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煒彬
來賓市興賓區衛生計生監督所 廣西 來賓 546100
2012年全國實施《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并對我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提出有史以來最為詳盡、嚴格要求。當前如何在日常管理中高效有序對飲用集中式供水水質監管尤為重要[1]。如何針對突發水質污染事件中有效放矢,迅速反應并以最快速度應對危機事件處置,成為當前衛生監督部門亟待解決問題。當前供水方式較多,而不同供水形式下安全條件差異性較大,存在一定安全隱患[2]。農村地區飲用水安全關系到農村居民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重大民生問題,當前各級政府高度重視飲水安全問題,加快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改善農村飲用水質量。近些年來直飲水、現制現售水等新型供水形式進入日常生活中,給衛生監督管理帶來新的挑戰[3]。當前農村飲用水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尤其為頻繁發生水污染事件,為人類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飲用水作為人類健康息息相關重要環境資源,其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如何保證農村飲水安全成為全社會關注焦點問題[4]。本次研究就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開展現狀調查,并提出相應應對對策,對其結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區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間鎮區及鄉村地區基本用水狀況,并依據近5年來賓市興賓區衛生監測村鎮供水情況。重點包括衛生管理、水質監管等多方面情況。
采取現場監督檢查、查閱資料及填寫統一檢查表相結合形式調查。遵循《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生活飲用水集中供水單位衛生規范》等法律法規規定進行。在涉農轄區設置農村飲用水監測點,每個監測鄉鎮(含所轄村)設2~4個監測點。采用國家統一制定發布的表格對各個監測點的基本情況、供水規模、水源類型、供水方式、消毒方式、工程基本情況等信息進行現場調查進行現場調查并收集相關信息。調查內容上包括生活飲用水供水類型、供水管理及水源防護。水質檢驗:抽取不同供水類型水質樣品總計122份,每個被監測工程采集1份出廠水,根據水廠規模不同采集檢測1~2份末梢水,并按不同指標的不同要求進行保存和運輸,并送至具有檢驗資質的單位開展檢驗。遵循《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06)開展檢驗,對其檢驗指標上包括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值、消毒劑余量。并依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T5750-2006)擬定標準開展評價,每個水質樣品一旦存在一項指標不合格即判定為不合格樣品。
質量控制:參加飲用水水質監測工作的人員按要求統一參加省級集中技術培訓。實驗室的檢測儀器設備要定期校準,并參加省級和國家級的盲樣質控考核以保證結果可靠性。數據實行縣級初審、市級復審、省級終審三級審核制度。
來賓市興賓區271處村鎮調查結果得出,當前農村地區全部供水單位辦證情況偏低,且各個鄉鎮存在一定差距性,詳見表1。

表1 來賓市興賓區271處衛生管理調查結果[合格所(%)]
抽取271份樣本結果得出,來賓市興賓區在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及PH值合格,在水質渾濁度、消毒劑余量上存在不合格情況,詳見表2。

表2 來賓市興賓區271處水質樣品檢驗結果[合格份數(%)]
我國作為一個嚴重缺水國家,為13個貧水國之一,人均水量僅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同時我國為一個水資源嚴重污染的國家,當前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等七大流域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飲水安全面臨著嚴峻挑戰[5]。安全生活飲用水作為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重要保障,并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公共資源,其水質安全性與人們生存、健康關系緊密[6]。農村地區飲水安全成為當前關注重點問題,若長期飲用高氟水、污染水,會導致多種相關疾病,嚴重威脅身體健康[7]。為此,加強對本地區居民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狀況監測,并分析管理中常見問題,提出相應整改措施對保障居民用水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8]。增強農村地區飲用水和環境衛生建設,可提高農村居民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作為建設現代化農村重要內容,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大舉措[9]。
《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國家對供水單位和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實行衛生許可制度,衛生許可證辦理有助于提升水廠的自我監測能力及管理能力。本次調查中,對來賓市興賓區鎮區、鄉村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情況調查,271處生活飲用水供水情況分析中,仍然有部分供水單位在水處理設置設備及使用上存在較為突出問題,無法遵循常規處理原水,致使農村飲水存在較大安全風險。當前農村地區全部供水單位辦證情況偏低,且各個鄉鎮存在一定差距性。有衛生許可證的水質合格率顯著高于沒有衛生許可證,提示需加強飲用水監督管理,提升衛生許可證的辦證率。同時表明當前我區供水類型中,以自建設施供水為主。同時對271處生活飲用水水質開展調查,結果顯示: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及PH值合格,而水質渾濁度、消毒劑余量上存在不合格情況。當前微生物指標一直作為水質不合格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消毒設備配備率偏低及設備使用率相關,當水處理工藝不全,尤其為消毒工藝不健全,水中消毒劑余量不足時,微生物無法被殺滅及控制,從而引起水質不合格。針對上述情況得出,當前來賓市興賓區對村鎮水源管理程度仍然較差,當前農村地區對供水單位辦證整體情況偏低,且聯絡維修難程度難整體情況較高。一旦發生危急狀況需緊急處理時,可能會造成延誤等狀況發生,不利于村民用水安全。同時,對當前鄉村地區水質情況分析中,消毒設施不健全,且管理不規范,消毒劑投加率偏低,造成合格率偏低。
生活飲用水安全是保證居民健康最為基本條件,開展生活飲用水檢測,進一步改善飲用水質量,作為保證居民健康及與防范各種腸道傳染病發生的重要保證。需加強農村生活飲用水的監測工作,并全面了解飲用水的衛生現狀。為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合理應對管理措施,①充分利用好監測結果,并加強與部門之間溝通。建立衛生與水利部門長效合作機制,及時解決監測過程中所發現問題[10]。加強監管及服務,完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質量保障體系,為農村無消毒處理措施水廠配備凈化消毒設備,完善凈化消毒工藝,針對有消毒設施的水廠,可常態化運轉機制建設,建立健全飲水工程的管理制度。最后一步加強對水源地保護,若針對超標較為嚴重指標,應當加強對原水和出廠水的監測頻次,定期公開水質監測結果,進一步提高對飲用水質量,保證農村生活飲用水安全[11]。②針對當前村鎮級生活飲用水上,應當由政府牽頭、部門配合、上下聯動并加強監管,充分利用好村委會作用,把控好用水監管情況,監管職責明晰,信息公開透明制度體系,積極探索出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監管機制[12]。③強化法規、飲用水衛生知識宣傳,進一步提高居民知曉率和參與程度[13]。提高對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相關法律法規及衛生知識宣傳培訓,利用各種媒介并搭建互聯網宣傳平臺,結合“線上線下”制度,并加強覆蓋管理并全面普及工作,提高居民對飲用水衛生管理意識,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良好氛圍[14]。同時調動鎮、村屬地力量及衛生監督協管網絡,發揮突出特點,摸清生活飲用水供水類型、時間及經營狀況,完善監督機構監管科室網格化監管,密切配合進一步提升監管成效[15]。
綜上所述,當前我區生活飲用水在衛生管理、水質凈化及消毒、供水設施投入等方面仍然欠缺,為此,需加強對鎮區及鄉村用水衛生的監管,加大涉及人畜飲水工程維護運行資金的投入力度,保障廣大居民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