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德
摘 要:為了不斷提高教育水平,優化教育質量,國家積極推動教育改革,“雙減”政策作為其中之一,引起了國家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其中一減指在義務教育階段減輕學生學業負擔,課后作業是其中的關鍵一環,因此,教師應當在保證作業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課后作業,讓學生高效完成作業、鞏固學習知識,這也就意味著小學作業的管理與探索變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作業;管理
引言
教師對于學生學情通常采用傳統教育方式,即利用考試或作業完成情況來判斷,由于目前小學生考試次數有限,因此作業成了教師判斷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途徑。適當的作業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充分掌握知識,然而課堂時間有限,教師還需要傳授更多知識給學生,導致學生只能通過課余時間進行練習,違背“雙減”政策,如何在雙減政策下調整小學語文作業,成為語文教師必須思考的話題。
一、小學語文作業優化管理的意義
1.響應“雙減”政策的號召
作業是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學生通過作業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教師根據作業完成質量來判斷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各學科作業不勝繁多,學生辨別不了主次,作業質量參差不齊,從而給學生造成了沉重的負擔。這樣不僅讓學生達不到鞏固知識的目的,還占據了學生課余鍛煉身體、放松身心的休息時間。現在經調整后的小學生放學時間是四點左右,目的就是響應“雙減”政策,把時間留給學生,從而減輕其負擔。語文作為最基礎的學科之一,教師應該根據“雙減”政策的要求,做到提高作業質量,減少作業數量。
2.順應小學生身心發展需要
小學作為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首要階段,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更是其發展關鍵期。教師需要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并順應其發展需要,優化管理小學語文作業。素質教育倡導小學生全面發展,“雙減”政策更是針對作業提出了明確規定,這也是對教育工作者的挑戰。
二、目前小學生語文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1.作業量多、質量低
小學生的作業問題自素質教育推行以來,就受到了教育工作者、家長等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在“雙減”政策頒布之前,就有明確規定不同年級學生作業量不同。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通常采用題海戰術、死記硬背的方式為學生布置作業,導致小學生作業量大,在小學階段學業負擔過重。
2.作業形式單一、缺乏新穎性
就目前情況而言,大部分教師依舊選擇傳統的留作業方式,即以書面形式為主,例如抄寫古詩、默寫課文等。這種作業形式單一枯燥,教師未針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教材內容進行分析,過分依賴教材。長此以往,將會造成學生對語文作業的抵觸心理,敷衍了事,難以真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作業缺乏針對性
目前我國依舊在采用班級授課制,班級學生眾多,教師難以做到面面俱到。盡管教師教學進度一致,但是學生的學習進度難以做到統一。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未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能力等因素,統一布置作業,導致成績相對優秀的學生在完成作業后無事可做,而相對普通的學生則難以提升語文成績,成績一般的學生則認為作業難度較高,缺乏語文學習積極性,這也有悖因材施教的原則。
三、小學生語文作業優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1.創新語文作業,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新鮮有趣的事物好奇心較強,并且思維相對簡單,喜歡事物具體形象化,教師可以根據此特征對小學語文作業形式進行創新,布置多樣化的作業,在保證作業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其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鞏固學習知識。例如,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向學生布置繪畫的作業,擯棄傳統的抄寫、背誦形式,通過繪畫感受古詩的意境、作者的情感,并在課堂分享、互評,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2.注重實踐探究,提升綜合能力
作為實踐性極強的學科,教師若想真正落實“雙減”政策,就務必重視作業的實踐性,利用實踐作業代替書面形式的作業,不但可以增強語文學科的開放性,還能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在結束《不懂就要問》這篇課文的教學之后,就可以布置實踐性的作業。通過向學生提問、安排其回家自行尋找答案并記錄,第二天課堂分享的方式,激發小學生完成作業的熱情,拓展思維方式。
3.作業分層設置,促進全面發展
傳統教學通常是教師讓學生做相同的作業,而班級中學生學習能力、知識掌握情況各不相同,學生難以高質量完成作業,對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作業進行分層布置,觀察學生學習發展情況。例如,教師在完成《宇宙生命之謎》教學之后,對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布置鞏固基礎知識的作業;對于成績一般的學生,教師則需要在此基礎上安排梳理文章脈絡結構、仿寫片段的作業;成績相對拔尖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具有一定難度,需要運用課外知識的作業。當學生取得進步之后,教師需要根據學情進行及時的優化調整,真正做到在減負的同時因材施教,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結束語
隨著國家大力提倡“雙減”政策,教育方式不斷發生改革,傳統教學方式與新型教育方式產生沖突,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確理解“雙減”含義,全面優化小學生作業設計,創新作業形式,利用新技術新手段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質量,嚴格控制作業數量來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高效掌握知識,從而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生作業減負增效的實踐研究實施方案[J].新智慧,2021(28):1-3.
[2]王智慧.小作業里的大學問——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作業設計的思考[J].中小學教材教學,2021(07):60-63.
[3]劉書沅.“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作業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11):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