防治工作起到參考,在有害生物出現后,及時找到防治措施[8]。為提高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質量,日常一定要強化預測預報工作,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做好有害生物調查工作,并做好有害生物監測。掌握病蟲害發生特點,明確其發展趨勢,及時做好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有害生物可對林業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9]。科學設置監測點與監測樣地,對監測地進行全面覆蓋,充分發揮村級護林員的監測作用,保證在面對林業有害生物時、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
新時期,還應優化信息網絡建設[10],構建科學的測報制度,應用先進的監測儀器與設備,并為工作人員創設更優的工作環境,吸引更多專業高素質人才投入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并對有害生物的發生發展做好全面監測,及時進行預測預報。
現階段,很多地區也廣泛地應用信息技術、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等新型技術,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監測工作的準確性。另外,針對監測人員工作素質有待提高的現狀,要強化其思想認識,關注工作人員技術能力的提高,提高其專業素養,使其能夠更好地做好有害生物預測報工作,早發現、早防治,為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給予支持[11]。
5 結束語
林木資源是重要的資源類型,林業的發展對于時代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夠創造更好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隨著人們思想意識的提高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人們對于林業發展更為關注。新時期,要明確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問題,結合存在的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降低林業有害生物對林業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統一。
參考文獻:
[1]林文英.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現狀及對策探討[J].南方農業,2021,15(5):115-116.
[2]吳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1(12):137-138.
[3]陳婭.當前我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20(7):83-84.
[4]袁貴明.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農業,2017(17):90.
[5]張杰,丁振民,郝惠娟,等.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5,35(16):91.
[6]徐婷,葛俊紅.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探究[J].農村實用技術,2020(11):155-156.
[7]盧修亮,邱立新,高亮,等.我國林業有害生物聯防聯治機制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林業資源管理,2021(1):44-49.
[8]汪永安,楊林,周淼,等.舒城縣農藥使用減量增效工作實踐與思考[J].中國植保導刊,2021,41(7):103-106.
[9]李娜.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營林技術的應用實踐微探[J].農村實用技術,2020(11):157-158.
[10]蒯春蘭.繁昌縣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種子科技,2019,37(8):2-3.
[11]嚴合章,唐志強,王宇,等.林業有害生物地面監測及相關信息采集與傳輸平臺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9(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