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友
[摘 要]為了確保公路能夠正常投入使用,保障通行車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國內不斷加強對國省道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主要通過養護單位來及時處理公路病害、定期維護公路設施、做好標線施劃管理等工作來保障國省道公路的運輸安全性。但在養護管理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國內對于公路養護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成本管理問題。一方面,養護成本作為公路項目評價的主要指標之一,對于公路養護成本管理和核算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來說,公路養護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從而導致公路管理成本無法進行有效把控,甚至會影響到國省道公路的正常運行。另一方面,考慮到公路養護單位的資金成本限制,傳統的養護成本管理模式已經無法充分滿足國省道公路養護成本管理需求,所以需要靈活運用標準成本管理模式來進一步提升公路養護單位運營管理水平,持續優化單位成本投入。因此,文章將結合成本核算管理理念深入分析國省道公路養護成本組織架構,以此探討公路養護成本核算管理問題,進而提出優化國省道公路養護成本核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公路;養護;成本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2)06-0049-03
國省道公路作為國內承擔交通運輸的基礎設施,在運輸管理中占據著重要的建設地位。而在城市道路建設過程中,養護管理是道路管理中最為重要的一環,需要相關單位加強對公路的養護管控。做好道路養護工作不僅可以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還可以確保行駛車輛的道路安全性。而公路養護成本主要是由養護支出和施工管理等費用結構組成,包括人工費、材料費以及辦公補貼費用等等。目前公路養護成本持續升高,逐漸形成市場養護價格的畸形走勢。所以針對這類現象,需要道路養護單位加強對養護成本的管控力度,深入研究成本核算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道路養護成本管理機制,有效管控公路養護成本,提高公路養護成本管理水平,從而進一步提升公路養護質量。
(一)國省道公路養護成本管理體系不健全
一般來說,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能夠有效地規整規范養護成本的核算工作,提升單位的核算準確性和核算效率,幫助單位在準確核算成本信息的基礎上全面整合部門成本,結合部門管理職責進行成本評估,并通過績效考核的方式不斷提升成本管理的水平和質量。然而在目前的發展背景下,國內多數國省道公路未能建立起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缺少明確獨立的成本管理部門和管理目標,并沒有專門的部門體系對內部成本進行有效管控[1]。實際上,公路養護單位在進行成本管控的時候,養護管理人員并沒有充分掌握成本信息,無法清晰了解單位的養護管理成本投入和管控制度,所以也就無法發揮出成本管理體系的管控作用,使得養護單位的成本管控無法得到有效控制,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單位的養護管理質量下降。
(二)國省道公路養護評價監督體系不健全
為全面加強對國省道公路養護成本的有效管控,需要健全監督評價體系和保障機制,加強對公路養護資源及費用的監督管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內國省道公路也面臨著巨大的建設壓力和維護壓力,相關單位也逐漸認識到加強養護成本管控工作對提升單位管理質量的重要作用,但在發展過程中發現相關單位仍然缺乏有效的監督評價體系,導致成本管控的效果無法達到預期水準。財務核算部門根據時間節點核算整合養護資金和成本費用,但由于沒有明確的部門整合項目成本信息,導致養護成本監督評價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且降低了監督評價成本管控的工作效率[2]。除此之外,部分單位即使落實了月度考核制度,但由于考核制度和管控評價制度的不明確性,使得監督管理工作過于表面化和形式化,無法真正深入到單位成本管理的缺陷處進行有效規整和處理,最終導致國省道公路成本評價管理制度無法發揮對養護成本進行有效監督的作用。
