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張翠翠
安康市中醫醫院 陜西 安康 725000
兒童身高發育欠佳主要是指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身高低于正常水平,這種兒童如果不加以干預,會影響其后期身高。為了保證兒童身高正常發育,可以在臨床上采用藥物治療模式。兒童引起身高發育過程中,主要和鈣磷吸收有關系,兒童能夠有效地吸收鈣磷等元素,可以幫助其身高發育,使其回歸到正常的身高水平中。為了促進身體對鈣磷的吸收,可以使用維生素D治療。兒童身高欠佳患兒采用維生素D治療,這種藥物的主要功能是補充維生素,同時還可以促進身體鈣磷吸收,提高兒童身體鈣磷含量,以此來改善其身高生長發育。但是在實際的兒童身高發育欠佳患兒使用維生素D治療后效果如何,需要臨床醫生對身高欠佳兒童使用維生素D治療效果研究,并且以研究數據作為支撐,為患兒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以此來提高兒童身高欠佳患兒治療效果[1-2]。基于此,本組研究兒童身高促進過程中采用維生素D治療并觀察其效果。
選擇我科治療的身高發育欠佳兒童92例作為觀察對象,并且將兒童分成外源治療組與內源治療組。兩組參與研究工作時,需要兒童符合以下標準:納入標準:(1)兒童身高低于正常身高發育水平;(2)對本次使用治療藥物無禁忌癥患兒;(3)兒童家屬同意本次研究,并且我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本次研究;(4)所有兒童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排除有精神疾病患兒;(2)排除有傳染性疾病患兒。
外源治療組隨機編入46例身高發育欠佳兒童,對身高發育欠佳兒年齡分析,年齡在2歲--7歲,平均4.67±1.02歲;對身高發育欠佳兒童性別分析,有男性兒童26例,女性兒童20例。內源治療組隨機編入46例身高發育欠佳兒童,對身高發育欠佳兒年齡分析,年齡在2歲--7歲,平均4.83±1.07歲;對身高發育欠佳兒童性別分析,有男性兒童27例,女性兒童19例。(P>0.05),資料無差異。
1.2.1 內源治療組
內源治療組采用常規治療,該種治療方法有以下內容:兒童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營養干預,為兒童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并且注重蛋白質和維生素的補充,幫助其提高身體素質。同時,在接受營養治療基礎上,對該組兒童采用胸腺肽(由普華制藥生產,國藥準字號H2003451)治療,每次使用1mg,每周治療2次,采用肌內注射治療,連續治療3月[3-4]。
1.2.2 外源治療組
外源治療組采用維生素D治療,該組治療方法有以下內容:兒童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營養干預,為兒童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并且注重蛋白質和維生素的補充,幫助其提高身體素質。同時,在接受營養治療基礎上,對該組兒童采用維生素D(由華夏國藥制藥生產,國藥準字號H20193298)治療,兒童每次使用1粒,每天治療2次,連續治療3月[5-6]。
1.3.1 治療滿意度
治療滿意度采用我科的主觀滿意度調查量表,是否滿意以患者評價為標準。
1.3.2 治療有效率
治療有效率采用三級評價指標,分別是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為兒童身高發育到正常水平;有效為兒童身高生長速度有明顯改善;無效為沒有達到以上標準者。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100%。
1.3.3 相關血清指標
本次使用的血鈣指標、ALP指標、25-(OH)D3指標采用放射免疫測定。
1.3.4 骨代謝指標
本次研究的骨代謝ICTP指標、OC指標、BAP指標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
應用SPSS.22統計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外源治療組和內源治療組滿意率、有效率比較在表1呈現:

表1 兩組治療滿意度和治療有效率情況
外源治療組和內源治療組治療后25-(OH)D3指標比較在表2呈現:

表2 兩組各項血清指標對照
外源治療組和內源治療組治療后ICTP指標、OC指標、BAP指標比較在表3呈現:

表3 兩組骨代謝指標對照
外源治療組和內源治療組治療后骨齡/生活年齡、生長速度指標比較在表4呈現:

表4 兩組生長發育指標對照
外源治療組和內源治療組體重、身高指標比較在表5呈現:

