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曉燕
摘 要:伴隨著國家對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視,科技館也開始逐漸承擔起對青少年的科普教育責任,就需要與學校的傳統教育進行緊密的鏈接,形成有效的優勢互補,共同促進學生的科學素養有效提高。同時,科技館的科普工作人員也需要正確認識到,我國科學館的科學素養教育工作尚處于初步階段,其發展雖然非常快速且充滿著前途。但是,當前科技館科普教育工作也尚存在許多問題,需要科技館科普教育工作者重視科學素養工作中的不足,積極探究創新性的科普教育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在科學素養培訓中的教學興趣,提高與學校之間友好的科普教育互動,從而促進青少年科學素養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科技館;科學素養;培養作用
伴隨著國家頒布科技館工作的相關指導政策,明確指出科技館作為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教學作用,需要有效地豐富學生在課堂校外的科學教育體驗,并依托于科技館內部優秀的科普教育資源,將科技館打造成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第二課堂。因此,本文將結合科技館的日常科普教育工作經驗,探討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家長對于科普教育的重視,如何積極開展針對性的科普教學實踐活動,不斷地開發出有效的科普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科普學習體驗,優化科技館的展示內容,打造出良好的科技館教學培養基地。
一、現階段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意義
伴隨著當前中國經濟實力的迅猛發展,如何將中國建立為自主創新型,科技力量強盛的國家成為當前國家發展的重心。國家科學技術未來長遠發展,需要高度重視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工作。科技館需要積極探索科普教育經驗,開發出優質的科普展品,策劃出創新性的科普教學實踐活動,如組織開展的科技類競賽、科技興趣俱樂部等多元化的形式,有效地聚焦在青少年科普教育領域,促進學生了解當前科技發展的形勢,積極參與到科學技術的學習和創新,引導學生與科學家進行交流對話,增加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到當前流行的科學技術手段。引導青少年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進行科學技術創新。
二、科技館在學生科學素養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一)強化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科技館開展的科學教育培養工作與學校的科學教育存在著截然的不同,因為科技館無法強迫學生參與到科普教學活動中,必須對當前的科普教育活動進行有效地創新和優化,從而有效提高科技館的科普教育活動的趣味性,引發學生與家長的參與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自愿的參與其中,通過良好的教學互動以及展覽形式,激發學生對科技展覽活動的好奇心,讓學生產生積極探究欲望。通過有效地還原出真實的科技工作環境,調動學生的對于科技創新的探究興趣。并通過設計出需要動手實踐的科普教育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同時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激發當前青少年自主學習的意愿,引導學生積極享受科學探索的樂趣,激發學生對于科學技術的深入學習興趣,進而為學生未來的科學探索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精神
科技館作為向公眾展示的科學技術展覽館,必須緊跟當前科學技術的風向標,并與傳統的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形成有效的區分。需要將工作的重心放在對青少年創新思維的引領,有效激發學生對全新技術的探究興趣,促進學生日常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并積極記錄探究自身的創新靈感。這時,就需要科技館引導學生在面對科技館開展的教學活動時進行多提問、多思考,激發學生的獨立創新思考意識,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激情,實現科普教育的重要教學目的,為當前的科學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同時科技館還需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科研探究過程的復雜性,具有極大的困難性,從而需要培養學生從小樹立起堅強不屈、嚴謹求真的科學探索精神,建立起良好頑強的心理素質。通過多元化的科普教學實踐,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到科學創新當中,在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精神。
(三)促進學生積極開展科學實踐活動
科技館通過良好的科學展覽和科普教學活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技術的探究興趣,還需要通過積極組織各類教學實踐活動,將學生學習的科技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行動。例如,科技館可以組織青少年科技類比賽,或者是科技類的實踐表演活動,以及通過引入科普領域的專家的訪談互動,構建起專家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橋梁,幫助學生了解當前科技的最新形勢,參與到科技創新的實踐當中,形成對科學發展的有效了解。通過科技館積極開展的社會科普教育實踐活動,不僅為學生營造出可以進行科技創新的實踐性教學平臺,并為當前的青少年科普教育事業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和科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積極地走向科技創新的發展道路。
(四)形成學生群體的良好科學氛圍
提高學生的科學知識素養,就需要在學生群體內形成良好的科普學習氛圍。科技館的科普工作者還需要著重突出科技館的科普教學功能,與當地的中小學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交流。不僅需要將學校中學生引入到科技館中,還需要科技館的工作人員積極地走出去,進入到學校當中,改變以往固化的科普展覽的教學方式。通過走入到學校當中,將展覽呈現在學校學生的面前,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科普學習意識,培養學生在生活當中的科普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校科普教育的快速發展,實現學校與科技館教學資源的互相補充,引導學生成為未來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的支柱力量。同時,促進學校內部形成良好的科學技術學習氛圍,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科技館的科普教育活動,提高科普教育在青少年中的普及成效。
綜上所述,國際間國家競爭的日趨激烈,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當前國家之間的有效競爭手段,為了有效提高中國在世界之間的競爭力,必須著重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通過科技館作為面向大眾的科普教學前沿陣地,積極發揮自身的科普教學培養工作,不僅需要改變以往傳統的科普展覽教學模式,還需要積極地走入學校當中,與學生面對面建立良好的科普教學互動,引入科普教學專家、科學教育展覽、科普教學比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充分調動青少年的科學思維,進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邱也.科學技術館的教育功能與科技教育活動的改進思路[D].湖南師范大學,2020.
[2]張曉肖.核心素養視域下科技館課程實踐研究[C]//科技場館科學教育活動設計——第十一屆館校結合科學教育論壇論文集.2019.