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麗米熱·艾海提
關鍵詞:骨科患者;術后鎮痛;疼痛護理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81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0--01
引言:
骨科患者在術后不僅要面臨傷口疼痛,還需要面臨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疼痛和經歷手術后出行受限、生活工作上的心理焦慮。疼痛護理干預在骨科術后患者鎮痛方面引入了超前鎮痛方法、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不僅關注患者的身體疼痛還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綜合各方面因素,旨在緩解患者術后疼痛。因此期望通過本次研究分析疼痛護理干預在骨科術后患者鎮痛方面的實際效果。具體報告如下所示: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自2020年11月開始,直至2021年11月結束,總持續時長一年。在本次研究過程中,研究對象為這一年內我住院部收治的90例骨科術后患者。在研究開始前,會采取隨機均分的方式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即C組與E組,每組共有45例患者。C組共有45例患者,包括22例男性患者和23例女性患者,年齡分布在35-55歲之間,平均45(±0.67)歲。E組共有45例患者,包括26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年齡分布在29-54歲之間,平均37(±0.89)歲。
納入標準:參與此次研究的患者均為骨科術后患者,且所有患者身體機能平穩。
排除標準:存在認知障礙的患者、未經骨科手術的患者、存在骨科外疾病的患者均不可參與此次研究。
1.2方法
1.2.1C組常規護理方法
針對C組患者采取常規基礎護理方法,按規定做好基礎專業護理,給予患者輕松舒適的外在和內在條件,對骨科術后患者首先按照規定體位擺放四肢,促進血液回流,緩解四肢水腫。對患者術后恢復過程中的各項生命體征做好記錄,對其意識形態進行實時的監測。對患者及家屬做好護理宣傳教育,確保家屬知曉相關注意事項,嚴密觀察引流管等相關輔助護理設備,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嚴密觀察患者術后病情變化,對于無法避免的并發癥采取及時的護理措施,時刻注意傷口滲血情況,觀察敷料有無位移,如有異常立即匯報醫生協同處理[1]。
1.2.2E組疼痛護理干預方法
針對E組患者均疼痛護理干預方法,除基礎性護理以外,還需要做好患者的術后超前鎮痛、心理護理干預與健康教育護理工作。在心理護理層面,可以采用內部干預和外部干預的方法,要善于傾聽患者的內心需求,對于患者對自身病情的擔憂和負面的情緒要做及時的排解,通過改變外部環境的方法來轉移患者注意力,舒緩患者心情。在超前鎮痛方面,護理人員需要嚴格按照醫囑,根據患者手術類型及其術后恢復情況運用結合多種藥物,對患者使用針對性的鎮痛藥物以達到顯著鎮痛的效果,期間要維持鎮痛藥物在共同作用機理和用量上的安全性及科學性[2]。從健康教育層面,對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充分的藥物用量用法的囑咐,讓患者了解到不同的藥物所起到的效果和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指導患者知曉疼痛的描述和評分方法,對其疼痛部位的描繪要更加詳細具體。
1.3評價標準
疼痛指標有輕度、中度和重度,VAS疼痛評分法中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護理滿意程度有很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在研究結束后,通過分析研究過程中記錄的兩組患者在骨科術后恢復過程中的疼痛評分和護理評價來分析骨科患者術后疼痛護理干預的效果。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統計與分析。
2結果
在研究結束后,通過對比兩組患者在骨科手術前、術后12小時、24小時和72小時的疼痛評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來分析骨科患者術后鎮痛中疼痛護理干預的實際效果。從研究實驗過程中的各項數據可以看出,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的C組患者,在骨科手術前的疼痛評分為6.23±1.29,術后12小時疼痛評分為5.22±0.53,術后24小時疼痛評分為4.41±1.28,術后72小時疼痛評分為3.67±0.79,。而采用疼痛護理干預方法的E組患者,在手術前的疼痛指數為6.7±0.22,術后12小時疼痛評分為5.13±0.94,術后24小時疼痛指數為3.71±0.33,術后72小時疼痛評分為2.08±0.22。C組患者很滿意人數占比24.44%,基本滿意人數占比57.78%,不滿意人數占比17.78%,總滿意度82.22%;E組患者很滿意人數占比42.22%,基本滿意人數占比48.89%,不滿意人數占比8.89%,總滿意度91.11%。研究結果表明,在術后疼痛緩解上E組要明顯優于C組,在護理滿意程度上E組也獲得了更高的護理滿意評分,本次研究患者全程均未出現不良反應,接受疼痛護理干預的患者其術后疼痛能夠明顯得到改善。
3討論
骨科手術患者在術后存在身體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焦慮,對患者進行疼痛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地緩解患者在各方面的疼痛。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超前鎮痛方法很好地緩解了患者術后的傷口疼痛和并發癥疼痛,通過將鎮痛藥物合理結合的護理手段對患者的疼痛有了針對性的緩解效果。另外疼痛護理干預還引入了患者及其家屬在心理層面的干預治療,通過與患者交談,了解其疼痛程度和內心焦慮情況,在環境和言語等方面對患者進行正確的引導,另外通過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能夠顯著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和形成良好的身心狀態。由此可見,對骨科術后患者采用疼痛護理干預方法能夠有效地緩解患者疼痛、提升患者身心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殷昕,王靜.護理干預對減少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護理研究, 2021(01):160.
[2]王家桂.疼痛護理對骨科術后患者疼痛的干預效果[J].健康必讀, 2021(3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