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金
天等縣人民醫院 廣西 崇左 532800
結核是結核桿菌感染患者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傳染率發病率較高,主要通過飛沫進行傳播,病情持續進展會對機體造成損傷,降低患者免疫功能,導致預后較差[1]。主要采用藥物進行治療,但大多患者治療時間長,對藥物治療的積極性較差,導致臨床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對患者進行干預,促進患者康復[2]。品管圈也稱品質管理圈,是指工作性質相近或者相同科室的工作人員自動自發的組織到一起,相互學習,討論質量管理問題,主要是指進行團隊合作,發掘工作中存在問題[3]。而通過品管圈模式可提高患者口服藥物缺失率,本文將品管圈納入研究,報道如下。
將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20年12月14日-2021年1月16日602例作為管理前采取常規管理,于2021年4月15日-2021年6月7日570例患者實施品管圈管理,納入標準:①均診斷為肺結核患者;②未服用抗結核藥;③知曉本文研究,均符合醫院倫理委員會認可。排除標準:①存在器官功能障礙;②無法積極配合;③存在藥物過敏。管理前:男301例,女301例,年齡為35-68歲,平均為(46.04±6.14)歲。管理后:男265例,女305例,年齡為35-69歲,平均為(46.21±6.23)歲。上述基本資料,無差異,P>0.05,可研究。
管理前實施常規措施:告知患者用藥方案,以及用藥禁忌,確保患者每日定時服藥,對患者講解簡單的疾病知識,增加患者對用藥的了解,定期檢測用藥期間相關情況。
管理后實施品管圈:1.成立品管圈:科室護士組織成立QCC小組,設立圈長1名,還包括1名指導員,負責協調分配和督導本圈員工作,及時跟蹤,提供活動指導意見,對資源合理安排,主要過程包括從主題選定、活動計劃擬定、現狀把握、目標設定、解析、對策擬定、對策實施與檢討、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與改進。2.主題選定:降低肺結核患者口服抗結核藥缺陷率,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降低傳播風險。3.對策:了解患者自行停藥情況,主要分為不及時隨訪,不知曉規律抗結核藥物重要性,以及藥物不良反應?;颊呱米哉{整藥物劑量,主要是由于護士專業知識薄弱,宣教不到位,方式單一,未及時隨訪。未及時隨訪主要是由于取法肺結核疾病知識,治療時間長。需要告知患者相關疾病知識及規律服用抗結核藥的重要性,指導患者服藥期間自我觀察;規范宣教內容,采取多種宣教方式;加強護士專業知識培訓圖;建立健全患者管理工作制定及流程。
記錄管理前后引痰成功率,肺結核患者口服抗結核藥缺陷率=調查缺陷例數/調查總例數×100%。
查閱相關文獻,選擇問卷調查,給出肺結核的基本防治知識中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每個項目得分越高,代表知識掌握情況越為良好,該量表信效度良好[4]。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本文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管理后服藥缺失率20.35%低于管理前80.7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管理前后服藥缺失率(%)
管理后所有護士各項自我能力均出現提高,見表2。

表2 改善前后無形成果(n=8,分)
肺結核主要以呼吸道傳播為主要途徑,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我國已經成為全球耐多藥肺結核流行嚴重國家[5]?;颊弑憩F為低熱、乏力、消瘦,呼吸道伴有咳嗽、咯血或呼吸困難,臨床可通過患者具體病因表現、影像學檢查做出診斷,目的在于縮短傳染期,降低患者死亡率。目前我國疫情形勢較為嚴峻,尤其是流動人口結核病患病率不斷增加,確診患者服藥情況也成為臨床關注重點,需要大力開展相關措施,確?;颊叻e極服藥[6]。
品管圈通過全體合作,按照活動程序,運用科學統計工具及品管手法,來解決相關問題。本文通過將品管圈納入研究,結果:管理后服藥缺失率20.35%低于管理前80.73%,P<0.05。結果證實品管圈管理下,整體對疾病知曉情況良好,且患者能夠積極服藥,降低了服藥缺失率[7]。與傳統管理方式相比,品管圈干預更有規范性,可完善常規護理缺陷,通過科學化方式,解決日常工作的問題,目標達標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目 標 值 )×100%=( 80.7%-20.35%)/(80.7%-34.9%)×100%=131.77%。進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 %=(80.7%-20.35%)/80.7%×100%=74.78%。在此次品管圈活動中,主題選定緊貼臨床,從目前存在的問題中抓住重點;計劃擬定詳細、明確、可實施性強;目標明確解析過程明確,能集思廣益,從不同角度去擬定對策;能掌握對策要點,能以數據來說明獲得實際改善結果,是一次有組織活動,圈員參與度高、溝通過程愉快。針對患者自行停藥情況進行分析后,原因主要在于未及時隨訪追蹤、不知曉規律抗結核藥重要性、存在藥物不良反應。因此建立對策包括建立健全患者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建立微信群進行追蹤隨訪,電話方式進行追蹤隨訪;加強護士對患者相關疾病知識及規律服用抗結核藥的重要性,囑患者家屬督促患者服藥,指導患者服藥期間自我觀察。同時需要講解各種抗結核藥物出現的不良反應,指導患者飯后服藥。重視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制定服藥流程,制定宣教流程,降低患者服藥缺失率[8]。在健康教育與行為干預中,通過開展知識宣傳、科普講座、開設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肺結核防治知識的了解程度。大部分患者,關于肺結核免費政策及治療關鍵措施了解較少,整體知曉率較低,因此需要加強宣傳肺結核傳統途徑、癥狀的學習,更需要加強國家關于肺結核知曉率的宣傳[9]。加強臨床相關疾病宣教,確保公眾擁有良好的疾病意識,提高對疾病的傳染情況,在春季等高發時間,避免出現在人群擁擠的地區,盡量外出做好防護措施,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自覺做好勤洗手、換衣,加強個人鍛煉;加強營養,增加高蛋白食物以及綠葉菠菜水果、雜糧等符合維生素與無機鹽的食物[10]。同時對于護理人員,需要通過短期疾病防治知識技能培訓,提升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短期培訓能讓護理人員更好的投入社會實踐工作。通過此次品管圈活動降低了患者服藥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減少用藥護理缺陷的發生,為持續推行品管圈活動奠定了理論基礎,也為下一期品管圈活動更好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品管圈活動在管理過程中,賦予全體護士真實的參與感,使我們的自身價值得到最佳的發揮,為我們創造一個愉悅的工作環境[11]。
綜上所述,品管圈在肺結核患者服藥期間,能夠很好的降低患者服藥缺失率,提高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增加疾病知曉率,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