表5 兩組體重和身高指標對照
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多種微量元素支撐,其中維生素D對兒童生長發育非常重要。維生素D可以促進兒童體征發育,也可以促進兒童骨骼發育,同時,維生素D還可以維持身體營養指標平衡。如果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缺乏維生素D,最直接的影響是兒童鈣磷吸收下降,身體體檢過程中鈣磷微量元素缺乏。兒童鈣磷吸收不足,其臨床癥狀表現為軟骨基質鈣化不良。兒童出現軟骨基質鈣化不良癥后,這種病癥不僅僅是影響骨骼生長,還會導致多種并發癥的發生,比如兒童夜間睡眠不安穩、夜間哭鬧等癥狀。并且,兒童在生長過程中出現鈣含量下降,可以繼發性的形成甲狀腺旁功能亢進癥狀;或者兒童出現骨鈣釋放入血,形成骨鹽沉積速度下降,最終的后果是骨質疏松癥,嚴重時出現骨骼發育畸形,或者是佝僂病的發生,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因此,兒童在生長發育中維生素D非常重要,臨床也可以對兒童身體維生素D監測來了解其身體健康狀況[7-9]。
兒童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維生素D,兒童獲得維生素D方式中,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曬太陽獲得維生素D;另一個是使用食物獲得維生素D。但是,兒童在通過以上兩種方式獲得維生素D過程中,容易導致維生素D缺乏問題。兒童發生維生素D缺乏,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是兒童的生長發育過程引起維生素D缺乏,由于兒童需要快速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維生素D,因此兒童吸收的維生素D無法滿足身體生長需要,因此,出現維生素D缺乏;其次是兒童身體機體素質不同,對維生素D吸收程度有差異,這種差異也容易導致兒童缺乏維生素D。針對兒童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問題,其主要的治療模式是外源性補充維生素D,以此來改善兒童缺乏維生素D問題[10-12]。
兒童在生長過程中發生身高發育欠佳問題,其引起疾病原因和鈣磷吸收有直接關系。臨床對該病治療時,主要采用胸腺肽治療,該藥物是一種包含多種激素藥,其中有α、β和γ。藥物使用能夠促進T細胞成熟,以此來保證兒童身體免疫平衡,實現機體營養自我修復目的。采用該類治療模式,雖然可以緩解鈣磷缺乏問題,但是治療模式以自我修復為主,兒童治療過程中顯效緩慢。為了提高兒童身高發育欠佳治療效果,可以對其使用維生素D治療。從上文中分析獲得,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磷吸收,直接改善血鈣含量,從而促進身體骨骼發育。這種外源性的治療模式,相對于胸腺肽內源性治療其顯效快,能夠保證兒童身高發育欠佳治療效果[13-14]。
在本次研究中,對外源治療組和內源治療組治療后25-(OH)D3指標比較分析,外源治療組是34.71±4.33(nmol/L),內源治療組是27.11±3.63(nmol/L),(t=4.531,p=0.025),結果有差異。從該組數據中分析獲得,兒童身高發育欠佳采用維生素D治療,可以改善25-(OH)D3指標,該指標和甲狀腺素有直接關系,兒童25-(OH)D3指標維持在30(nmol/L)以上,才能夠保證甲狀腺素濃度正常,從而促進小腸對維生素D的吸收,保證身體維生素D含量,改善鈣、磷等微量元素指標。再對外源治療組和內源治療組治療后骨齡/生活年齡、生長速度指標比較分析,外源治療組是 0.91±0.34、11.24±1.86(cm/年),內源治療組是 0.79±0.31、5.93±1.01(cm/年),(t=3.550,p=0.035),結果有差異。從該組數據中分析獲得,身高欠佳兒童采用維生素D治療后,可以改善骨齡/生活年齡指標和生長速度指標,這些指標的改善,有利于身高生長恢復到正常水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維生素D幫助鈣磷微量元素的吸收,改善骨代謝指標,從而促進骨骼生長[15]。
在本次研究中,對外源治療組和內源治療組體重、身高指標比較分析,外源治療組是30.14±4.29(kg)、128.59±13.24(cm),內源治療組是 27.40±3.89(kg)、120.85±13.01(cm),(t=4.950,p=0.021),結果有差異。從該組數據中分析獲得,身高發育欠佳兒童采用維生素D治療后,可以改善其體重和身高,使其恢復到正常生長發育指標水平。因此,該種治療方法效果優良,值得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