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鈺婷
摘 要:在雙減的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放棄題海戰略,要想盡辦法減輕小學生的負擔,并在減負的同時還要提高作業的質量,讓學生從高質量的作業中提高數學能力,這就需要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創新不同的作業形式,提高學生對數學作業的興趣。
關鍵詞:雙減,減負提質增趣,小學數學作業
如何減輕小學生做數學作業時的負擔?如何提高小學數學作業的質量?又如何提高小學生做數學作業的樂趣?這些都是需要老師進行思考和實行的,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對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要考慮到很多因素,本文對這些問題提供了強調重點,少量高質;分類學習,提高質量;多方法解題,趣味性學習等一系列的相關策略。
1.強調重點,少量高質
在雙減背景下,強調作業的高質量,而不是作業的數量,想要布置高質量作業的方法技巧很重要,可以將類似的知識點歸類整理,這樣學生學習的時候比較一目了然,比那些將知識一股腦的輸出更讓學生印象深刻。當然對于作業的布置做到量少而效果達到更佳是最重要的,要讓學生在有限的作業中獲得更多不同類型的知識點。在小學數學書中,由于要鍛煉學生對題目的熟悉程度,許多老師會采用題海戰略,那么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需要對這一現象進行改革。首先對于難點可以通過比較、對比的方式進行知識點的鞏固,讓這些難點可以一目了然,強化學生們的記憶,從而使得知識難點能更好的把握。
例如可以將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運算律》一課中易出現錯誤的運算應用題進行總結,將它們串聯在一起,可以讓人一目了然,這樣總結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這類數學題型的印象,減少學生的出錯率。同時要將作業內容的形式設計新穎,同樣的數學作業內容,如果形式新穎,可以激發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不再將數學作業當成任務。就像是數學應用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某些應用題的內容再現,讓學生處在情景當中,這樣不僅增加了作業的娛樂性、趣味性、新穎性,還可以讓同學們不排斥作業而去享受其中,這樣也就把作業少量而有質量的原則實施到位,當然,除了我所列舉的這些形式,布置作業的方式還有很多種,老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可以多多探索不同的方法,讓學生在不斷積累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夠樂在其中。
2.分類學習,提高質量
一切事物的學習都是從簡單到復雜,學習數學知識亦是如此,對小學數學作業的布置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分類,不同的學生可以選擇不同作業的難度。想要控制作業數量,我們就要在作業的精準度上下手,讓同學們可以在寫適量作業范圍內掌握更廣泛的知識。如作業的布置可以分成基礎知識類、進階知識類、整合知識類。基礎知識類便是對最基礎的知識進行學習,基礎知識也相當于知識結構的地基,地基穩扎穩打那么整個知識結構體系也就能穩固,例如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乘法》,可以先教授學生乘法是如何運算的,然后讓學生熟練的記憶九九乘法,對這些有熟練的把握之后,再進行進一步的鞏固。進階知識也就是在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強化,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串聯,對其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可以布置一些較難的乘法算術題,如雙數的乘法,在對單數乘法熟練掌握后,學生在做雙數乘法題的時候也會相對容易,同時老師可以布置一些關于乘法的應用題,將乘法的算數技巧融入到應用題當中,這樣學生對乘法知識的了解會更加牢固。整合知識類便是將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也可以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尋找問題并解決問題,可以總結在學習過程中自己所遇到最大的困難,并去將這種困難解決掉,然后把易錯的點進行總結,避免下次的錯誤。總之,在這樣一步一步進行學習之后,這樣穩扎穩打的節奏也更適應學生們的學習節奏,同時在布置學生作業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能力對其板塊進行選擇性學習,這樣針對性的學習也更容易提高其學習的效率。
3.多方法解題,趣味性學習
對于學生的培養,其實最重要的便是學生思維拓展能力的培養,而不是一味的聽從別人的想法,跟風隨大流,因為這樣只會逐漸磨滅學生學習的興趣。老師可以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引導學生們主動思考,讓學生在做數學題的時候去思考有幾種解答的方法。雖然一種解答方法足以應付考試,但是在思考不同解法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思維發散,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老師在上課講題的時候也可以對較難的應用題提供多種解答,培養學生從多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對這類題型了解透徹,提高學生做數學作業的效率。除了讓同學們多種方法解題之外,還有很重要的是提高學習的趣味性,當學習變得和娛樂一樣有趣時,學生花在作業上的時間和專注度會逐漸的提高,作業不再是學生的負擔,不再是學生最討厭的事情。
例如,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觀察物體》,當學生在做書本中練一練題目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將書本中的圖形展現出來,從現實的角度對圖形進行觀察,老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書本中的圖形再現,讓學生360度對圖案進行觀察,這些作業的形式都可以讓學生們專注于其中,讓學生們感受到作業的樂趣,從中也能夠真正的學到知識。這樣的形式也可以有效的提高作業的質量,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到高效的數學知識點,無論是哪種作業形式,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那么學生也會不再排斥學習,而是真正的會對學習產生興趣,這也就達到了布置作業的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時候,需要老師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如何在減少數學作業數量的同時,提高數學作業的質量,這些都需要老師對數學作業設計進行大量的研究,同時老師在布置數學作業的時候,利用各種方式增加學生做數學的樂趣,讓學生在做數學作業的時候,能夠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在愉快的氛圍下做數學作業。
參考文獻
[1]張麗君,歐陽莉妮. "雙減"下的作業重構[J]. 教育研究與評論,2022(2):25-27.
[2]祁連生. 如何理解”雙減”中的”減”與”增”[J]. 青海教育,202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