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意都
桂平市人民醫院 廣西 貴港 537200
腦卒中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醫學治療技術不斷提升,患者死亡率逐漸降低,由于腦卒中康復時間較長,自理能力比較差,導致患者出現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患者對疾病認知程度不高,患者不會產生良好心境狀態[1]。認知療法是指通過提升患者對疾病知識的儲備,使患者思維觀念得到改善,患者對疾病認知程度有所提升[2]。康復護理是一種全面護理干預方式,通過患者個體心理患狀態的改變,使患者疾病能夠早日康復。基于上述因素,本次研究對康復護理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資料如下所示。
選擇時間區間為{2019.10-2021.12},在本院醫治的10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根據入院時間先后順序平均分組,恢復組5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45-69歲;認知組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45-70歲,對比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患者符合腦卒中診斷標準;(2)患者擁有完整臨床資料;(3)患者無其他慢性疾病。
排除標準:(1)患者溝通受限;(2)患者智力存在障礙;(3)患者依從性不高。
認知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其中包含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給予患者神經肌肉訓練,讓患者肢體各個關節保持主動活動,采用站立或者步行等進行平衡訓練。
恢復組在認知組基礎上,給予康復護理方式。
1.認知療法:選擇經驗豐富護理人員建立護理小組,患者入組之后,對患者進行培訓,講解關于腦卒中偏癱方面知識,包含護理和術后康復等內容,改變患者不良認知,通過采用問卷調查方式,了解患者對疾病知識不懂之處,然后為患者講解相關內容,與患者多做溝通交流,了解患者自護能力不足因素,告知患者自護能力必要性。知識講解,通過微信群等途徑,講解關于疾病知識,每日在微信群中發送與腦卒中康復方面視頻和知識。
2.理性情緒療法:(1)每周1次進行理性情緒療法,首先心理診斷,通過傾聽和詢問,了解家屬和患者真實關心問題,對于存在的因素,告知患者信念方面和思維方式存在不足之處,講解患者存在不理性因素。(2)領悟方式,通過聊天等方式,評價患者能力和優點進行評價,闡述康復訓練和負面情緒對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和患者討論不良情緒出現的原因,以及對情緒產生不良影響的原因。(3)根據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緒,采用音樂和專業心理學等方式,以患者病情狀況等為基礎,給予患者信念支持和理論療法,激發患者承擔意識。
3.飲食等方面護理:讓患者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食物,患者要減少食用鹽類物質,避免出現高血壓狀況,引導患者多食用水果和蔬菜,對于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要減少食用。如果患者有吸煙史和飲酒史,則需要讓患者戒煙和酒,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讓患者做康復訓練比較重要。
4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實施心理護理模式,多與患者交流,談論病情好轉后的生活,讓患者暢想未來,讓患者想象疾病治愈后的情形,患者心理壓力會得到緩解。護理人員要讓患者家屬與患者多做交流,告知患者只有遵照醫囑治療,才是對家人最好的回報,讓患者減輕負擔。
5.肢體訓練,例如訓練患者上肢功能,如果患者處在仰臥位,讓患者進行坐起訓練,起站訓練,同時在治療階段需要配合電針治療。在上述基礎上,采用康復師徒手輔助訓練措施,一次訓練半小時,每日訓練1次,一周訓練5次(周一至周五),訓練時間為42天。下肢組采用下肢康復機器人方式進行輔助訓練,一次訓練半小時,每日訓練1次,一周訓練5次,訓練時間42天。
(1)對比兩組患者自護能力(包含健康知識、自我責任感;自我概念、自護能力技能,分數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自護能力越好);
(2)對比兩組患者疾病康復知識掌握概率(完全掌握為100分;部分掌握在60分至100分之間,60分以下為未掌握);
(3)比對兩組患者神經和認知功能情況等相關指標(神經功能障礙采用中國卒中量表進行評估,分數越低,說明患者神經功能越好;自理能力采用Barther 指數表示,患者運動功能采用FugI-Meyer 指數表示表示,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狀態越好,通過精神狀態評價量表表示患者認知功能)。