(三)常規成本核算管理存在問題
常規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機械使用費等。首先,材料成本在整體成本規劃中占有一定地位,是養護成本管理過程中的關鍵部分,我國省道公路日常養護工作中所能使用到的材料種類較多,同時各種材料的價格也會由于采購批次不同而存在些許差異。如某國省道公路養護單位在實行出庫材料成本數據匯總的時候,中間缺少有力的管理監督流程。這種流程缺失的問題容易導致出庫材料數據與賬面庫存數據不統一,從而造成材料成本賬面不匹配的情況。除此之外,在進行養護施工過程中,還存在缺少明確的養護材料用量標準的問題,用量標準無法統一,導致材料的損耗及浪費成本無法得到有效管控。
其次,從人工的角度來說,在開展養護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養護工作人員頻繁外出,在安全維護方面的成本較高,同時維護工作人員的出行成本也相對較高。針對維護工作的及時性和有效性,需要單位在國省道附近開設基層站點服務,所以人員住宿及伙食開支方面的成本也有所增長。除此之外,還有相關維護人員的勞動薪酬及福利補貼等方面的人工成本[3]。因此,對于養護單位來說,如何有效減少人員成本、合理提升養護工作效率是其面臨的主要問題。
最后是機械費用問題,隨著新技術和新機械設備的不斷更新發展,國省道公路養護成本也在不斷增長。從通車運行開始就不斷更新維修、養護道路的機械設備,相關人員需深入學習先進的養護技術和工藝技術,這使得機械成本費用不斷提升,在養護成本中的占比較大,并在一定程度上開始影響單位總體養護投入成本,甚至會導致設備費用出現分攤不均的情況,使得制造費用無法準確反饋成本數據。如果能夠采用有效措施減少機械使用成本,那么養護成本就能實現有效降低。
(一)健全成本管理辦法,完善成本管理體系
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辦法不僅可以為成本管控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還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進行戰略決策。也就是說,想要發揮出成本管理的積極作用,就需要將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方式作為基礎,結合自身發展特點不斷深化單位內部的成本管理方式體系,以此提升單位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可執行性[4]。例如,針對某國省道公路人員分散、路點較多以及涉及路面較廣等特點,養護公路的技術性和難度也相對較高,所以就需要通過有效的方式準確了解公路技術情況,及時準確地發現公路病害點,并針對病害缺陷調用技術工人,降低養護消耗成本,有效避免成本的浪費。而健全的成本管理辦法體系可以有效提升養護成本管控的準確性,高效提升公路研究規劃成本的資金利用率,從而進一步提升公路養護質量和效率,為國省道公路單位合理規劃資金成本提供相應依據。
除此之外,想要實現國省道公路的標準化就需要加快完善單位其他相關管理制度和標準,通過推動標準成本化的落實強化成本管理力度。如,安全培訓制度、操作施工流程制度以及材料采購制度、使用器械管理制度等等,只有全面推動單位管理制度的完善,才能充分發揮單位全面管控的有效作用,以制度管理帶動制度執行,積極推動養護成本管理制度貫徹到位,確保成本管理辦法體系的完善建設和落實。
(二)提升國省道公路養護監督力度
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合理的監督機制是單位正常運營的管理基礎,也是單位提升內部執行效率的關鍵。所以針對養護單位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的情況,需要單位提高對完善養護管理機制的重視度,建立健全的內部管控體系和嚴格的監督管理機制,提升國省道公路養護監督力度,加強對內部管理的有效把控。因此,可以從決策制度、規章制度以及財務成本管控制度等方面強化內控。
首先是決策制度,部分單位存在管理層工作和基層工作管理脫節的現象,管理層沒辦法及時了解到基層工作存在的問題。對此,單位可以成立綜合性管理小組,開設由領導人員、監理人員以及財務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共同組成的管理小組,主要負責對養護及施工過程中的項目事項進行決策和討論,做到透明公開、制約有效的管理原則,從而有效避免徇私等違法行為的發生。
