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春穎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武鳴醫院 廣西 南寧 武鳴區 530199
急診科在臨床中作為急危重癥患者集聚的重要科室,因急診科治療與護理工作具有突發性以及多學科性、應激性等多種特點,故要求急診科室的實習護士在實習過程中具有較強的靈活性[1-2]。隨著臨床不斷研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被逐漸應用于臨床中。翻轉課堂教學方法最早來源于美國一所高中,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3-4]。該方式顛覆了傳統教學觀念,被各大醫學院廣泛應用。該教學模式讓每位學生通過課前自行查閱資料、觀看教學資料以及課前預習等方式完成對課本知識的掌握與吸收,授課老師通過課上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及參與小組活動,指導學生完成作業及為其解答問題。鑒于此,本文旨在急診科護理帶教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際效果加以探討分析,闡述如下。
將2020.6-2021.10在我院急診科實習的80名護理系學生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電腦盲選法分作參考組與試驗組,每組各40例,其中參照組男女實習生各有7、33例,年齡17-22歲,平均(20.14±1.24)歲,成績優秀有32名;成績良好有8名,大專學歷32例,本科學歷8例。試驗組男女學生各有7、33名,年齡17-23歲,平均(20.16±1.30)歲,成績優秀有36名;成績良好有4名,大專學歷31例,本科學歷9例。兩組學生年齡、性別及平時成績等基線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納入標準:(1)實習生基本資料完整;(2)均在理論考核通過后,予以臨床實習;(3)年齡范圍均在17-23歲左右;(3)均為專科及以上學歷。
剔除標準:(1)未在接受三年及以上醫學知識教學;(2)非全日制大學生。
給予參照組學生傳統教學模式,授課老師根據教學大綱及課程標準制作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授課,對于課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詳細講解或借助實驗操作進行示教,根據上課內容布置相應課后作業。
試驗組實施基于翻轉課堂的多元化帶教模式,取消的集中培訓,將每天的實習工作作為實踐課堂進行實踐知識帶教,并安排每天上班前30min作為早課,下班前30min作為晚課,由總帶教老師進行泌尿外科的專科知識及相關實踐操作講解,由學生進行提問、討論、總結,并結合進每天的護理查房中。具體包括:(1)入科教學:①由本科護士長、總帶教、崗位帶教以及學生組建微信群,成立教學小組,建立多元化學習環境,實施摸底考核,對學生理論、實踐、綜合能力進行初次評估,了解學生能力水平和薄弱點,結合教學大綱,制定針對性教學計劃及目標,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病例分析、搶救儀器的維護與使用、病房管理、院前救護、搶救配合以及搶救程序的掌握;②總帶教制定并下發教學計劃;③講解基于翻轉課堂的多元化帶教模式的方法、流程、步驟及目的;④指導學生下載使用思維導圖APP;⑤提供醫院免費開放的各類數據資料庫,指導學生相關檢索查閱方式。(2)理論教學:①采用翻轉課堂聯合思維導圖的帶教方式開展帶教,內容包括對急診科常見疾病臨床特征與癥狀、處理與護理重點,常用藥物相關知識,專科臨床檢驗結果的判斷與分析,護理文書的書寫方式等。②將科室資深優秀帶教老師的講課錄制成視頻,針對疑難點進行詳細講解,注意視頻應短小精湛,便于理解。③將教學視頻上傳至APP平臺,便于學生課前自主預習,以及課后復習,并要求對視頻中疑難點進行記錄,向帶教老師進行反饋。其中操作教學視頻應使用醫院統一制作的規范視頻,便于學生通過平臺學習,自主練習。(3)實踐教學:采用翻轉課堂聯合微格教學、情景模擬的帶教方式開展帶教,包括急診科常見搶救藥物、常用護理技術以及人工呼吸等搶救操作等內容的學習。
根據本院自制實習生對教學模式的主觀評價表對比兩組對帶教模式的認可程度,主要含有提高感悟理解能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提高溝通交流能力、利于知識理解掌握、利于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每月模擬小考成績,對兩組實習生應用前后的成績(理論、實踐、綜合)進行評價。其中模擬考試卷總分為100分,≥90分為優秀;80-89分為良好;60-79分為及格;<60分為差,學生成績越高,則表示教學質量越好。
根據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實習生在實習工作中所服務的患者開展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以此對比兩組實習生實習期間的服務治療,滿意度調查問卷共分為滿意與比較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等級,總分為100分,<60分為不滿意,60~80分為比較滿意,>80分為滿意。總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100.00%。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x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對教學模式認可度(95.00%、95.00%、95.00%、95.00%、92.50%)高于參照組(80.00%、77.50%、82.50%、77.50%、75.00%),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實習生對教學模式認可表(%)
應用前,兩組在理論成績與實踐測評、綜合測評對比中均無明顯差異,P>0.05;在應用后,試驗組理論成績與實踐測評、綜合測評成績均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考核成績對比(±s)

表2 兩組考核成績對比(±s)
組別 n 理論成績 實踐測評應用前 應用后 應用前 應用后參照組 40 61.48±1.47 88.25±8.62 63.48±1.27 85.91±7.57試驗組 40 61.50±1.29 92.32±6.86 63.44±1.14 91.88±6.19 t - 0.065 2.337 0.148 3.861 P - P>0.05 P<0.05 P>0.05 P<0.05

續表2
試驗組滿意度(95.00%)高于參照組(62.50%),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
翻轉課堂顛覆在臨床中能夠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在各個教學環節都十分突出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同時也十分重視教師主導作用。教師能夠提前了解學生薄弱點,在課堂上給予有效輔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5-6]。
翻轉課堂確定了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性發揮作用的先后順序,構建起一種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結構[7-8]。學生在課前或課外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自主學習,教師不占用課堂時間講授知識,課堂成為老師學生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完成學業等,從而達到更高教育效果。同時每個教學視頻都針對某個特定問題制作,具有針對性,且制作視頻時將時長控制在學生注意力能比較集中的時間范圍,通過網絡發布視頻,具有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自主學習[9-10]。本文研究結果得知,通過翻轉課堂帶教模式學習急診科臨床護理課程的試驗組學生各項考核成績均以及對教學模式認可度優于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習的參照組,P<0.05;且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考組,P<0.05。是由于其中運用到的思維導圖將急診科的理論知識構建成具有完善性、邏輯性的體系,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內化吸收速度;情景模擬具有允許出錯、可重復進行等優勢,通過模擬操作克服學生面對真實操作時的緊張、恐懼心理,減少日后操作的失誤率率。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急診護理帶教中,能夠有效提升實習生專業知識水平,進一步激發其對學習的興趣程度,值得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