使用SPSS26.0軟件統計相關數據,使用[n,(%)]作為計量資料,卡方檢驗計數資料。使用(x2)檢測數據,本次研究中采用率(±s)表示計量資料。得到結果P<0.05,具有統計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健康知識、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差異顯著(P<0.05),見下表。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自護能力(±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自護能力(±s)
相關指標健康知識 自我概念 自我責任感 自我護理技能恢復組 50 65.20±15.42 77.15±8.29 71.60±10.59 63.00±10.37認知組 50 54.10±15.20 66.33±8.66 61.64±10.60 52.19±9.98 t 3.625 6.382 4.700 5.311 P<0.001 <0.001 <0.001 <0.001組別 n
對比恢復組與認知組知識掌握情況,恢復組掌握知識概率高于認知組(P<0.05),見下表。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知識掌握概率[n(%)]
對比恢復組與認知組神經功能障礙情況,恢復組分數低于認知組(P<0.05),對比恢復組與認知組認知能力、自理能力、運動功能等指標,恢復組分數高于認知組(P<0.05),見下表。
表3 對比兩組患者自護能力(±s)

表3 對比兩組患者自護能力(±s)
組別 n 相關指標神經功能 認知能力 自理能力 運動功能恢復組 50 18.20±5.42 29.15±5.29 42.45±9.49 38.50±8.37認知組 50 23.10±5.20 24.33±5.70 31.37±9.43 27.19±8.98 t 4.613 4.383 5.856 6.515 P<0.001 <0.001 <0.001 <0.001
認知療法是指通過集中培訓方式,使護理人員技能和溝通技巧得到提高,通過講解相關知識,使認知療法更加規范,同時也能夠使患者更加主動積極接受治療[3]。通過結合理性療法,讓患者樹立正確的理性思維,減少患者存在不良情緒,通過鼓勵和心理支持,了解患者心理存在的不足,根據患者存在的問題具體分析,可以使患者非理性信念得到改善[4]。可以提升患者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在本次研究中,結果顯示:對比恢復組與認知組知識掌握情況,恢復組掌握知識概率高于認知組(P<0.05)。通過飲食等護理方式,讓患者對疾病護理注意事項有所了解,患者自護能力得到增強,在本次研究中,結果顯示:對比兩組患者健康知識、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差異顯著(P<0.05)。通過心理護理,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緒得以平復,然后患者暢想疾病康復之后的美好未來,患者對未來會有所期待,可以逐步改善不良心理,患者心態樂觀,對認知能力和神經康復具有重要意義[5]。通過肢體訓練護理,可以改善患者運動能力,在本次研究中,結果顯示:對比恢復組與認知組神經功能障礙情況,恢復組分數低于認知組(P<0.05),對比恢復組與認知組認知能力、自理能力、運動功能等指標,恢復組分數高于認知組(P<0.05)。通過上述結果可以了解,采用康復護理方式,對患者疾病改善有重要意義,所以可以在醫學中得到發展。
護士也要遵守自己職責,了解患者病例情況,讓患者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食物,患者要減少食用鹽類物質,避免出現高血壓狀況,引導患者多食用水果和蔬菜,對于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要減少食用[6]。如果患者有吸煙史和飲酒史,則需要讓患者戒煙和酒,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讓患者做康復訓練比較重要,引導患者遵從醫囑用藥,提升用藥依從性,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由于患者溶栓后,生活自理能力會降低,所以幫助患者翻身和喂食比較重要,向患者介紹關于溶栓方面知識[7]。在護理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嘔吐或者頭疼等癥狀,需要立即告知醫生,讓醫生制定治療措施。對于腦卒中患者而言,在康復訓練階段,要重視自己飲食等習慣,飲食要清淡,保證充足睡眠,戒煙戒酒,樹立良好生活習慣,同時要保持樂觀心態,正確面對疾病,樹立信心,對疾病治療有重要意義,適當活動自己下肢,有利于下肢功能恢復[8]。
綜上所述:在護理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時,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康復護理方式,不僅可以使患者自護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同時患者對疾病康復知識掌握能力有所增強,逐漸恢復神經和認知能力,是一種理想護理方式,可以在醫學事業上廣泛發展,促進醫學技術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