其次是內部規章制度管控,單位的內部管控制度并不完善,缺少獨立明確的職責分工,這種問題容易導致養護管理過程中出現人力資源或資金資源浪費的現象。所以需要單位加強對內部制度的管控力度,細化崗位職責,不斷完善內部審核審計制度等相關制度,提升內控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充分發揮崗位管理的優勢作用,提高崗位資源的利用率,用完善的內控制度推動單位經濟活動和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建設[5]。
最后是財務成本管控制度,單位的財務成本控制制度缺少高效、準確的執行力。這主要是由于部門之間缺少明確的劃分,項目信息無法清晰準確地傳達到統計數據庫中,使得財務部門無法準確核算財務成本,也無法使財務成本長期保持在預算標準范圍內。所以需要單位推動財務成本管控制度,嚴格制度程序,堅持強化預算管理。在材料管制方面,可以通過加強對材料采購以及驗收計量等流程的控制,及時發現處理采購問題,并積極推廣節約材料措施。另外,在人才成本方面,財務管控制度可以從定額、定員、出勤和工時利用率等方面出發,解決人員工作效率低下、停工窩工的相關問題;同時對于機械費用,財務管控制度可以要求科學管理機械使用,管控機械數量和機械質量,嚴格規定保養維修制度,定期保養機械設備,以此保障機械設備的使用時長及使用質量,提高設備使用率。
(三)提高養護水平,實行全過程成本控制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單位也需要結合發展趨勢轉變內部信息化管控方式,全方位提高養護成本把控工作,并引進科學先進的檢測數據分析系統提升維修保養工作的針對性和準確性。按照監測結果進行公路修補工作,不僅能夠有效提升養護工作效率,還可以有效降低養護成本開支,減少資源浪費的情況。如某國省道養護單位引進了先進的公路檢測設備和技術裝備,以提升單位的分析處理能力和公路病害定位的準確性,同時還保障了養護決策的有效性和科學性。除此之外,該單位在養護成本核算方面還引進了先進的會計核算信息化管理系統和管理模式,不僅提升了員工核算效率,而且還提升了員工的核算準確性。這種方式還強化了單位的實時監測能力,加強了單位對成本信息的有效把控,便于該單位能夠及時根據成本信息作出準確有效的決策調整。
另外,國省道公路養護成本管控范圍不應該僅僅被局限于日常運營管理中的養護施工管控工作,還應該從更全面的角度開展全過程成本管控工作,包括對前期施工成本的管控以及對措施研究、開發規劃等方面的成本管控。這種全過程成本管控的管理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公路養護質量和養護管理水平,還可以有效提高成本利用率,科學有效地降低養護管理的成本。如某國省道公路養護單位發現在公路前期的規劃施工過程中投入的設計成本和建設成本花費較大,在預算成本中占有比例較高,同時還發現施工質量的好壞也會影響到公路的長期使用年限和日后的養護投入成本。所以該單位為了有效降低養護成本,開始轉變原有的成本管控理念,擴大成本管控范圍,不僅加強對日常養護工作的成本管控,還開始將成本管控工作貫穿于公路建設管理的全過程中,通過這種方式降低單位的養護成本,實現高效提升公路管理質量和水平的發展目標,并進一步提高公路養護質量。
綜上所述,隨著國內經濟市場的快速發展,社會各方面對于道路建設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充分滿足社會各界對道路基礎設施的建設需求,有力緩解公路基礎設施壓力過大的發展現狀,及時解除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問題,國內堅持實行養護維修公路的建設工作。但由于國省道公路養護單位的養護及維修費用都來源于財政撥款,卻承擔著區域范圍內的交通運輸體系研究以及國省道公路新建、改建及公路規劃建設、養護工程的組織實施等工作項目及單位的日常運營管理工作。所以需要相關單位有效把控資金成本的消耗,通過培養基層養護人員意識、健全成本管理辦法、提升國省道公路養護監督力度以及提升成本把控的全面性,提升成本利用效率,強化國省道公路養護單位的資金把控工作,并進一步提高各部門之間的成本協調性,從而保障公路養護單位工作的正常開展。
[1]丹紅.公路養護單位內部成本管理[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02):36-37.
[2]馮榮譽.國省道公路養護現狀和發展探討[J].居舍,2019(18):8.
[3]肖立.成本管理和核算在高速公路養護中的分析[J].科技風,2019(01):115.
[4]柳林.公路養護成本管理與核算存在的問題分析[J].營銷界,2020(28):56-57.
[5]冷志良.縣域國省道公路養護管理的相關研究[J].四川水泥,2019(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